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户部的进度还算快,整个户部所有官员没日没夜的忙了三天。三天之后,户部侍郎就把康熙要的五年内所有关于河南现有耕田的统计,拟好奏章放在了乾清宫的案桌上。
奏章详细的明了,现在登记在册的河南的人口,包含农籍,商籍,工匠籍以及官籍,总数量为九百八十万。因公务人员少,河南的总面积无法确切丈量,但已知登记在册的现有良田是六百七十万亩。所有持有者的具体姓名也有具体的典册。
有了详细的数据,再开会时制定相关政策效率就高多了。
康熙拿到户部上报的折子,看过之后,心里大概有数。第二日一早,就把此事在早朝上宣布,让朝臣们讨论是否有其他要补充的。
有耳报的朝臣已经通过了一些渠道听闻,但没有的则尤其惊讶。更令众臣震惊的是,朝廷竟然允许百姓持有开垦出的荒田。
当即有人站出来反对,认为现在默许百姓持有开垦后田地,会让百姓升起贪念导致互相倾轧,恐怕一乡或一村之人会因此而内斗。开垦出的田地应由当地府衙统一分配管理,则更利于朝廷税收。
除此之外,反对派认为,利用当地科考学子监督政策执行这事,同样有待商榷。以科举学子作为朝廷喉舌,恐会引得学子们反感,更不利于招揽人才。
有人反对,自然也有人赞成。赞成者认为这是为民谋利的好事,以耕田做奖励,更能激起百姓开荒的劲头。
对于利用学子监督之事,赞成派同样认为,学子们参加科举考试就是为了入朝为官,为天下百姓谋生计。考试之前监督官府做事,可以当做提前入官场的历练。
这样更利于成为百姓们的父母官。
两派之间不能互相服,争吵程度堪比巨浪击石。到最后,还是康熙亲自发话此事已成定局,反对派才渐渐安静下来。
没有了反对之声,众臣把此事仔细商量过,又在胤礽原来的建议上补充了数条规矩。
具体补充如下:
第一,现在已经耕田超过五亩之上的农户不得再参与开荒,每个参与开荒的人必须在当地官府核对,并登记好户籍之后才可以开荒。所有外省百姓,无论何籍,皆不得开垦荒田。
第二,已有耕田或者原本耕地现已荒凉的人家,如想参与开荒,原持有田地不得超过3亩以上。原有土地也要有当地府衙所开具的书册才可以申请。
第三,所有商籍人口不得参与开荒,所有官籍三代内宗亲不得参与开荒。
第四,所有开出的良田全部由当地府衙进行登记,并且造册在案。所有田地从开荒之日起,不得擅自买卖或转增他人。
第五,所有商户现有田地,不论是否隐田不报,都按照现有数量合算。如日后再发现其隐田,则按照重罪论处。
以上种种规矩,皆由公文形式通知到各府。河南地域内所辖九府,必须以公文上的规矩作为开荒守则,若有违背,同样以重罪论处。
之所以设定这样的规矩,一是怕因为初步尝试,步子迈的太大会导致结果并不那么喜人,二是怕其他省人员听闻有这样的政策,会通通涌入河南地界,间接使外省人口大量流失。
要知道,去年一场旱灾,各地的人口变化之大,可要比丰年大的太多了。
当然,朝会时除了讨论规则,顺便也确定了,开荒之后暂时先种植番薯,种植时应由府衙宣讲如何施肥等事。
这场朝会,同样是从日头初升,开到了正中午太阳高挂天穹。散朝后,内阁把会议讨论出的内容全部总结,预计将会在两日后,把这些公文由专人快马加鞭递到石文辉手中。
因为一直陪着听政却又插不上嘴,胤礽从早站到中午。还是康熙听取意见时余光瞄到儿子不停的转换重心,才意识到孩子可能是站的腿麻了,让人搬了椅子给他,这才没让胤礽干站一上午。
前朝事他现在因为年龄限制,参与感极低。但这次给他汗阿玛提建议的成功例子,还是给了胤礽一些鼓励。
这件事让他明白了,他汗阿玛是不介意儿子出于公心的立场为百姓谋划的。
同时他也在不断提醒自己,一定要注意拿捏分寸感,所有的计划必须一步一步来,宁愿慢一点,也要稳一点。
虽然插不上嘴,但他的脑子也没闲着。做好“花瓶”工作的同时,也在默默听着系统讲今天的物理课。
物理与化学不同,化学好歹还让胤礽能动手做做实验,有点参与感。但物理,尤其前期都是死记硬背,还要自己理解并融会贯通的知识点。
所以胤礽的物理课程进度相对比较慢。
更惨的是,这门课程所有的知识点,通通与他前世几十年,加上重生后几年的人生认知完全相悖。
别的不,就光“运动是宇宙中普遍的现象”这一条,就让胤礽连着琢磨了好几天。
不是琢磨运动,而是琢磨“何为宇宙”。
系统解释过“宇宙”的概念之后,胤礽怎么想怎么觉得,结合他之前上过的地理课程,系统很可能还是在忽悠他偷偷学习钦天监观测天象的技术。
当然,最后他在系统的解释下消了这个念头。但这相悖的结果,就是系统不得不把每一个知识点拆开了揉碎了,再加上动画掩饰,一遍又一遍不断重复的讲。
这样坚持不懈的努力之下,好歹让一贯自诩为大清最聪明皇子的太子殿下,在物理的大道上,勉强开了一点窍。
开窍之后就好了,按部就班的上课就是了。但比物理课还让胤礽震惊的,是去年冬末系统新给他增加的,生物课程。
还记得第一次上这门课,系统把在显微镜下放大的细胞拿给胤礽看的时候,他吓得话都不利索:“你…你是…包含孤在内的每个人,都是由这些,这些玩意,组成的?”
“是的殿下”系统察觉到他的紧张,把掩饰用的画面收好,“我知道殿下想,您是血肉之躯,不可能是这些东西。但是所谓血肉,归根到底都是上万个的细胞组合而成的。”
“不可能,不可能!孤才不是这样玩意!”胤礽想也不想的直接反驳。
要他相信自己是这些,五颜六色扭曲泡泡的组合体,这实在太诡异了。
“殿下不要激动,想想您自己也是学过化学的人,各种元素也是清楚的。这些事虽然对其他人来不可置信,但我相信您是可以理解的对吗?”
“而且,人类是碳基生命这项认知,在两百多年以后就会普及成为全人类的基础知识。所以您实在无需大惊怪的。”
听到系统这么淡定的话,胤礽险些崩溃大叫:“那是两百年以后!两百年以后,孤早就入土为安化成粉了!”
他脑子里的这家伙,怎么能如此大胆,还气定神闲的出这种惊世骇俗之言!
“那殿下选吧”系统化成成人模样,两手一摊,“殿下不学这么课程也不是什么大事,不过是到时候大清的医疗技术,落后那些番邦国几十年,甚至几百年罢了。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对吗殿下?”
胤礽气的脸色铁青,这家伙可真是完全拿捏住了他的七寸。
再三给自己鼓劲气,最后当然还是选择了妥协。
这妥协的后果,就是很长一段时间里,胤礽每晚都会做一些光怪陆离的梦。那些天他的梦话基本上都是:“孤是…泡泡变得…”
幸好他自从跟着系统学习之后,也不许人在床边守着值夜,不然毓庆宫里的下人听了这梦话,非得去请巫师驱邪不可。
好在所有艰难都熬过来了,现在胤礽所有的课程都步入正轨。
前朝事包括学习课程在内,都还好,现在让胤礽特别头疼的是,自从进了二月,他们家老三不知为何,整日在毓庆宫里守株待兔似的等他。
原本粘人的只有老三一个还好,后来也不知怎的,连老四都开始整天守在毓庆宫里。
两个人也不去别处,就在他的书房门口,一左一右两尊门神似的守着。
巧合的是,这两个十回里有八回是守得到人。胤礽也想跟躲着点他们,有的时候下了朝回到自己宫里,远远的看到这两个弟弟,就觉得今天准没有什么好事发生。
偏偏三阿哥和四阿哥都是没什么眼力见的主儿,只要看到他,两个人一准儿上来把他围住。
被守到次数多了,胤礽也不转身逃跑了,想起系统告诉他要尽力做到,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他把这俩门神带进了书房,直接道:“吧,你们两个到底找孤有何事?”
总不至于真的闲的没事来专门来堵他的吧。
“太子哥哥”三阿哥笑得一脸讨好,上手拽着胤礽的衣角撒娇:“你能不能帮我跟汗阿玛请旨,让四弟跟我一起读书啊?”
“一起读书?”胤礽挑眉,看了一眼旁边沉默不语的四阿哥。
老三傻乎乎的,看起来不像是会主动找事的人,这注意必是老四想的。
皇室规矩,每个皇子六岁之后才能正式开始读书。六岁之前,生母位份高能自己养孩子的,随意教些什么基础,倒没人拦着。
若是没养在生母身边的,自己又不受宠,想提前学只得另辟蹊径了。
“倒也不是不行”胤礽故意顿了顿,眼瞧着两个鬼脸上的期待越来越大,嘴角带出几分笑,“只是老四,你三哥今年是到年纪了,你又为何这么想读书呢?”
没看出来啊,原来他们家老四这么好学的吗?
四阿哥刚才还高高扬起的脸沉了一半:“臣弟只是想,想跟三哥做个伴儿…”
这话当然是骗人的。
养在佟佳氏的宫里,胤禛是高兴的。但是佟佳氏贵妃之位远在其他妃子之上,为避嫌他又不能经常去自己生母宫里。除了三阿哥,他再没有其他玩伴。
眼看着唯一年龄相近的玩伴要远离,胤禛决定在胤礽这里试一试,万一成了呢。
胤礽看透了他们家老四的谎言,却不急着拆穿。托着下巴略一想,笑着:“老四,我要是帮你跟汗阿玛成此事,你怎么谢我?”
“真的可以吗?”三阿哥扒着胤礽的手,高兴的快要原地转圈圈。本来他都不抱希望的,没想到太子哥哥真的能办到。
“去,孤问四弟呢,你插什么话。”
“若是真的可以,臣弟一定唯太子哥哥马首是瞻!”四阿哥两只大瞪的亮晶晶的看着胤礽,“谢太子哥哥!”
“先别着急谢,来日可要记着你今天的话。”<br>四阿哥重重点头,拉着三阿哥一路跑离开了毓庆宫。他们马上就可以读书了,一定要把这个好消息早点告诉自己的“皇额娘”才行。
胤礽比他们还高兴,已经两个弟弟上了他的船,接下来就是朝着其他弟弟继续努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