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第三十二章(上) 以为能趁机重新取宠……
32
七娘当晚就没了, 她的母亲到底没有接来府里。
王妃就在七娘的屋里简单设了个灵堂,又叫人给她娘家送了一百两银子。
整个鲁王府冷冷清清,因为只是个妾没了, 不 * 能大肆祭奠。
可刘象因此大发雷霆, 把王妃大骂一顿后,亲自含泪写了七娘的生辰八字, 去千佛寺里请了大师来念经,送爱人往生。
接着他约定好本月初十大殓,白色的各个物件好似不要钱一般在花园的设下灵堂,布置了八间大棚,喝令大老婆都在这里为七娘守灵不提。
王妃守了半日, 就推不舒服,回正院里休息去。
旁人却没有这个身份,都留在灵堂哭丧。
那刘象自从七娘没了那日开始,就生生熬着自己,一宿一宿不睡觉, 在七娘灵堂哭得要死要活, 连看人都一劲儿恍惚。
待到要下葬那日, 他更是抱着木棺不让入土, 甚至一使力气,自己先跳进那土窖里躺平了, 放声大哭, 要同七娘一起就此去了。
常州城里自此人人都称道他是个痴情的人儿。
刘象自己浑然不知, 只觉人生这般苦楚,当真不如去了。
自从那墓地被人抬着回来,他好似没了骨头,成日里要在六娘屋里躺着, 什么都不做哪里都不去,就是躺床上。
叶玉杏一句话的不对,床上的汉子就开始流泪。
及至晚上,这人又躺着哀哀哭一阵,非得与她求欢,且一边动着一边嘴里不停地要“她就是喜欢与你争风吃醋!”“每每我要来寻你,她都恨不能将我抢走!”“满府的人她只爱你”“我的六儿,老天为什么不把我也收了去”特别深情特别哀伤。
弄得叶玉杏恨不得一脚将他踢飞至爪哇国。
就这么浑浑噩噩过了许多天,孙正忙的要死了,下死力气叫人把刘象从他六娘的温柔乡拉了出来。
刘象又开始吃斋念佛,做足了情圣模样。
叶玉杏好容易摆脱了这个混账,重新渐渐与四娘他们走动起来,这时,她才突然发现,苏氏不知什么时候,竟然同那还俗了的尼姑吴氏好了起来。
两个妇女如胶似漆,走在哪里都如同连体姐妹。
甚至四娘酸溜溜地, * “搞不好她俩还想一起上了那位的床呢。不知害臊!”
谁想这句话竟叫她中了。
这日叶玉杏从四娘屋里出来,百无聊赖往回走,才过了东院,就听见身后许多人声音从东院门口响起。
她回头看了眼,却见苏氏与吴氏两个穿了一样的衣裳,梳着一样的头发,戴了一样的首饰,嘻嘻笑闹着双双往外院方向走去。
她俩身后跟随的丫鬟手里分别提着两个食盒。
大约是要去邀宠。
有个丫鬟低声在苏氏耳根下了一句。
那苏氏随即转过身来,远远看着这边盯着她俩的六娘,苏氏含笑与六娘点了点头,回身继续走了。
金钗低低啐了一口。
叶玉杏忽然道,“那日叫金罗找人在王爷面前瞎晃时,一句花园好清凉,后来可有被谁疑问?”
金钗道,“不过是金罗在人面前提了一句,那人又与别人帮着吴氏搬家时,热得不行埋怨了一半句,怎么会叫人起疑。”
叶玉杏慢慢往回走了。
走到她院子里,那一堵墙还在,可屋里的人都已经没有了。
大约过不了几天,这屋子也要换了新的人来。
外书房,刘象正与孙正起沧州与西北的对峙,忽然一声娇笑自窗外传进来,他皱眉怒斥外面的厮,“何人喧哗!”
苏氏与吴氏两个嬉笑着掀了门帘进来,其中一人笑道,“何人?王爷您还听不出来吗?”
刘象却见两个妇女走进他的机密地方,不禁大怒,喝斥道,“谁准你们随随便便来这里的?!都给本王滚出去!宝贵儿!你是怎么给本王看门的?!把这两个银妇押回正院,交予王妃查办!谁放进来谁自己去外头领二十个棍子。”
那苏氏与吴氏两个吓得脸色发白,直至被王妃关起来,都不知道怎么回事。
趁着王爷还没回来,苏氏给送饭的丫鬟塞了许多钱,叫她想尽办法快速回去娘家找苏山问个清楚,“就问他,究竟他最近有没有与王爷一处话!”
苏山那几日趁着王府大办丧事偷偷走了,却又被嫡母扣在家中“养病” 逃也逃不了。
婢女行动迅速,一来一回只 * 用了半日的时间,她回来,气喘吁吁地立在窗下,声道,“少爷,王爷已经月余没有找他了。还,叫娘死了心,似王爷这般薄情,只怕是得了甜头用过手就丢了的。”
“你也没我被王爷训斥,被王妃关起来了?”
“了,……”那婢女心翼翼道,“少爷他有事,待忙完,再来找‘姐夫’话。”
苏氏的心渐渐冷下来,跌坐在椅子上,久久不能回神。
而吴氏全然受不了这种落差极大的待遇。
须知那七娘几欲要死时,王爷还日日与她意温存,甚至与王妃有了不和,那王爷只有骂王妃的,从来不她什么。
后来那些日子七娘没了,还是硬生生死在王爷面前断了气,王爷伤心,人之常情。
后来王爷一直宿在六娘屋里,得亏了苏氏开导吴氏,劝没人把七娘之死怪在她头上,若是有,早在七娘下葬是,王爷就要拿她来发作。
她算是信了几分。
今日苏氏出了注意,叫她两个扮做一样的扮,以为能趁机重新取宠,谁知不但没有靠近王爷身子,甚至还被他破口大骂一番,扔给了她的罪过的王妃处置。
吴氏简直委屈地要死,她回到屋里收拾了包袱,嚷嚷着就要回庵里。
王妃叫人按着吴氏不放,一面着人把吴氏骂的全都前头告诉给王爷,传话人是王妃一手□□出来的伶牙俐齿,拿准了王爷的心思,如此这般添油加醋的了一番。
那刘象因北边大战一触即发的大事忙的脚不沾地,听吴氏闹着要离家出走,竟是半点气都受不住的样子,他就更恼了,不想这女人如此不识抬举。
忙完前头紧要的,他抬脚就进了二门,恰见吴氏冲出下人的辖制,穿着来时的缁衣就往外跑。
刘象怒从中来,一手捉住了尼姑,扛着她就进了东院,也不管一院子下人,将人往地上一扔,新仇旧恨一齐上来,剥了她身上丑的缁衣,拿起鞭子就是一顿好。
这东院子里的人不少是后来进府的,见着这阵仗,早就吓得躲起来。
吴氏在地上光 * 着滚惨叫,听得屋里的苏氏瑟瑟发抖。
刘象够了,将吴氏拖进屋里锁起来,然后又跑去六儿那里大哭一场。
如此一番,吴氏便如同那巢中鸟,早就吓破了胆,鲁王再什么她都哭着应下来,举手发誓再也不敢胡作非为了。
这一通乱象传到了其他主子的耳朵里,那吴氏端的沦为了整个王府的笑柄。
王妃亦是冷笑,给东院换了几个壮妇,将吴氏苏氏牢牢两个看守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