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天香令(28) 他们绝不会同意皇后摄……

A+A-

    晋王此番话实在令人震惊。

    原是为着避免节外生枝, 太后这番家宴上,就只叫来了皇后和晋王,对外只是犒劳他们为誉王操办丧葬辛苦。现在誉王承认了他的做所作为, 太后第一反应就是, 得杀掉在场侍奉的几个宫人。

    她先缓过怒气,向晋王道:“既如此,那么你也就不必再回去了。你这个摄政王所做的事, 会由哀家来告诉皇帝。皇后,现在你可以下令将他关押起来, 等皇帝回来之后再行审问。”

    林芙不知太后在什么心思,她只觉自己真真假假一番话,竟当真将晋王罪行给套了出来,看来晋王也早已是心如死灰。现在她并不觉得高兴,只觉悲伤。

    一个人要有多绝望多痛恨,才会拿自己与仇人的一切同归于尽。

    眼瞧着黎元叫人来将晋王押下去, 晋王不骂也不反抗, 由着人将他推走, 只是脸面上如渗入了死灰一般, 仿佛是已油尽灯枯,再活不久了。

    林芙向太后请求道:“太后, 晋王多病, 臣妾实在怕他出事, 熬不到皇上回来。咱们还是找个太医来给他瞧瞧吧。”

    太后啐了一口道:“他不配!”随即又拍桌道:

    “若是在平日里, 他想怎么杀誉王就怎么杀,哀家绝不多管多问。可如今是个什么情形?誉王再害了他母子,也绝不会背叛大周,此时他死了, 皇帝在前方必然越发凶险,你又可曾想过?皇帝若是再有个三长两短,咱们大周就完了!”

    林芙含泪道:“皇上不是那样脆弱的人,他会想办法挺过去的。现在朝中无人摄政,咱们也总要给外头一个法,以免天下大乱呀,那就更不能让晋王身死了。”

    太后道:“对此我已有算。就晋王病了,不宜摄政。且将他先秘密关押起来,等他哪日去了,就昭告天下,他病逝即可。”

    林芙再次求情道:“可是太后,他若死在皇上回来前,咱们就无人可对质了,到时要如何向皇上交待?那毕竟是他最疼爱的弟弟。”

    她再三情,太后终于答应肯暂时留晋王一命。林芙这才松了口气。若晋王此时死得不明不白,想来就算他真有罪过,皇上回来也要和她生气的。

    然太后又道:“你想要晋王活,可以。但哀家有一个条件。”

    林芙跪下道:“太后请赐命,臣妾不敢不从。”

    太后道:“你方才也了,如今朝中无人,若没个法,必将天下大乱。哀家想来想去,现如今还能代皇上摄政一人,唯有你皇后一人,你可答应?”

    林芙一时给问懵了,眨眨眼道:“太后?”

    太后指着她道:“不用怀疑,哀家的就是你。天下皇后只有一个,皇后既堪当国母,那么就合该在皇上不便时,为皇上分忧。你可摄政,若怕众人不服,哀家可垂帘,为你后盾。”

    林芙现在慢慢将这话给听明白了。她震惊道:

    “太后……这万万不可!臣妾虽为皇后,但毕竟是……后宫妇人,后宫向来不得干政啊!更何况,臣妾也不懂这些。倘若给搞砸了,臣妾就是万死,也对不起太后、皇上和大周!”

    太后生气道:“皇后!哀家看你素日里做事雷厉风行,胆大周到,怎到了如今危急关头竟如此不懂事,再三推诿!也罢,摄政是件大事,若你实在为难,哀家可以给你三天考虑。三日过后,你来回复哀家。”

    林芙求她道:“太后!”

    太后一挥手道:“不必再。记住,三日——这三日已然够久,倘若朝中仍无人为首,那就该大乱了。哀家老了,就算出山,他们也不会答应的。你太年轻,他们更不会认。此事当然困难重重,但只要你皇后能和我老婆子一条心,这大周就乱不起来。哀家的话就到此为止,你且自己细想想吧。”

    罢,便遣散了宴席。林芙又在地上孤零零跪了半日,祈求皇上快些平安回来,不要再让自己受此煎熬,才起身回了万寿宫。

    路上她一句话也没。及至进了寝殿,看见正趴在榻上熟睡的玉,手里还举着两张字帖,这才轻叹一声,轻轻将玉挪进被窝,给她掖了掖被子。一旁水芝道:

    “娘娘可回来了。公主今日习了两篇好字,开心的不得了,一定要拿给娘娘看,可总等不回您,奴婢就先哄她睡下了。”

    林芙道:“夜深了,你也去休息吧。”

    水芝便下去了。林芙将那两篇字帖拿来,只见上头恰临的是“坐朝问道,垂拱平章”几字,果然写得工整,一笔不乱。

    她将这几个字反反复复看了许久,直至华莲过来剪了下灯花,听见那“噼啪”一声响才回过神来,问华莲道:“几更了?”

    华莲轻声道:“快要四更了,娘娘,且早些休息吧。”

    林芙将那字帖放置一旁,斜倚在软枕上闭目道:“我睡不着。”

    华莲坐在脚踏上道:“可是为今日太后所之事发愁?”

    林芙道:“若换了是你,你会怎么做?”

    华莲吓道:“娘娘,奴婢不过一介宫女,怎么能论得起这个。”

    林芙道:“我就问你,假如么——这样,假如你嫁了人,有一段日子你夫君不在,府内外大事务全得靠你,可众人又不服你,该如何?”

    华莲恍然道:“原来娘娘是担心众人不服,那也好办,想法子叫他们服了就行了。”

    林芙失笑道:“你得倒轻巧。朝堂大事不比府内中事,那些官员也不比府中奴婢,要叫他们信服,如何能够轻易做到。”

    华莲道:“可是娘娘,不试试怎么知道呢?起先娘娘初嫁到宫里,也一样担心做不好这个皇后。可是现在看来,娘娘不是做得挺好吗?况且又有太后撑腰,娘娘只要肯学,就没什么做不成的。”

    两人就这样谈了一夜。等到天破晓时,林芙终于拿定了主意——她决定试试。

    女子摄政,前所未有,但未必她就做不好。

    她这样去回了太后,太后很是赞赏道:“这样就对了。哀家昨夜已命人去给皇帝送了急信,想来他是不会回绝。咱们且再等等,等皇帝的旨意到了,就好办了。”

    林芙诧然道:“太后竟已然送信出去了?那若是皇上不应……”

    太后笑道:“朝中无人,你摄政是唯一的办法,他不会不应。你且放心吧。哀家只要你做一件事——这几日回去,你得先做些功课,将朝中诸位大员名称、官职、背景悉数记住,朝中近年来情势要事,也要了解。这些卷宗,温德殿中都有。”

    林芙道:“皇上出门前,曾叫臣妾多往温德殿走走,帮他理照顾那些书籍。可这些卷宗事关重要,臣妾也能翻阅吗?”

    太后道:“皇帝有专门提起不许你看这些吗?”

    林芙道:“那倒没有。”

    太后笑了:“那就是了,你就是拿去看了,也不算抗旨。”

    林芙想了想,觉得此话有理,自然照做。

    只是那温德殿中书卷众多,她平日里只爱逛些“闲书”,一时要找到这些卷宗,还颇有些困难。最终,竟发现这些卷宗就在皇帝书案旁两侧,于是拣选几本,从此便废寝忘食,一头扎在温德殿中,任谁劝也劝不出来。

    这样看了有七八日,她终于将该记的都记了个七七八八。此时皇帝的急令也来了,他下旨要皇后暂行摄政,可由太后垂帘教导。

    此旨一发,立时在朝中掀起轩然大波。

    自从晋王染病,朝中群龙之首之状已维持半月,重臣权臣们都开始着急,日日向太后递请安状子诉苦要人,却万没想到这个摄政的差事,竟会落到了皇后头上。

    按他们的法,皇后再出色,也不过是在后宫女子间行事出色。可前朝不比后宫,一个无甚见识谋略的女子,如何能摄政?

    一时抗议之声沸鼎,甚至有人怀疑这道旨意是假的,他们绝不会同意让皇后坐上宣德殿宝座——在这种情形下,林芙着实也有些忧心。但皇帝的另一封密信,又为她大大消了这些疑虑。

    这封信是太后悄悄交到她手中的,没让任何人知道。林芙原以为只是一封普通的家信,因此一直忍着不拆,直留到晚间哄了玉睡了,才自己躲进帐子,点起一盏灯细看。

    信分了两封。一封问及她与太后、玉安好,告诉她现在前线如何——由于誉王骤然过世,他那路人马受挫严重,因此战事有些棘手,但幸而她哥哥林慕大将军速去救援,倒也不太凶险。

    另一封里头,是皇帝亲笔为她写下的“摄政攻略”——与她前几日死记硬背的那些海般卷宗不同,这几页厚厚的纸中,只挑了些最重要、最致命的信息给她看。

    甚至,皇帝虽身在战场,但对朝政从无懈怠,他将自己对朝中之事的一切预判及处理方法,都详详细细写给了她。有些字迹上头还另有标注,真是生怕她有一星半点看不懂的。

    林芙撇了撇嘴,委屈对那信纸擦泪道:“要是你早点回来该多好,我才不稀得管这些破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