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把陵城探索一遍后, 谢亦桐从地底下回来,一大包东西往地上一放,倒头就在被窝里睡了十几个时。昏天黑地。
醒来一看手机, 下午五点多,十几个未接电话。全部来自王某强。
她没理会,开了屋里的灯, 自顾自地去卫生间洗了个澡,出来以后换身干净衣服, 吹干头发,就着热牛奶随便吃了点前几天囤在房间里的面包。
反正他自己会再过来。
没多久,面包刚吃了一半, 手机屏幕果然再次亮起来。
谢亦桐把电话接了。“你好。”
“你好, ”王某强,“咦, 等等, 你怎么变得这么礼貌?”
“有话快。”
“哎——”王某强很惬意地舒出一口气,“这不是我们铁路上终于放假了嘛。我来关心关心你的调查进度怎么样了。”
无论在“树”那边如何谨慎微,连连受挫, 在“谢亦桐”这里, 他一直都是嘻嘻哈哈的。
谢亦桐,“哦。进度还是有一点的。”
“嗯?有什么突破了?”王某强兴奋起来,“你挖掘到了邪恶商人严天世与我国公民互相勾结的背后真相,还是嫌疑人傅某被抓起来了?”
“很遗憾, 都不是。”
“那看来进度不多嘛。”
“还是有一点的, ”谢亦桐, “我开了操场铁屋的机关,到下面去看了。”
“哇!”听动静, 王某强似乎是从椅子上跳了起来,“那里有什么!快告诉我!北门世家是不是在那里藏了很多钱!”
谢亦桐,“那里有一吨金元宝、一吨古代红宝石和一大棵真正的翡翠白菜。”
王某强几乎要尖叫了。“真——的——吗——”
谢亦桐,“不完全是。”
“什么叫不完全是?”
“不完全是就是,这几个字是写在纸上的。”
“……?”
王某强愣了很久。
谢亦桐,“不过这几个字写得还算不错,至少,没一个错别字。”
王某强幽幽道,“这几个字是皇帝写的吗?能卖钱吗?”
“不能。”
“你摧毁了我和我的快乐。”
“我只是告诉你真相。”
王某强长长地叹了一口气,“所以,除了那几张一文不值的纸片,你还有什么别的调查进展吗?”
“没有。”
“真没了?”
“真没了。”
王某强哭丧起来。“这样子的话这案子什么时候才能结……我真的好悲哀。既没有钱,还要修铁路。”
“请问悲哀的你还有什么别的事吗,没有的话我就挂了。”
“我不得不你真的是我见过的把‘毫无同情心’这件事做得最优秀的人。”王某强顿了顿,十分笃定地补了一句,“我指的是除了我上司之外。”
“我很荣幸。”谢亦桐,“所以你到底还有事吗?”
“没了没了,”王某强,“最后我祝你新年快乐,希望你能在新的一年里调查水平突飞猛进,破解神秘大案,顺便救我于水火。“
“你的网是不是真的太慢了?”
“啊?”王某强纳闷地,“拜托,有时候我不太跟得上你的脑回路。”
“跨年不是几周以前的事了吗?”
从十二月底到一月一,跨年都过去好久了。
——那时候她还每天和傅默呈一起吃早餐。有好吃的卤鹅翅。
王某强很讶异地,“拜托,你是外星人吗?上个月是公历跨年,今天是过年啊。今天大年三十诶!”
谢亦桐怔愣一下。
独自一人待在学校,成天埋头处理各项事务,她倒是一点没注意到这件事。原来,不知不觉间,这片国土上最盛大、最重要的节日已经到了。春节。在国人眼中,这是一个无论什么别的日子都比不上的日子。
因为要阖家团圆。
她转身朝着窗外看去。
虽学校里是冷冷清清,但遥远处的校门外面,隐隐有一种特殊的热闹。居民区里亮着好多灯。天色已沉,现在是年三十的晚饭时间,每家每户里,大概都是欢声。
所谓万家灯火。
她,“喔。我忘了。”
王某强,“不过这样也挺好。这样一来,我就不是最后一个外星人了。我也是今天早上出门吃饭的时候听工地旁边卖早餐的大爷一才想起来。”
“大爷的早餐好吃吗?”
“不好吃。他急着回家过年,面条都没煮熟。”
“你可以拎回去自己再煮一煮。”
“我煮了,但是我顺手放了点盐,它变咸了,然后我就放了点糖,它又变甜了……总之后来它更难吃了。”
听上去,他最后吃进嘴里的大概是一碗煮过头的糖盐稀面团子。
两个人随便又聊了几句,电话挂了。
谢亦桐随手把手机丢在床上。
它发出轻闷的一声,然后,房间里变得极安静。隔着一层窗户,隔着大半个空空荡荡的校园,遥远处正在过年的热闹民居灯火像是另一个世界。
谢亦桐拿起桌上剩下的半个面包,就着微微冷掉的牛奶,不紧不慢地吃完了这餐年夜饭。
然后,她有条不紊地把面包包装袋和桌上几张用过的纸巾收进垃圾桶,牛奶杯拿到卫生间洗干净,擦干水,放在床头柜上。
处理完了琐事,可以做正事。
她坐在桌前,开电脑。
年三十,大家都过年去了,即使是部门里的消息也很少,寥寥数条,不过是手下的组员做了些言简意赅的日常汇报。
她点进公共资料区域,在搜索栏里敲出“严天世”三个字。这里能找到部门目前搜集到的一些重要人物的相关信息,严天世是其中一个。
不过,比起网络上广传的那些东西,这里的资料虽在数量上多了一些,内容上却没什么不同。
因为,关于严天世,除了他今年已七十多,很有钱,人们一般知道的只有两件事——
他发迹于东南亚,精通五六种语言,性格残忍独断,不易招惹;
②他实在是有很多情人和私生子。
据单是他遍布各国的情人们每天互相算计、大出手的新闻便已足够养活大半个东南亚的八卦杂志。
虽然所有这些八卦事最后都能被总结到同一个发展轨迹上去,由于这些当事人实在美丽出众、狡猾过人、各有各的鲜明特色,因此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人们始终毫不厌倦、津津有味地看着热闹,添油加醋,议论纷纷。
这些色彩纷呈的热闹事里,登台露面的,有国公主、豪门千金、电影明星、学术天才、家碧玉、商业名流、文坛新秀、艺术大家……千姿万态,各有风华,但总是热闹不了多久,很快便掉进同一种结局。
他谁也不要。
各路丽人,有的拿了钱,欢喜离场;有的怀抱了其他的奢望,殷殷期盼,在美梦中流连不甘;也有的聪明狡黠,借了他一场势,积攒名利,一转身飞得比从前更高。
反正他从来不在意。
这么一个人,四十多年前似是在东南亚横空出世,凭着并不光明的手段,势力渐渐壮大,直至万里称雄,恶名满世。
从来没有人知道他到底是什么来历。
谢亦桐从装得满满的设备包里翻出在地下石城尽头的巨石裂缝中找到的那只木匣子。里面装着奇奇怪怪的四张纸条。
一吨金元宝。一吨古代红宝石。一大棵真正的翡翠白菜。一辈子。
字全都写得歪歪扭扭,显是初学汉字。但力道很重,又不像孩子。
谢亦桐支起下巴,想起《森罗怪谈集》最后一页上的那行字。
——“假如我愿意跨过月亮河,你会不会来接我?”
月亮河的对岸。
——艾什加拉。
思索间,窗外骤地一明,天空之上传来一声声爆响。流光坠落,满天星火。附近不知何处,竟是放起了烟花。
谢亦桐放下匣子,站起身来,走到窗边去看。
好盛大的一场烟火。
万紫千红在天幕上灿烂绽开,这边未散,那边又起,纷呈热闹,接连不断,响声如有雷动,天火连绵不熄。
她把脑袋轻轻抵在窗框上,目不转睛地看。
想在工作中沉沦,忘记外面的世界。可外面的世界这样热闹。本以为如今为了环保,各地都已禁了这样的活动,繁市竟然还有。
过去十年里,观岛是没有这样的盛事的。
观岛这样一个远离大陆的旅游胜地,每逢春节前后,反而会变得特别冷清。戏剧学院的师生大多回家了。大大的岛上,林立着的各式商铺也一一关了门,满街安静,店主也回家了。
只剩为数不多的人。
因了人少,连交通也有削减,正常时候十分钟就能等到的船,此时两时才有一班。若要从居住的四十八号岛到为数不多仍在营业的超市里买点东西,一来一回,有时要五个多时。
因此后来就变得很有经验,学会了在春节的冷清之前就囤好所有东西,从年三十到元宵节,独立自主,闭门不出。那时岛友们也回家了,整个岛上只有自己一个人。大海辽阔,海浪声声,偶尔才会有海鸥从天空一飞而过。
谢亦桐忽地回过神来,因为丢在床上的手机响了。
是一条短消息。
正是凌十二点,一分不差,新的一年到了。
消息内容很简短。
“谢老师,新年快乐。”
她手指在屏幕上点了点,很快了一行字回过去。
“傅老师,你也新年快乐。”
-
年一过,部门里又忙起来,谢亦桐没多久出了一趟差,到华北去解决一个组员应付不来的棘手案子。走前很谨慎地把从地下石城里拿出来的东西物归原位。
期间,繁市这边的事一度有了些动静,却似乎是虚惊一场。
——严天世买下了繁市图书馆。
确切地,买下的是最近刚搬迁到市中心的繁市图书馆不久前弃用的一座旧楼,位置很偏,大楼很古。
那地方谢亦桐去过。
当时是为了解北门世家的旧历史,伪作A大历史系研究生贾某某,到图书馆三楼文献室去翻了一些资料——还偷走了一本后来发现属于北门安念的《森罗怪谈集》。
印象里,那楼实在很旧。
高大庄严,森然静谧。不出的陈旧与死寂感。
庞大而厚重的楼阁像一座没有出路的绮丽迷宫,一面面墙、一间间屋子,参差错落,幽远无尽。年久失修的高墙,含义模糊的纹刻,吱吱呀呀的楼梯,到处投下层层叠叠的阴影,影与影交织,有如鬼魅浮荡。
它曾是北门世家的家族藏书馆。
图书馆的工作人员曾那地方待得人抑郁。也曾提过图书馆计划搬迁。
——严天世花那么多钱,买一座没人要的古楼做什么?
无论怎么看,它也不是有潜力的投资对象。唯一用处大概是变作旅游景点,向好奇的外地游客收一点门票钱。但,那样古老的楼阁,维护费用恐怕远远高于门票收入。
而且,他买下它之后,便像他更早前就买下的那块南郊荒地一样,什么也没动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