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暖暖
*
林荫大道, 一览无余。
田苗站在大门外,看到一位青年军人骑着自行车,朝这边赶来。
那人穿着草绿色军服, 戴着军帽, 看不清眉眼, 可两条腿长长的, 骑车都着弯儿。
这是冬子吗?
田苗屏住呼吸, 朝那边望着。
越来越近了, 青年军人的轮廓清晰起来。国字脸, 高鼻梁, 浓眉大眼,皮肤微黑,绷着嘴看似严肃,可眼里却带着笑意。
那一抹笑意再熟悉不过。
田苗一下子就认出来了。这是冬子, 长高了、魁梧了,五官也长开了, 变得立体了, 可笑容丝毫未变。
田苗有点激动, 又有点欢喜。
多年未见, 却毫无陌生之感。就像有什么牵挂着,即便在人群中, 只要看了那么一眼,就能发现对方,明白对方所想。
田苗一向理性十足, 可这一刻被重逢的喜悦充盈着,变得浪漫起来。
在目光交汇中,柳冬生到了近前。
他跳下车, 扶着车把。咧着嘴笑着,有点腼腆。
“苗!”
“冬子!”
田苗看着柳冬生,抿着嘴笑。
果然,跟她想象的一样,还是那么傻乎乎的。就是个子太高了,得仰着脖子,踮着脚尖,不然,就显得自己太矮了。
柳冬生目光炯炯,克制着内心的激动。
他跟苗相互瞅着,开心得忘了话。
多长时间未见面了?苗好像一点都没变,还像读书那会儿,甜甜的,带着灵动,带着一点稚气。即便头发留起来了,梳了两条麻花辫,可还是跟过去重叠在了一起。
卫兵瞅瞅二人,憋着笑,拿出了登记簿。
“柳参谋,请登记一下!”
柳冬生回过神来,赶紧接过登记簿,刷刷签上大名。还跟卫兵巴巴地:“这是我表妹,从外地来的……”
田苗听了,忍着笑。
她也掏出了工作证和介绍信。这是出行必须的,不然无从查证,也无法核验身份。至于表妹这个称呼,不晓得是咋想出来的?
卫兵核对之后,方挥了一下旗子,示意二岗放行。
柳冬生接过旅行包,搁在车后架上。
“苗,走,去接待室……”
柳冬生推着自行车,田苗并肩走着。
这一片很安静,看不到什么人。
柳冬生指着北边的营房,:“这里是接待区,专门接待亲属访客的。”
一排平房,军绿色的门窗,墙上刷着红褐色的标语口号,整齐划一。
柳冬生扎好自行车,推开接待室的大门。田苗跟着进去,一张长条桌,从这头到那头,圈摆着长条木椅,像个会议室。
“苗,请坐……”
田苗坐在椅子上,量着。
墙上贴着伟人像,红色语录,很热烈,很温暖。
柳冬生提着茶瓶,想去开水。
刚走到门口,就有战士提着一只铁皮茶壶过来。
“报告柳参谋,茶沏好了。”
“好。”
战士放下茶壶,瞅瞅田苗,笑嘻嘻的。
“同志,请喝茶。”
柳冬生目光一凛,那位战士赶紧溜走了。
田苗从挎包上摘下搪瓷缸子,柳冬生涮了一下,倒了一杯热茶,递给苗。
“苗,喝茶……”
“嗯。”
田苗捧着搪瓷缸子,暖着手。
柳冬生坐在一旁,嘿嘿傻乐。
田苗瞥了一眼。
她想起了时候一起玩耍,冬子就是这么开心。考试得了满分,就咧着嘴傻笑。收到礼物时,更是两眼放光,欢喜得不得了。
想到这里,田苗从挎包里掏出了一个牛皮纸包。
“这是生日礼物,晚了一点。”
柳冬生接过来,赶紧装在口袋里,生怕人家瞧见了。
田苗抿着嘴笑笑。
这么做有点冒险,某人还没转正,得注意影响。
这时,军号吹响了。
营区开饭了。
战士提着一只木饭盒,兴冲冲地来了。
“报告柳参谋,饭回来了!”
“好,搁这儿吧。”
战士把饭盒摆在桌上,装着目不斜视地样子,出去了。
柳冬生开盖子,两碗大米粥,一摞菜包子,冒着热气。
“苗,趁热吃。”
田苗也饿了,就洗了手,抓着包子吃起来。柳冬生也不客气,大口大口地吃着,就像时候那样。
吃了饭,田苗就告辞了。
她要赶回沪上,就不跟柳伯伯、苏阿姨招呼了。当然,主要是有点心虚,怕长辈们瞧出点什么。
柳冬生要送苗去车站。
田苗摆摆手,:“门口有公交车,不用了。”
“不行,得送送。”
柳冬生不由分,抓起电话跟营长请假。营长早就听来客人了,稀罕得不得了。听到柳冬生请假,自然满口答应。
“柳参谋,正好有车出勤,把你们捎过去……”
这边放下电话,那边就传来了汽车喇叭声。
一辆军绿色的卡车停在大门口,跟车的战士跳下来,麻利地跑过来。他两脚一并,冲着柳冬生敬了一个军礼,就抓起旅行包,送到了驾驶室。
“柳参谋,上车吧!”
战士着,爬到了车厢里,把驾驶室让了出来。
就这样,柳冬生和田苗坐上军车,赶往火车站。
一路上,俩人相互瞅瞅,并未话。
可心里的不舍,就写在脸上。
见一面有多难?唯有他们自己最清楚。
买好了火车票,进了候车室。
马上就要发车了,田苗攥着车票,过了检票口。
她知道有一个人正目送着她。她想回头看看,可一直忍着。直到走到拐弯处,才扭过脸来,冲着那边挥了挥手。
柳冬生还站在那里,高大俊朗,就像一棵白杨树,在人群中伫立着。
田苗心里一热。
她跟冬子的感情,比想象得还要深。这些年聚少离多,本以为会淡忘的,可不管是远隔千里,还是见上一面,那个人始终在心里。
柳冬生望着田苗,目光坚定。
直到看不见人影了,方朝外走去。
这意外的重逢,令他很欢喜。等到夏天就转正了,他可以跟苗开口表白,向部队申报,那样就能光明正大地去探望了。
回到营区,柳冬生进了作战室。
趁着没人,他从口袋里掏出了牛皮纸包。一层一层开来,是一个的集邮册子,上面摆着一张贺卡。
“冬子,生日快乐!”
柳冬生屏住呼吸,看着那幅蜡笔手绘。
这是苗的杰作,那么熟悉,那么可爱,就像苗的人一样。
不晓得过了多久,柳冬生开了邮册。
硬硬的封皮,里面是一版一版的邮票,从1950年到1966年,珍藏了很多年。这是二十三岁的生日礼物,姗姗来迟,却从未错过。
“苗……”柳冬生的心里暖暖的。
此时,他还不晓得这本集邮册的价值。
里面有几版邮票,搁到后世能拍卖到几十万,这一本下来可以在京城买一套四合院。当然,是在房产涨价之前,还没那么值钱的时候。
*
田苗登上列车,踏上了归程。
沪宁线有特快列车,三个多时就抵达了沪上。
下车时,还不到四点。
田苗提着旅行包,像上次那样突然出现在家门口。五一和三子都在家,听到敲门声,还以为是同学找来玩的。
大旺同志:“谁来找,都不准开门。”
结果,田苗敲了半天,还以为家里没人。
她放下旅行包,准备下楼电话。
就在这时,邻居家的毛头回来了。
看到田苗,惊喜地喊道:“苗姐姐,你回来了!”
五一一听,赶紧把门开。
“姐姐!”五一和三子蹿出来。
毛头撇撇嘴,:“田朝辉,原来你在家啊?我还以为你出去了呢!”
“呃,我在家睡觉……”
三子不好意思抓抓脑袋。他被五一看着,不准出去乱跑。
田苗心,五一和三子表现得不错,没有瞎胡乱跑,比她想象的要好。尤其是五一,个子长高了,有了大人的模样。算起来,不过是未满十六岁的少年,可忽然之间有了担当。
表现得好,自然要奖励一下。
关上房门,田苗开旅行包,往外面掏东西。
“五一,三子,看看姐姐带什么回来了?”
五一和三子围上来,有吃的,有穿的,还是有玩的,看着很高级。这一刻,五一和三子又变成了娃娃,兴高采烈的,大呼叫。
田苗看着两个弟弟,感到前所未有的满足。
正热闹着,田大旺和孙梅英下班回来了。
一家人团聚了,自然很欢喜。
尤其是孙梅英,见了苗一把搂在怀里。
“苗,你这是忙啥呢?快把娘想死了……”
“娘……”
田苗这么大了,被孙梅英搂着,有点不好意思。孙梅英哈哈笑着,:“苗,你再大也是娘的闺女啊……”
“娘……”
回到家,才能真正放松下来。
田苗就像回到了过去,工作啊,职责啊,使命啊,一切都搁下了。孙梅英瞅着苗,左看右看,舍不得挪开目光。
“苗,头发留起来了?”
“嗯。”
“苗,扎辫子也蛮好看的……”
孙梅英喜滋滋的。
田大旺也在一旁瞅着苗,一脸慈爱。
田苗望着父亲,这两年没什么变化,还是那么精神。
“爹,工作忙不?”
“忙,天天开会……”
田大旺的确很忙。
他被推举进了革委会,担着副主任。虽然不是一把手,可业务方面的事儿都担着,保持着单位的正常运转。
第二天,就是除夕。
田苗去探望柳叔叔一家。听梅子放假回了金陵城,稍感遗憾。
多想见一面啊,可就这么错过了?
在田苗的心里,梅子和冬子是一样的,赶在过生日都有礼物。可不晓得从什么时候开始,冬子变得更重要了一些,这是不是重色轻友?
田苗不愿意多想。
一直以来,她总有一种游离在外的感觉,除了跟家人,还有冬子和梅子在一起。直到工作之后,有了使命和担当,才真正融入了这个时代。现在有了异样的情感,是她不愿意承认的,可不承认就不存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