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 甘菊冷淘、决胜负 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

A+A-

    米粉混合栗粉揉好, 包裹一些馅料之后团成胚上锅蒸熟——狮蛮重阳糕的做法就是如此简单。

    蒸好的粉团子一个个软软软糯糯,极为可爱,再取重阳登高之意层层垒砌。

    两队孩子互不退让, 似乎都想比对方高, 在井口那般大的铜盘里将重阳糕都垒成山一样。

    接下来,就开始了最后的装点。

    他们没有辜负桌案上丰富的食材,把明黄蜜蜡一般的白果、红玛瑙一般的石榴子、琥珀一般的核桃仁、珍珠一样的糖莲子,并着彩旗彩带往上招呼。

    一盘重阳糕,简直成了一座宝石山, 看得周围人眼馋不已。

    于是看热闹的人不减反增,尤其是有幸做评委的那些,更是深吸几口糕饼蒸腾的香甜之气, 心中期待不已。

    漏壶漏尽,铜锣一敲, 第一轮比赛结束。

    双方都按时完成了重阳糕。

    心翼翼地,两队队长捧着自己的作品放到中间。

    正式评审之前,关鹤谣先抽了第二轮比赛的题目,方便掬月他们调度材料。

    “下一轮要做的是——桂花藕粉糖糕。”

    她念道, 同时看到梁子精神一震。

    关鹤谣暗笑,藕粉桂花糖糕确实属他做的最好。他大概也看出, 这道狮蛮重阳糕他们做得比不上珠儿的红队。

    欢呼声阵阵响起, 评审正式开始, 关鹤谣请陈默投出第一票。

    陈默现场见识了孩子们制糕,也不再有轻视之意。

    他很认真地品尝了双方的成品之后,将竹筹子投进了红队的竹筐里。

    “多谢陈掌柜。”珠儿激动得脸泛红。

    关鹤谣也将竹筹子投给了红队。

    实话,双方糕饼味道差不多,都非常好。

    上好新米磨的米粉, 自家炒的豆沙、莲蓉馅儿,精挑细选的坚果果脯……有这些优质食材底,哪怕是出自孩童之手,这两盘重阳糕也已经赢过市面上八成以上的同行。

    在味道差不多的情况下,这道糕饼的“看菜”的意味倒是更突出了——因为本来就是亲友间分送来摆在家里的,所以讲究做得喜庆又气派。

    珠儿这一队别具匠心,通过调整红曲粉的用量,做出了三种深浅不同的红色团子。

    因此垒好的重阳糕颜色整体由浅到深,中间又间杂着黄、绿、紫等色的团子,可谓乱中有序,严谨中又有着活泼跳脱。

    光视觉上就比蓝队的要吸引人。

    大众评委们自觉排队轮番品尝,而后做出了自己的判断。

    关鹤谣和几位评委声交谈,对这一轮谁会获胜心知肚明。

    果然,最后将竹筹一数——

    “红队二十七个,蓝队十四个,第一轮红队胜!”

    红队的五个家伙欢叫起来,蓝队虽然懊恼,可眼中斗志昂扬。

    多余的重阳糕分给了现场其他观众。

    “这莲蓉捶得真细。”

    “好吃好吃。”

    “真没想到啊!”

    “就该带我家那个除了吃就是睡的讨债鬼来看看。”

    观众们热火朝天的惊叹和赞美中,两队已经重新投入了紧张的比赛。

    这一次,蓝队成功扳回了一轮。

    因为梁子做桂花藕粉糖糕确实很有分寸。

    这道糕点看起来简单,实则很难把握。

    “糯米粉和藕粉的比例一定要得当。”

    “若是太软则黏黏糊糊引人不适,太硬则品味不到那一分软糯香甜。”

    听了关鹤谣的解释,评委们更觉得梁子那队做得很好,方才没投错。

    雪白的菱形糕中透着一点点粉色,里面嵌着碎金一样的蜜渍桂花,出锅后又在表面刷了一层,当真是晶莹温润。

    不同糯米粉吸水性不同,这个糕点关鹤谣前后带孩子们做了三次,唯有梁子每次都做得不软不硬,口感刚刚好。

    你若让他,他可能自己也不明白,但手上就是有准头。

    三局两胜,现在两队各剩一局,最后的决胜局就尤显重要。

    这一轮的题目是五香糕。

    进行到此时,围观众人都看出店家并非哗众取宠,而是真的一丝不苟在举办这只有孩子们参加的比赛。

    即使如此,看到伙计们喊着“白术”、“茯苓”、“黄实”把这些药材粉末一样样端上来,还是暗叹店家真是肯下本钱。

    五香糕蒸好,清新药香徐徐飘出,评委们尝过之后剩下的照例送给其他观众,食肆外面其乐融融。

    等到大众评审们投竹筹时,戏剧性的一幕却发生了——

    五香糕的口味就和它的药性一样温和、不争,没有什么亮点,也没有什么容易掉进去的坑,因此两边完成得都很好,投竹筹时便没有出现前两轮那样一边倒的明显趋势。

    几乎是前一个人投给红队,后一个人就投给蓝队,十分胶着。

    因此直到最后数竹筹时,众人都不确定是哪边赢了,只能不自觉安静下来,屏着呼吸聚精会神等结果。

    孩子们也紧紧和队友挨在一起,紧张得握着彼此的手。

    围了里三层外三层人的食肆外,却忽然一片静谧,每一枚竹筹的清脆响动都听得清清楚楚。

    谁能想到,一场孩子们之间的较量居然这么牵动人心!

    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结果——

    “红队二十个。”关鹤谣扬声道。

    掬月一愣,“蓝队也是二十个……”

    关鹤谣一拍脑门,怎么把陈掌柜忘了!

    陈掌柜何其繁忙?八仙楼今日开着重阳菊花宴呢,早就好他来待一会就走。

    所以第一轮比赛结束后,他便已离去,这就使得本来奇数的竹筹变成了偶数。

    上一轮票数差距明显,便没想起来这一茬,谁知现在出差错了!

    “这……”

    关鹤谣也愣了,环视一周,正不知如何收尾。

    “嗨!就都算赢了呗!”

    随着这一声叫喊,人群中曝出一阵笑声,纷纷附和起来。

    “可不是嘛,都厉害!”

    “了不起!”

    “瞧他们了!这是有真本事啊!”

    关鹤谣笑起来。她看向孩子们问:“算两队一起赢,可以吗?”

    孩子们不约而同点点头。

    “好!”

    于是在乐师气氛组的帮助下,关鹤谣宣布了第一届慈幼杯厨艺比赛的胜负。

    欢呼着蹦蹦跳跳的孩子们,喧闹的围观人群,喜气洋洋的自家伙计们,好奇地频频回头的路人……

    没想到最后是这样的结局。

    关鹤谣唇边笑意更深,真好啊,皆大欢喜,皆大欢喜。

    有这一出大团圆的开场好戏吸引了人气,待阿鸢食肆半掩的门扉终于完全开,正式开张时,围观的人群便蜂拥而入。

    转眼之间,每桌都坐了人。

    要不是有两桌预留给孩子们吃庆功宴,怕是也要被抢占。

    关鹤谣组织孩子们坐好,毕二和掬月给他们上菜。

    借此机会,关鹤谣正好向其他食客介绍起今日的菜品来。

    “砂锅羊肉,加了胡萝卜和山药炖的。”

    “鲜味有三鲜豆腐汤和蒜蓉粉丝蒸虾。”

    “卤鸭四件,分别是鸭脖、鸭胗、鸭肝和鸭掌。”

    “素菜有清炒菱角、酸辣藕丝和上汤菠菜。”

    “也有几样这两桌上没有的。”

    见众人都抻着脖子往这两桌看,关鹤谣指着柜台上悬木牌,“自家腌的醉虾醉蟹,还有辣子鸡,诸位都可尝尝。”

    话间,掬月又端了一盆碧绿的面条上来,便有人问:“这个时节了,娘子还卖槐叶冷淘?”

    关鹤谣一笑,“这不是槐叶冷淘,是甘菊叶做的甘菊冷淘,也自有一股清香。”

    随刀落银缕,煮投寒泉盆。

    杂此青青色,芳草敌兰荪。(1)

    初春用槐叶做冷淘,是明知天气还没热起来也要贪凉。

    暮秋里用甘菊叶做冷淘,则是趁着天气还有一丝丝暖意赶紧贪凉。

    总之,贪就对了。

    贪嘴是人类的本能。

    “原来如此,这甘菊叶我倒是没吃过,也不知什么味道。”

    问话的人恍然,也和同伴点了甘菊冷淘,并着两样热菜。

    他一起头,食客们都活跃起来,纷纷要开始点菜。

    关鹤谣嘱咐孩子们一句“先喝热汤”就投入了混乱的点单战局。

    好在今日把毕二娘子请来帮忙,炖煮之菜也好做又省心,很快每桌都上了几样饭菜。

    羊肉的浓香,水产的鲜香,蔬菜的清香,厅堂里香气四溢。

    有食客吃得心花怒放,喊道:“再来一壶菊花酒!”

    关鹤谣听得心花怒放,开食肆就爱听人要酒——最挣钱,最省事。

    今日该喝菊花酒,她早从酒坊买回数坛。

    送酒时,只见那食客开腰间系的锦囊,倒出几粒茱萸子,放到了酒盏里。

    金闪闪的菊花瓣和红彤彤的茱萸子相映成趣,关鹤谣忍不住多看了几眼。

    食客见她在意,便笑道:“这是某家乡的习俗。菊花是延寿客,茱萸是辟邪翁,重阳的时候一起饮下,取个好兆头。”

    “真是受教了。”关鹤谣赞叹这寓意着实雅致吉祥,当下去街上买回几枝茱萸,插到瓷瓶里供大家取用。

    她这一整天忙成个要飞起的陀螺,但是没忘了信国公府那边的礼数。

    早在她品评孩子们糕点的时候,她亲自做的糕点就已经送到了云太夫人和关潜手中。

    关潜欣喜地把儿子叫来显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