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8 章

A+A-

    ◎老奸巨滑◎

    邓琳琅有一句没一句的应着郑春山的话:“前两年我和家里赌气, 没咋跟家里联系。前几天为了光明生产队的牛,不得不给家里电话,表哥才知道我插队的具体地方。”

    “现在知道也不晚。”郑春山笑呵呵的:“有这么一个表哥, 以后你想买啥东西可就方便了。不象咱们老农民,城里一个人不认识, 想找张工业票比登天还难呢。”

    邓琳琅跟着一笑:“那倒是,表哥怕我在生产队买东西不方便, 还真给了我几张工业票。今天时间来不及,等啥时候再上县城,我都给他使了,以后让我爹还他。”

    郑春山听了眼神一亮,问:“你表哥给你多少工业票, 他还能找到工业票吗?”

    邓琳琅有些不解:“郑会计,你很需要工业票吗?”

    郑春山觉得邓琳琅的表哥是有大能耐的人, 应该能解决自己的问题:“唉, 还不是我儿子,眼看着要结婚了, 对象又要个缝纫机。我没有临结婚还要东西的,不如散了这门亲。谁让那个怂子死心眼, 非得娶进门不可,还他哥结婚的时候有自行车,他不要自行车要个缝纫机还不行。”

    “我上县里百货大楼听了,缝纫机跟自行车价钱倒是差不多, 得要三十张工业票, 我没处淘换去呀。”郑春山着又长叹一声, 一脸求同情的表情看着邓琳琅。

    邓琳琅有点不信:“一般不是自行车票难找吗, 工业票也这么难找?”

    郑春山的气一口接一口的叹:“原来我们大子的自行车票, 是我厚着脸皮求大队长到公社找来的。总不能我个个儿子结婚,都让大队长上公社卖回老脸不是。大队长不在意,我自己心里可过不去。”完连路也不看了,就眼巴巴看着邓琳琅。

    邓琳琅吓得忙:“郑会计,你还是看着点路吧。”

    郑春山有气无力的随手甩了一鞭子:“唉,找不着工业票,我哪有心情赶车呀。”

    真有你的。

    邓琳琅无奈的:“我表哥给我的这三十张工业票,是他和我表嫂攒了好几个月攒下来的。要不是我我爹能还他,他也不能一下子给我这么多。”

    “我知道,我知道,”郑春山一迭声的:“我不白要你的,一块钱一张买行不行。你不看我,就看大队长的老脸,先给叔应应急。”

    得,这位连叔都自称上了,邓琳琅正好应下:“给你也行,可你回大队千万别跟人我能找到工业票,要不都来找我淘换,我可没有。”

    郑春山喜的一拍大腿:“叔办事儿你放心,肯定谁也不告诉。你不是要修房子吗,明天我就让两儿子都给你帮工去,千万不用管饭。”

    着,又眼巴巴看着邓琳琅。

    大妮平时眼巴巴看人,只会让人觉得可怜可爱,四十来岁的大老爷们摆出这样的姿态,邓琳琅还是那种感觉:辣眼睛。

    为了让自己眼睛少受点罪,她不得不掏出没捂热的工业票,心不甘情不愿递给郑春山。

    不愧是儿子结婚能买自行车和缝纫机的人物,郑春山当即掏出三十块钱递给邓琳琅,再次表示自己两个儿子明天都会无偿给邓琳琅帮忙。

    陈老实有些不敢相信的看着牛车上满满当当的犁:“咋这么多?”

    郑春山眉开眼笑,好话不要钱似的往出蹦:“大队长,你不知道邓的表哥多有本事,一去农机站副站长都站起来迎接。人家那条子上连多少把犁都没写,现问我咱们大队需要多少。我一寻思,咱们以往到农机站买点农具多难呀,大着胆子一个生产队得三把犁。”

    “要不人家邓他表哥面子大呢,副站长连个喯都没,让人带着我就把钱交了。大队长,这回邓的功劳可大了。我不管你咋,反正我知人家邓这个情,明天就让我两儿子去帮着邓修房子去。”

    “表哥,啥表哥?”

    “要不人家邓谦虚呢,跟咱们是她认识的人,其实那是人邓的表哥,在轻工局连局长的条子都要得出来。”郑春山一脸的与有荣焉。

    陈老实认真的看了邓琳琅一眼,发现她正心不在焉的量着大队部的院子,仿佛没听到郑春山在她的好话一样,不由高看了邓琳琅一眼。

    再看看牛车上崭新的犁,陈老实了巴掌拍在郑春山的后背上:“越越没谱。我是那话不算数的人吗。一个生产队比计划多买到一把犁,邓当然有功。不能光是你们家两子帮邓修房子,各生产队都得派人,去的人各生产队记工。”

    着也往大队院里看了一圈,指着仓房对郑春山:“我记得原来修学的时候,好象剩下一根大梁和点椽子,就先借邓用吧,要不她一个姑娘不好淘换。她表哥是干工作的人,不能让她老麻烦表哥耽误工作。”

    原本心不在焉的邓琳琅,一下子清醒过来,两眼晶亮的:“大队长,我不占大队的便宜,那根梁和椽子多少钱我买。不过能不能给我批块宅基地,要不人家许茂山回来,我修好的房子让还是不让。”

    陈老实乐了:“许茂林跟你埋伏呢,那房子许茂山去城里之前,就卖给许茂林家了。不过他还有亲兄弟,怕知道了对他有意见,都没敢声张。许茂林家不急着用房子,想等他二儿子结婚的时候再把房子翻盖了,要不他敢做主把许茂山的房子借给你住?”

    “那我要是从许队长手里买房子,许茂山的兄弟知道了,会不会找我的麻烦?”邓琳琅把自己的担心出来:“我一个人带着个孩子,架可不过人家。”

    郑春山忙:“大队长和许队长是向着你呢。再批宅基地不能超过三分,能有许茂山那个院子大?放心吧,等你买了之后,就让大队长是他跟许茂山电话,替他做主卖的,他那两个兄弟也不敢炸刺。”

    如果房价不高的话,从长远看来买下许茂山的房子,似乎比新宅基地更占便宜,邓琳琅便点了头。陈老实马上让郑春和去叫各生产队长来大队部拉犁,留邓琳琅等着许茂山来谈买房子的事儿。

    郑春和头一站便到了庄头,所以许茂林是头一个到的。陈老实跟他了邓琳琅今天的功劳,许茂林的反应跟郑春山一模一样:“邓,有这关系你咋不早,早了知青办那两人昨天也不敢为难你。”

    邓琳琅尴尬而不失礼貌的微笑:“我也不知道表哥有多大能耐,今天为了大队的利益,好歹试一试,没想到就办成了。”

    陈老实摆了下手:“先别这个。邓不是想搬出知青点嘛,我看许茂山那房子你就卖给她得了。以后有了邓,你们庄头肯定是大队的头一份。”

    如此明显的向邓琳琅示好,许茂林自然听懂了。可许茂山那个院子实在让人舍不得放手,他有些含糊的:“当初买房子的事儿,孩子他娘也知道,我得回去跟她商量一下。”

    “商量啥商量。”陈老实有些不满的:“那房子你们买的时候是二百块,让邓给你个二百五,等你二儿子盖房子的时候,我多给他批出一分来,就这么定了。”

    邓琳琅被“二百五”这个数额惊了一下,不是觉得陈老实一语双关,而是她根本拿不出这么多钱来。此时农村的宅基地只要符合条件就能申请,根本不用花钱,一下子要二百五的话,再长远的收益邓琳琅也觉得不划算了。

    “大队长,你还是给我批一块宅基地吧,我实在拿不出这么多钱来买房子。”邓琳琅不觉得自己出不起二百五是丢脸的事儿,同意买房拖着不还人家钱才丢脸,还会把刚跟郑秀敏建立起来的友谊船翻。

    陈老实恨铁不成钢的看了许茂林一眼,对邓琳琅:“你要实在不想要许茂山那个房子也行。他那房子不是在庄头西道口了吗,旁边那块划给你,边上有一分荒地种不出东西来,你围进院子就行。”

    邓琳琅连连点头答应,许茂林倒有些不好意思的:“邓,我……”

    邓琳琅笑的十分真诚:“队长,你别在意。我跟大妮就两个人,盖间屋子就够住了,用不上那么大的院子。”涉及了利益,人家不想让你不是原罪,话开了以后才好相处。

    许茂林见邓琳琅态度大方,也放下心来:“行,别看现在天气冷了,可还没上冻呢,明天我就安排人帮着你地基。”咋也得赶上冻之前把房子替邓张罗起来。

    话间,其他几个生产队长陆续到了,听今年一下子有三把新犁,个个都很高兴,都进大队部要看庄头有能耐的女知青一眼。

    陈老实对每个生产队长都了邓琳琅的功劳,言明为了感谢邓琳琅,明天各生产队都得派壮劳力带工分帮着她盖房子。

    没有生产队长不同意,因为他们受农具不得力的苦受得太多了,对于帮助他们买到新犁的邓琳琅,都发自内心的感谢。

    邓琳琅被接踵而来的惊喜搞得有点晕,向陈老实:“大队长,我还啥都没准备呢,各生产队来了人也没活干。”

    “还准备啥。”陈老实瞪了邓琳琅一眼:“他们又不用你管饭,地方有许茂林帮你划出来。各生产队都有以前晒的用不着的土坯,明天一人给你带一推车,还不够给你垒院墙的?”

    可盖房子不止垒院墙。

    邓琳琅求助般看向许茂林,这里的人她跟许茂林最熟悉。

    许茂林便替邓琳琅开口了:“大队长,邓盖房子,也不能光指着各生产队那点不用的土坯,地基的石头、大梁、椽子、苫的麦秸、和泥的麻刀,都得现张罗。”

    陈老实沉吟一下,问:“邓现在一天能挣几个工分?”

    许茂林搞不明白话题咋转到邓琳琅挣的工分上,老实的回答:“现在她去跟大富放牛了,大富一天十个工,她八个。”

    “一天八个,你们队去年一个工九分,就是七毛二……”陈老实掐着手指头念念有词,最后谁也听不清他在念叨什么。

    “邓,你们家是不是跟兽研所的人很熟儿,牲口病了电话病成啥样,他们都能帮着出药方?”陈老实这次问的是邓琳琅。

    邓琳琅同样不知道他的用意,不过现在她不缺积分,还是敢应下这话的:“只要不象光明生产队的牛病的那么严重,一般的病兽研所都能治。”

    “听到了吧?”陈老实的目光在屋里或坐或站的生产队长们身上扫了一圈:“我想把盖学剩下的那根大梁,还有椽子,先借给邓,等庄头今年分红之后,让她慢慢还给大队。”

    老奸巨滑,绝对的老奸巨滑。邓琳琅算是明白啥叫人老成精了:陈老实除了向生产队长介绍她已经看得到的功劳,还给生产队长们画了张大饼——想以后到农机站买农具不用排队吗、想以后生产队的牲口有病了马上治好吗?

    还等什么,快点给邓琳琅好处吧,好处给的越多,以后沾光的地方越多。不信,手里的新犁能证明吧?怕她还不上钱?邓在生产队有分红,大队敢把大梁椽子借给邓琳琅了,你一个生产队怕什么!

    这不,一个站着的生产队长已经开口了:“我们生产队还有点没分的麦秸,可以先给邓记帐。”

    有人开头,很快盖房子需要的东西竟都有了着落,邓琳琅晕晕乎乎反应过来的时候,深深向所有人鞠了个躬:“谢谢大队长,谢谢各位生产队长,我回去就把大队和各生产队借我的东西记清,尽快还给大家。”

    陈老实认真点头:“我们知道你不是欠帐不还的人,也还得起。不过你可不能为这些东西苛待了自己。帐倒是要记清楚,人不死帐不烂。”

    郑春山在旁边乐呵呵的:“哪个生产队出啥东西,我都记好了,大伙看看有没有记错的。明天我带着我两个儿子一起去给邓帮忙,个人帮忙,不算光明生产队出人。”

    邓琳琅:你这态表的未免太快。

    众生产队长:这还是那个为一分钱提留款,能堵生产队两天门的郑会计吗?

    许茂林跟邓琳琅一路回庄头的时候还感叹:“看来今天你们买犁真省大事儿了,要不郑春山那个铁公鸡,肯定不会让儿子不挣公分来帮忙。”一来还是爷三个。

    邓琳琅却有些犯愁:“许队长,各生产队的人都来白帮忙,我不能真不管饭吧,那也太不过去了。粮食我倒是还有点,加上大妮的能对付到盖完房。可总不能就给人出力的人光喝白菜汤。”

    农村盖房子,搁谁家都是大事儿。许茂林正是想到邓琳琅一点准备都没有,希望她知难而退,消停在生产队呆上两年,有机会他自会向大队推荐人回城。

    不想邓琳琅是个倔的,非得要起房子,陈老实还扇风点火的把这事儿促成,就显得他有些不厚道了。许茂林知道陈老实有一样没错,所有生产队里庄头生产队沾的光最多,以后想沾光也最方便,所以他得做点啥弥补一下与邓琳琅的关系。

    “你得没错。大队的命令是命令,人情咱们也得讲。太不讲人情,来的人干活不尽心,磨蹭两天上冻,墙都能给你冻开缝,受罪的还是你。”

    许茂林想了想:“这样,明天我让你婶子别上工了,跟你一起给来干活的人做饭。我们家里自留地种的胡萝卜拿上一筐,磨上一板豆腐跟白菜烩了,贴上几锅饼子,热热乎乎的谁也挑不出礼来。”

    别人给自己盖房子那么累,却连点肉星都不见,上辈子大方惯了的邓琳琅有些不好意思:“要不让婶子看看谁家有多余的鸡蛋,我收点添盘炒鸡蛋,也算个荤菜。”

    “可不敢那么干。”许茂林觉得邓琳琅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听听这的是啥话,难怪张嘴就敢盖房子呢:“十七八个壮劳力,常年不见油水,一顿炒三十个鸡蛋都不够吃。头一顿吃炒鸡蛋,下顿给他们吃啥?前头吃好了后头吃的孬,那些人得讲咕死你。”

    知道自己又想当然的邓琳琅,虚心听了许茂林的意见,跟着他到了许家。大妮见她直接扑上来,抱着腿不撒开,邓琳琅不得不先安抚好她,问过她早中午都是在许家吃的,有些不好意思的向郑秀敏:“婶子,这两天大妮光麻烦你了。等我房子盖好了之后,一定给婶子做顿好的吃,婶子可不能不去。”

    还人家两顿粮食的话,邓琳琅不出口。她的确不愿意把利益与人情搅在一起,可跟郑秀敏之间有大妮在,早已人情大过利益。

    郑秀敏两口子已经简短交流过了,听她客气后上前摸了下大妮的头:“你别怪你许叔就行。要不是许茂山那房子我们是出钱买的,你在那院子翻盖也没事儿。可你看我这一大家子……”

    谁过日子没点难处,邓琳琅在许茂林不同意出让院子时就理解,拉着郑秀敏商量起第二天的饭菜来,谁也没再提许茂山家的房子。

    想着明天吃饭的人多,自己现有的玉米面不够用,邓琳琅又跑到牛棚,跟许大富明自己接下来几天得忙活盖房子的事儿,都不能来牛棚上工,请他辛苦两天,每天中午到自己那里吃饭。

    许大富连连摆手:“你忙你的去。我要不是这两头牛拖累着,也该去给你帮忙。帮不上忙还吃饭,我成啥人了。你要是顾不过来大妮,就让她来牛棚跟我呆着,上我家让你婶子看着也行。明天我让你婶子帮你做饭去。”

    邓琳琅听他句句不离大妮,才想起来许大富的媳妇孙桂英,是那年逃荒到庄头的,一块玉米面饼子就嫁给了半老光棍许大富。可能是从亏了身子,孙桂英跟许大富这些年都没孩子。村里跟许大富年纪差不多大的人都当上爷爷了,这两口子出来进去还是两口人,难怪看到大妮这么亲。

    有人跟她一起疼大妮,邓琳琅当然高兴:“行,要是那边太乱的话,我就让大妮来找你。”

    大妮拉着邓琳琅的手,冲许大富笑的很甜:“明天我给许爷爷送饭。”孩子最知道谁对她好,笑得一点负担都没有。

    许大富听的眉开眼笑:“不用你送,你孩子家家的可不敢干累活。”完还看了邓琳琅一眼,看得邓琳琅哭笑不得。

    再回到知青点,知青们还没下工,邓琳琅正好先把晚饭做出来。往锅里添了瓢水,点着火让大妮看着,算是把灶占上,自己进屋里拿面。

    明天别人干活,邓琳琅自己得装着去磨面,决定今晚贴锅饼子出来,明天早起一热就能吃,省事儿。

    趁着屋里没人,邓琳琅直接拿积分兑了五袋大米、两袋五十斤的面粉、十袋十斤装的玉米面、一袋奶粉、几个大大的手提袋,把粮食去了包装捣鼓到手提袋里,分门别类的放进储物格中。

    一下子花去五百八十积分,心疼的系统声调终于有了起伏:“请宿主珍惜积分,请宿主珍惜积分。”

    珍惜积分办不成事儿,还得饿着肚子受气,邓琳琅学着系统原来的腔调,慢悠悠:“悠闲养老的定义是……”

    系统:原来你是这样的宿主。

    听不到系统唠叨,邓琳琅好心情的开柜子,从分到的粮食里舀出两缸子玉米面,又毫不手软的从储物格里取出一缸子白面,两勺奶粉放到盆里,用手直接搅和均了,才来到厨房。

    “娘,晚上吃啥?”大妮表示自己对邓琳琅的手艺十分期待。

    邓琳琅笑着逗她:“吃饭。”

    好吧,算她没问。大妮也不失望,继续认真烧火——娘做出来的东西,每一样都是她以前不敢想的,要是她有娘这么好的手艺就好了。

    大妮悄悄抬头,看着忙碌的邓琳琅,把她的动作都记到心里。

    作者有话:

    感谢:粥桃、狂猫、微积分不挂科、夜落、柠檬糖霜、17622433、唯菀灌溉了营养液,是你们的支持让作者有了更新的动力。

    今天是开奖的时间,中奖的伙伴们记得举手哦。

    ◎最新评论:

    【"挑不出礼来。”"给作者大大捉个虫~

    理】

    【卡卡卡卡卡卡卡卡卡卡卡卡卡卡卡卡卡卡卡卡卡卡卡卡卡】

    【

    【天哪,非酋本非也有中奖的一天,救命啊,好激动!!!】

    【大大加油】

    【中奖啦,谢谢太太!!】

    【中奖啦~  埋下一颗地雷,会结出好多好多更新章节咩?】

    【不记得那本书讨论过那个时代的问题,那个年代的人不勤快吗?勤快的,一滴汗水能累成八滴,可人民依然吃不饱饭!还有知青下乡是因为城市没有粮食养活不了那么多人口了,大领导只能让他们下乡到广阔天地去寻找生机,知青们吃的是老农民们本来就不够吃的从牙缝里挤出来的粮食】

    【不够看呀 大大加油更哦~】

    【非酋本酋】

    【要盖房子了】

    【妙笔生花,给一颗地雷做奖励吧!】

    【撒花撒花撒花撒花撒花撒花撒花】

    【人与人光靠感情就能相处融洽是不可能的,得看能给对方什么,收获什么,都是你来我往,大方容让。

    有的邻居能和你一样一样吃食礼物的相处,有的只拿不出,交往不下去。】

    【都是占便宜的人,不行就以什么做威胁。女主真是大环境下没地方跑路,这个地方的人也没几个好的】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