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A+A-

    明德帝端坐,身旁跪着的是眼中一片赤忱的少年。

    “朕该如何信你?”明德帝挥手,伺候在一旁的钟盛连忙上前来将地毯上摔碎的瓷片拾掇起来,免得割伤了人。

    “陛下,送宋敬去北境是臣的投名状。”

    “他去了又如何,宋哲手中握着半块虎符,府中又有高祖亲赐匾额傍身,他的对,朕轻易动不了他,上次招你而来出的计谋是不错,让宋敬与你换了,他去北境,你留下,宋哲为了儿子安危,定会动用虎符多派驻军队护他,如此,他镇守长庭便比你有用多了,也让世邦少了些后顾之忧,可有利必有弊,朕能让宋敬去,宋哲就能想办法逼朕让他回来,朝中谁人不知,朕一无母家扶持,二与诸多前朝老臣有罅隙,三不愿娶贵族之女,这些年借着武科举,是陆陆续续提了好些年轻人上来,可到底根基孱弱,如何与之硬抗。”明德帝完长叹了一口气,这才发现不知不觉中已经将心中困境了出来,自从登基之后除了挚友刘世邦之外,他从未与任何人过这些。

    明德帝还是皇子时便与其他皇子不同,他从不觊觎皇位,一生只想当个闲散王爷,他母亲不过是商贾之女,自己非嫡非长,顺顺利利长到十六岁,和各个皇子兄弟相处融洽,原本以为这辈子就这么过了,十六岁却被狠狠的教训了一顿,让他疼的厉害,痛失母亲,这才不择手段的登上这个位置。

    也不知是他运气好,还是其他的皇子运气差,就在他下定决心定要当皇帝那年,几个皇子突发急症,接连在一月内去了,剩下个和他年纪相仿母家无势的四皇子,两人斗了两年,终于还是自己心狠些,赢了。

    原以为坐上这个位置便可以实现心中抱负,可以为母雪耻。

    真坐上了这个位置才发现,先皇留给他的是怎样一个孱弱的王朝。

    老臣和贵族大权在握,各种根系磅礴复杂,就算他以皇权压制,扩充军事,征收徭役,摆明了要和境外两国开战,那些老臣也只是负手一旁,作壁上观。

    他们就等着自己这个皇帝错了,走不下去了,向他们求饶,遵从他们不改革,不扩张的伪和表象。

    用女人和亲换取无战事的和平表象。

    一群懦弱的腐朽之人。

    “陛下,我们为何要与之硬抗,”宋催轻笑:“陛下行事光明磊落,重情重义重理,可他们却未必。”

    明德帝低头与他长久对视。

    “陛下这些年的每个决定看似如暴虐不计民生,可每个决定之后无不是陛下千思万虑的结果,他们只知眼前的苟且,却不知,”宋催神色无比认真:“大昌若不挺起脊梁,终有一日会被长庭蜀海当成盘中肥肉,伺而刮之。”

    明德帝眼中陡然一亮,他伸手反握住宋催的手臂,仿佛寻到了知己一般,激动的开口:“宋卿懂朕。”

    “陛下,臣愿为陛下手中利剑,愿为陛下身前长盾。”宋催双膝跪地:“臣在京都一无所有,与宋太尉也撕破脸皮,臣日后一切皆有陛下所赐,臣之性命,只为陛下所留。”罢宋催从袖中掏出一物,双手奉上:“此笛乃长庭秘物,笛声三短一长便可唤醒京都之中安插的长庭奸细。”

    明德帝伸手将宋催手中短笛拿在眼前看了一会,复又将之放回宋催的手上,他站起来亲自将宋催扶起来。退后一步,上下量了一眼宋催,忽然笑了:“当年那个五岁孩童如今长这么大了,朕还记得你当年面黄肌瘦的,像个可怜,瞧瞧,如今都比朕还高了。”

    宋催听完明德帝的话,调皮一笑:“臣在闽淄每天都吃许多饭,每天就想着要长得高壮,等再见到陛下,便能护住陛下。”

    明德帝伸手合上宋催的手,和他一起把短笛握在手里:“朕的禁卫军统领,可要好好护住朕。”

    “臣,万死不辞。”

    “好了,”明德帝松开手,眼带笑意:“你那个东西好好收着,既是这么重要的,可别遗失了,了这么久也累了,钟盛,备膳。”

    “陛下,宋统领,”钟盛笑着从外间进来,宋催将短笛拿出来时他便识趣的去了外间,方才听到明德帝叫他,这才过来:“膳食早早的就备好了,就等着陛下和宋统领商议完呢。”

    “甚好,宋催……”明德帝忽然想起什么,转头看他:“你取字没有?”

    “回陛下,臣长在乡野,若不是姑妈见臣可怜收留,便是连识字都难,因此并未取字。”

    明德帝笑了笑:“无妨,朕为你取一个便是。”

    明德帝来了兴致,没有去吃饭的心思,几步走到书桌前,宋催极有眼力见的上去伺候笔墨。

    明德帝提笔前问宋催:“可有什么喜欢的字?”

    宋催想了想,想张口,却又十分犹豫的样子。

    “方才在朕面前慷慨激昂,不畏生死,怎么现在又不敢了?”明德帝趣道。

    宋催难得脸红了一下,道:“陛下先恕臣大不敬之罪,臣才敢。”

    明德帝闻言哈哈大笑:“你呀你,从朕见你第一面就已经恕你不知多少次大不敬了,否则你焉还能有命站在这儿?吧,宋统领,这回还还害什么羞。”

    宋催也跟着笑了一下,接着,他无比虔诚开口:“臣从五岁起,最爱慎字。”

    明德帝愣了一下。

    明德帝还未登基之前曾被册封为郡王,封号慎。

    不过他当了没几日的慎郡王就参与夺位之争。

    登基之后明德帝掌管朝政之后手段果决,与许多老臣闹了不快,就有人拿当初先皇给他的封号做文章,这个慎字给错了,该给个狂字傲字才是。

    此言被明德帝听到耳朵里,大发雷霆,狠狠罚了,这才停息。

    旁人只以为明德帝是不满大臣议论他登基之前种种,殊不知,这个慎字是他母妃早早就为他选下的封号。

    容不得旁人辱没半点。

    “你知道你在什么。”明德帝的脸冷了下来。

    “臣知晓,”宋催道:“臣自母亲被害,便时刻提醒自己,慎之慎之。”

    “好,”明德帝提笔,心想,原来是自己误会了他。

    落笔第一个字为忠。

    第二个字为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