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第 61 章 谢家的几位姑娘们在高老……
谢家的几位姑娘们在高老太太跟前儿凑趣儿逗乐, 高老太太看到女孩子笑笑,心里很是欢喜,只不过严氏还需往前头帮衬严氏招待来客, 略坐坐就走了。
今日,信国公府亲的疏的族人来了不少,去年中秋节,恰逢鞑子国犯边,原定的家宴不得已取消,因此今年的家宴办得格外热闹。
日头升到头顶,不时有丫鬟来传话,是族里各家的太太和奶奶们都进府, 要来给高老太太请安,高老太太本就喜爱清静, 捱了半日,实在推不过, 只得将人请进来。
亲戚们来得多,早几日严氏就请了一班戏,这会儿还没开锣, 高老太太刚进前院儿, 严氏已带人迎上前,亲戚们看到高老太太, 纷纷簇拥着问好,谢宝扇姊妹个个端庄大方,来得女眷见了,没有不称赞的。
严氏引着高老太太落坐,送上戏单,高老太太点了一出《天官赐福》, 一出《沉香救母》,一出《四郎探母》,点完戏,又请亲戚们点戏,谢宝扇姊妹这些辈儿,却是没份儿点戏的。
重头戏是晚上的家宴,众人挪到前面的敞厅,男女分席而坐,男人们吃酒行令,女眷们听戏赏月,宴席到了一半,谢宝镜轻轻拉着谢宝扇的衣角,她指了指屋外,示意谢宝扇和她出去。
谢宝扇环视四周,眼见无人注意她们,悄悄和谢宝镜出了敞厅,她俩刚出角门,就听身后传来谢宝瓶的声音,“你们去哪儿,怎么不叫上我?”
谢宝镜招手叫谢宝瓶,她道,“要去就快跟上,再招来五妹妹,没得坏了咱们的兴致。”
姊妹三人一起出了角门,往后花园去了,谢宝扇问道,“神神秘秘的做甚么呢?”
谢宝镜不肯,她故意卖关子,“到了就知道。”
三人带着丫鬟穿过月亮门,径直来到戴月亭,只见那里早已摆放着几案,案上放着瓜果香炉等物,一轮明亮的圆月恰巧立在亭角,看起来像个大银盘,原来,谢宝镜特意引着她们来拜月。
丫鬟给几位姑娘奉上点燃的线香,三人接过香,闭上双目虔诚的跪在香案前,姑娘们各怀心事,半晌,谢宝扇睁开双眼,却见谢宝瓶正抬头仰望着天上的明月,她神态平静,不知在想些甚么。
谢宝扇起身把线香插在炉子里,谢宝镜听到动静,也睁开眼,她看着月亮,道,“二姐姐,你月宫里当真住着嫦娥仙子吗?”
谢宝扇认真想了一下,道,“兴许是吧。”
谢宝镜莫名有些伤感,道,“广寒宫那般冷清,仙子一个人孤零零的,心里该多苦呀。”
她长长叹了一口气,谢宝瓶听了她二人的话,道,“我倒觉得仙子住在广寒宫,虽孤单了些,但是不必处处受人拘束,这未尝不好。”
谢宝镜不大赞同,道,“连个话的人都没有,纵是长生不死,又有甚么趣味。”
罢,嘴里轻声吟道,“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谢宝扇问道,“你今日是怎么了,长吁短叹的,莫非是有心事?”
谢宝镜轻轻一笑,道,“无事,偶然感叹一回罢了。”
三个人一起望着明月,思索广寒宫里的仙子有没有后悔,直到严氏身边的丫鬟可云寻来,她道,“姑娘们,太太见你们出来了许久,差我来问问。”
谢宝镜道,“原是我的错,一时兴起,拉着二姐姐和四妹妹到园子里赏月,一时忘记时辰。”
可云催她们回席,三人依旧回到敞厅。
这一夜,谢家人顽到深夜,这才各自散去,谢宝扇回房后,得知带回来的土仪已分送到各房,便安歇了。
过完中秋,谢宝扇在家又多留了一日,起,她到东院给严氏请安,除了谢宝扇,其余几位姑娘们还不曾来。
谢之华昨日宿在东院,谢宝扇和严氏了几句闲话,忽然对谢之华道,“老爷,我有一桩事要求你。”
谢之华见她得郑重,于是放下手里的茶盅,道,“甚么事,吧。”
谢宝扇迟疑不绝,严氏看向谢宝扇,她一向很少开口要东西,这会儿有事相求,严氏便道,“有难处就直,我和老爷会给你做主的。”
谢之华夫妇一起看着她,谢宝扇正色道,“太子殿下身边有个太监叫做杨涛,早先他对想买几房家人,只是一直找不到合适的人选。”
坐在主位上的谢之华回想起东宫的几个太监,这个杨涛他却不大有印象,问道,“我像是没听过这人似的。”
谢宝扇道,“杨涛原不是太子殿下贴身使唤的人,他时常在外给殿下跑腿,老爷不认得也不奇怪,前几年他在宫外置办了宅子,去年我给皇后娘娘盘账,和他过几回交道,女儿瞧着这人,虽有些油滑,却颇认得几个人,因此起了结交的心思。”
她一边,一边留意谢之华的神情,眼见谢之华沉思不语,道,“女儿见识浅薄,不敢自作主动,来向老爷和太太讨个示下,不知这人能不能结交。”
东宫里一个不出头的太监,谢之华还不大看得上眼,不过谢宝扇特意了一场,谢之华也便没有驳她的脸面,道,“横竖是太子的人,多认得一个没有坏处,我听你这意思,是想送一房家人给他?”
谢宝扇点头称是,严氏看着谢之华,道,“那我明日就叫人牙子到府里来,让他们挑些人来给老爷看看?”
谢宝扇瞅了谢之华一眼,又低下头,谢之华问道,“扇丫头这是已有了人选?”
谢宝扇回道,“女儿不敢瞒老爷,这回出去当差,我一路细细瞧着,李忠的儿子不错,况且李志家的是从伺候我的丫鬟,他两口子毕竟是自己人,用起来也方便。”
一旁的严氏听她提起李志,忍不住看了她两眼,缓缓道,“你可问过他们?咱们是积善行德的人家,虽是奴才,到底也不可违背他们的意愿才好。”
谢之华很不以为然,他道,“主子要用他们,难不成还得跟他们商量 ?我看就是平日太过纵容,逞得这些奴才们眼里没主子,昨儿中秋节,郑松这老子,差点冲撞了五老爷,如今府里的规矩越发松散了。”
他一番话得严氏脸上讪讪的,谢宝扇低头盯着地面,耳边却听严氏道,“老爷得很是,府里的规矩是该好好整顿。”
谢之华默然,那谢宝扇安静了一会儿,接着道,“回京的路上,我问过李志两口子,他俩只听老爷和太太的安排,为过他老子娘李忠是甘姨娘的陪房,这一时倒叫我没了主意。”
谢之华道,“这也不是甚么难事,明日我亲自和她。”
完此事,谢宝扇便要回屋收拾东西,严氏叫可云送她出门,又开口对谢之华道,“老爷,李忠一家是甘姨娘的陪房,你就这么要走了,只怕甘姨娘心里不痛快。”
她不动声色的给甘姨娘上眼药,果然,就见谢之华道,“甘家借着我们信国公府的势,得了多少好处?如今一房家人而已,她还能不舍得?”
严氏替他倒了一杯茶,道,“老爷,二姑娘好端端的,怎会想到要给太子的人送礼?”
谢宝扇今日之举,让谢之华也有几分意外,他道,“在宫里行事,不认识几个人怎么行,我以前担心扇丫头两耳不闻窗外事,如今她知道谋算,想必在宫里是吃过暗亏,只不曾回家跟我们罢了。”
严氏笑着道,“扇丫头是信国公府的姐,论起来太子妃是她姑表姊妹,谁敢给她气受?”
谢之华笑道,“这话也是。”
且谢宝扇回屋后叫来珊瑚,道,“我已经跟老爷了,这两日,他不得就会跟甘姨娘要人,你心里需有个准备才好。”
李忠一家是甘姨娘从娘家带来的,在信国公府,他们虽不算是一等的管事仆妇,在甘姨娘面前却有头有脸,如今要送他们到杨涛府上,他们势必是不肯的。
自谢宝扇提及此事,珊瑚就一直在暗自盘算,从云州回京的路上,她偶然闲了找李志话,言语里透露出谢宝扇想重用他,李志目光短浅,三两句话就勾得他忘乎所以。
珊瑚道,“闹归闹,老爷定下的事,他们还敢翻天?明日送走姑娘,我就回去找李志,他老子娘的事,姑娘不用担心。”
主仆二人合计一番,次日,谢宝扇回宫,走的时候,严氏的陪房专程来送她,谢宝扇登车出了家门,马车径直使往皇宫。
谢宝扇入宫后,她刚回屋换上衣裳,李嬷嬷和喜来了,谢宝扇笑道,“我正要去寻嬷嬷呢。”
喜手里端着一个托盘,上面放着一条青底白边的缎带,带子上缀着一颗耀眼的金扣,谢宝扇便知她晋升七品女官的事情准了。
喜笑眯眯的道,“宝扇姐姐,我们来给你送喜。”
谢宝扇回道,“多谢,喜钱已经备好,断不能少了你的。”
她二人互相趣几句,李嬷嬷道,“换上吧,一会子娘娘还要召你去问话呢。”
谢宝扇收敛笑容,认真道,“是。”
谢宝扇摘下见习时配戴的腰带,李嬷嬷亲手拿起缀着金扣的腰带给她系在腰间,柔声道,“想当年,我也是这一眼金扣的女官做起,一晃几十年,看到你们就好像看到我自己一样。”
李嬷嬷替她抚平衣上的褶皱,道,“用心当差,不要辜负皇后娘娘的期望。”
谢宝扇低声道,“是,万不敢给嬷嬷脸上抹黑。”
这一整日,谢宝扇都在听候杨氏的宣召,直到晚间,有个宫女来西院传令,叫谢宝扇去正殿面见皇后娘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