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第 62 章 谢宝扇整了整衣衫,随着……

A+A-

    谢宝扇整了整衣衫, 随着宫女走出西院,前往正殿去见皇后娘娘,彼时已将近黄昏, 漫天的火烧云笼罩在头顶,金碧辉煌的殿宇染上霞光,像是美人披着一层轻柔的面纱,端庄当中又透着几分柔媚。

    谢宝扇站在坤安宫殿前往外眺望,倦鸟归巢,哀鸣声阵阵入耳,让人听了无端感伤,正在这时, 只听外头一声吆喝,“皇上驾到——”

    銮驾已入宫门, 谢宝扇避之不及,连忙跪在地上, 御辇经过谢宝扇身旁,坐在上面的人示意内侍停下。

    仪仗停在谢宝扇身边,她一直埋头盯着地面, 直到有一道低沉的声音道, “抬起头来给朕瞧瞧。”

    谢宝扇抬头,双眼半含, 不敢胡乱张望,御前大总管文冬凑近到当今圣上李商的跟前儿,道,“皇上?”

    李商认出了谢宝扇,他道,“原来是你。”

    他扭头对文总管道, “朕刚才远远瞧见一个女子在庭前亭亭而立,几乎和晚霞融为一体,竟有些像仇十洲笔下的美人图。”

    文总管赔笑道,“哟,老奴哪儿懂美人图呀,就是瞧着好看。”

    李商笑着用手指了指他,随后看着谢宝扇,温和的问道,“你这是要去见皇后?”

    谢宝扇道,“回皇上的话,皇后娘娘传臣女进殿问话。”

    李商便道,“正好,朕要去瞧皇后,你同朕一道进去。”

    谢宝扇称是,她起身跟在御辇之后,到了殿前,早有传话太监入内,李商走下步辇时,皇后娘娘杨氏已经率人迎上来。

    帝后二人携手入内,谢宝扇站在门口,并未跟着进去,走了几步的李商立足,他扭头招手,道,“进来吧。”

    谢宝扇抬头看了一眼杨氏,杨氏笑着道,“皇上要你进来,怎么还站着不动?”

    “是。”谢宝扇随着帝后进到殿内,有两个宫女正在点灯,杨氏请李商坐在榻上,亲手捧给他一盏茶,坐在他的下首。

    李商起在庭院前看到谢宝扇时的情景,杨氏笑着道,“今日的火烧云的确难得一见,臣妾刚才倚在窗前赏了半日,不过这扇的窗口能看到的景致有限,终究没甚么意思。”

    李商喝了一口茶,道,“你若有话要问她,自问便是,不必理会朕。”

    谢宝扇见此,走上前,跪下请安,“臣女拜见娘娘。”

    大半年不见,杨氏温柔的看着她,道,“起来吧。”

    谢宝扇起身,默默的站在一旁,等着杨氏问话。

    话之时,宫女们已将宫室里外的灯烛点亮,殿内一片通明,杨氏看到谢宝扇系的腰带,笑道,“已经换上新腰带了?”

    谢宝扇回道,“回娘娘的话,换上了。”

    杨氏道,“此次护送怀王妃回云州,你和若芳差事办得不错,怀王妃寄了书信特意来称赞你,既是有功就该奖赏。”

    谢宝扇低下头,道,“臣女职责所在,不敢居功。”

    了两句闲话,杨氏端起茶杯,抿了一口茶,问道,“在云州见到怀王了?”

    谢宝扇心头一凛,她双眼微垂,道,“见了,是在松山县见到的殿下,殿下停留了半日,就即刻返回云州城。”

    完,她抬头看杨氏,见她不作声,接着又道,“臣女当时正在松山县养病,病好后原要赶往云州城和徐总管汇合,谁知云州城爆发时疫,无关人员不得随意出入,因此便一直留在松山县。”

    当日李善从云州城来松山县,虽未大张旗鼓,有心人想要查到也非难事,是以谢宝扇不敢有丝毫隐瞒。

    杨氏显然知晓此事,她笑了一声,道,“真是个痴情种。”

    她语气里带了一丝趣,李商亦笑道,“正是年少轻狂的时候,冲动几回也正常。”

    帝后二人笑两句,谢宝扇默默听着,直到杨氏问道,“见到怀王,都了些甚么话?”

    谢宝扇回道,“臣女把娘娘嘱咐的话一一转诉给殿下,娘娘盼着殿下和王妃早日生下世子,为皇室开枝散叶。”

    “哦,怀王怎么?”杨氏似乎很好奇怀王的反应,谢宝扇回想起怀王当时的神情,胸口微微发闷,眼前似乎又看到怀王冷淡离去的身影。

    谢宝扇沉默的太久了,不过杨氏耐心十足,她安静的等着谢宝扇回话,过了一会儿,谢宝扇道,“殿下甚么话也没,也不曾谢恩,就离开松山县,臣女自此再没见过殿下。”

    杨氏笑道,“是怀王会做的事。”

    旁听的李商见到谢宝扇话从容不迫,又听她们提起怀王,道,“今日怀王递了一封折子,朝堂上几乎要吵翻天。”

    李商极少把朝堂上的事给后宫嫔妃听,今日却忍不住多了几句,“云州城经过时疫一劫,本就稀少的人口愈加不足,北边的鞑子不得不防,可要是没人,总不能扎个草人去防鞑子吧?”

    此事杨氏早有耳闻,听早年边关战乱,云州有些地方十室九空,早几年怀王就请奏朝廷,要招徕移民到云州开垦土地,前几年黄河水患,有百姓流离失所,迁往云州将近十万余人,今年云州时疫,怀王又伸手像朝廷要人。

    杨氏摇头道,“这几年风调雨顺,云州地处偏僻,等闲人家谁肯去?可不要惹出民怨才好。”

    李商正是为这个头疼,他道,“前儿还有御吏抨击怀王,他在云州时疫时下令烧毁病亡者尸身,有违人伦,今儿这折子一出,越发吵得快翻天。”

    这事还有得吵,李商了两句,便不再提这话,他看着谢宝扇,问道,“你这趟去了云州,一路可曾有何见闻?”

    圣上这话状似无意,却让谢宝扇心生警惕,她默默想了一想,缓缓道,“臣女等人一路往北,北边地广人稀,往往走上几日遇不到一个大城镇,我们的人马常要露宿在野外,到了云州界内,先在松山县落脚,听人云州城十分热闹,臣女没亲眼见过,不知是真是假。”

    杨氏似是对边关一带的风土人情颇感兴趣,她问道,“怀王在云州的风评如何?”

    谢宝扇飞快的瞅了杨氏一眼,她见她嘴角带着笑意,道,“有听人殿下的好话,也有听人殿下不好的话。”

    李商坐直身子,他让谢宝扇细细与他听,谢宝扇便道,“臣女在松山县,有人殿下与鞑靼人作战时英勇善战,鞑靼人才不敢轻易犯边,也有人殿下残暴狠毒,似是因先前时疫,殿下执意要烧毁病亡者的尸身,引来百姓们的怨恨。”

    李商摇头道,“这些人愚昧无知,人若得了疫病而死,尸身不烧毁,仍可传染给生者,怀王不使这些雷霆手段,只会死更多人。”

    坐在他下首的杨氏陪笑道,“百姓们哪管这些,家里死了亲人,连具全尸也没有留下来,便以为是怀王的错。”

    帝后又问了谢宝扇几句话,有谢宝扇答得上来的,有谢宝扇答不上的,最后杨氏见天色不早,道,“回去歇着吧,好生跟着李嬷嬷当差。”

    “是。”谢宝扇一直悬着的心落回肚里,她给帝后屈膝行了一礼,自当告退。

    中秋之后,天气一日凉过一日,谢宝扇每日跟在李嬷嬷身边当差,期间,她出了两回宫,皆是因为公差,早前谢宝扇攒下一笔银子,她跟着李嬷嬷投到票号,银子不多,这一年间竟赚了不少。

    谢宝扇背靠大树,自然有人眼巴巴的送上好处,她只拿自己该得的一份儿,待银子凑够,转头托了人牙子,替她在京里慢慢寻摸一处宅子。

    转眼便到秋末,御花园的枫叶红了,火红色的枫叶鲜艳欲滴,皇后娘娘邀了后宫嫔妃赏枫叶,不知怎的,淑妃娘娘康氏顽到中途,和一个贵人拌了两句嘴,当众负气离席,皇后娘娘被拂了面子,又不便发作淑妃娘娘,于是申斥了贵人一顿,贵人委屈落泪,好端端的宴会闹得不欢而散。

    谢宝扇听完喜悄悄传来的八卦,诧异问道,“哪个贵人,竟敢和淑妃娘娘拌嘴?”

    屋里没有外人,喜低声道,“就是住在雨花阁的陈贵人,算不得十分得宠,谁知那日就这么大的胆子,连淑妃娘娘也敢冲撞。”

    谢宝扇沉思不语,喜又道,“听皇上为了安抚淑妃娘娘,一连三日宿在重华宫,陈贵人以下犯上,罚了一年的俸银。”

    平日后宫嫔妃争风吃醋的事,谢宝扇听了不少,她也不上缘由,自从云州回来,心里总没有安定的时候。

    “罢了,嫔妃娘娘们的话,咱们不要随意议论了。”谢宝扇道。

    毕竟是李嬷嬷调/教出来的人,喜瞧着大大咧咧,其实心思细腻,她道,“我只在宝扇姐姐面前,偶然别的宫女传这些闲话,我从来不胡乱插嘴。”

    谢宝扇笑了笑,道,“进宝好些了吗?”

    喜道,“我昨儿问过和他同屋的春儿,春儿他比前些时好多了,已经能下床走动,只是还不能出门,嬷嬷每日差人给他送药,还叫他好好养病,等病好了再回来当差。”

    左右无人,她凑近谢宝扇的耳边,悄声道,“嬷嬷给了进宝一百两银子,我猜这银子是皇后娘娘赏的。”

    谢宝扇心内了然,太子暴虐成性,皇后娘娘果然是知道的,进宝是李嬷嬷的人,太子连李嬷嬷的人也,可见其越发的冷酷无情。

    “对了,进宝还托春儿给我带话,他收到你送他的东西,让我替他向你道谢。”喜对谢宝扇道。

    谢宝扇笑了,她道,“不值一提的东西而已,有甚么好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