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A+A-

    在他汗阿玛回京之前,胤礽筹备着把扩大规模炼钢的事情先整理出个方案,好在汗阿玛回京时便能第一时间交上去等审批。然后还要把系统给的左轮的图纸交给戴梓,这火铳投入生产的种种问题,他也得跟戴梓通个气儿。

    他还突发奇想,左右靳辅那边才刚刚动工,在这座大坝的基座被好之前,若是能叫景山那边出一炉好钢,正好就能把这些钢用在大坝的修建上,不仅证明了炼钢有扩大规模的必要,也给这座大坝增加点坚固耐劳的基础,简直再完满不过。

    整好也能叫他汗阿玛看看,这高炉炼钢除了制作武器,其他地方用处也不。

    但是生产进度能不能赶上,还是很关键的。所以必须督促着景山那边早早开工才是。而且他汗阿玛许不许,也很关键。为了能赶上进度,也为了叫他汗阿玛能同意,胤礽须得亲自去景山跟戴梓交代一下。

    如今国库的银钱主要用作两处,一个是黄河上刚刚开工的大坝,另一个是福建的水师培训。大坝有完整的预算方案还好,水师那边姚启圣也只一味的跟朝廷要银子,大有一种没有人喊停就要一直扩建下去的架势。所以水师可能还是个无底洞。

    当然胤礽也并不想阻止姚启圣,未雨绸缪的功夫他自己也是正在做的。只是他直觉上来,为着这两件大事,汗阿玛在其余事上可能会有意压减开支。

    尤其是在大胜俄国之后,汗阿玛几次言语之间,已经透出想要将戴梓调回南书房任职的意思了。到时候景山这里没了主事,用不了半年大约就会被撤去。

    胤礽不想这么早就撩开武器制造,大清的实力若不能完全与欧洲抗衡,那将来迟早还是别人待宰的羔羊。另外,为了给大清的工业基础,炼钢的大事更不能不了了之。

    他还想着借大练钢的东风自己搞出个蒸汽机来玩呢,所以绝不能叫他汗阿玛现在就有抛弃景山的念头。

    尤其是知道了欧洲的洋人迟早与大清会有短兵相接这件事后,就更不能轻易叫炼钢这事情半途而废。

    在跟户部侍郎交代过账目的事情,又把几位议政大臣照过来开过会之后,胤礽甩下宫里的待处理的政务,领着一队骁骑营的人马,马去了景山。

    自从与准噶尔开战之后,景山这里早就失去了皇家猎场的作用,完全跻身为大清的兵工厂。

    戴梓亲自来接。

    虽然景山这边的武器制作军工厂规模已经成熟,不一定要他亲自看着,但是戴梓还是习惯时不时过来监督一下。

    他与太子算是老搭档,闲话没叙多少,胤礽便直接明来意。

    头一件问的是武器生产如今是否还在进行的问题。

    戴梓对此颇为骄傲,毕竟这是他辛勤几年的心血,虽有太子这个外援,但实实的起来,不比一般的京城官员的政绩差。如今米尼弹丸已经批量生产了一阵子,装备京师骁骑营都绰绰有余。

    可在听到太子隐晦的透漏了不准哪一天,皇上就会把景山这里撤去之后,戴梓锁死的眉头快能把路过的飞虫夹死了。刚刚有多骄傲,现在就有多灰心。

    任谁听到自己当做一生事业的工作只能短暂的发光发热,也不可能一直保持心绪淡然。

    胤礽很满意他这话带出的效果,若是戴梓对此不以为意,他才要真的着急上火。他不紧不慢的将左轮的图纸交给戴梓,言简意赅道:“你来看看,这样的火铳经你的手可能做得出来?”

    戴梓压下心头异样,面色稍有缓和,平静的接过图纸,仔细揣摩起来。

    胤礽耐心等着他看,稳稳的端起茶盏,在一旁自斟自饮起来。

    戴梓这里的茶自然比不上宫里的,满口苦涩便罢了,茶汤也浑浊异常。他才抿了一口,便皱起眉头。正想叫怀庆去换了新的,又想起自己曾经是在陕西跟着靳辅住过土炕的,便也作罢了。

    去年多少苦都吃了,回宫几日便又养回了为着一口茶大费周章,当然不是他本心里愿意的。

    戴梓看了半晌,举着图纸试探着问道:“殿下这火铳图纸是从何得来的?”刚看图纸的时候,他都不由得有点怀疑自己是不是真的有才干了。否则怎么回回他骄傲自满于现在的功绩时,太子都能拿出威力更大的新火铳的图纸。

    怎么回回火铳图纸都是从太子手里得来的,而不是他自己亲手改进来的。

    胤礽不问反答:“你只给孤个准话,能做不能便是。”

    戴梓略有犹豫,先把自我怀疑放在一边,恭谨道:“多废些时候,臣肯定是能琢磨出来的。只是,如今殿下既揣测出圣上想要废弃此处,何苦还要下功夫画着新火铳?”

    不是不能做,就是很怀疑现在还有必要吗?

    “孤只是揣度”胤礽见铺垫的差不多了,便笑着安慰道:“废与不废还不得看先生如何做。”

    “殿下此话怎讲?”

    胤礽放下茶盏,搓了搓手,凑近了他才与:“汗阿玛两个月后就会回京了,到时候先生若能照着这图纸上的做出威力更大的火铳来,汗阿玛岂不是对先生更加刮不相看。”

    他眼神瞥向外头的高炉,若有所指的:“到时候这里不就能报下来了。”给汗阿玛看个更厉害的,他肯定不好意思下旨叫你立刻撤。

    戴梓愣了一下,心道这感觉怎么这么熟悉。

    系统默默帮他加上旁白:“他第一次找你递图纸不就是这个套路吗?戴梓你怎么还能这么配合…”

    胤礽收回眼神,笑道,“先生对着图纸好好研究看看,这火铳不难做的。”

    “...”这大约就是会心一击的感觉。

    要是个外行人这个,戴梓就当他是无知了。可偏偏图纸就是人家提供的,他也只能:“殿下的是,臣一定尽心竭力!”

    目的达到了,胤礽当天便动身回了紫禁城。

    康熙也如他所料,果然在两个月后回了京。

    已进五月,天气日渐炎热。迎接御驾的人马在午门外排成长队。

    康熙没有如他后世掌门人那样与群众们挥手致意,而是乘坐御撵直接进了紫禁城。诸位大臣默默跟着一道儿到了乾清宫,连个擦汗的功夫都没有,请过安后又纷纷退下,只留天家至亲的父子两个话。

    胤礽没叫梁九功动手,恭敬的亲自端上茶水给康熙润口。康熙笑道:“你做的不错,这两个月朕时常收到大臣的请安折子,折子里都是夸赞你用功于朝政之言。”

    “儿子惭愧,是朝臣们用心辅佐,也是仰仗汗阿玛教导有方。”胤礽笑道。

    礼貌恭维完,正事开始登台。

    康熙先了南巡看过的几处受灾之地的如今的情况,又道:“姚启圣那里的水师,扩至以前的三倍还要多,朕觉得也差不多了。前朝时戚继光抗倭寇,也没有如今的兵力。”

    胤礽沉默着听其意思,南方三省元气未恢复,地方的税收肯定还得减免。朝廷倚重的商业在南方尤其是重点,没了这三省的税银,福建也未免受影响,所以他汗阿玛才有意叫停姚启圣的水师扩建。

    他想了想,不直接参与意见,而是:“前儿个儿子刚看到戴梓呈上的折子,还未来得及给汗阿玛写条陈。”

    “哦?”康熙问道,“戴梓了什么?”

    “左不过是他那里火炮火铳的事情,有又了比之前厉害许多的火炮想叫汗阿玛看上一看。不过若是您有意叫姚启圣停了,儿臣便也叫他那里一起停了便是。”

    康熙撩起眼皮嗔了儿子一眼,似笑非笑着:“朕倒不知道,姚启圣那里如何又与戴梓有牵扯。”他是有意叫戴梓放下景山的差事继续回南书法供职的,但是这话现在还不能开。保不齐哪里又有战事,也总不好把功臣现在就架空。

    他深刻怀疑儿子又在他不知道的时候私底下弄鬼,背着他串联了朝臣。否则这一南一北毫无交集的两个边疆大臣,怎么就被轻飘飘的绑在一起了。

    胤礽面色不显,仍旧淡定,“儿子看过姚启圣的折子,如今福建水师兵丁满员不假,但船上的火炮还是前明的样式,论起威力可比戴梓新做的子母连珠炮差上许多。儿子有意请旨,想叫戴梓把他做出的火炮放到福建新建造的船上去,也好给姚启圣那里添点火力。”

    “这是好事”康熙道,“费扬古也为戴梓上过请功折子,大赞戴梓所造火炮之威力。”

    胤礽面上故作为难,“可如今汗阿玛既有意叫姚启圣停了,儿臣也不得不叫戴梓停下了。”

    严格来戴梓还真不算是东宫派系的官员,但是因为他一直几乎是胤礽一直扶持提拔的,早在也无形之中被划为太子派系了。所以胤礽开口这话的时候,康熙并没有反应过来太子是没有什么权利叫停的。

    但康师傅的心思一贯九窍玲珑,稍微一想便知道儿子要做什么,轻飘飘道:“你还在朕跟前装出这怪相,当朕看不出你想保住景山那里吗?”

    既要开,胤礽索性也不再伪装,“汗阿玛圣明,儿臣只是觉得可惜了戴梓的头脑和从前的许多准备。时下朝廷银钱是有些艰辛,可若是因此停了景山那里,只怕周边番邦国又要起了觊觎的念头。”

    这话半真半假,自从服了俄国,其他国就更不敢跟大清叫板了。

    康熙沉吟了半刻,盯着儿子问:“还有什么,你一道儿了吧。”

    胤礽早有准备,把他拟好的请扩建景山炼钢规模的折子递上,嘴里心翼翼道:“儿子不过闲时胡乱想的,汗阿玛若没这个意思,只管训斥儿子便是。”

    反正这事儿他一定要办成,朝廷缺银子他就想办法再挣,这次不行就下次再请旨。

    康熙挑眉却并未接过,而是意有所指道:“朕看你如今手比划的倒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