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 魔法
月光下,唐臻的笑容狡黠而聪敏,像是一只可爱的猫儿,眼睛里还闪烁着充满期待的光芒。
而且许是刚刚烘焙过咖啡豆的缘故,她身上散发着淡淡的咖啡豆香气,这味道萦绕在叶庭轩鼻端挥散不去,就像一团薄雾,将两人团团围住。
好似天地万物已经不存在,只剩下彼此对望的两人。
叶庭轩深深为她着迷,心中蠢蠢欲动,想去轻轻抚摸她的头发,触碰她的脸颊,想把她拥入怀中。
可他却什么都不能做,只能呆呆地回看对方,露出痴痴傻傻的笑容,甚至一时间忘了回应她的话。
唐臻看着叶庭轩眼神有些发飘,觉得这位一向聪明机灵的青年突然露出如此萌蠢的表情,真是可爱,也很想伸手去逗他。
唉,还是算了,这在古代,随便动手动脚要负责任的!
只能在心里极为不负责任地YY一下了。
“诶,你怎么了?醉咖啡吗?”她冲叶庭轩笑道。
叶庭轩回过神来,尴尬地清了清嗓子:“没有……那好啊,你觉得时机成熟,我就去安排。”
“差不多了。”唐臻望天,煞有介事道,“天气热了,让迷信破碎吧。”
叶庭轩:“……”
她又在什么机锋,听不懂怎么办?又不敢问,怕被她觉得自己很蠢。
没人附和,唐臻也有点尴尬,哈哈,套用现代的梗,叶同学肯定试听不懂的啦!
她拍拍叶庭轩的肩膀:“加油啦,接下来一场硬仗要。”
“嗯。”叶庭轩下意识地轻轻按了按她的手,又不舍地迅速松开,“有我在,你放心。”
失魂落魄地告别唐臻,叶庭轩回到自己家门口,迎面看见巷子里走来一个同样像是丢了魂儿的程衍。
俩人一起开门进了院子,叶庭轩拿他趣:“你有什么事要缠着苏捕快?可别欺负人家一个姑娘,要不然我安排几个身强力壮的皂吏听你差遣?”
“什么叫缠着,你可多读点书吧。”程衍恹恹地,“我是想教她识字,又怕哪句话不对,会伤害到她。”
“苏捕快可没你想得那么心眼。”
“和那没关系。”
叶庭轩扭头看到挚友心事重重的模样,突然明白了什么:“你们俩……”
“别瞎猜。”程衍断他的话,转身坐在廊下,反问道,“你算什么时候跟殿下表明心迹?这可又过去好多天了,做人能不能别那么怂?”
叶庭轩与他并排坐下:“你着什么急?”
“当然急了,不想看你这般自欺欺人。”程衍甩开扇子轻轻扇着,“公主殿下心里分明有你,我想推你一把——你都不知道我多希望你能过得顺心如意。”
“彼此彼此。”叶庭轩心中泛起一股暖流,“我问你和苏捕快的事,也是盼着你能有人陪伴。”
程衍兀自笑了笑,没有接下去,继续他的问题:“你若是不自信,我可以帮你试探殿下。”
“你可别胡来!”叶庭轩顿时警惕。
程衍摇着扇子,但笑不语。
院中,洒落一地怅惘月光,映着两个各怀心事的青年。
---
为了这个丰收爷爷祭祀,唐臻可谓是大费苦心。
之前白寒城就有祭奠丰收爷爷的传统,但是百姓和县衙的财力支撑不了太大的庆典,因此到了祭祀日的时候,也就各家各户给丰收爷爷像上柱香,期待他能降下福祉。
现在唐臻到了白寒城,跟当地人比,她简直就是土豪了,有钱又能使唤得了人,便有意利用这个契机,做件一石三鸟的事儿。
其一,用魔法败魔法,让百姓们接受开山路一事;
其二,利用热闹的机会,向大家普及咖啡,看看能不能劝一帮有富余劳动力的农户一起种咖啡树;
其三,把那帮山匪钓出来,看看能不能制造契机将他们一举拿下。
关于祭祀活动,唐臻已经着手去做,安排叶庭轩雇佣工匠,改了一个得过去的丰收爷爷祠堂,并为他老人家造一个真正的塑像。
虽然这祠堂和塑像并不敢铺张浪费,但至少比之前那些稻草人强多了。
通过这件事儿,县衙全体,包括王知县和叶典史,在百姓心中狠狠刷了一波好感,毕竟丰收爷爷高兴了,自然会保佑白寒城风调雨顺,秋来丰收。
王知县不敢居功,也不敢是公主殿下的想法,只能把叶庭轩推到前边,是这位新来的叶典史体恤百姓,自掏腰包,让大家谢他。
唐臻自然乐意看见叶庭轩受当地百姓爱戴,这样将来不管推行什么改良办法都能方便一些。
只不过叶庭轩心里不好意思,办法和钱都是唐臻出的,自己何德何能,忝受夸赞。
“此言差矣,办法是我们一起想的,而且我只是出了点钱,什么都没做,是你忙前忙后安排一切,当然头功。”
有了唐臻的这一句认可,叶典史自然也不再矫情,满心想着借着这个机会多亲近百姓,了解他们的需求,好把事情做得更妥帖一些,也……能让臻儿更放心。
丰收爷爷祭祀庆典活动如火如荼地筹备起来,正日子是在五月十六,但是五月十三的时候,出现了一系列的怪事:
先是扫丰收爷爷祠堂的皂吏,在清进行例行洒扫时,发现了丰收爷爷雕像的袍子上,爬了一圈蚂蚁,隐隐约约像是组成了一个字——“开”。
与此同时,去山神庙去上香的妇人在古苍山和桐影山山神中间的位置,看到了许多甲虫爬来爬去,像是组成了一个“山”字。
更诡异的是,有翻山出门的商户,到了古苍山脚下,发现一群黄鼠狼成群结队地逃窜,把他们吓了一跳。然而他们攀山之时,发现这面山坡上青草被大量啃食,隐约是形成了一个什么图形。
迷信的商户连山也不翻了,火速匆匆跑回县城向衙门报告这个情况。
一听此事,叶庭轩亲自带着衙役们赶赴现场,情况确实如商户们所言,就在之前苏之湄带着他们滑草的山坡上,被黄鼠狼们啃出了一些很明显的沟沟壑壑。
在近处看不清楚,于是他便带人去了山对面的坡上眺望,这一看,所有人都震惊了——
那不是一个图形,而是一个巨大的字,一个几乎占了半面山的“路”字!
各路情况纷纷汇总到县衙里来,叶庭轩也派人分别去丰收爷爷祠堂和山神庙看了,确认了那的确是“开”字和“山”字,再联系古苍山这个,连起来分明是“开山路”三个字!
神明显灵的消息在白寒城不胫而走,不到一个时辰,全城包括乡下所有的百姓都知道了。
一时间,不管是大街巷,还是田间地头,亦或者是农户家中,议论的全都是山神和丰收爷爷要大家开山路的事!
即便是神灵显明,百姓们也依旧心存疑窦,开山路是万万不能的,这会要命啊的!
二月份才毁了大家的麦,现在玉米高粱刚出苗,难道就要毁于一旦吗?!
万万不成!
王知县本就想开山路,肯定会借着这个机会推广,那可就麻烦了!
谁知与大家想象的完全相反,县衙那边完全没有流露出响应神示的意思,甚至是反其道而行之。
信息汇总之后,叶庭轩令人立即彻底清理丰收爷爷祠堂和山神庙,把那什么“神迹”全部清除掉,还安排捕快们在古苍山山坡上忙活了一下午,把那字迹附近的其他草也都割完了。
现在的那片山坡秃了一大块,看上去就像是大山长了片牛皮癣。
傍晚的时候,里长还特意跑了过来,挨家挨户告知:今日发生之事纯属意外,并非什么神仙显灵,为了百姓福祉,县衙绝不会再开山路,请大家放心,也不要胡思乱想。
总之归根到底一个意思,就是把今天这事儿当个屁放了,权当没有发生过。
这下百姓反而觉得不对劲——明明神仙显灵,官府为什么要遮遮掩掩?这不是欲盖弥彰吗?
是不是想忤逆神仙的意思?!
开辟山路花费不少,官府是不是舍不得花钱?!
晚间时分,叶庭轩、程衍又去了唐臻那里一起吃晚饭,详细汇报了此事,三个人心情都非常愉悦。
这就是唐臻与叶庭轩之前的“密谋”,后来拉程衍入伙,看中的是他的脑子,之所以没告诉苏之湄,是怕丫头心直口快,一时间漏嘴,那麻烦可就大了。
这种“神仙显灵”的玩意,对于唐臻来,简直是菜一碟,历史书上学了不少,再去图书馆随便翻一翻,简直是信手拈来。
蚂蚁和甲虫组成的字型是用蜜糖提前画出来的,吸引这些虫子们过去。古苍山山坡上的那些字费劲了些,是左横秋、叶庭轩再加上几个信得过的手下,连夜用镰刀割出来,最后等白天有人要翻山的时候,放出早就准备好的一窝黄鼠狼。
之所以放这个,自然是看中了它们本身的灵异效果,况且它们本来不吃草,却把山啃成了这副模样,这不是妥妥的神仙示意吗?!
至于叶庭轩之后采取的“毁尸灭迹”方法,也是三个人一起想出来的,就是利用了逆向思维的力量。
如果官府立刻顺应这些所谓神示,大刀阔斧准备开山路,百姓们也不傻,肯定会有人怀疑这是他们自导自演的一场戏——哦,年后那次要开山路你们没成功,现在用这种方式再来,当我们都没脑子?
这种想法若是被反对派们一宣扬,大家定会觉得受到了愚弄,更加逆反。
那就不如反其道而行之,就让百姓们认为是官府欲盖弥彰、遮遮掩掩,不想按照神仙的意思执行,他们才会反过来支持这个所谓的“神明显灵”。
总之虚虚实实、真假参半,更会让人捉摸不透,继而坚信不疑。
只是唐臻心里稍稍有点自责,毕竟这不是什么光明正大的办法,但现在反迷信肯定是来不及,只能先这样操作以获得大家的支持,先办好实事,再其他。
“臻儿,你这是为大家谋福祉,非常时期只能采用非常之法,你千万别多想。”叶庭轩看出她笑容背后的惆怅,赶忙安抚,“只要初衷是好的,结果是好的,那便无妨。”
程衍跟着:“是啊,兵书有云‘法有定论,兵无常形’,咱们这也是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策略,并非存心愚弄,殿下无需多虑。”
“多谢二位智多星。”唐臻也不多矫情,笑道,“但愿这个办法能见效。”
作者有话要:
“天气热了,让迷信破碎吧。”借用的是“天凉王破”的梗。
法有定论,而兵无常形,语出宋代何去非《何博备论·霍去病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