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41 章 住院

A+A-

    项春叮嘱好留守厂里的人, 这才骑着车到南门街跟罗青梅一声。

    今晚是很关键的,若是雨停了,问题也就没那么大。

    罗青梅见项春一脸疲惫, 想了想, 包了一只卤鸭、一只卤鸡让她带回去。

    项春也没跟罗青梅客气叮嘱道:“你自己也注意点。”

    “我没事的。”罗青梅点头, 刚才在秦大川、乔娜的帮助下,已经把屋子例外都排查了一遍,问题不大。

    五点左右, 雨更了,但是天空的云层更黑了, 看得人压抑得很。

    罗青梅跟乔娜了几句,关好大门, 开始准备晚饭。

    中午有剩饭, 做一个蛋炒饭,搭配剩下的豆腐羹,一碟卤豆干、一碟酸豆角,晚饭就这么应付过去了。

    没有电,只能早早入睡, 罗青梅怕夜里冷, 给艾元拿了一床薄被, 这才回了阁楼。

    借着跳动的烛火, 罗青梅心不在焉地翻着自己的本子, 这种天气,她如何能睡得安稳?

    到了半夜, 罗青梅被外头的雨声给吵醒, 她开床头的手电筒,透过玻璃窗往外看, 这雨比下午还要大。

    而天井里已经蓄满了水,眼看着就要淹入屋里,然而这夜黑漆漆的,她她也只能干着急。

    罗青梅半梦半醒地熬到了天亮,马上就下阁楼看情况。

    天井的水确实漫上来了,不过储藏间和艾元那间屋子地基填得高,只有厨房遭殃了。

    她松了口气,顶多就是煤球被泡烂了,其他的没什么损失。

    她开门,发现街上的水积得很深,上面还飘着各种杂物,街上的其他人家几乎都开了门,不少人家正在往外倒水。

    这时,不知道哪家的孩子大声喊道:“水里有鱼,抓鱼啊!”

    罗青梅条件反射地看着眼前浑浊的水,河水漫上来了?

    “青梅,你家要不要把屋里的水清一下?”乔娜两只裤脚挽得高高的,额前的头发湿漉漉的,正把一盆盆脏水往屋外倒。

    “现在把水扫了,还是会继续漫进来,等水位退一点再。”罗青梅有些有心地,“我们南门街这都被淹了,那其他地势更低的地方不就很糟糕?”

    乔娜叹了口气:“这有什么办法呢?还好我们睡觉前把东西都挪到高处了,要不损失更大。”

    等天更亮一些,何在言骑着自行车蹚水过来,还带了一斤的油条,十几个包子。

    罗青梅看到他,又惊又喜:“你怎么过来了?你家没进水吧?”

    何在言把自行车抬到店门口的平台上:“我们那边地势高,问题不大。”

    “你看要不要煮点什么配着包子吃?”何在言见屋里进了水,准备拿扫帚帮忙扫出来。

    “先别忙,你也一起吃点吧。”罗青梅进厨房,开了煤气灶煮面线汤。

    何在言在罗青梅后面拿了一个盘子,剪了两根油条,又挑了两个包子,拿给坐在房间门边的艾元。

    面线汤里就加了盐,撒了一把葱,简单而清淡,配着包子油条吃正好。

    “你有去厂里吗?”罗青梅问道,“那边的地势比南华街要低一些,进水不会很厉害吧?”

    “清流江上涨,但没漫到街上,虽然工厂那片积了水,但泄水也快,厂房都没进水,你就放心吧。”

    何在言不由庆幸,当初建厂房时,听了老工人的话,特地抬高了地基,要不现在就要苦恼了。

    就是酒窖可能有进水,过后清理起来比较麻烦。

    罗青梅松了口气,她后半夜就一直在担心工厂,虽原材料、成品都转移了,但是机器笨重,没法挪动,若是进水,损失就大了。

    “那南门街这片地势要高一点吧,怎么积水比工厂那边还重?”罗青梅有些疑惑地。

    “这边是老城区,排水设施本来就不好,水很难排出去。”何在言很清楚这边的情况,

    “而且这次的雨太大,可能有不少老房子塌了。”何在言放下碗,开始检查屋子。

    南门街的这些都是老房子了,不一定能撑得住。

    “当初整修的时候,师傅了,这房子地基得好,用量也不错,很结实。”罗青梅对此还有信心的。

    她话音刚落,就听外头有人喊:“快,街尾老陈家的屋子倒了,把人给压了,大家快去帮忙。”

    何在言一听忙往屋外走,见秦大川穿着水鞋经过,忙跟了上去。

    罗青梅皱了下眉头,抬头看了看天,灰蒙蒙一片,还在淅沥沥下着雨。

    总觉得这场雨没那么容易结束。

    老陈家的受伤的人被送往医院,何在言也回来了,他看水位下降不少,帮着把厨房里的水扫掉。

    罗青梅决定和何在言去工厂看看,就吩咐艾元看着店。

    自行车在水里行驶,阻力大,而且看不清路,很容易摔倒或是被水中的杂物给绊倒,罗青梅比平时多花了一倍的时间才到厂里。

    留守的人一看到罗青梅,马上就来汇报情况,食堂进水了,已经清理干净,厂房除了有一扇窗户在雨夜被砸破,问题不大。

    不一会,项春也过来了,两人聊了聊,都有些忧心。

    下午三点左右,南门街这边的积水已经退得差不多了,大嫂林桂美骑着自行车来找罗青梅,“青梅,娘摔倒骨折了。”

    罗青梅吓了一跳:“怎么回事?”

    “也不清楚,在院子里摔的。”林桂美摇着头,她中午的时候去了红安食品厂,这事也是她回到家里才知道的。

    “在哪家医院?我去看看。”罗青梅,二哥不在,今年过年后,她也就端午回去过一次。

    “在人民医院,我跟你一起去吧。”林桂美见罗青梅拿了个网兜装东西,忍不住,“青梅,不用带这么多东西吧。”

    “没事。”罗青梅装了几大包的麦片和核桃糊糊,又把艾元托给乔娜照看,这才和林桂美离开。

    人民医院骨科病房,张素英麻药退了,正疼得“哎呦、哎呦”直叫,她见罗青梅和林桂美进来,脸不由僵了下。

    罗青梅把手里的麦片和刚买的水果放到床头桌子上,问一旁的罗青鹏:“大哥,医生怎么?”

    “右腿腿骨折,左大腿缝了十几针,医生交代要好好休养。”罗青鹏闷闷地,张素英骨折,就没办法带孩子,还得有人照顾她。

    算来算去,家里最闲的竟然是他了。

    “那我明天熬点骨头汤送来。”罗青梅点着头。

    张素英头扭到一边,鼻子里哼了声。

    “青梅,南门街那边积水,你店里没事吧?”罗青鹏关心道。

    “还好,大哥,我去给二哥个电话。”罗青梅猜测这事还没人告诉罗青鸿。

    罗青梅刚走出病房,罗青鹏就把林桂美给拉出来,商量着照顾张素英的事,不一会,两人就起了争执。

    这次电话还算顺利,罗青鸿在电话那头焦急地问:“青梅,我听东梁市大雨,老城区淹了,你没事吧?”

    “还好,就是店里进了一点水,现在积水已经退了。”罗青梅简单了下情况,就把张素英的情况告诉他。

    罗青鸿沉默了下:“青梅,你帮二哥拿二十块钱给娘,下回我寄给你。”

    “行。”罗青梅摸了摸口袋,还好走前拿了几张大团结,“二哥,你们现在怎样?”

    罗青鸿知道罗青梅问的是苏雯的事,他犹豫了下:“还好。”

    罗青梅听出他话里的言不由衷:“二哥,别委屈自己。”

    她虽然跟苏雯接触的时间短,但感觉苏雯和二哥许多想法和习惯应当是不一样的,如果真的在一起,有得磨。

    罗青鸿故作轻松地:“二哥比你大,难道还不知道?过后你有时间,给二哥再寄点好吃的,之前你带来的都吃光了。”

    “没问题的。”罗青梅笑眯眯地,买了一个饭盒,洗干净后买了一份瘦肉粥带回病房。

    刚一进病房,她就敏锐察觉到了不对劲,大哥大嫂吵架了?

    罗青梅没问,让林桂美帮着让张素英靠坐着,让她自己喝粥。

    “娘,二哥没法回来,他这二十块钱让你买点东西补补身体。”罗青梅掏出钱,“另一份是我的,我那边被水淹了,不一定有空过来,你喜欢吃什么就让大哥去买。”

    张素英看着面前几张崭新的大团结,眯着眼看了罗青梅一眼,没话。

    罗青梅见状,就把钱放在桌子上用杯子压好:“我那边还忙着,先走了,大哥,大嫂,有事再找我。”

    罗青梅一走出病房,林桂美也气呼呼地跟着走了。

    “大嫂,怎么了?”罗青梅付了停车钱,给自行车解开锁,林桂美的心情怎么突然变差了?是张素英了什么吗?

    “你大哥让我把食堂的工作辞了,回家照顾娘。”林桂美气呼呼地。

    罗青梅:“大哥他一个大男人,确实不大合适。”

    林桂美顿了顿,难受地:“可我要是把工作辞了,手头就没什么收入了,你大哥那工作,都多久没发工资了。”她一点都不想再过那种向公婆伸手要钱的日子。

    罗青梅沉默着没话,这个事儿,她出钱可以,让她照顾张素英,那是不可能的事儿。

    病房里,隔壁床的病人趁着罗青鹏出去装水,眼角瞅着张素英那个桌子上的大团结,羡慕地:“这位大姐,你儿媳妇好孝顺,给你这么多钱。”

    张素英撇了下嘴角:“不是儿媳妇,是我那不孝女儿,一点都不听话,专门来气我的。”

    “女儿?跟你不像啊,跟她大哥也不像,我还真以为是儿媳妇呢。”

    张素英正想话,而后似乎想起什么,脸色一下子阴沉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