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夜幕深沉。
天气不好的冬日, 满天乌云即使在白天也把天空遮得严严实实,到了晚上,便更是一丝光也不透出来。看不见星星。看不见月亮。
因学校里已几乎没有人, 校园里的路灯也就不再开了,到处都黑漆漆的,只靠着校门外长明的街道与附近居民区的光才隐隐约约地把各楼宇照出个大致轮廓。行政楼、教学楼、宿舍楼, 像一只只沉默而巨大的夜兽。
在这样的寂静与黑暗里,一个脚步声朝着操场的方向靠近了。只听声, 不见影。一路都太黑了。
脚步声在黑暗中的操场大门前停下。
一阵窸窣过后,大门发出低长的金属摩擦声响,被缓缓推开。
脚步声进了操场。
操场的地面, 是红色塑胶跑道与柔软的塑料草地, 脚踩在上面,几乎没有声响。就在这样的无声无息里, 不多时, 动静从操场角落的铁屋处传来。
铁屋门推开又关上了。脚步声走进去。这间屋没有窗户,从外面全然看不见里面在干什么。
谢亦桐放心地开了手里的手电筒。
她紧了紧身上那件专用来夜行的男式黑色羽绒服,先借着手电筒的光把铁屋里量一阵。它没什么变化, 仍是陈旧凌乱, 墙地都有点生锈,四处堆放着篮球、排球、跳远垫子之类的体育用品。
地面中间有一个形状不规则的大洞,底下露出操场草地。门边,与地面焊在一起的丑陋铁桌侧面有个不规则的粗糙圆孔, 看上去像是被重物敲坏的。
谢亦桐把手电筒立在铁桌上, 从随身带来的包里找出个黑色布袋, 从里面拿出几时前从邮局取回来的东西。
这东西差不多有一个巴掌大,材质不明, 样式古怪,形状上多少有点像老式汽车里用来升降窗户的手柄,虽不是所谓的如意,但意外地很古雅,尾端有纹路已模糊的神秘雕花。
它与几周前在傅默呈房间里找到的那个东西一模一样,是制作室“将近一个月连厕所都没有上过一次”才辛苦赶工出来的完美复制品。
谢亦桐蹲下来,对着铁桌侧面的圆孔研究了一番。又低下头对着手上的古怪东西研究了一番。
——实在看不出这两个东西该怎么联动。
这怪东西怎么看也不像是能同钥匙塞进锁眼一般塞进圆孔里的样子。
她试探性地把这东西轻轻贴近铁桌圆孔,然后晃了晃。无事发生。她又把这东西对着圆孔敲了敲。无事发生。她心地推着这东西自圆孔外缓缓经过。无事发生。
完全摸不着门道。
谢亦桐蹲在地上沉思起来,铁屋里静悄悄的,只有桌上一束手电筒白光直直照在天花板上。
——傅默呈开这间铁屋机关的那天,她就藏着这里,是亲身经历铁屋在机关开启后旋转,与屋后钢板交换位置,露出下行石梯的。然后,她潜入他房间,把整间屋子里里外外翻了一次。
——找到的可疑物品只有这个怪东西。
它该是开启铁屋机关的“钥匙”。
不过,话又回来,从她在图书馆文献室查到的资料来看,北门世家在衰落前是一个极为昌盛、极富底蕴的封建时代大世族。假如他们要在地底下藏什么东西,机关一定不会设计得太简单,开启机关的方法也很可能是世代秘密相传,绝不会是旁人随意瞎猜便能猜得出来的。
既然如此……
谢亦桐站起身来,推开门,重走入铁屋外静悄悄的黑暗里。
——既然北门世家把秘密藏得这么深,瞎猜猜不出来,那就只能用现代科技对这个古老的秘密进行暴力破解了。
她摸黑走回宿舍,拿了笔记本电脑和数据线,又摸着黑走回铁屋。
电脑在桌上开,她敲了敲键盘,调出几周前扫描仪在傅默呈房间中扫描原古物后得到的详细物质数据和内部结构3D示意图。数据和图都很复杂。制作室此前回复她时的话可能略有夸张,但他们也一定是真的花了不少精力才把东西成功复制出来。
这东西的结构图上有两个古怪黑点,一个在头,一个在尾。
然后,她把扫描仪在地上架起来,对准了微微生锈的铁桌。红光一闪,扫描仪开始工作。
这扫描仪上次只扫描一个巴掌大的东西就用了许久,这次扫描这么大一张桌子,真不知道要扫到什么时候去。
谢亦桐抱着手臂靠着墙,眼睛盯着扫描仪,耐心地等着。
铁屋里静悄悄的,手电筒光直直的,一动不动,时间像是凝固了。
不知过了多久。
滴。
一阵红光闪过,扫描仪结束了工作。
谢亦桐拿数据线把它和电脑连了起来,把它扫描出的物质数据与物品结构3D示意图导入电脑。数据量很大,导出用了很久。
然后,她把“钥匙”和铁桌的内部结构3D示意图一左一右地分别在屏幕上放好,把两个立体图分别转了一阵。
蓦地,两个相去甚远的东西有了相似点。
在某个截面上,它们在内部都有两个古怪黑点。因物体实际大有差别,示意图比例不同,“钥匙”中的黑点在一头一尾,看上去很远,铁桌中的黑点在某条桌腿上,一上一下,看上去很近。但从图上的实际距离标注来看,黑点间的距离实际上是一模一样的。
谢亦桐看清铁桌桌腿中黑点的位置,把复制来的怪东西拿起来,俯身下去,心地将它的黑点位置与铁桌中的黑点位置贴合起来。
一开始,什么动静也没有。
她安静地等着。
过了很久,手中的古怪物品隐约产生了一种拉力,仿佛要把她的手往什么地方带过去。与此同时,铁桌中产生一种低鸣。
她轻轻松开了手。
凌乱安静的一间铁屋,生锈陈旧的一张桌子,就在手电筒光的照射下,依附在铁桌桌腿的古怪东西自己开始动了。
它沿着桌腿静静地往上,略一停顿,上了桌面。它缓缓地、缓缓地,似乎沿着某种奇异的轨迹,在桌面上转了一圈又一圈。
它停了下来。
片刻后,支撑着扫描仪的架子隐约发出与地面摩擦的声音。
铁屋开始旋转。
铁屋如今已是这副陈旧生锈的模样,常理看来,本应动一下便呲啦作响。但,旋转却是无声无息的。不知它内部结构设计得究竟有多精巧,外部的锈迹,从未侵蚀到里面去。
当铁屋转过一百八十度停下的时候,地面中央的大洞底下已不再是操场的塑料草地,而是一段下行的石梯。石梯很深,白亮的手电筒光里,一眼看不到头。
也许是出于旋转时的运动惯性,地上有一只篮球没刹住车,慢慢滚到石梯边,咚的一下掉了进去。
咚。咚。咚。
篮球的声音渐渐远去,仿佛到了很远很远的地方。
谢亦桐把扫描仪和电脑关上,连着“钥匙”一起在包里装好,然后背着一众设备,拿着手电筒,心地走下了石梯。
石梯狭窄深长。它很老旧了,磕磕破破的,脚下不得不谨慎,否则容易跌滑。
地面渐渐在头顶上空远了。
越来越往下,越来越往下,这石梯至今仍是看不见尽头。
手电筒光忽地照到方才的篮球。它静静地靠着墙壁。这并不是石梯到了尽头,而是它到了一个方形平台,往下拐了一个弯。
谢亦桐继续往下走。
越往下,越安静。俗世的喧嚣隔绝在地面之上,越来越遥远,渐渐像是另一个世界了。再转过一个弯,不多时,一扇巨大石门出现。
石门底有一条条裂缝,老树参差一般。
石门上雕刻着奇异的巨兽,眼睛瞪圆,脚下踩着汹涌海波,头上顶着流云。纹刻有些朽化了,凹陷处有斑驳痕迹。巨兽身侧,一左一右各有一个大字。字是古体,神秘而庄严,因岁月太长,要花些时间才认得出。
——北门。
门边墙上有一处凹陷,很明显可以把“钥匙”放进去。
谢亦桐从包里把怪兮兮的“钥匙”拿出来,拿在手上,稍微迟疑了一下。
这个地方,藏在深深地底,显然已极为古老。机关再巧妙,难免年久失修。石门底下可怖的一条条裂缝让她一下子便知道了案发当天与她入校当晚那些巨响的来源。
——石门下落。有人从这里走了进去。或,有人从里面走了出来。
按设计常理而言,这石门关闭时应是缓缓的,无声无息,以免震动地底,或惊动地面。它两度发出巨响,已是年久失修的明证。
从这里进去,假如,这扇石门碰巧坏掉,在她身后沉沉合上,然后再也不开……
她想了想,耸耸肩。反正人早晚都要死的。她利落地把“钥匙”放进石墙凹陷处,往里轻轻一推,使它与里面的某种结构契合起来。墙里咔嗒一声。
石门缓缓上升。
谢亦桐握紧了手中的手电筒,把光往里面照去。
一间旧石室。
四处堆着许多奇奇怪怪的东西。手举大石的武将石像,脑袋只剩半个。双足而立的怪异铜雕狮子,眼睛是空的。巨大的金属轮.盘,上面似乎刻了星象,但已锈蚀得看不清了。
不管什么东西,稍一靠近便是一阵怪响。
而且它们摆放得也很讲究,在这石室中不管怎么走,都会触发那么一两个东西,让它们吵个不停。
谢亦桐很快发现这石室中花里胡哨的吵闹东西不过是掩饰之用——在它们后面,藏着一条寂静的走廊。
一阵警报般的乱响中,她绕开这些东西,弯腰走进去。
走道里很黑,而且曲曲折折。过了许久,走道到了尽头,视野豁然开朗。
一座绮丽古怪的地底石城赫然出现在眼前。庞大森然,无边无际,一间间屋宇错落而立,宽窄的街道曲折相接,好似人间繁华。
只不过,石头静悄悄的,全都没有声音。
谢亦桐走到一座石屋前,伸手推门,门推不开。她把手电筒光往门上照去。门上刻着古体的红字。
——北门玄。
她走向石屋旁的另一座石屋。门依然推不开,门上依然刻着古体的红字。
——北门文宇。
再走向窄街对面的另一座屋子。门仍是纹丝不动,只在门上留下几个端正古雅的红字。
——北门须臾。
她举着手电筒,沿着破旧怪异的石城街道,一间接着一间地看过去。
北门雪痕……北门阳……北门定远……北门常道……北门丽贞……北门任重……北门故……北门夕滟……北门汇平……
北门。北门。北门。
这双字的姓氏太夺人眼目,越往后走,越是忘记了姓氏之后一个个具体的、鲜活的人名,只记得这始终不变的两个字。仿佛家族的名字凌驾于一切之上,荣光熠熠,亘古长远,裹于其中的每一个人都因此变得面目模糊。
谢亦桐停下脚步,忽然意识到这个北门世家世代守护的地方是什么地方。
这不是王某强一直以为的神秘藏宝之地。
这是北门世家的家族陵墓。
她置身于巨大千年陵墓的中央,将手中微弱的手电筒光往四面八方照。光,是没有回音的,只有一座座骨灰盒般的屋宇在光中出现又消失,四周沉寂,庞大而古老的寂静填满每一寸空隙。
她蓦地照见遥远处一间屋子。这屋子与周围石门紧闭的寂静屋子全都不同。
——它的门是开着的。
作者有话要:
本文没有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