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提议
*
当晚, 在县招待所住下。
一个大院子,除了值班的,只有他们四位客人。
这是当地同志安排的, 还特地做了加班饭, 两个菜一个汤, 热乎乎的。又从柜子里搬出了一罐黄酒, :“同志, 喝两杯, 暖和一下……”
“不用了, 我们喝汤就行。”
梁组长谢绝了酒水。执行任务期间滴酒不沾, 这是纪律。
大年初一,就这么过去了。
第二天,中间人亲自过来。
从提包夹层里取出了一张汇票,:“定金过来了, 一个月后,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为了掩护, 这边跟中间人也有协议, 按照订单加工模式, 从公司转账或者走现金。
送走了中间人, 梁组长了一个电话,核实了一下。
确认无误后, 这才返回花城。
在军区招待所住了一晚。
第二天上午,梁组长接到了电话,某账户收到了一笔汇款。
放下电话, 梁组长面上不动声色,可心里很高兴。
他把人召集起来,开一个短会。
在会上, 梁组长总结了一下,:“任务完成的不错,争取后续多签几笔单子……”
田苗也很兴奋。
她想起了后世的某家公司,专门做这种生意。发展起来后,客户遍布全球,没有不晓得的,信誉度很高。
想到这里,田苗提了一个建议。
“通过中间人做买卖,吃差价不,也有一定风险。港岛是个自由港,世界各地客商都来做生意,公司也很多,不如咱们也注册一个?资金上更安全一些……”
“注册公司?”梁组长眉毛一挑。
“对,注册了公司,中间人拉的业务,拿一笔佣金就好,钱直接到我们账户上,资金更有保障,也能出我们自己的牌子……”
“这么做,目标是不是太大?” 梁组长考虑到安全问题。
“可以找个本地人提交资料,公司由我们掌握……”
田苗特别提到了外贸部门,实习那会儿,了解到内陆公司在港岛设了分支机构,专门负责转口贸易,在当地有一定的关系。
“嗯,这个提议不错。”
梁组长很受启发,对田苗刮目相看。他们都不是生意人,没有这方面的经验,也从未想到这一点。
工作告一段落,就准备返程。
梁组长翻着列车时刻表,:“田苗同志,从这边可以直达沪上,要不,回家看看?”
“好。”田苗点点头。
梁组长安排人去买火车票。他们当天就走,乘坐不同班次的列车。
到了时间点,一行四人去了火车站。
乔同志把田苗送到了车上,挥了挥手。
*
列车一路北上。
抵达沪上,已是大年初四的下午。
田苗提着手提箱,突然出现在家门口。
“姐,你回来了……”
三子又惊又喜,差点蹦起来。
“姐,你快坐下……”五一赶紧接过皮箱。
三子忙不迭去报告,喊孙梅英回来。
一会儿功夫,孙梅英从粮店赶了回来。
“苗……”
“娘……”
田苗瞅着梅英,乐呵呵的,好像没什么变化。
孙梅英把田苗按在沙发上,一个劲地瞅着。
“苗瘦了……”孙梅英心疼得不得了。
“娘,没瘦,体重还是那么多……”田苗咧咧嘴。
孙梅英不相信,攥着手脖子:“还没瘦,瞧这胳膊细的……”
听到娘叨叨,田苗倍感亲切。
到家的那一刻,肩上的担子就卸下来了。什么都不用操心,就像回到了读书那会儿。
孙梅英也放了心。
那天,大旺接到京城来的电话,苗在封闭训练,恐怕回不来。她跟大旺担着心,什么培训这么重要,连过年都不休息?她有一种猜测,却不敢不出来。现在苗回来了,再也不用担心了。
话间,田大旺下班回来了。
他瞅着闺女,乐呵呵的。
“苗,工作忙不忙?”
“不忙……”
“过年吃饺子了没?”
“吃了……”
田苗撒了个谎,怕爹娘担心。
晚饭做好了,一家人围着桌子。
一边吃,一边话,享受着团圆的喜悦。
“苗,你早回来几天就好了,你柳伯伯一家回来了,冬子和梅子都来了……”
“喔……”
田苗心有遗憾。盼了那么久,还是没能见上面。
*
在家里呆了两天,田苗就返程了。
回到单位,自然超期了。田苗想解释几句,可王组长挥了挥手,:“苗,我都知道了。”
知道啥了?田苗很纳闷。
见了陈主任才晓得,有人帮她续了假,:“家里有事儿,晚来几天。”
田苗心,滴水不漏,考虑得真周到。
上了班,田苗继续收集资料。
最近,东南沿海一带不太平。按照我方的公报,前后抓获了七股武装.特工人员,平均下来,每个月都要来一拨,不是偷渡,就是空降。这些信息都是公开的,在国际上造舆论,心理战。而对岸也搞舆论,不是捏造,就是夸大,没有一点可信度。
在忙忙碌碌中,田苗的生日到了。
本来都忘了,可突然收到了一个包裹,是柳冬生寄来的。回到宿舍,田苗开来,是一个纸盒子,装着一个军绿色的坦克模型。
这是上发条的,一拧就“哗哗哗”地跑动。
田苗认出来了,这是冬子时候的玩具,漆早就磨掉了,又重新涂上了一层。
田苗把坦克摆在床上,一遍又一遍地拧着发条。
坦克不停地跑动,转着圈儿。
田苗乐此不疲,像孩童那般度过了二十一岁生日。
过了一个星期。
田苗接到了通知,赶到第五办公室开会。
谈完了正事,梁组长:“注册公司的事儿,上级批准了,这就着手去办……”
后来,田苗才晓得赵景坤帮了忙,不知道是怎么联系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