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神宗现 ·
玉泽本还伏下身子, 畏畏缩缩不敢言,此刻听那女杀手句句针锋相对,忍不住大喊道:“你不要不识好歹!把宗主请过来, 是因为你们西凉人总只能见到一个孩儿, 天机道没有合作的诚意。如今宗主来了,你还有什么可挑刺的!”
女杀手止不住那刺耳冷笑,她竟伸出纤细手指来,沿着宗主的银色面具边界,好整以暇地勾勒出一道弧线, 妩媚眼神一刻也未曾移开,似乎在欣赏什么绝世名品。
她蓦地止住笑,语气刻薄道:“我又没见过他, 你把这大街上随便一个人拉来,是宗主也可以。女哪里会知道呢?”
宗主冷冷拂开她的手:“你倒是有闲情逸致关心我的身份, 今日裴誉就要进宫面圣,你最好是已经清理了一切痕迹。”
这女子听不得宗主激她,反唇相讥道:“照你这么,那道坛里也出了岔子。杀掉司徒岳的不是别人, 正是贵道道坛中人。若不是他横生枝节,我们西凉怎会失掉这一枚重要的棋子!”
宗主不过扫了一眼玉泽, 玉泽便已战战兢兢, 殿中所有道徒为了避嫌都已屏退干净,此刻他亲自绕到神宗殿之后。
不知启动了何处机关,那数丈高的神宗像, 竟自背后缓缓开启了一道暗门。门后有一男子, 神色萎靡,蜷缩在内。
无数前来虔诚跪拜的信徒, 竟从未曾想过,那悲悯俯视着他们的神宗,铸造之时号称耗费铜数万斤以及无数信徒供养而成的神宗像,竟是内里空心,并无一物。
那女杀手啧啧称奇,抚掌大笑:“妙哉妙哉!你们中原人有句话吧,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不就是你们天机道,还有你这个宗主。”
“彼此彼此。那金玉,不正是到了司徒岳,还有你们这群西凉蠹虫身上。”宗主冷眼望着玉泽,并不多看她一眼。
那女杀手饶是汉话再流利,亦听不懂“蠹虫”二字,但也知不是什么好话,便冷哼一声,再不话了。
玉泽得把这身高八尺的男子从神宗像之内拖拽而出。可怜他不过八岁儿童身姿,干这活确实是难为他了,只见他一路费尽吃奶的劲儿,一路拖动那男子衣领,可是只不过动了咫尺之距。
他灵机一动,俯身在那男子耳边了一句什么话,那男子竟变得亢奋起来,一路匍匐着,蠕动着,竟奋力来到了台阶之下。
因为曾被加以刑罚,他那内衫破破烂烂,血痕满身,殿中地面,皆是他迤逦而过所留下的血迹。
他好不容易爬到台阶前,在宗主脚边俯身膜拜,嘴中如痴如醉道:“信徒得见神宗,死而无憾,死而无怨了!”
宗主眉目冷冽至极,他一脸嫌恶问道:“你就是永安城中,模仿人俑匠手法杀人的人?那个冯七?”
女杀手颇带兴味,仿佛正在戏台之下,欣赏这一出好戏。
冯七听宗主问话,更是癫狂:“宗主知我名姓,宗主知我名姓,哈哈哈哈哈!宗主他知我名姓!”
玉泽满额是汗,躬身道:“这人原先不是那么疯疯癫癫的,可能是见了宗主,才……”
那殷红血痕,已沾染到了宗主白袍之上。他一脚踹在那男子心口:“滚远些。”罢整了整衣袍,无奈道,“吧,为何要杀了那些人?”
冯七如同办了件天大的差事,要来向主人复命。他被踹倒在地,竟也不以为意,痴狂道:“这些人都曾到神宗殿内忏悔,他们死有余辜!”
玉泽心翼翼,在旁补充道:“据我们审问时,他招供,这些死的人,有的放火烧死全家,有的故意在殉情时诱骗情人服药,自己却反悔,还有的人污辱良家女子。因此他才动手杀掉他们。”
“不错!”冯七不死心,重又匍匐至宗主脚边,銥誮“这些人都该死!因为他们,神宗才迟迟不现世,无法让世间重新恢复澄明净澈。”
“你杀了谁不好?偏偏要杀司徒岳!累及全盘大计。”宗主这回没再踹开他,而是俯身道:“神宗现世?”
“您就是神宗的使者,神宗让您来这世间,涤清一切罪恶,这样,他便会现世了!”
宗主眼中现出狠绝之意:“若我是使者,那神宗何在?”
冯七望着神宗像,如痴如醉道:“我来助您一臂之力,总有一日,神宗会降临人间的!”
女杀手看了半天好戏,心满意足道:“宗主大人,现在有何对策?”
宗主冷笑道:“天机道和西凉折腾这许久,不就是为了让两国有交战的理由吗?既然如今大梁人杀了西凉使节,你也可以向你的主子禀报此事,让他向大梁兴师问罪。”
“好让你坐收渔人之利吗?”女杀手不甘示弱道。
“你只管等着。”他对玉泽道:“把那个做人俑的……”
玉泽接得极快:“高启德。”
宗主弯腰,轻拍了拍他的发髻,像逗弄一个孩儿,嘴中吐出的话却是冷酷无比:“对,把高启德也绑来,连上冯七一起处理了。记得,必须做得干净,决不能让大理寺的人发现蛛丝马迹。”
裴誉与母亲一道,早早入了宫。出侯府时,母亲只不过随口了一句:“既是无缘,便尽早忘了吧。”
裴誉一惊,不知为何母亲会知道他和成宣之事。他并未多言,只掀起帘子,望了望马车外的熙攘街景。
宫人指引着他们,来到太后所居的昭鸣宫。
太后不喜光,又畏冷。因此便由重重帷幔隔绝了外头日光,又因过于昏暗,殿内层层叠叠,垂下了数不尽的正燃点着的烛台,此中烛火明明灭灭,闪动着昏黄暗光,每次裴誉来此请安,都倍觉压抑。
太后上了年纪,醒得也早,已候着他们前来:“可用过早膳了?”
殿内地炭从秋天便燃着,即便赤脚踩上,也暖和得很,裴誉热得发闷,有些坐立不安。
母亲道:“用过了。”
太后向裴誉招招手:“誉儿莫急。稍后皇帝下了朝,便会来此问安。”
果不多时,永嘉帝进了殿。裴誉记得他与爹爹年纪相仿,不过近中年,但雍雅中满是疲惫,他揉了揉眉心,道:“这一大早的,为何皇姊和誉儿为何也在此?”
太后屏退了内臣,裴誉便大胆道:“舅舅,微臣来此,是有要事禀报。”
太后微微颔首,他便把人俑一案的始末,此案如何牵连到定西军前参将司徒岳的身上的过程,粗略了一遍。
他亲自奉上那封仅存的书信,又道自己单枪匹马,力有不逮。当日再派人去司徒岳宅子查看时,发现府中大门紧锁,无人应门,如今正待得了旨意再查封此处。
到了最后,裴誉才出今日殿上他最想的一句:“臣父和那数万定西军将士,是无辜枉死的!”
永嘉帝看不懂那西凉文,扫了一眼便放下了:“不是朕不信你,如今仅凭你一面之词,好不容易维持三年的两国和平,难道要单方面毁掉吗?”
裴誉心中一凉,俯身朗声道:“请陛下明鉴!那女杀手乃西凉人,和司徒岳一直潜藏在永安城内,图谋不轨,也许西凉早已心怀叵测,包藏祸心,伺机再度攻大梁。”
永嘉帝却不接他的话:“你人俑匠一案里,还牵涉了一个西凉人?”
裴誉不解其意,只道:“不错,那是西凉使节魏正元。他□□虐待平民女子,惹来杀身之祸。”
“这半月后便是太后寿宴,为昭示两国情谊,朕已下旨邀请西凉国派权贵出席,若如今对西凉发难……”永嘉帝左右两难。
眼见永嘉帝态度不置可否,裴誉急急道:“即便大梁对此事不置一词,西凉也会借机利用魏正元之死对大梁诸多刁难,甚或挑动战祸。”他以头触地,“难道皇上不想永远解决西凉这心腹大患吗?”
他心中寒意阵阵。入宫前,他满以为能为父亲和死去的将士们报仇雪恨,可如今听皇帝话里话外的意思,他根本不想边疆再起战事,只想苟且偷安。
永嘉帝挥挥手,那薄薄的书信被带落之地下,无人捡拾:“朕今日乏了,此事容后再议。”知这一句断不可能安抚裴誉的愤懑,他又道:“你可派人查封司徒岳宅子,并全权调查此人过去数年的身世背景,查他和西凉如何牵扯,又送出了什么情报。三法司一切人物力都归你调动。但此事得秘密进行,切不可张扬,一切以太后寿宴为先。”
不等裴誉多言,便让内侍入内,送走裴誉和定国侯夫人。他那皇姊走前,深深望了他一眼:“若早知有今日,当年我定不会听兄长和母亲的话,嫁予裴行远。”
等裴誉和母亲走后,太后长长叹息道:“皇帝,你这般言辞,不怕令故人之子寒心吗?”
“当年朕与定国侯少年意气,还纵马游猎,在上林苑贪玩不知时日,如今也是时过境迁。朕不再是当年那个不知世事的潜邸王爷,而是天下之主了,遇事不免瞻前顾后。行远泉下有知,也会原谅朕罢。”
他远眺那宫殿外展翅飞过的白鸟,想来自己践祚这十年间,早不复自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