第17章 大潮汛(2)

A+A-

    这天,一开始还挺顺利的。

    和往常一样,许多同学只要桶满了,就会走过来倒给她。

    但是渐渐的,事情就不太对了。

    一些过去参加过分队赶海的,熟门熟路,能够在原定的位置找到沐云河,但是还有更多新来的同学在茫茫的沙滩上,根本就找不到收货的地点。

    许多人无头苍蝇一样寻找传中的收货点,口口相传,以讹传讹,造成了很多不必要的曲折。

    沐云河尝试连人带桶转移到更加醒目的地方,可是这个海滩一览无余,根本就找不到一块高地。

    他们手上也没有更醒目的标志。这时候不由得想到,如果可以有一面带色彩的旗帜就好了。

    认识的伙伴、不认识的同学,还有很多压根不是他们学校的人,扎堆在沙滩上。

    不时有人拿着不符合要求的货前来想找沐云河换钱。

    为了应对混乱的场面,沐云河不得不把丁成和关莉莉,还有李赟、侯敏达等一些熟悉的同学留在身边,让他们帮忙一起收货。

    但是随着涌向他们的人越来越多,即使多了几个人手也来不及现场检阅货物。一旦查得细了,立刻人员拥塞,还有些不知哪来的成年人等不及,骂骂咧咧地要吵架。

    沐云河只能让他们直接倒货,然后估摸着给钱。

    大约在收满了五六个大桶后,情况发生了改变。

    这时候,围着他们的一群人中,忽然有人喊了一嗓子:“到那边看看!那边收货的价格更高!”

    人群出现了骚动,很多人回头往那个地方看去。但从沐云河的角度,根本看不清外面发生了什么。

    大约过了十来分钟,往去探看情况的伙伴才回来,告诉他们最新情况。

    原来,不知哪里划来了一条渔筏,也开始收货,而且给的价钱一桶在3毛-4毛,几乎比沐云河的收价高了一倍。

    沐云河收货的价格确实不高,低于市场价。

    因为原先来这片沙滩赶海的人,基本上都是捡些零碎的回家自吃,卖钱的比较少。这里本没有商机,是她通过学校号召、饥饿营销“赶海名额”之类的手段,将赶海的同学们集中并发动起来。

    给出的价格本来也是意思意思,可没想到,在她把这个海滩发动了之后,有人就寻着这片热闹过来了。

    如果这类渔筏效仿她的模式进行收货,并且给出略高、但仍低于市场价的折中价格,自然也是能够赚得钵满盆满的。

    做大市场后会有人来分蛋糕,虽然仅是这样的赶海,沐云河竟然也体会到了这一点。

    她立刻意识到,如果不对这个模式加以规整和升级,那么前来分一杯羹的人就会越来越多,而她是无法掌控这样的场面的。

    看见外面也来了抢生意的,沐云河的伙伴们就急了。

    以丁成和关莉莉为首,有的人要去阻止,有的人阻止不了,更多人:“那我们这边也涨价吧!”

    在一些孩子的胜负观念里,属于他们的东西是不能被别人给抢走的,否则宁愿拼着一口气,自己吃亏也要把赢的局面抢回来。

    但对于沐云河来,完全不是这样。

    身为“奸商”,她果断拒绝掉了同学们涨价的建议。

    价格战是不能的,起价格战来就没有底了。如果到头来忙活了大半天却赚不到钱,那还不如从一开始就不干。

    沐云河慢慢转动着脑筋,一边告诉同学们,那边爱收就收,他们这边也照常收,两不相干。

    能收多少是多少,看今后再算。

    对于她的平淡反应,有些脾气急的同学很生气,认为沐云河没志气、软趴趴,被欺负了还不知道反击。

    沐云河也不理他们。

    又过了一两个时,来找他们兑货的人明显少了。

    这时候沐云河做了一个决定,她让分队几个熟悉的伙伴向外散布消息,这边准备建立名册。

    也就是,从这会儿开始,沐云河的摊只收东沙学同学的货,不再收非学校的人。

    来这里倒货的同学们会被记下名字,然后建立一个名册,名册上的人才算正式加入东沙学赶海队,以后天天都可以来参加放学赶海。

    如果不在名录上的人,以后就不能向沐云河兑货了。

    起初,很多同学没有意识到此举的真正用意。

    一些人觉得,既然有地方收货的价格更高,那为什么还要跑到这里登记名字?

    还有一些人觉得登记一下也无妨,既然这里排除非学校的人,那自己身为学校的人当然要过来占取一个名额。

    当天沙滩上的局面很是混乱,前五六个桶几乎是转眼间就满了,后面几个桶的倒满速度就慢了很多。

    沐云河也不着急,反正今天不用抢在继母之前到家,她就慢慢收。

    直到海水一点一点涨上来,再也没有可以减的余地,沐云河才收摊。

    十个桶装满了九个,还剩一个始终倒扑着当她的椅子。

    对于今天的收获,沐云河还是满意的。

    还是找之前附近那个伙子帮自己运货。

    因为这次东西多,运送费用也翻了几倍。20块钱,请他把这九桶货拉到码头边。

    抵达码头时已经是晚上的7点多。

    沐云河在码头上转了一圈,意外看见一位熟人:罗阿三。

    罗阿三很惊讶于她有这么多的海货要卖,几乎赶得上两艘渔船去一趟近海的收获了。

    沐云河照例是学校活动,她来代卖。

    这次沐云河有的是时间。她帮着罗阿三以及罗阿三的兄弟一起清点货物,花了整整一个多时,才把钱算清楚。

    因为是大潮汛,所以值钱的好货比平常要多,算到后面过了千。

    沐云河,三叔,我们凑个整,你就给我1000吧。

    *

    拿着这1000元回家,沐云河恍恍惚惚,差点忘了买肉。

    这个时间点已经满天星星,继母和毛毛应该早就吃过了晚饭。恐怕继母正在怪她食言,骂她不知道死到哪儿去了。

    沐云河找到晚市肉摊,补偿性地多买了一点肉。总共选了一斤五花、两斤蹄髈、一斤牛肉。

    她9点多才回到家。

    继母已经睡下了,但还给她留着门。沐云河心里有点感动,进院子后,把院门给锁上了。

    她一进屋,秦翠蓉就醒了,立刻爬起来。

    为了不吵醒毛毛,秦翠蓉提溜着女孩到院子里,准备教训她。

    沐云河赶紧把猪肉、牛肉献出来,当做免罪护身符。

    效果也确实显著。

    在继母看到肉的那一刹那,她的嘴巴微张,脸上浮出了很惊讶的神情,接着便狠狠地瞪了沐云河一眼,让她快去刷牙洗脸。

    等躺下之后,沐云河在黑暗中把新赚到的十张100元,偷偷塞进了毯子夹层里的钱袋。

    若是前生的沐云河拿到这么多钱,未免要手抖。

    但沐云河经历过21世纪,那时已经通货膨胀很多倍,普通人一个月的工资也有几千,所以不至于太过大惊怪。

    现在的1000块钱,相当于21世纪的多少钱?虽然她具体不很清楚,但应该是相当大的一笔钱了。

    在大潮汛来之前,沐云河在心里就悄悄地有一个计划。

    等大潮汛之后,她要去见一个人——三姐沐云冰。

    都长姐如母。自从母亲出走以后,她基本是三姐带着的。三姐性格有些脆生生的火辣,不比温润如水的江南女子。

    前生三姐匆匆出嫁后,很少回家来。

    一开始也是回来过的,哭诉在婆家的待遇不好,却被父母赶了回去,骂她是不听话的赔钱货。

    因为三姐是自己做主嫁人,没办过酒席,也没收彩礼。

    当时的沐云河虽然着急,但也没有办法。

    那次回家临到要走前,三姐捧着她的脸泪水涟涟,如果她以后嫁人,一定要明媒正娶,找个好人家。

    再后来,三姐回来的次数就少了。

    而沐云河也困扰于自己的事情,渐渐和三姐断了联系。

    如今时间过去太久,以至于她对三姐的印象都模糊了。

    和急切想要见到二哥的心情不同,如果她和二哥是被命运逼迫着失散,和三姐却有种主动失散的味道。

    如果今生重头来过,她们能重拾姐妹情吗?

    这么一想,在继母震天的呼声中,在从窗隐隐照进来的银色的月光中,沐云河忽然就很想见到三姐。

    本想着大潮汛后,随便找一天去看她的计划也变了。

    沐云河决定明天就去。

    第二天一早,她照例送走了继母。

    整理好了自己的布包,烧了早饭喂毛毛吃过,再把毛毛送到刘三婶家。

    自己先去了丁成家,全天不去学校,请丁成帮她向老师请个假。

    然后便独自前往岛西不成规模的客运码头,买了一张渡船票。

    三姐所在的岛叫庄离岛,比黄沙岛更,离陆地更远。

    从地图上看,黄沙岛像一尾横卧的鱼,而庄离岛就像鱼尾上的一只球。

    虽然不知道三姐在庄离岛上的具体地址,但到那里问一问,总有人知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