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野洞子
骤然照面,四目相对。
沐云河一滴汗。
刚才在风雨里晕头转向,她只想着找到大叔来领路,把这位忘了。
这就尴尬了。
嗯,她好像没有办法解释为什么自己出现在了这里。
本来如果有心理准备,还是可以腹稿预演一下,但现在一时半会儿,想不出。
什么都很奇怪。
当然沐云河的脸皮是很厚的,见面就见面了吧,也无所谓。
人际交往第一步,礼貌,热情。
她一边脱下湿淋淋的雨披,一边往里走,心中想,那什么做开场白好呢?
开口却是:“你怎么在这里?”
好傻的一句话,沐云河开口既后悔。
只见这位“苏记者”好看的眉头又皱了起来。
洞中的他没有戴眼镜,一双桃花凤目有些犀利,盯在沐云和脸上像在质问她为什么出现在这里,但是本身并没有开口。
沐云河想,这不是怕你在山里迷路不安全吗?
可是眼下一看,好家伙,哪里不安全?感觉他还挺滋润的,带的设备比自己还齐全。
这人居然在洞里搭了个帐篷,地上还铺着毯子,毯子上还有两本书。真是岂有此理。
沐云河走近了,在他对面坐了下来。
她决定,在对方发言之前,自己不要话。
片刻的拉锯和僵持后,此人终于开了金口:“你怎么来了?”
我问你你不回答,现在来问我?
还你怎么来了?
哦,看来还是记得我的。
人际交往第二步,不要把自己的情况和盘托出。
沐云河装模作样的深呼吸了两次,知道他在等自己的答案,故意卖关子,片刻之后才露出十分诚恳的表情:“我迷路了。”
对方微微扬起眉毛,似乎对这个答案很不解。
他似乎想什么,但又没有,最终还是没憋住:“我问的是你为什么,到这种地方来?”
沐云河趁机,不答反问:“那你为什么到这种地方来?”
套娃了。
对方沉默了一秒,不理她了。
看起来他也很后悔多问了这一句。
下面进入了尴尬时间。
在沐云河进洞之前,此人在拿刀削一根树枝,可能想做一个手杖。这时就继续削树枝,把沐云河晾在了一边。
沐云河:“……”
难道两个人就要在这洞里默默无言地坐到台风过去吗?
她明明带着那么多的问题、费那么大功夫找他。可找到了,竟不知如何问起……她的口才和头脑在此人非凡的沉默面前,似乎都罢工了。
这人真的太奇怪了。
沐云河想,像个葫芦精转世,从头到尾没个口,不知道里面装这些什么。
她觉得自己也有点奇怪,人家像个葫芦还是像个丝瓜,都不关她的事……
可怎么办呢,来都来了。
沐云河真的有很多问题,但也真的不知道从何问起。
如果她现在:“你为什么去东沙中学?陆花妹是谁?”
她怀疑自己会被立刻扔到山洞外。
似乎这个人很不喜欢和别人交流,如果认为别人窥探他隐私,那反应估计会很可怕。
当然也可能不可怕,和现在差不多,但绝对不会回答她就是了。
这样的野生山洞特别阴湿,在夏季也像天然的空调洞。这时天气不好,加上沐云河身上都湿了,一停止活动,她的身体便发起冷来。
她环视周围,想找点东西来生火,幸运的是,洞里有些枯树枝,她去捡了拢做堆,虽然潮乎乎的,但还算干的。
刚想点火,突然想起来,她的包还在外面!
完了,估计那只包、连带包里所有的东西都已经被泡烂了。
别她现在无法把包捡回来,就算捡回来,估计里面的火柴也没法用了。
沐云河失望地坐在枯树枝堆边。
哎,马失前蹄啊……不对,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她想这个人应该没带火柴、火机之类的,要不他怎么没生火呢。
也不必多问一句招他讨厌了。
一个人待在暴风雨中的山洞里是什么感受?
苏江宁觉得还行,就是有点饿。
他两天前就进山了,本来不准备停留这么久,结果罗盘质量有问题,浸了水,失灵了。
他走着走着就迷路了。
那时天气还行,他就往高处走,因为本也算去山顶。
结果让他发现了这个山洞。
等到风雨大了,他就下撤到了这个洞里。
由于耽搁的时间比预计得久,到今天早,所有的食物就吃完了。
所以他捡了粗直的断枝,算削出一根登山杖来,去洞外找点吃的。
在山里,总是饿不死的。
虽然他想得美,但事与愿违,即使只待在洞中,听着狂风冲击洞壁的声音,也知道这天气正越来越糟糕。估计根本走不出去。
他来之前,知道这个台风是往东南沿海来的。可到了岛上,却连个天气预报也看不到。
买了个收音机,想听听新闻,结果质量有问题,不管怎么调频杂音都很大,后来干脆就没有人声了,一开就噪音爆炸。
大多数顾客遇到这种情况,扭头就去找店家。刚买就坏,要么退、要么换,总之得把问题解决了。
但苏江宁不。
他这人有个毛病,特别怕和人交道,尤其是陌生人。
他宁愿扔掉十个一买就坏的收音机,也不愿意去和店家扯皮。
于是他又去买了个新的。
这次收音机质量没问题了,但是频道少,就那么几个频道,不是在评书就是在咿咿呀呀地唱地方戏,新闻没有,更不要天气信息了。
所以,息事宁人的完美消费者苏先生,泰山崩于眼前也绝不开口提问的苏先生,差不多就和外面的大世界失联了。
既来之,则安之。苏江宁也不着急。
这岛上一切的人工痕迹都又破又旧,现代化水平极低,但也正因为如此,一切自然风光都是绝对的原生态。
作为一名摄影爱好者,他就去海滩拍照了。
摄影总归是个人活动了。
他找了一片绝美的滩头,在取景框中调整着阳光、大海、礁岸和水鸟的构图,色彩、光影、动静……
正专心,却被人断了。
苏江宁内心:拍个照都有人来?
还真有,这俩村民还没他肩膀高,叽哩哇啦的话他又听不懂。
听了半天,似乎是对方在问他的身份。
苏江宁就把记者证给他们看了。
没想到,他的悠闲摄影时光戛然而止。
十多分钟后,呜呜啦啦来了一群人,为首的自称村委会主任,了一堆欢迎苏记者光临黄沙岛的欢迎致辞,旁边人还热烈鼓掌。
如果不是拔腿就逃太难看,苏江宁还是挺想当场跑路的。
这村委会领导,接下来苏记者的采访,他可以全程陪同。
苏江宁一滴汗。他没自己要采访……他来这里,没算采访人。
可是这村主任得兴高采烈,他难以断。有句话叫盛情难却,结果就被这群人带着走了。
村主任问他想拍啥,他答想找个高一点的地方。
他们把他带到一片礁石区,带他上去最大的一块礁石。
苏江宁一看,这景色真的绝了。
他想着就拍几张吧,结果不知哪里来的一个胖大婶:“大记者,你给我照一张呗?”
村主任立刻骂她:“一边去,有你什么事?”
苏江宁却觉得,有当地人入镜也不错,便没关系。
胖大婶不会摆姿势,站在相机前两腿并拢,双手交叠在肚子前,像在照相馆里似的。
苏江宁不得不引导她到比较合适的位置,令她侧身,帮她摆出比较美观的动作。可胖大婶的表情总不能自然。
苏江宁只好退开,改远景。
没想到,他同意拍了这一位,后面无数位就等上了。
看着一张张充满期待的脸,苏江宁心软了,他想自己也是顺手之劳……然后就没完没了了。
导致苏江宁对这个岛印象很坏。
虽然风景很美,但是岛民都太土了,有种未开化、无法交流的感觉。
他就没想过,他自己难道是个很容易交流的对象吗?
摆脱那群人后,苏江宁成了岛上的一匹独狼。他有自己的事要做,最好谁都别来和他话。
再接着,他就在这么一个山海咆哮的天气里,缺粮少食地困在这个洞里了。
他本以为,这山里现在绝无可能有第二个人,所以当有影子突然出现时,他还以为是什么动物。
结果,竟是一个少女出现在他面前。
更离谱的是,竟然是她!
苏江宁顿时满头问号。
她怎么会这种天气跑到这里来?一个女的,一个孩?
而她看见洞里有人,还是个见过面的人,似乎也没有太惊讶,只问他怎么在这里。
以苏江宁的脾气当然不会回答,他在这里关她什么事。
但人总是双标的,他的好奇心难得如此旺盛,不知不觉就多口问了她一句话。
她自己迷路了,这个苏江宁理解,因为他也迷路了,他问的是她为什么来这山里。
结果这女孩不回答,还反问他。
苏江宁这才知道,不想回答故意装傻呢!
既然如此,那就谁也别问谁了。苏江宁算不理她。
算归算,可在接下来的时间里,苏江宁的注意力总不自觉地被少女吸引过去。
比如她淅淅索索地满洞捡树枝,捡到一处堆起来,看起来像要生火。
苏江宁因为不怕冷,所以不生火,但别人要生火,他也不反对。
他看这少女的衣服湿了,生火烤一下也理所当然,便等着她生起火来。
谁知她好不容易捡完树枝,竟是往地上一坐,抱着腿发呆。
像是感应到自己正看着她,少女也望了过来。
苏江宁看她唇红齿白,满脸水珠,像一朵山雨里被风摧残过的栀子花。
苏江宁连忙移开眼神,同时领悟过来少女为什么不生火。
他从旅行包中找出一盒火柴扔了过去。
--------------------
作者有话要:
谢谢搜狗剪贴板历史记录……这章差点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