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天池湖畔,谛听幻境
这方丈山又被称为方丈渊,顾名思义,是一个拥有万丈深渊的山体。此渊仙气缭绕,终年积雪,山峰成九十度扶摇直上,接近山巅处有不少断层,其褶皱处有一个的天池正是这天寒地冻中唯一的温暖。
数万年前这方丈原是一处火山,爆发过后便以天长地久的姿态休眠了,而后天地重开,山峰耸立,草木重生,想必那灵猴朱厌正是因此应运而生。
如此险峻的神山,却有一条径硬是绕着那山峰弯弯绕绕的努力生出了一条路来,蜿蜒而上,众人便是沿着这唯一的山路人手一只竹杖,相互搀扶着走了大半月,干粮和水即将耗尽,才终于来到了这温暖的天池。
此天池正如那沙漠中的绿洲,给人们带来了生的希望,众人撒了欢一样全体冲向这天池,就连这唐煜轩都拧开水壶帮诗诗姑娘了一壶水来。
话这天清,唐煜轩便不见了兄弟的踪影,正欲寻找,却见那“闫兄”行色匆匆而归,见到他便对他拱手道:“唐掌门。”
唐煜轩回礼。
“清儿身体有些不适,在下昨晚把他送至了山下的一个村落,暂时休息,还请唐掌门莫要担心。”还未等唐煜轩开口,“闫兄”便急迫道来。
罗刹一眼便认出此“闫兄”为那狮兽谛听所幻化,苦于修行不够,即使开战也毫无胜算,而此次主人给她的任务只是保护她的夫君唐煜轩。
罗刹心中知道,即使一百个谛听也不可能伤冥王分毫,此刻主人与唐穆清同时消失,相信两人是在一起的,定时有什么事情耽搁了。因此决定暂时按兵不动,静观其变。
“闫兄费心了。”纵使唐煜轩心中疑惑,诗诗姑娘的一个眼神,也能让他暂时安心,便心领神会的不再多问。
突然几个冲进天池的弟子表情十分痛苦的倒了下去。
众人一看赶紧去救,刚跑到池边便也应声而倒,只见从池中往外扩散,众人依次陆续倒地,像是沉沉睡去一般,脸上表情形色不一,有的兴高采烈,喜不自胜,有的冷若冰霜、呆若木鸡,还有的泣不成声,悲痛欲绝。
才发现原是进入了这天池的幻境,唐煜轩、罗刹和谛听三人正欲远离,却也无奈倒地,沉沉睡去。
天池的幻境是人内心深处的脆弱,也是人心心念念的希望,有真有假,有虚有实,执念越深,信念越浅,越难以自醒。
此刻那狮兽谛听的脸上渐渐展露出满足的微笑......
谛听幻境
数千年前,腾格里北部的荒漠草原上有一只幼的雄狮,虽年幼却已长有一身亮丽的金黄色鬃毛,长长的鬃毛一直延伸到肩部和腹部,由于那鬃毛特殊的颜色,总是能更加能吸引母狮的注意。这只幼狮刚刚满了三岁,正在被原来的族群驱赶,开始他与原族群保持着一个安全的距离,趴在地上恋恋不舍地凝望着自己的母亲。过了许久,他像是想通了一般,站起来头也不回的离开了。
随后与许多同被赶出领地的其他青年雄狮组成不稳定的族群过着游荡的生活,开始由于年轻力薄,他们只能捡其他族群剩下的食物勉强度日,随着年龄的增长,体型的增大,幼狮变得十分健壮,他的眼睛圆溜溜的,炯炯有神,散发出令人胆寒的光,他的腿又直又粗,走起路来发出沉闷的“咚咚”声,仿佛在向草原上所有的动物显示自己的威武。
幼狮在草原上拼命厮杀,大杀四方,只要是远远的看到一抹金黄色斜影,便能使草原上的其他野兽闻风丧胆。幼狮已成长为整个腾格里荒漠草原上最傲人的雄狮。
随着天气越来越恶劣,广袤的腾格里沙化越来越重,食物变得越来越稀缺,前两天他带领两个狮群一路冲锋陷阵端了一群鬣狗的老巢,这才为整个狮群积了数日的口粮。
这天,雄狮一个人在草原的边缘巡视,却意外遇到上次逃脱的鬣狗勾结其他同类群族,对落单的他有计划的群起而攻。他却丝毫没有畏惧也不逃跑,算战斗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冥王此时正在外游历,忽然看到草原上的这惊心动魄的一幕,没来得及考虑,他就跳了下来,出手搭救了遍体鳞伤的雄狮。
雄狮昏迷了整整三天三夜,冥王便守了他三天三夜,直到他睁开了双眼,看到冥王正在他的身边坐。见他醒了,冥王放下心来,转身便要离开。
雄狮挣扎着站起来,亦步亦趋的在后面跟着,丝毫不顾及自己身上的累累伤痕。冥王屡次挥手让他不要再跟了,他都像没看见一样执着的继续前行,直到他的腿再也无力站起,重重的摔在了地上,艰难的呼吸着。
冥王摇摇头走回去蹲下看着雄狮,雄狮看到冥王过来,眼里竟有些慌张,想要挣扎着起来,舔干净那搀着各种鲜血的鬃毛。
冥王伸手轻柔的摸了摸他的头:“你知不知道你的鬃毛很漂亮啊?”雄狮像是不敢相信一样直勾勾的看着冥王,眼眶有些湿润。
“你想跟着我?”冥王问。
雄狮艰难的点点头。
“即使我那里万年不见天日,竟是些牛鬼蛇神、魑魅魍魉,你也愿意跟着我?”冥王又问。
雄狮使尽最后一丝力气,艰难的卧在地上对冥王点点头,重重倒地。
当雄狮再次睁开双眼时,发现自己的伤口不仅被处理干净,而且已经愈合,周身金黄色的鬃毛恢复了原来的亮丽。
经过千年苦修,他拥有了超凡的听力,冥王便给他起了个名字叫做谛听,让他伏于自己的经案之下,日复一日的听冥王诵经修行,渐渐的竟能听到冥王的心声。
日复一日,那些藏在冥王心里的喜怒哀乐竟被他窥得多半。
有一天定自在王正与冥王论经修行,谛听故意起身摇头晃脑的翻了他的茶杯。
滚烫的茶水洒到了定自在王的手臂上,定自在王的手臂立刻由白皙变为了猩红,还起了许多大大的水泡,看起来极为恐怖。
即使他们比凡人恢复得快些,也不得不感受那烫伤之苦。
“畜生,不得无礼。”他清楚的记得冥王当时愤怒又心疼的表情,这表情几乎让他发狂。
“无妨无妨。”定自在王并没有与他计较。
冥王没舍得动他,却也把他赶到幽冥密室中关了三天三夜作为惩罚。
放他出来那日,是冥王亲自去接的他,他本想上去与主人亲近,可惜冥王并没有像以前一样蹲下来看他,也没有给他撸毛。
主人沉默无语,他便一路静静的跟着,来到一处房间,里面的布置非常精心,几乎可以是豪华。
只听冥王轻轻的道:“几千年了,你也该有个自己的窝了,之前是我疏忽了。”
完背着手走了,边走边摇着头喃喃的自言自语道:“地狱未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
自始至终冥王都没有看他一眼......
谛听知道,自己再也回不去了。
梦境至此,天池边上那谛听化做的人形再也坚持不住,痛苦的现出了原形。
梦魇却不会因为如此而停止。
接下来伴随谛听的是暗无天日的等待。
他每天都趴在地上听着外面的脚步声,他的主人像是忘了他一样再也没有出现过。
都“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谛听已化为神兽,寿数无限,只剩相思无尽。
虽给了他自己的窝,却也没有限制他的自由。
后来谛听为了引起谛听的注意,偷了摩尼珠大闹一场,逃出了地府,想着要么被主人追上亲手斩杀,要么就这样天长地久的逃下去。
怎奈何躲不过相思成灾,自己回到了冥王的身边一心求死。
谁知冥王即使怨他气他却仍不忍心伤他,仍然是默默的把他领回原来的那个窝,加上了一道封印并用金锡杖镇之。
谛听求死不成,原本报复之心爆长,把一笔笔的烂账都算在了定自在王的身上。
后来得知定自在王甘愿替冥王受罚,进入这七七四十九世轮回。
谛听曾千万次的问自己,是否能像定自在王一样代替主人承受那一次次的轮回之苦。
后来他惊恐的发现,自问的次数越多,他输的越彻底。
他心知那定自在王是没有丝毫犹豫的吞了摩尼珠,自行跳进了轮回之眼。
谛听突然释怀,自行化解了这段千年孽缘。
直到定自在王的最后一任转世唐穆清的出现。
如果冥王念着定自在王对他的点化之恩,数千年心翼翼地压抑着自己的情感与之保持着同门之间的兄弟情谊,那唐穆清的出现无疑便是压死冥王千年执念的最后一根稻草。
冥王化身闫子言对唐穆清从刻意接近,到试探相处,再到情不自禁,直到最后难以自拔的心情,那谛听即使在幽冥的地府之中,也尽数皆知。
突然有一天,谛听突然感到锡杖松动,冥王法力缺失大不如前。
猜想冥王定了受了很强的内伤,不然怎会连手中金锡都控制不住了呢?
他焦急万分便再次逃了出来,想看看冥王是否安然无恙,是否需要他......
直到他看到冥王为唐穆清一次次输送内力,为了唐穆清宁愿被鲲鹏咬伤。
谛听天真的认为只要唐穆清能够消失,主人便不会再受伤害。
谁知刚把人推进鱼腹,冥王便推掌了他,虽并没有用很强的力道,却仍然使他痛不欲生。
天池旁边那躺倒的金毛雄狮此时已经泪流满面。
突然梦魇消失。
取而代之的是他伏于经案之下,冥王蹲下来微笑的看着他,一下下的给他顺着毛。
他听到主人:“你知不知道自己的鬃毛很漂亮啊”那谛听兽流露出一个极尽满足的微笑。
只要能回到主人的身边,哪怕片刻也好,他宁愿就这样痴痴的发着呆,再也不要醒来。
“地狱未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这时他的耳边又隐约听到了冥王把他送走后转身的呢喃,轻声的话语反复在他耳边盘旋,他知道这是主人的宏愿和毕生的信念。
突然了一个激灵惊醒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