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42 章 鱼面

A+A-

    张素英有一下没一下地跟隔壁床的病友聊着, 脑子里乱糟糟的,颇有些魂不守舍。

    罗青兰提着骨头汤到到病房的时候,张素英面上一喜, 恨不得拉着她大谈特谈自己的怀疑。

    “妈, 先喝汤,你怎么就那么不心呢?”罗青兰抱怨着,倒了半碗汤。

    “谁知道我怎么那么倒霉, 竟然是在院子里摔了。”张素英抿着嘴,“老大媳妇通知你的?”

    “不是, 大堂哥托人跟我的。”罗青兰撇撇嘴,“大嫂自从得了那个工作, 也都不听话了。”

    但凡是跟罗青梅走得近的人, 最后都会让她和张素英不开心。

    “我这样的情况, 肯定要老大媳妇伺候。可她走的时候, 可是臭着脸的, 真是一点都不把我这婆婆放眼里。”

    “大嫂去上班, 心飘了,就该让大哥好好收拾她一顿。”罗青兰瞅着床头的桌子一眼,“大哥去买饭了?”

    张素英点点头,见隔壁床的病人被家人推着出去走廊里转转,就低声跟罗青兰起来。

    “刚才隔壁床的青梅那丫头一点都不像我, 我越想越觉得不对。”张素英黑着脸,“该不会你大表姨糊弄我吧?”

    那个年头,女孩儿不值钱, 各种原因死亡或是走失都不罕见, 她表姐随便找了个女娃随便来糊弄自己?

    张桂英刚才越想越觉得这个猜测是真的,否则怎么解释, 她和青兰就是看二丫头不顺眼?

    罗青兰惊讶地看着张桂英,“这不可能吧?”

    “青兰,你等会问问医生去,看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验母女关系的?”张桂英拉着罗青兰,低声道。

    这个事儿不弄清楚,就跟一根刺卡在心里一样,非常难受。

    如果罗青梅真的不是她的女儿,她一定要去找那表姐算账。

    罗青兰犹豫了一下,还是应下了,她心里也有些好奇。

    不一会,罗青鹏回来了,他看到罗青兰一点都不意外,把饭盒递给张桂英,自己拿了一个,坐在角落风卷残云般地吃起来。

    罗青兰等了一会,拿着空的保温瓶走了,到楼下的时候,她想到张桂英的吩咐,转身朝其中一间诊室走去。

    问完后,罗青兰知道现在是有一种方法可以做亲子鉴定,准确率很高,但价格也高,她是舍不得这个钱的。

    张桂英的话不停地在她脑中盘旋着,如果最后证明,罗青梅跟他们罗家一点关系都没有,那这事要怎么处理呢?

    罗青梅并不知道张桂英因为别人的一句话,开始怀疑自己不是她的亲生女儿。

    南门街上的水褪·去,但也留下了厚厚的淤泥和各种垃圾,大家自发地拿着工具开始扫。

    她回来得晚,但也没偷懒。

    乔娜不一会就挪到了罗青梅身边,“你娘没事吧?不需要你去照顾她吧?”

    她看罗青梅的家人很少过来,而罗青梅也几乎不回家,猜测她和家人的关系很一般。

    “应该不是大问题,就是行动不便,有我大哥大嫂呢,不用我·操心。”

    罗青梅并不想多,转移了话题:“我们这片手受灾的人家很多吗?”

    “靠近河边的人家要糟糕一些,还有几户房子塌了或是裂缝的,其他的尚可。”

    乔娜对这一片的事情了如指掌,“水退去后,有好几户人家都在家里抓到鱼呢,送上门的肉,这运气可真好。”

    罗青梅会心一笑,这确实是惊喜,她和乔娜清理完一段路,就回来洗水鞋。

    艾元跑过来:“梅姨,刚才有人来问有没有卖卤肉、卤豆干。”

    他往卤锅里瞅了瞅,昨天卤的都没卖出去呢。

    卤味也不可能一天都卖完,隔天接着卖是常事,罗青梅想了想,这次大家遭了灾,要不给大家个折?

    今天比较忙,卤锅都还没开火,卤水也没养,罗青梅换上新鞋子,进厨房可是忙起来。

    香味刚传出去,陆续有人进店购买,昨天剩的东西一下子就卖光了。

    这时候电还没来,罗青梅开冰箱,发现里头冻着的东西都化得差不多了,她心疼得不行,挑拣了一些放进锅里继续卤。

    这次的暴雨,南门街这一片受灾不算特别严重,大家的生活很快就回到正轨。

    电是八点多来的,罗青梅不由松了口气,要是再不来点,她都考虑熬夜把冰箱里的东西都给处理了。

    何在言忙厂里的事一直到九点,自行车骑着骑着就到了南门街,他想掉头就走时,发现门缝里透着光。

    罗青梅开了门,看何在言推着自行车蔫蔫地站在门口:“忙到现在?我给你煮碗面吧。”

    “好。”

    罗青梅正在剁鱼肉,冷冻过的鱼解冻后再冷冻,会非常腥,所以她决定把这一些冷冻鲜鱼都给处理了,正好给罗青鸿送点。

    舀一瓢面粉放盆里,加入鱼肉泥、少许的葱姜水,不断地揉按、摔,做成了手擀鱼面。

    鱼面清水中煮透,过冷水,再浇一道热水,便放入碗中。

    煮开的鱼骨汤呈奶白色,翻滚着漂亮的水花,扔进几颗鱼丸、鱼饺,熟透后连汤舀如大碗中,撒上一把葱花,一碗热气腾腾的鱼面就做好了。

    罗青梅给自己装了一碗,陪着何在言吃,鱼面跟纯面粉做的手擀面不同,嚼劲不够,却有股特殊的鱼鲜味。

    配着热汤,大半天泡在水里的寒气一下子就被驱散了。

    何在言吃完面,又舀了半碗鱼汤,撒了葱花和香油、香醋,慢悠悠地喝着。

    他们几乎没话,却感觉很自在,心里也是充实的。

    罗青梅送走何在言,继续在厨房里忙活。

    草鱼的鱼肉剔下来后,心去掉鱼刺,放进单独的卤锅里卤。

    这火得一直看着,免得煮过头鱼肉化了。

    鱼肉捞起来沥干水,要浸泡在香料中一·夜,隔天再放锅里慢慢地烘干。

    这个跟鱼干的做法不同,因着鱼肉比较大块,这样处理会更容易入味。

    隔天,王碧玉和刘玲侨就来店里报道了。她们昨天下午过来,但罗青梅不在,没帮上忙。

    今天她们俩异常勤快,把罗青梅的活都给抢了。

    罗青梅琢磨了下,把烤鸭的炉子弄出来,准备试着用炭火烤下鱼肉。

    鱼肉不像鸭子有丰富的脂肪,烤完后干巴巴的,但是鱼肉非常紧实,而且炭火把香料的味道都激发出来,味道竟然要比在铁锅里烘干的更好。

    南门街的街坊们每当闻到没闻过的香味,第一个想法就是,罗青梅又在做好吃的了。

    可惜的是,这一回,除了少数人,没人有幸能尝到那烤鱼干的味道。

    那场暴雨过后,又是艳阳高照,热得不行,这时,王桓州和秦志杰的中考成绩都出来了。

    他们考进了学校前三名,进一中妥妥的。

    罗青梅也兑现自己的承诺,请他们吃大餐。

    刘兆的成绩就没那么亮眼,以吊车尾考进了秦志杰他们的这种初中。

    毕竟是老熟人了,罗青梅很大方的把他添在宴请名单上。

    罗青鸿刚收到了罗青梅的电报,给他的包裹已经寄出来了,让自己注意查收。

    他心里高兴,在和苏雯出去的时候,忍不住又提起了这个事。

    苏雯低头搅拌着咖啡,也不接罗青鸿的话,过了好一会她才轻声:“你有算出国吗?”

    “出国?”罗青鸿看着苏雯,不明白她为什么这样,“我觉得现在挺好的。”

    苏雯抿了下嘴,“我家有亲戚去了日国,那边的工资很高,是国内的十多倍。而且那边各方面都比国内好,很适合发展。”

    罗青鸿脸上的笑意淡了许多:“海市并不差吧。”

    对于日国,他其实没有什么好感,就算两国已经建交两年了,他从未有要去那个国家的算。

    “差很多!”苏雯的声音扬高了一点,她看着罗青鸿,“我希望你和我一起去日国,在那边一起奋斗。”

    罗青鸿心里是排斥的,他沉默了很久很久。

    苏雯看着罗青鸿的表现,脸色慢慢沉了下来,“为什么你就惦记着你那些家人?他们有什么好的?”

    她胸·脯起伏,呼吸急促,“当年,明明当年你可以分到海市的,可是你还是回了原籍!”

    “如果是这样就算了,可我去找你,你看看你家人是怎么对我的?”

    “跟我家人无关,我纯粹是不想出国。”罗青鸿抿着唇。

    苏雯感觉自己的怒气像是被戳破的气球,一下子就瘪了,她渴望西式的、优雅的生活,但罗青鸿呢?

    或许,她父母得对。

    “我们最近不要再见面了,彼此冷静一下。你好好想想出国的事。”苏雯站起来,她现在对日国的生活很是向往,绝对是要去的。

    苏雯走了,罗青鸿慢慢喝着咖啡,其实他真不喜欢这个味道,要不是她喜欢,他也不会跟着喝。

    他喝完了自己这一杯,又把苏雯没动的那一杯也喝完,浪费还是要不得的。

    或许从一开始,他们就是错了,明明就不是同一个世界的人。

    罗青鸿苦笑了下,结账离开,明明是夏天,远去的背影无端透着一股萧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