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封世子

A+A-

    昱北这些年面对赤奴部,没讨到多少好,甚至老侯爷和二公子都是死在赤奴部手中,齐朝策此次落 败,着实将大梁的锐气狠挫一番。

    朝中又因主和主战吵嚷了半晌,直到吵得口干舌燥,群臣才发觉今日天子始终不曾开□,甚至于昱 北齐氏出身的齐雁行也站在一旁,一言不发。

    直到满朝文武都不再出声,明挽昭才淡声:“和谈也并非不可。”

    见他言下似有松动之意,群臣面面相觑,主和派尚来不及松气,便又听见天子微冷又带着嗤嘲的

    笑。

    “条件是赤奴滚回北疆的草原和大漠,不得踏足大梁国土半步,哪位爱卿可胜任?”

    于是朝露殿瞬间沉寂。

    齐雁行一个没忍住,笑出了声。

    昱北落败,此时和谈必定是要吃亏,但大梁还没到需要和谈止战的地步。

    见无人答话,明挽昭狠狠拍了下龙椅扶手,吓得群臣一个激灵,随即冷声斥道:“做不到就闭嘴!陵 西郡、江东郡,都曾落入北疆人手中,多少人用性命夺回来的国土,你们送就想送?大梁儿郎无孬 种,朝臣也无废物! 一味向蛮夷之地俯首称臣,倒不如直接去北疆毛遂自荐,做他北疆的臣子去!”

    这话的便重了,一个不好便是叛国的罪名,群臣战战兢兢地跪地,没敢应声。

    眼瞧着众人都老实了,明挽昭的语气才恢复往日的平淡。

    “各自回去办差,齐雁行、刑烨、徐知微,随朕去承明阁。”

    承明阁是圣元年间才被称为内阁的,在此之前,都是天子召见朝臣议事之地。

    明挽昭开门见山,“陵西已驰援昱北,但陵西对面还有个沙戈部,哲布难保不会借机生事。”

    刑烨沉吟道:“陛下的意思是,邑京也派兵马去?”

    “兵马还是其次。”齐雁行插口道,“昱北和陵西镇守边疆多年,不缺兵马,但他们缺补给和将帅。” 再强劲的兵马,没有将帅,也只是一盘散沙。

    “不错。”明挽昭语调平平,“大梁曾有十四卫,但如今十四卫不全,可用之人也不多。”   刑烨一时摸不准他的想法,如今朝中最适合去的应当就是齐雁行,毕竟他是齐氏出身,但他没问出 来,而是犹豫道:“那陛下是想?”

    “让陆云川去。”明挽昭得轻描淡写。

    不仅刑烨,齐雁行也是一愣,他是晓得陆云川和明挽昭之间那点事的,故而也没想到,明挽昭会舍 得让陆云川回去。

    明挽昭微微垂下眸,:“陆云川本就是荣肃公嫡长子,又率军数年,重返陵西,陵西折冲府必然听 他号令。如此一来,陆子鸢便能安心于昱北,助齐朝策稳定局势。”

    他早便下了这个决定。

    若是齐雁行回了昱北,且不他离家多年,早已不了解北府军的状况,便是他真稳定了昱北,那也 势必会动摇齐朝策的威信。

    思来想去,最合适的仍然是陆云川。

    “当年荣肃公受了委屈。”明挽昭轻声道,“朕的意思是,恢复荣肃公府世袭罔替,封陆子鸢为郡 主,陆云川为世子,留其左骁卫之名。”

    “还有,追封荣肃公夫人二品诰命。”

    他曾亲耳听过陆云川提起那个叫紫堇的女子,她是北疆女,但也是曾点灯熬夜为将士缝制冬衣冬鞋 的荣肃公夫人。

    陵西的荣耀,亦有她的一份。

    刑烨猜得到新帝早晚会将荣肃公府的体面还了,却没想到这一下就封了仨,语气有些不确 定:“这......当年陆佐贤虽是刻意针对,但也算出师有名,荣肃公夫人毕竟是北疆出身。”

    “可她嫁给了荣肃公。”明挽昭反驳,“出嫁从夫,她嫁了梁人,那便是梁人。真正与北疆人搏杀的 是陵西将士,他们都愿意接受荣肃公娶的夫人,旁人还有何闲话好?”

    刑烨哑然。

    倒也是,真正在危险中的将士们都不介意这个出身北疆的夫人,旁人还有什么好的?

    议事眼看着就要结束,始终不吱声的徐知微才颤巍巍地低声:“那个,陛下!弩车竣工了,就做了 三台,得让兵部试试,要是行工部就紧着弩车和弩机先来,正好也能让陆总督一一不是,陆世子带去边

    +立 ,,

    1 兒。   徐知微胆子,却聪明,当即改口陆世子,听得明挽昭颇为顺耳,赞了句:“做得不错。”

    “对了,臣还有一事。”刑烨忽而道,“近来苏大人称病,吏部公务繁多,臣观叶氏大公子,如今任 礼部侍郎的叶大人近日办科举之事,其人稳重,可堪大用。”

    原本这事儿明挽昭信不过宋舟,便交给了苏晋淮,熟料苏晋淮一直病着,差事便又落回了礼部去。 宋舟也是世家出身,也是一向顾虑极多的主和派,他不想在这关口触怒陛下,遑论今年科举俨然是为寒 门士子大幵,便也不凑这热闹,将差事丢给了刚上任的叶侍郎。

    明挽昭忖量须臾,从前叶澹然不显山不露水,他和隐忍不发的苏景词不同,他是当真对这个朝廷没 什么兴趣,然而自从帝王亲政后,朝中愈发走向正轨,叶澹然才展露几分锋芒。

    那是他入仕前的雄心壮志。

    只不过从前被世家把持的朝堂,将他那点壮志都给磨平了。

    明挽昭颔首,“暂且不动他,等今年科举过了,再调任不迟。”

    刑烨自然无异议。

    苏府,苏晋淮确实是缠绵病榻,他这些年耗心费力,如今陆氏一除,他便有些力不从心了。

    沈霖坐在椅子上,轻叹道:“老师,昱北败了。“

    苏晋淮面色无波,道:“胜败乃兵家常事,当年老侯爷也败了,还在战场上丢了性命,齐朝策既然 还活着,丢了的脸面自然会自己捡回来。”

    “陛下想让陆云川回去。”沈霖垂着眼,“不仅如此,还恢复了荣肃公府的世袭,封了陆子鸢郡主 的名分,还追封了荣肃公府夫人二品诰命。”

    苏晋淮脸色变了变,“陆氏独霸一方,齐氏不仅虎踞昱北,还在京中出了个尚书,陛下这是养虎为 患 ”

    沈霖有些犹豫,论功而言,陆氏担得起这赏赐,齐雁行多年苦熬,也不算强加封赏。可若从长远来 看,陛下这俨然是感情用事。

    苏晋淮却躺不住了,他枯瘦指尖撑着榻便要起身,嘶哑道:“更衣,我要求见陛下。”

    恰逢苏景词端着药碗进门,轻轻蹙眉,道:“爹,您这是要做什么?”

    沈霖也连忙起身,苦笑道:“老师听闻陛下要封赏陆家,正要入宫觐见呢。”   苏景词便明了其中因由,他顿了顿,给沈霖使了个眼色。

    人家父子二人话,沈霖自然识趣,退了出去。

    苏景词坐在沈霖方才坐的椅子上,瓷勺搅弄着药汁,他轻声:“爹,你是想求陛下收回成命么?”

    苏晋淮坐起身,缓了两口气才道:“陛下这是要养出第二个陆佐贤来。”

    “陆广岚不是陆佐贤。”苏景词轻叹,“眼下已是最好的办法,若边境当真开战,大梁如今又缺武 将,陛下给了荣肃公府体面,便也是给了大梁的体面,本就是一损俱损,何况陛下与陆世子之间......何必

    因为这个去寻陛下的不痛快。”

    “至于昱北齐氏。”

    苏景词将药碗递给了苏晋淮,继续:“齐大人辅佐先帝,又辅佐陛下,他的心思,不仅你我,满朝 都清楚,他不会伤及陛下,更不会伤及大梁。”

    安乾帝舍弃安逸毅然与世家宣战,齐雁行便舍弃故里,在邑京守了明氏父子近三十年。

    “爹。”苏景词似是犹豫了须臾,又苦笑,“您可以为大梁鞠躬尽瘁,齐雁行和陆云川也可以,陛 下杀伐果断,他既然用人,便证明他信人,无论是齐氏还是陆氏,若是损及大梁,他一样不会留情。”

    苏晋淮暍完了药,:“你对陛下很满意。”

    苏景词无奈笑道,“至少他让我瞧见了光,真正斩破世家囚困的人,是他。”

    “可他不见得是个好皇帝。”苏晋淮,“他顾虑太多,天子当无情。”

    “那一定是个暴君。”苏景词笑了,“恕儿子不敢苟同,天子当以民为先,民乃国之基石,天子爱护 百姓,治国明君,又怎能无情?”

    “不仅要有情,还要懂得如何断情,陛下若真为情所困,何必送陆世子远赴战场,将齐大人留在京中 呢?”

    苏晋淮一顿,他动摇了。

    他也曾做过帝师,培养的是绝无私心仅为大梁的天子,譬如明容昼,他一辈子都交代在了宫中。

    苏景词瞧着失神的父亲,忽然问道:“爹对陛下不满,是因为已有了让您满意的天子人选么?”

    苏晋淮倏尔回神,瞧着他,不承认也不否认。

    苏景词却没下去,只是温温和和地笑了,“良禽择木而栖,儿子已择好了木。”   苏晋淮听得出来,这是苏景词对自己表明了立场。 他选择当今圣上为君,愿意做他的辅佐之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