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烤炉

A+A-

    “刚才那人是谁呀?”秦雅有点好奇,秦大川就不是个自来熟的,她穿来这么久,还是头一次见着他这个样,整个一大马猴儿。

    “就上次救我那人,我差点被马踩到那次。”秦大川边着话,手里还比划着。幸亏这毛驴是个老实的,就他这么左摇右扭的,毛驴竟然也没尥蹶子。

    秦雅也就是随便问了一嘴,既知道了也就没再继续听。秦大川刚来这边,多认识个人没啥不好的。虽那人长得凶,看着不好相与,但能从马蹄下救下秦大川,想来心地也是好的。

    当然,等后头秦雅得知那人今天过的话,直恨不得啐上一口:狗嘴里吐不出象牙。

    秦大川将车赶到点心铺附近,就去送货。秦雅则往菜市而去。

    阳春三月,春光正好。越往里走,街道便愈加热闹。有那出门早的,比如大户人家的管事,已经买好了菜,身后跟着抬筐的厮,正往外走。普通人家的妇人,则挽着提篮,正挑挑拣拣,找着合心的菜色。

    此时菜摊上摆着的大多还是冬储菜,几乎见不着什么绿色。也是,就算是耐寒的菜,也才刚种下去。至于暖棚种菜,对于靠卖菜度日的摊贩来,想都不要想,一个暖棚就花费几十两银子,他们一年到头才赚几个钱?

    往点心铺来的路上,不时有商队路过。之前秦大川也过这事,北边的人若想进关,永安县是必经之地。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有商队从这儿路过。

    这么走了一圈,秦雅心下已有计较:摆吃食摊子这事还得往后推上一月,光靠萝卜白菜可没法卖吃食。那就还得往糕点上使力。再有就是商队的生意。这些人再过上个把月,就会再次经过这里。她得抓住这个时机。

    “姐。”余光瞥见秦雅的身影,秦大川马上赶着驴车过来了。

    “你急啥?别碰着人。”一看秦大川那急三火四的样,秦雅就气不一处来。又不是火烧上房了,作甚急吼吼的往过来。

    “怕啥?这块又没啥人。姐,我和你。我今天去送货,还碰着铺子里的东家了,人家还夸咱们这糕点好吃呢。”秦大川根本没把秦雅的话放心上,只管自顾自地着。

    “东家吗?那就是人家客气一句,你还当真了。”秦雅并没把这话放心上。就她家做的沙琪玛,也就是占着点时间差,怕是下个月就有人琢磨出来了。久做糕点的老师傅舌头都灵得很,人家肯定早就尝出来里面都有些啥了,就是比例还拿捏不好。

    米花糖倒一时半会想不出来,因为用的是阴米。若人家有心,到那儿一看就会。所以她有心把沙琪玛换掉,至于米花糖倒还能再做一阵。

    此时,何记点心铺里。

    “这就是你前一阵子的那两样糕点?”话的人是个男子,二十岁上下。

    “是。这两样还卖得不错。您也知道,从出了正月,咱这铺子里的利润就一直往下掉,师傅也想了好多法儿,都没管用。上个月,正好遇上这伙子上门来兜售点心,我就想着试一试。没成想,还真行。”

    趁青年正向外看的功夫,苏掌柜偷偷拿袖子擦了把汗。他这心从刚才起就一直七上八下的,一门心思想着自己刚才有没有乱什么,万一犯了二少爷的忌讳,他可就要吃不了兜着走。他都这把年纪了,要是被赶出去,一家子老可怎么着哇?

    苏掌柜正胡思乱想时,就听眼前人又问:“这是他自家做的?”

    “对,我问过了。头次来的时候我就问过。那户人家姓秦,这点心是那少年的姐姐做的,就是今儿跟着一起来的那女子。”

    “那你下回问问,还有没有什么其他糕点?若是觉着好,也可买下方子。若是和这两样类似的,就算了。苏掌柜,你先忙着,我还有事。”完,青年转身走出点心铺,上了一辆马车。

    “二少爷,您慢走。”苏掌柜巴不得赶紧将人送走,再待一刻他这心都得跳出来。

    “掌柜的,这二少爷瞧着也不凶,您怎么这么紧张?”伙计有些不解。

    “哎,你知道什么?以后啊,那嘴巴可得锁紧点,什么该的不该的都闷到心里。”苏掌柜这话的含含糊糊,心里却明镜似的。这何家呀,怕不是要变天了!哎,也不知道何老爷到底是咋想的,就一直这么含糊其辞的,时日久了,人心思变哪!

    街尾的秦雅自是不知,人家也惦记着让她换个点心呢。她正指挥秦大川往车上搬东西。面粉、调料、白糖……做吃食可离不开这些东西,一次备齐,后头就不用总来买了。

    待姐弟两个回到家中,日头都要晒头顶了。陈氏早已把饭做好,就等着俩人回来吃。

    吃过饭,秦雅就把自己的想法了。对此,其余三人自是没有不同意的。秦雅顺便提出,把院里那个土灶台给整出来,眼瞧着天儿一天天热了,再不好老在屋里烧热炕。当然,最重要的是,她想在院里建个土烤炉。

    这土烤炉是个啥,别人当然没听过。可待秦雅把自己画好的图往桌上一放,这下几人全都懂了,感情就是个大号炉子,只把中间掏个洞放吃食。

    秦雅这么一琢磨,还真是这么回事。可接下来,问题也来了。土坯咋整?

    “要不我去问问你黄嫂子?”陈氏迟疑着。脱土坯她倒是见过,可没干过这活。至于秦大川,往年村里人盖房子,倒也跟着脱过土坯。可他那二八下子,能行吗?

    见亲娘一脸怀疑地看着自己,秦大川不干了。他好歹也跟着盖过房子,对这土坯也熟得很。咋到了他娘这儿,对他就这么没信心呢?

    “行了,娘。这事包我身上了。我先去问问上哪儿拉土去。”秦大川深觉自己有必要给他娘重塑一下自己的形象了。难道是觉得他不够稳重?俗话快行无好步。那他就慢点走,再不跑了。

    屋内三人就见秦大川越走越慢,简直是一步挪不动二指,不知道的还当前头有猛虎拦路呢。

    “大川,你快点走。瞎磨蹭啥?”陈氏看不下去了,猛地吼了一嗓子。

    秦大川被吼得腿一哆嗦,差点儿歪到院里,接着抬腿就跑,越跑越觉自己委屈。看吧,这哪是他的错,是他娘从来就不给他机会。

    “这孩子,你瞅瞅,让快走,就跑起来了。”陈氏叹口气。

    秦雅和天冬能啥呢?啥也不了。反正话都让她娘完了。算了,那是秦大川的事,就交给他去愁吧。

    隔日,秦大川拉回两车黄土,堆到院子里。陈氏和秦雅用镰刀把杂草割碎,准备待会拌到土里。

    将碎草拌到土里,在土堆里挖个坑,往里倒水,待水全都渗进土里,且不会溢出来,用锹将碎草和土拌匀,然后闷上一天。

    脱坯前,要检查泥里的碎草有没有闷透,若没有闷透还要继续闷。

    到了正式脱坯那天,事先在脱坯的地方铺上一层杂草,免得土坯粘到地上不好提起来。将坯模扣在杂草上,用手沾水在四周抹一圈,将泥倒在坯模里,然后用力把四角夯实,最后把面上抹平,轻轻提起坯模。一块土坯就算是脱好了。

    像这么干上一天,就能脱上几百块土坯。光是垒灶台和土烤炉尽够用了。

    脱好的土坯在阳光下晒上四五天,就要翻个个儿,不然就会干不透,也就不结实。待把整块土坯都晒干、晒透,灶台就可以搭起来了。

    搭灶台是个技术活,秦雅本想请人来干。奈何秦大川急于向陈氏证明自己,主动要求自己搭。

    既如此,那就搭吧。幸好这个灶台只有天热时才用,若是灶屋里的,甭管秦大川再怎么央求,秦雅都不会同意。她可不想一烧火,炕上就四处冒烟。

    还别,秦大川搭好的灶台还真是像模像样,安上烟囱,烧把火试试。嗯,没有四处冒烟。那就是基本合格了。至于土坯没有对齐,那都不紧,甩两块泥巴上去也就齐了。

    有了土灶台底,土烤炉明显垒得顺多了。不到一天,土烤炉就垒好了。

    看着垒好的土烤炉,秦雅这心就直痒痒,她惦记面包不是一天两天了。这下,总算可以做了。为了做面包,她还事先洗了块面筋,毕竟这里没有高筋粉。

    将湿面筋、面粉、糖、鸡蛋、水和成面团,加入老面肥。就这么放上两个时辰,面团就发好了。揉开排气,整形,二次发酵完毕,放入烤炉。

    烧火的时候,她就一直在那儿盯着。可惜没有玻璃门,不管她咋急,也看不见里头啥样。

    撤掉火,戴上手套,心翼翼开炉门,端出面包。瞧着样子是没差,就是不知味道如何。

    咬上一口,就是老式面包那个味儿,透着一股子面香。

    “这不就是甜点儿的馒头嘛。”陈氏咬了一口,只觉这东西没有想象中那么好吃,就是甜。

    “您要这么,倒也是。”秦雅差点儿噎住,她娘对吃食要求还挺高,咋就没吃出来这面包比馒头松软多了呢?

    “姐,这个好吃。比馒头软,是吧,婶?”天冬非常捧场,几口吃完一个面包。

    “没事,不用安慰我。面筋的量可能还不够,等下次我再试试。”秦雅也是头一次自制高筋粉,拿捏不好量。

    “闺女,要不咱别试了。这面也挺贵的。不如还是做那米花糖啥的。”陈氏试探着开口。她觉米花糖比这面包靠谱,也不用试来试去,白搭钱。

    “没事,反正做出来咱自己吃呗。我刚才把用量都记下了。下次再调调。”秦雅倒没觉沮丧。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她这啥啥都自己做,能做出这样的面包已经很知足了。

    烤炉有了,那接下来做点什么呢?要不点模具,做点花式面包?还是蛋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