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 暗语 大大咧咧心思缜密

A+A-

    翌日, 按照周洵定下的日程安排,他们在剑州再留这一日,明天就会带签下的一份公约以及三十六份条约返回京城, 毕竟这些公约条约在他们这里是谈定了, 但庙堂那边可还是有否决的权力, 因为来之前朝廷明确表示“若与大盛利益相悖, 朝廷不予承认”。

    故此,为了尽快得到朝廷的承认他们就要尽早回京, 周洵大清早召集了所有人开了会,会议内容很简单,由他带几个人去准备明日回程事宜, 鸿胪寺礼官去和西海人做最后交接,其他官员也都各有安排,文靖安和严素光领了份闲差——

    给布政司那边送礼以表示感谢他们这次对谈判的大力支持。

    对文靖安来送礼倒在其次, 主要是去跟范先生道个别, 老先生在这次谈判里面除了给他们镇场出主意, 没少教他和西海人交道的技巧巧甚至是为官之道,一字姑且为师,何况老先生半个月的谆谆教导?

    所以他从翎玉和剑七口中听到范先生喜欢书画,便让文妙安从卢玉邻他们家和江州那些富商赠送的礼物里边特意挑了与字画相关的礼物,叫上严素光相约往布政司衙门那边走,岂料还没出门,文妙安就跑进来:“哥哥!萧弘治果然找来了!”

    文靖安:“这么快?”

    严素光问道:“为什么果然?你们和萧弘治之间有什么事?”

    文靖安当然不能把苏长卿的事给严素光听, 倒不是不相信严素光的人品, 而是她的身份尴尬,毕竟殷平海是旧党人,以前是严同一手提拔起来的, 现在又是严同塞到剑州这边来的,严格来,因为这层关系,严素光和萧弘治算是站在对立面。

    “素光兄,萧弘治铁了心要对付殷平海,所以之前他才让你写弹劾殷平海的奏折。”

    严素光:“这我知道,但跟他‘果然’找上门有什么关系?”

    文妙安眼神闪烁看着文靖安,文靖安心知转移其他话题反而会让严素光追根究底,便直言道:“这里边有我和妙安不能的隐秘,素光兄见谅。”

    严素光反而通情达理,点了点头,道:“萧弘治既然是来找你们的,我就不妨碍了。”

    罢要走,文靖安拉住她,“未必,我们先一起去见他,看他怎么,他之前不是让你写弹劾殷平海的奏折么?我估计他来找你也有事。”

    严素光遂停下,和文靖安兄妹一起到行馆的客厅去接萧弘治。

    萧弘治还是老样子,穿一身墨色常服,束高马尾,简单随意,赫然是倜傥少年郎,光是看扮和衣着很难相信他是一州布政使,毕竟他真的只有二十来岁,这次他还是只带了翎玉和剑心,一见到文靖安和严素光,他直接拱手贴上来,笑言:“文大人、严大人,有礼了。”

    文靖安明知故问:“不敢,萧大人这么早所为何事?”

    萧弘治:“听你们明天就要走了,我特意带了些东西过来,两位大人不要嫌弃礼薄。”

    文靖安:“怎么会?萧大人的礼物……”

    话才到一半,萧弘治招手让翎玉和剑七把篮子里的“薄礼”取出来,得意洋洋介绍道:“咸鱼!紫菜!海贝干……”

    文靖安:“……”

    严素光转过身不去看,文妙安也捂着鼻子,道:“赶紧收起来吧你!味儿太冲了!”

    萧弘治:“味冲才正宗!都是些海货,极具剑州特色,两位大人带回去自己吃也行送人也好,都不错的。”

    文靖安:“好,萧大人的礼物别出心裁。”

    萧弘治:“那是!也只有文大人懂欣赏。”

    一边一边把咸鱼篮子递过来,文妙安不情不愿接过,抱怨道:“好歹你是正二品的大官,还是国公老爷家的公子,别人送礼都是珠宝美玉、字画古玩,就你咸鱼也送得出手!”

    剑七及时出来指正(抬杠):“我们来的路上看见街边一位老妪在卖这东西,我家公子不忍看老太太青天白日遭受下半日的烈日曝晒,这才掏钱买了过来送给你们。”

    文妙安:“所以如果没有这两篮咸鱼,他还是空手来的?”

    剑七:“重点是这个吗?重点是我家公子帮你们买了老太太的咸鱼!”

    文妙安“啧”了一声,道:“我你是诚心跟我杠上了是吧?都是护卫,翎玉姐半句话了吗?就你巴拉巴拉嘴巴跟放炮仗似的!你上辈子是火药投胎的?”

    剑七憋红了脸,他实在冤枉,这次他不是抬杠,就是单纯想给萧弘治解释两句。

    文靖安看少年被文妙安得哑口无言,开解道:“礼轻情意重,礼轻情意重。”

    严素光不耐烦道:“不事我走了,聊咸鱼你们自己聊。”

    萧弘治赶紧叫住严素光:“严大人,真有事!弹劾殷平海的奏折别忘了先交给中书省,先让你祖父过目。”

    严素光:“有什么区别吗?”

    萧弘治:“当然有区别,我们这些做下属的还是得先看丞相大人的意见,直接捅到圣上那儿去太不给严相面子了。”

    严素光:“我答应过的事自会做到。”

    萧弘治满意点头,道:“好,严大人这么我放心了,我和严大人的事完了。”

    他意思是现在该轮到文靖安了,文靖安心知他的来意,便率先问道:“萧大人,这里话方便吗?”

    萧弘治一副不明所以的样子:“啊?有什么不方便吗?还是文大人有要紧事和我私下谈?”

    文靖安笑道:“没有,了这么久先请坐吧,妙安给萧大人上茶。”

    众人依次落座,文妙安不情不愿给萧弘治倒了杯茶,萧弘治问她:“你不会往里吐口水了吧?”

    文靖安:“……”

    文妙安:“你别这么恶心!爱喝不喝!”

    萧弘治“呼噜”喝了一口,指着文妙安跟文靖安等人解释道:“这家伙在军营里比武赢了很多军队里的好手,最后就是没过我,哈哈,好处都被我拿走了,他什么也没捞着,记恨我呢,我得防着他点。”

    文妙安抱着手别过脸不理他,相处这些时日,文靖安也大概了解萧弘治的性格,这人表面大大咧咧,其实心里比谁都缜密,表面上看净是些玩笑话,实际那些暗语就藏在这些玩笑话的背后,果不其然,他问文靖安:“你这书童身手很不错,谁教他的功夫?”

    文靖安岂能不知他的言外之意,回道:“这个你还是问她比较好,我对功夫一窍不通。”

    文妙安抱着手给他丢了一句:“时候跟庙里师父学的。”

    萧弘治:“原来如此,那庙里的师父肯定是隐退江湖的高人。”

    文妙安:“你到底要什么?大家都是爽快人,你赶紧的别哑谜。”

    萧弘治转向文靖安:“文大人,那我有话就直了。”

    文靖安:“大人但无妨。”

    萧弘治:“我想跟你讨一本‘书’。”

    文靖安:“书?”

    萧弘治得有模有样:“对,来惭愧,我自习武不爱文墨,去年读到文大人的诗作之后却爱不释手,有种莫名的喜欢,一直想跟文大人讨一本诗集,《探花诗稿》或者《靖安诗集》都行。”

    文靖安皱眉反问:“剑州的书肆没有吗?”

    萧弘治:“那些烂大街的有什么意思,我想要的是文大人私藏的‘孤本’。”

    文靖安:“……”

    萧弘治特意加重了“孤本”两个字,在外人听来没什么出奇,在文靖安听来就差指明“账本”两个字了,萧弘治特意往文靖安这边靠过来,道:“等我到了京城,文大人送我如何?”

    意思是他不会在剑州为难文靖安,等到了京城再来问文靖安要,萧弘治能出这种话,那就表示他至少猜到了苏长卿和文妙安的关系,刚才他问文妙安从哪里学的功夫就是这个意思,现在问文靖安“孤本”的事,既有确认“账本”是否在文靖安身上的意思,也有询问如果有,文靖安是否肯给他,跟他合作的意思。

    对方把话到这个份上,文靖安就不能再装傻了:“萧大人什么时候去京城?”

    萧弘治:“快了吧,反正要去的,我任布政使三年多了,也该回京面圣了。”

    文靖安:“孤本的事好,可惜我官职低微,大人回京我未必见得上面。”

    萧弘治:“那肯定是我登门拜访!”

    文靖安:“行,到时候京城见。”

    萧弘治:“一言为定,一言为定,这次去京城我再送文大人一份大礼。”

    文妙安:“得了吧!是不是送一条更大的咸鱼?!”

    萧弘治神秘一笑,剑七跟文妙安冷傲道:“你再看看那篮子里咸鱼下面的是什么。”

    文妙安翻了一下,有一块黑布盖着,她把黑布掀开。

    下边是一篮子的珍珠墨玉,文妙安一脸惊喜回头看文靖安,文靖安了然,道:“萧大人破费了。”

    萧弘治:“意思意思,你们看着分了吧。”

    他心情大好,后面就是些情理之中的话题,对文靖安和严素光这次的谈判大加赞赏,答应以剑州布政司的名义给他们上奏请功,又特意和文靖安聊了在剑州和业州建立工业区的事,双方相谈甚欢,文靖安和萧弘治之间的合作就在这畅谈中达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