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 菊花茄子、素燕窝 整道菜如同一位来自……

A+A-

    信国公府里主要的五间大膳房, 厨司独占三间,果子局和蜜煎局共用第四间,香药局和茶酒司共用第五间。

    关鹤谣一进果子局的膳房, 就被蒸青团的腾腾热气糊了一脸。

    蜜煎局章监局不在, 只果子局李监局在。她最是眼尖,笑呵呵从里面走出来迎。不过几日未见,李监局的脸竟又圆润几分,想来寒食没少吃。

    见人人忙碌,关鹤谣一时稍显局促, “来得不是时候,扰了。”她奉上备好的桔红团,“只是给您送些零碎吃食来。”

    寒食节前, 好几个司局给她送了节礼,因不想欠人情, 她便抽空来走一趟,多少回礼意思意思。

    “不扰。”李监局拆开一个团子,“这不是明日清明么,按例要做青团发给府中大伙儿, 饮福宴也准备得差不多了。”

    时人清明祭祖完毕,便直接将贡品吃了, 称作“饮福”, 取个先祖庇佑的好兆头。

    既作贡品, 除了牲畜那样的大件,剩下的多是果品、点心一类方便摆放的。

    李监局边吃边:“府中三位不爱甜腻,平日里索唤不多,我们两局本也清闲,赶上这时节祭祀才忙一些, 不紧。”

    这点关鹤谣也发现了,太夫人爱辛香,三娘子好清淡,关策则是有肉就行。三人鲜果用得不少,可对蜜饯甜品之类确实没什么兴趣,每日食单上只寥寥数样充数。

    三两口吞了一个桔红团子,李监局赞不绝口,直她们的青团比这个差远了,惭愧,惭愧啊。

    关鹤谣刚经历一场因妒生恨的职场危机,听不得这话,正欲装傻,偏李监局哪壶不开提哪壶,靠过来低声问:“哎哎——我听你一边做菜,一边就把那青娘也给做了?”

    做了……哪有那么凶残……

    关鹤谣汗颜。

    真是坏事传千里,一会儿功夫怎么大家都知道了。她不想纠结这个问题,三两句话糊弄糊弄,再用一个现成的话题岔过去——拿出之前在果子行订黎朦子的票据,把这事与李监局了。

    “这果子实在难寻,妾见到就自作主张订下了。您局里采买若是顺路,什么时候捎回来可好?定钱已经付了。”

    李监局自是应下。

    同大队伍一起前去侍膳时,关鹤谣发现厨间众人看她的眼神明显变了。她不禁喜忧参半,喜的是不会有人再当她是Hello Kitty,忧的是矫枉过正,怕是直接把她当成膳房一霸了。

    她明明如此通情达理,温柔可亲啊!看来接下来要夹着尾巴,扭转一下风评。

    可是……她今日做的那三道菜,倒是一点也不低调,还恰好是三道刀工炫技之作。

    哎,算了算了,低调做人,高调做菜吧。

    先上的一道蓑衣黄瓜马上牢牢吸引了众人视线。

    蓑衣黄瓜不算稀奇,但是切得摆得这般漂亮的就少见了。薄如蝉翼黄瓜片的看起来密密相连,可遇筷则断,极好入口。

    太夫人下箸尝了一口,连连点头,她就喜欢这些味道丰富的。特殊的刀法保证了味道得以最大程度地渗入,清亮酱汁拥抱着碧莹莹的黄瓜,浸满了每一处间隙。关鹤谣又现做了油泼辣子淋上一勺,麻、香、酸、辣滋味齐聚,不过是开胃的冷盘,却足够人下一整碗饭。

    蓑衣黄瓜的辛辣拿捏得正好,关筝也吃了好几口,只是她还是更爱那汤汤水水的洛阳燕菜。

    这是道精巧的假菜——最朴素的白萝卜丝经过浸泡、挤压、裹粉、清蒸、再过水,外观和口感居然神似燕窝,所以被称作“燕菜”或“素燕窝”。将萝卜丝垫在碗底,转圈摆上其他食材,浇上醇厚高汤最后蒸一遍即成。

    殷红的火腿丝,浅粉的鱿鱼丝,米白的鸡肉丝,灰黑的香蕈丝,明黄的鸡蛋丝,淡黄的鲜笋丝……最中间是红心大萝卜雕成的整朵牡丹,栩栩如生,仿佛下一秒就能引来蝴蝶。

    整道菜如同一位来自大唐的雍容贵妇,身着艳丽华服款款登场。

    这般风情,难怪民间传它源自唐朝,还和武则天沾亲带故。

    但其实,学界还在为华夏先祖何时开始吃燕窝而撕逼,吵得不可开交。食用燕窝的时间节点未定,这么一道仿燕窝的假菜自然更是摇摆。(1)

    好在此世已用燕窝入馔,这道洛阳燕菜也已经被发明。要关鹤谣做了什么改动,便是雕了牡丹装饰,全了它被周.总理改名为“牡丹燕菜”这一轶事。

    这花也有用鸡蛋做的,摊出薄薄的蛋皮堆叠成花。但关鹤谣还是喜欢用心里美大萝卜来雕。毕竟那浓粉的色泽,细致的纤维纹路,更有牡丹花的精魂。

    素鲜、海鲜、肉鲜尽数溶到汤里,又被萝卜丝努力地吸到身体里。关筝吃一口滑嫩中透着韧劲儿的萝卜丝,几乎不敢相信萝卜能被料理地如此美味。

    她赞叹道:“以为只是好看,没想到味道也这般好。还有这‘菊花茄子’,菊花形,柚子香,秋日赏菊时吃岂不最妙?我看这两道菜呀,无论是味还是形,都比碧景楼的百花宴还好。下次永宁候家四娘再和我夸那花宴,我就用这堵她的嘴。”

    府里藏了不少秋茄,仍是跟新摘的一般油亮亮。

    关鹤谣将茄子墩纵横交叉着剞数刀,拍上粉下油锅炸至金黄,就成了一道“菊花茄子”。

    纤细的茄子丝蓬松着散开,立时化作浓密纤长的花瓣,平平无奇的茄子便绽成一朵八月金菊,辉煌地盛开着。

    关鹤谣不欲破坏其色泽,是以并未浇汁,而是另做一味柚子酱配着。

    “阿秦什么碧景楼,昨日春宴你又不是没去,这分明比光禄寺做得还好吃啊!”关策满足地咬下一口茄子。

    茄子本来的清甜汁水被面壳封住,每一丝花瓣都是外焦脆、内绵软,在口中层叠着交缠铺开。炸物的油腻又被酸甜适口的酱中和,无论是口感还是味道都无懈可击。

    茄子若做得好,可比荤菜还香,关策心中那一点“关娘子今日怎未做肉菜”的委屈已经无影无踪了。

    “大哥得了便宜还卖乖。”关筝有些不忿,“你们正殿菜色本就比我们好,实在不公平。”

    “是啊,我们还有御厨旋切鱼脍呢,那刀工真是精妙……”关策摇头晃脑地气妹妹,两人就又你一言、我一语地闹开。

    祖孙三人吃得尽兴,唯有关鹤谣听着他们起昨日正殿中种种情状,心中掀起巨浪狂涛。

    什么?!

    萧屹被加了虎翼水军的副指挥使官职?

    好在关策早有与关鹤谣见面之意,使关筝借个“探讨花馔”的由头,饭后将她请到了关筝院里。

    仍不知站错CP的关筝掩唇笑着离开了书房,关鹤谣顾不得寒暄,张口便问:“朝散郎,五哥这官职是怎么回事?”

    她刚才在席间也听了个七七八八,无非是圣心大悦,赐茶赐酒不,还给萧屹加了这从六品的军职。太夫人和三娘子都喜气洋洋地替他高兴,关鹤谣却觉得这官职来得有些蹊跷。

    这官家看萧屹耍了三年水秋千,怎么突然良心发现,给他加官了?

    关策叹气,五哥也了关娘子必定不会被这恩典冲昏头脑,与她直便是。

    于是他端正神色,与关鹤谣了英亲王府那边的思量:想来官家心中仍有怀疑,也是借此敲赵锦,这才把萧屹拽到台面上来。儿子们互相制约,形成此消彼长的平衡,官家自是乐见其成,可若是过了火,他也不能坐视不理。

    关鹤谣细眉紧紧蹙起。

    关策虽与关鹤谣相处时日不长,却算是一起成了件大事的同志,且真心敬重她机敏勇敢,厨艺也好。

    更别这是兄长的心上人,他不敢有丝毫怠慢。

    此时见关鹤谣面露担忧,他便安慰道:“娘子倒不必心焦,顾虑着二叔,官家不会轻易动五哥。他被迫浮出水面,亦不尽全是坏事。这支虎翼水军隶属殿前司禁军,是最精良的一支水军。副指挥使虽还没有他谘议参军品级高,却是个辖五百人的实在差遣,算正正经经的迁转。五哥为了殿下蛰伏多年,这次也是出人头地了。”

    “我要他出人头地做什么……”关鹤谣轻叹。

    悔教夫婿觅封侯,不如在家养成狗。

    她一愿萧屹能平安,二愿萧屹得自在。

    萧屹水性再好,河里湖里海里都游得,只是这政治漩涡碰不得。本想着,两人安安稳稳、欢欢喜喜凑做一对,吃美食赏美景,就是再好不过。他却突然被人立成了靶子,她如何不忧虑?

    不过木已成舟,也只能且行且看,万幸信国公府和英亲王府都是给力的坚强后盾。如关策所,萧屹还很安全。

    关鹤谣也不想让关策为难,点点头谢过了他,后者如释重负松口气。

    若是没哄好关娘子,五哥那边可不好交代。他转身拿来一封信并一个锦盒递给关鹤谣,露出了一抹与自家妹子如出一辙的坏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