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 第 82 章 动了谁的奶酪

A+A-

    卫川刚刚坐到桌前, 闻言站起身,朝阿康伸出手,“本来应该我们主动去拜访的, 但今天刚安置好太匆忙, 所以想明早过去的。”

    阿康点了下头,伸出右手握了握,“父亲母亲跟各位合眼缘, 所以让我来请,平常有游客过来, 我父亲从未这么热情过。”

    卫川便叫了秦大春,又叮嘱北去行李里取些像样的东西出来当礼品。

    北收拾好东西给卫川递过去,犹豫了一下,“川哥,要不你们俩去吧,我在这儿吃一口就行。”

    一直默默吃饭的阿晃这时候开口, “这里的规矩, 不接受邀请是非常不礼貌的事。”

    北有些尴尬。

    阿康出来圆场, “没那么严重, 就是我母亲很喜欢这位姑娘,想着让姑娘去尝尝她的手艺。”

    北颔首, “盛情难却, 那我一起去。”

    阿康家的房子在村子最西边, 是自建的二层楼, 一楼是厨房饭堂和招待客人的厅堂,二楼是睡觉的地方。

    许北原以为这种边境村落经济水平会非常落后,村民就算没有衣不蔽体,也就勉强混个温饱罢了。

    可到了这里才发现, 这村子的生活水平比想象中好得多,村民穿得很有地方特色,看气色吃得就不错。

    最让北惊奇的是,这村子非常干净。

    包括现在他们所在的村长家,也是窗明几净,饭桌上看不到一丝沉年的油腻。

    村长家晚饭准备得很丰盛。

    其中一道菜北在镇上吃过。

    她问阿康,“这个叫福鸡菜?”

    阿康点点头,“对,这菜是我们这里的特色,耐热又耐寒,一年四季都有,味道还不错吧。”

    “是,很好吃,只是这福鸡究竟是哪两个字?福气的福,公鸡的鸡?”

    之前阿康他在镇上念过高中,现在就在村子里给孩子们当老师。

    他摇摇头不是这两个字,回身拿起纸笔,重新写了两个——扶乩。

    北一怔,觉得嘴里的菜都不香了,“这个扶乩?”

    阿康笑了,眼睛亮晶晶的,“不好听是不是?叫这个名字,是因为这菜最初长在西坡,西坡那边有一处遗址,旧时用来举行某种仪式的……”

    “那这菜都是从那边采过来的?”

    “当然不是,这菜现在遍地都是,只不过名字没改。”阿康想了想,“明天你们可以四处走走,但从我家里往西不远有一个西坡,那边立着一个没有字的石碑,不要跨过石碑到里面去,那是我们这里的禁地。”

    卫川把话接过来,“这点你放心,我们尊重当地的文化。”

    阿康酒量不好,加上卫川明天要开始工作不宜饮酒,所以大家都以茶代酒,阿康敬了卫川一杯,“听你们是来采煤的,村子里要真能开出煤矿来,那可要重重谢你。”

    卫川饮下一杯,问,“在镇上找向导和翻译的时候,过程并不顺利,我还以为这里很闭塞。如今看来,当地村民淳朴又热情,看来是我多虑了。”

    阿康忍不住笑了,“外头那些人只是被传言吓坏了,不愿跟我们占丌山村的人过多接触。”

    “哦?什么传言?”

    “我们这里地形特殊,容易塌方,还山崩地裂的闹过几次,来也巧,每次这样的事情发生,都是在外头的人私自进到石碑里面之后,那些人难免受伤,这十多年回起来也的确是死过几人,所以外面传得很玄。”

    “哦。”卫川点点头,“那些人不知道那里是禁地?”

    “当然知道。他们到了村子我们就第一时间告知了,前年开始我还在石碑那里立了块牌子,但他们就是好奇……”

    北问,“那怎么不在石碑那里加人手看着?”

    “家家都有农活,没人愿意去看着,话已经过了,他们非要犯禁……”阿康摇摇头,不了。

    这顿饭虽然准备得很丰盛,但北吃得并不舒服。

    等吃过后到游客房取了行李,北跟卫川到了住处。

    村长婆娘已经找人给扫过了,虽房子破旧了些,但里面还算整洁。

    睡觉的地方是张床,床上有现成的被褥,北看了看,干净的,没什么异味,但她还是取了新的床单被罩出来换上,才满意地拍拍手。

    此时将近夜里九点,山风越来越凉,北和卫川看了下厨房,只有一个简易的窄口炭盆,里面的炭还没完全熄灭,上面放着一壸温水。

    卫川把类似瓦罐的炭盆里添了几块炭,拿到睡觉的屋里,放到门口,把温水倒进杯子,又从水缸里装了些凉水进水壸,重新放到炭盆上去。

    两人脱了外衣躺到床上,卫川搂着北,北,“明天咱们先出去转转。”

    “行,记得确认下队员们都知道不能到石碑后面去。”

    后来再了些什么,两人都不记得了,只知道着着就睡了,一睁眼已经是第二天。

    卫川醒来时怔了半晌,他竟然都没来得及亲一下北就睡着了?

    北也自己太累了,睡得很沉,似乎刚闭眼就睁眼,可睁眼已经天亮了。

    两人简单收拾了下就去游客房,队员们昨晚睡得都不错。

    吃过饭,卫川叫上大春王炎,还有两个战士,一起出去观察地形并做土质取样。

    因为地形的缘故,占丌山村清早的雾气很大。等上上午八点多,浓雾转薄,渐渐散开,阳光从云层里缓缓露出,照在村舍和河石桥上。

    吃过早饭村人们拿着农具牵着牛,身边跟着蹦蹦跳跳的孩子,一家家到地里去做活。

    他们脸上见不到行色勿勿,牵牛的手里也没有鞭子,任耕牛甩着尾巴慢悠悠地走。

    像是一副静?的山水画。

    北东瞅瞅西望望,路上遇到村里人,就笑眯眯地招手,村里人看起来有几分警惕,但孩子们性子单纯,多半会回应她。

    这时候她便招招手,从口袋里掏出糖果送给那些孩子。

    北心情很好,跟着卫川他们一起走,不知不觉到了西坡。

    这村子三面环山,出口在东侧,所以西坡那里是死胡同。

    看到石碑,几个停住脚步。

    往里张望,可以看到四根用大块碎石垒成的石柱子,柱子有两米多高,上面插着幡,还挂着五颜六色的布条。

    目测,这是举行什么仪式要用到的,再想到那个“扶乩菜”,北估计,是做祭祀或者迷*信活动的地方。

    几人原地站了会儿,转身后能看到村长家的房子,几人要回游客房时,突然见树从里有个身影一闪而过。

    卫川反应快,迅速追了上去。

    结果那人熟悉地形跑得飞快,卫川只见到背影是个孩子,怕跟着追再迷路,只好折返。

    王炎纳闷,“他跟着咱们干什么?是不是监视我们?这村子奇奇怪怪的。”

    大秦,“他们关起门来过自己的日子过惯了,再这禁区总有人闯,或许为了咱们的安全着想,派个孩子过来看看,也情有可原。”

    “真就那么邪性?只要有人进去,就落石滑坡山崩地裂?”

    秦大春回道,“昨晚我找阿晃问过,他得跟阿康得没差,据有个导游跟着进来过,他阻止一对情侣不让他们进去,结果两人不听,进到里面后全死了,这导游因此惹上官司,公安以为是他谋财害命,后来再没导游来。”

    卫川也,“我们的目的不是人家的隐私,所以还是尊重他们的忌讳为好。”

    几人边边往住处走,吃过午饭后阿晃收了钱便回镇上了,卫川则指挥队员们把设备卸到村子南边山脚下。

    下午,钻探兵开始作业了。

    临眼前,卫川还特意去村里的学校跑了一趟,跟阿康明下午开工,噪音会比较大,让多担待些。

    阿康别的没,再次确认他们是要找煤,并且没进过禁地,便让卫川开工了。

    占丌山土地肥沃,但地下的结构却很复杂,钻探机下去,比预料得硬度要大得多。

    卫川和秦大春定了五个钻眼取样,钻机上的钻头是卫川在国家时提供数据研制出来的,比地质队原来的钻头好用一倍。

    机器启动时,村民陆陆继继过来看热闹了。

    钻探工作持续到第四天午后时,到达了之前计算的位置,之后取了样出来。

    这些数据是根据吕航上课讲的要点,经过多人演算过的,五个钻眼都取了样后,要用自带的设备检验一下成份,如果含金量足够,成份合格,就要开始槽探接着取大样。

    晚饭时北多做了几个菜,众人庆祝阶段性胜利,村长和阿康还特意过来问了问,究竟有没有采出煤来。

    卫川要等化验结果。

    阿康有些奇怪,“煤是黑色的,不是一眼就能看出来吗,为什么还要等检测结果。”

    卫川只好想了个理由,“煤也有好有坏,热量值相差很多,热量如果太低,或许我们就放弃了。”

    阿康问,“那再往下试试看呢?”

    “基本就定在这个深度了,接下来要横向作业,看看能不能拿到合格的矿样。”

    阿康没再多什么。

    结果等北和卫川回到住处后,阿康又来了。

    这次阿康手里提着一个筐,里面装着几块矿样。

    卫川不解,问他这是做什么?

    阿康拿出一块矿样,指着上头一处问卫川,“你们是冲这个来的,对吧?”

    卫川瞥了一眼,只见那矿样上绿油油一片,还闪着光。

    那是块玉。

    卫川摇摇头,“真不是。”

    他今天拿到采样时,也看到了玉石,当时觉得不对劲。

    于是找到秦大春他们,让他们又重新计算了下钻的深度,发现没有错。

    按道理玉脉和金脉没有在同一个深度共存的道理,所以卫川算明天去镇里个电话,重新跟吕航核对一下数据。

    不过现在看阿康这样子,地质队这次取样,恐怕是动了村民的奶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