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吃了我的好东西

A+A-

    温缇握紧苏让的手, 抬头看向他,他的眼中是化不开的悲哀愤怒,比夜色更浓更沉重。

    “王爷来了, 赈灾粮也要来了,恒州城有救, 你们放心吧。”温缇大声, 既是安抚几个老太婆,也是劝慰苏让。

    老太婆挂着泪珠惊喜地问:“朝廷也要发粮食了?”

    温缇继续给她们喂定心丸:“粮车在路上呢, 已经进了长水府的地界,马上就到恒州了。”

    苏让的手慢慢恢复了温度, 他深吸一口气, 吩咐大总管道:“去, 拿些干粮分给她们。”

    老太婆听见干粮两个字,眼睛顿时亮了:“干粮,有干粮!”

    苏让胸有成竹地:“你们暂且再熬几日, 朝廷赈灾的钱粮就要来了, 每日的粥饭薪柴都会有的。”

    老太婆们把眼泪一抹, 个个笑得合不拢嘴:“是, 王爷得一准儿是真的, 俺们信王爷。”

    大总管亲自动手, 一人给分了两三个白面馒头, 她们一见白面,全都是惊喜欲狂的样子,从开始下大雨发大水,她们许久都没尝过白面白米的滋味了。

    馒头发到手里,老太婆虽然牙没几颗,但狼吞虎咽地, 三两下就吞完了一个馒头。

    瘦弱的老太婆一边嚼一边悄悄问大总管:“王爷贵人们,明天是算进城吗?”

    大总管答道:“那自然,王爷早日到,好早日修整路桥、赈济灾民。恒州城就在眼前,我们不能耽搁。”

    几个老太婆把剩下的馒头宝贝一样塞进衣服里,又七嘴八舌地:“前边的山路让石头泥浆给堵上了,要去城里,得绕山里的路,多走上大半天才能到。”

    温缇听见她们的话,心想现在正经的山中官道都这样难走了,还绕路的话,岂不是难上加难,便笑着对几人:“那,几位婆婆明日若无事,来给我们带路可好?”

    老太婆见她长得模样俊俏,人又温柔和善,忍不住亲近地:“现在家里还淹着,俺们哪有正经事干?姑娘放心,明天俺们就在前头带路。”

    她们心里盘算得噼里啪啦响,吃完这几个馒头,她们还是得去摘野菜嚼树根,跟着王爷这些贵人,不定一直有白米白面吃呢。

    大总管寻了块空地,让她们也歇在这里,侍卫长叫了两个侍卫,吩咐他们好好留心,看管好这些人,毕竟都是偶遇的陌生人,他们得时刻防范。

    安抚好几个老太婆,温缇才扶着苏让坐了回去。这时,苏让已经胃口全失,一口干粮也咽不下去了。

    温缇明白他的烦恼,没再去他跟前费唇舌,只起身去马车里铺好被褥,喊他过去早点休息。苏让听见嗯了一声,人还坐着不动,听温缇好好睡觉养精蓄锐后,才能有精神应对恒州城里的事务,他才起身上了马车。

    他躺好盖好被子后,眼睛却还睁得很大,盯着马车顶不知道在想什么。温缇无奈地摇摇头,放下了马车的帘子。

    为早些赶到恒州城,天刚蒙蒙亮,一行人便起了身,简单洗漱后扒了口干粮,便由几个老太婆在前方带路正式开拔。

    果然前边山中的官道山石塌方的塌方,泥石流掩埋的掩埋,几乎没有几段能正常通行。几个老太婆是走惯了的,见无路可走了,就势一拐,就领着他们进了一条羊肠路。

    山中路崎岖陡峭,马乘不得,驴骑不得,所有人都只能步行,有的路不过三尺多宽,马车险险能擦着山石走过去。

    韩宴之手还没好,腿脚倒是很快,一个人走着走着,走到了队伍前边,和几个老太婆搭上了话,有有笑的走了一路。

    正午时,一行人正好走到了一处宽阔地方,苏让见大家人困马乏的,便要停下歇脚吃饭。

    温缇主动揽了活计,提着篮子和朝露晚霞一起给大家分发干粮。她发了一圈,最后发到了韩宴之面前,递给他一个荷叶包。

    韩宴之开一看,里头除了馒头还有一个芝麻饼。他拿起芝麻饼咬了一口,满口香甜,是许久没尝过的美味,便抬头向温缇笑了笑:“稀罕物啊。”

    温缇回了一个微笑:“吃了我的好东西,有事是不是也不该瞒我?”

    韩宴之嚼饼嚼得正香,听见这话不由得停了下来,他僵硬地维持着笑容:“原来是想换我的消息。”

    路上温缇偶然听了一耳朵韩宴之和老太婆的对话,马上猜到他在听恒州城里城外的情况,本以为他听出来后会直接报告给她或者苏让,没想到半天没动静,她这才主动过来询问的。

    被韩宴之点出来她的心思,温缇讪笑道:“什么换不换的,韩公子若有消息,难不成还会瞒着我们吗?”

    韩宴之苦笑着回答:“我的确不会瞒你,不过这半天我实在没听出来什么,只知道城里那位丁少爷不是一般人物,若是进了城,我们怕是要起十二分精神来应对。”

    不远处的老太婆这半天和韩宴之熟悉了不少,几口吃完了自己分到的干粮,就往韩宴之这里凑,听见他提丁少爷,便接话:“丁少爷啊,厉害得很呢,听人他连九品芝麻官也不是,可城里的老百姓啊老爷们啊人人都听他的话。”

    老太婆一边着一边瞄韩宴之手里的荷叶包,韩宴之伸手就要把剩下的馒头递给她。

    温缇拦住韩宴之的动作:“要走的路还长着呢,你怎么能饿肚子?”着又从提篮里拿了个馒头给了老太婆,老太婆喜滋滋地捧着转身走了。

    苏让早就瞧见这边的动静,见温缇立在姓韩的那里半天不动,不禁急躁起来,隔着老远喊她,要换药。温缇听见,一下也不敢耽搁,转身飞快地走了回去。

    韩宴之低头继续去吃剩下的芝麻饼,可怎么嚼也品不出来之前的香甜味了。

    下午又在山林里穿梭了半天,一行人才远远地看见下山的大路。路的尽头是无边的水面,恒州城就像泡在水里的一座孤岛,孤零零地矗立在水面之上。

    苏让和温缇等人看见这景象,都有些惊讶,于是叫来老太婆问道:“恒州城是被洪水围困,和外边断了来往吗?”

    老太婆摇摇头,回道:“没有没有,城门口有浮桥来往的,但是有人白天晚上看着,不叫俺们这样的人随便过去,也不叫城里人出来。”

    望着远处一望无际的水面,苏让异常痛心:“大水淹成这样,城里百姓岂不是无处落脚?”

    一天一夜的相处,老太婆现在也不怕苏让了,话匣子一下子开了:“恒州城里好着呢,俺从时候就听,因为临着大河,恒州城修的时候,特地修得高了一截,还把城墙南北门修得尖尖的,遇水了也不怕,能像艘船似的浮起来。”

    边走边着,一行人下了山,还没走多远,就见前面几个半大子溜达来溜达去。

    老太婆见着他们,瞬间慌张起来:“王爷,贵人啊,前面的路不叫俺们这些城外人过,俺们路就领到这里了。”

    苏让也没有劝阻,看着她们慌慌张张地你扶我我拉你,飞快地钻回了山林之中。

    车队的众人诧异得直挠头,纷纷议论道:“前边的人是什么凶神恶煞吗?把她们吓成这个样子?”

    等再回头一看,几个子也发现了车队,正一步一步向他们走过来。

    “嘿!前面来的是什么人?”还没走到跟前,有个人便开始高声喝问。

    去苏让跟前询问了两句,大总管才大声回答:“我们从京城来的,想进恒州城探亲。”

    几个子哈哈大笑起来:“头回见着冲到洪水里去探亲的人,这里发大水啦,你们不知道吗?”

    问话的那个喊道:“回去找生路吧你们,丁少爷早了,恒州城不收外人!”

    侍卫长越听火越大,大声骂道:“你们算什么东西?他姓丁的又算什么东西?敢拦着老子进恒州城?告诉你们,老子想进的话,天皇老子都拦不住!”

    几个子瞬间变了脸,蹭蹭从背后抽出柴刀来,杀气腾腾地就冲了过来。

    侍卫们哪里会怕这些半大子,个个出剑拔刀,迎面杀了过去。两方相遇,短兵相接,几个半大子竟然和侍卫们得不可开交。

    这不是侍卫们畏敌无能,只因为侍卫长下了令,要全都活捉回来给王爷审问,所以他们下手时都留了几分余地。

    几个子就不一样了,个个年轻气盛,都是混不吝的痞子做派,下的都是狠手,刀刀直冲别人要害。有最胆大妄为的,直接举着柴刀,向温缇和几个丫鬟冲了过去。

    “先抓了这几个细皮嫩肉的娘子!”他们嬉笑着大喊。

    一句话直接惹恼了苏让:“杀!给我杀!全都格杀勿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