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8、汤

A+A-

    短短的时间内接连送走两位亲人,何在言整个人暴瘦,胡子拉渣,眼底都是红血丝。

    罗青梅也不知道该怎么安慰他。

    她开自己带来的包,拿出里头的保温瓶,推到他的面前:“我给你熬了汤,你喝一点吧。”

    何在言看着面前的保温瓶,难受得又低下了头,他完全没想到速度会这么快。

    他都跟两位老人商量了,元旦的时候上门罗青梅家提亲,争取年后结婚。

    可是一切都还没来得及行动,老人就走了,这让他一时无法接受。

    何在言父母早逝,是爷爷奶奶拉扯大的,这次两位老人过世,他受到的击真的不,整个人的精气神一下子就散了。

    罗青梅看何在言不动,犹豫了下,就坐到他的身边,帮着拧开了盖子,“爷爷奶奶不在了,但他们在天上看着你呢,你更不应该让他们担心。”

    何在言额头抵在罗青梅的肩膀上,沙哑着:“你觉得他们真的还看得到我们吗?”

    罗青梅愣了下,坚定地回答:“我相信,他们只是去到了另一个世界,还是可以感知到我们这边的情况的。”

    她感觉肩膀上重重的,有点湿,就伸手轻轻拍了拍何在言的背部。

    她能理解他的感受。

    何在言调整了下情绪,拿着汤匙一口一口地喝汤。

    罗青梅考虑到何在言这段时间都没怎么吃喝,汤看着很清,好像没什么料,但她可是费了不少的工夫的。

    何在言喝了大半的汤,整个人的脸色看着好了一些。

    他其实是懊悔的,以前陪老人的时间还是太少了。

    即使最近几个月他都在海市,但每天早出晚归,他对两位老人的关心还是不够。

    罗青梅拿出又从包里拿出了那个木盒,她拿到后就没开过,即使它上面的那个锁并未锁上。

    何在言摸着盒子,去下锁扣的黄铜色锁,开后,里头放着一套形状各异的紫檀木盒子。

    有圆柱形、八角形等,开这一些盒子,里头赫然是一件件的首饰,无论是成色、做工、年头,都价值千金。

    何在言轻声:“这套首饰是当年奶奶从曾祖母那拿到的,是传给何家媳妇的。”

    何爷爷和何奶奶也没想到,他们没等到孙子大喜的那一天。

    何爷爷给罗青!青梅这个盒子,是承认她的地位,也是在告诉何在言,他不承认除了罗青梅以外的孙媳妇。

    罗青梅听明白了,她只觉得眼前的盒子有千斤重,“这…这要不先放你那?”

    “不用,你仔细收着。”末了,何在言沉默了半晌,“我们的婚事可能会推迟,你会介意吗?”

    按照以前的法,孝期百日内结婚,要不就要等三年后了。

    可是何在言没有心思,他觉得这样是对爷爷奶奶的不敬,也是对罗青梅的怠慢。

    然而罗青梅的年纪已经不了,若是再推迟,她要承受的压力将远大于自己。

    所以何在言感觉很抱歉。

    罗青梅一听是这个事儿,她摇摇头,“这没啥,守孝为先。”

    她一点都不介意。

    “谢谢。”何在言认真地,感谢罗青梅这段时间给自己精神上的支持,也感谢她理解自己想为爷爷奶奶守孝的那份心。

    “好好照顾自己,按时吃饭。”罗青梅轻声,“你要不要去楼上睡一会。”

    何在言摇头:“晚一些,我还要等姑姑的电话。”

    其实他大约猜到这个姑姑来电话会问什么,不过这个事儿爷爷早有交代,他照做就是了。

    罗青梅陪着何在言话,没一会电话就响起了,从他的话里可知,何姑姑并不算回来,电话只是问老人的身后事以及财产的分配。

    何在言冷漠地回着话,没多久就挂断了,他转身看着罗青梅:“以后少走一门亲戚了,不错。”

    罗青梅没劝何在言什么,“人少就比较清静,你还有没有什么想吃的,我给你做。”

    “我想喝粥。”何在言喝了汤,感觉自己的食欲开始回来了。

    “那你去睡觉,傍晚我给你送来。”

    罗青梅离开了何家,去了梁师傅他们现在住的宾馆,并没有特别远。

    梁师母看到罗青梅提着保温瓶回来,担忧地问:“怎样?”

    “他喝了大半的汤,现在睡觉去了。”罗青梅把已经上了锁的木盒拿出来,没里头是什么东西,只它蕴含的意义。

    梁师母一听不由皱了眉头:“阿言的意思是要在近期结婚吗?”如果是这样,她是不大愿意的,但是又能理解这样的做法。

    罗青梅摇头:“不是,推迟到三年后。”她又补了一句,“!我也觉得这样比较好。”

    梁师母顿时又纠结了,三年?这时间又太晚了。

    那时候罗青梅都要三十岁了,这都是老姑娘了。

    她心里很是矛盾,不过没有当面和罗青梅,而是私底下和梁师傅聊天的时候抱怨了下。

    “不过这次的阿言爷爷奶奶的事儿也给我们敲了个警钟,身体健康很重要。”

    梁师母一想还真的是这样:“那我是得好好养养身体,还等着抱外孙呢。”

    “要不今年让青梅去港岛过年,顺便也让青梅做个完整的身体检查?”

    梁师傅想了想:“离过年也没多久了,先问问青梅的意见吧。”

    在跟人调换之后,他空出了一天的时间,特地找何在言出来喝酒。

    喝多了之后,两个人又哭又笑,互相搀扶着回来。

    以前他们就玩得好,只不过年纪大了后疏远了一些,现在凑一块喝酒,话匣子再次开了。

    罗青梅第二天给何在言送汤的时候,就看到客厅里散发着浑身酒臭的两个人,顿时很是哭笑不得。

    她进厨房给熬了一锅醒酒汤。

    醒酒后的罗青鸿洗了一把脸,急匆匆地走了,他得赶紧回去洗漱,下午就得上班了。

    何在言喝醉后宣泄了一番情绪,整个人总算没那么压抑了,他坐在桌前喝汤,和罗青梅闲聊,就起了他们昨天喝酒的事。

    “你二哥好像跟他女朋友分手了。”何在言还真没想到罗青鸿瞒得那么紧,无论是交往还是分手,都没透出一点风声来。

    罗青梅闻言很是惊讶:“怎么会?”起来她也与苏雯有过交集呢。

    “两人的想法不同吧。”何在言,“照青鸿的,人应该是去日国了。”

    “日国?”罗青梅歪了下头。

    起来,自从八四年两个国家的恢复外交,国内还真多了不少日国的东西。

    不别的,就方便面吧,据最早就是日国那边发明的,还有何在言准备做的火腿肠。

    “并不奇怪,这两年去国外的人应该很多。”海市这边有国际机场,接收的消息一直都比其他城市的!人快且多。

    就何在言了解的,许多人出国是为了工,也有不少人通过婚姻转换国籍,这两年在海市火的还有一个,那就是外语培训机构。

    “嗯,不过我觉得我们留下来也不见得不好。”罗青梅想,故土难离,换成是她,她可受不了。

    “那我二哥还别的没?”她觉得罗青鸿也挺苦的,在感情上挺波折的。

    不能对罗青梅不好,不能让她伤心,不能背叛她,不能……

    一番话翻来倒去地念,何在言觉得自己的脑海里还在循环着那一番话。

    罗青梅没有多想,“我过两天可能就回东梁市了,你要回去一趟吗?”

    何在言想了想:“我看看,可能还必须去一趟,年底了,厂里的一些事得我签字处理。”

    “那你安排一下时间,看能不能顺路。”罗青梅想,一起回去,大家路上也有个照应。

    回去前,罗青梅约钟爱华吃了一顿饭,都不用她问,钟爱华自己就忍不住把苏雯的事儿了。

    “其实出国挺好的,如果你二哥同意的话,完全可以一起出去的。”很显然的,钟爱华也是赞成出国那一方的。

    罗青梅并不想争论出国的利弊,干脆就转了话题。

    两人聊得还算愉悦,不过罗青梅也知道,两人的关系是不可能跟时候一样的,特别是结婚有孩子后,变化就更大了。

    罗青梅确认了罗青鸿失恋的事儿,她也没什么安抚的话,只是走之前给他弄了些耐存放的吃食。

    身为妹妹,她想,她能想到的最好的安慰,应该就是各种吃的了。

    年末的火车难做,人多且乱,何在言那边弄了证明,一行人坐了飞机回去。

    东梁市依旧按着它的步伐走着,家家户户都开始在存过年的吃食。

    今年美味店依然有不少人上门询问预定卤鸡、卤鸭的事儿。

    因着罗青梅不在,王碧玉也不敢做决定。

    倒是艾元很肯定地,除了烤鸭,其他的完全可以应下来。因为其他的东西都是店里在卖的,王碧玉和刘玲侨做熟了的,就算罗青梅不在,她们也能独挡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