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第 117 章 谢宝扇目送福华长公主……
谢宝扇目送福华长公主走远, 随后在张容华出言羞辱之前,带着宫里的太监宫女们离开。
回到长禧宫,银环把里里外外重新收拾了一遍, 她们已回宫大半日,还不见福华长公主的过来,谢宝扇派去两三个探消息的太监,都传来回信,是福华长公主仍在乾明宫还未出来,银环忐忑不安的问道,“长公主殿下不会临时变卦了吧。”
淑皇贵妃和她同在乾明宫,谁知道她又会如何劝福华长公主呢?福华长公主若是不来, 她们也无可奈何。
谢宝扇心里分明没底,嘴上却道, “长公主是个信守承诺的人,她既然了要来, 便一定会来。”
如今她的希望全都托付在福华长公主身上,若是福华长公主不帮她这一把,她不敢想象她今后在宫里的处境。
幸而没过多久, 有宫女来回话, 是福华长公主的女官来了,银环心头一喜, 急忙出门去迎接,谢宝扇看到银环的身影,忍不住轻轻舒出一口气。
福华长公主的女官提前来到长禧宫,她见各处都安排妥当,倒没有多话,不久, 有太监传话,福华长公主已经快到长禧宫。
谢宝扇已换了一身衣裳,她带人迎出宫门外,不一会儿,就见福华长公主一行人远远来了。
走在前面的是福华长公主,她牵着李恪的手,那李恪看到站在长禧宫门前的谢宝扇,神情一喜,正要朝她跑去,忽然想起福华长公主还在身旁,于是生生忍住,直到走到近前,先向谢宝扇行礼问好,这才牵起谢宝扇的手,亲昵的道,“母妃,我回来了。”
谢宝扇摸着他的头顶,问道,“恪儿可曾给长公主殿下添乱?”
李恪抬头看了福华长公主一眼,又转头望着谢宝扇,道,“我一直乖乖的跟在姑母身边,并未给她添乱,不信你问姑母。”
他年纪嘴巴甜,福华长公主严肃的脸上带了一丝笑意,道,“恪儿很好。”
谢宝扇笑着道,“能得殿下这一言,我也就知足了。”
话之时,谢宝扇引着福华长公主入内,那福华长公主一路走来,随意扫了几眼,侍候的宫女太监皆是规规矩矩,长禧宫里外理得井井有条,显然谢宝扇虽不受淑皇贵妃待见,她在宫里的日子尚且过得下去。
嬷嬷们带着李恪下去了,谢宝扇领着福华长公主径直到了内殿,落坐后,宫女们陆续送上热茶和点心,那福华长公主并不喝茶,只道,“几年不见,我瞧着你都清减了。”
李商这一病,从前朝到后宫,人人悬着心,谢宝扇寝食难安,不几日就瘦得厉害。
谢宝扇抿嘴一笑,道,“我瞧着殿下倒是跟以前一样。”
那福华长公主性情冷淡,了一两句话,便不言不语,谢宝扇心里有许多话要,也便顾不得规矩,她问道,“殿下,皇上自从病了,除了二皇子和皇贵妃,后宫的姐妹们就再不曾见到皇上,但不知他的龙体究竟如何?”
起李商的病情,福华长公主满脸正色,她沉默半晌,道,“我去乾明宫时,皇上仍在昏睡,太医院换了几遍方子,皆不中用,如今每日只给皇上服些参茶将养。”
她的隐晦,谢宝扇却听懂了,她脸色发白,只觉心头一凉,呆呆的不出话。
“实与你吧,我今日进宫,一则是探望皇上,二则是专程来见你的。”福华长公主道。
谢宝扇回神,她惊讶的看着福华长公主。
福华长公主板着脸,道,“那位教授过你学业的章先生,到念慈庵找到四姑娘,四姑娘又求到我面前,看在四姑娘的面子上,我这才进宫走这一趟。”
“竟是章先生?”谢宝扇万万想不到是章素青和谢宝瓶请来的福华长公主。
福华长公主道,“进宫前,我曾见过章先生一面,她谈吐见识确实不同一般妇人,章先生担心你在宫里的处境,求我设法带你出宫。”
谢宝扇只觉得疑惑,却也顾不得多想,只转头看着福华长公主,道,“多亏了长公主照拂,若非如此,我真正不知该如何是好。”
“你要谢就谢四姑娘吧。”福华长公主道。
提到谢宝瓶,谢宝扇有些黯然,在她进宫前,把谢宝瓶托付给福华长公主,自从她册封为嫔妃,就再不曾见过谢宝瓶,只能偶尔从珊瑚口中听闻几句她的消息,如今她留在念慈庵学习佛法,有福华长公主庇护,一切都算平安。
“当日收留四妹妹,今日又费心来看我,殿下是我姊妹俩的恩人。”谢宝扇道。
福华长公主看着她,道,“世事无常,谁也不知道明日会发生甚么变故,依我的意思,你先随我出宫避些日子。”
谢宝扇无奈一笑,道,“我是皇上的女人,哪里由得了自己。”
福华长公主对她道,“我正是为此而来,皇上龙体久治不愈,我会向宗室请旨,选几个嫔妃到庵里替皇上祈福,到时你便能离开这是非之地。”
谢宝扇低头不语,福华长公主看了她一眼,道,“你是个聪明人,应当明白往后你在宫里的日子只会越发艰难,淑皇贵妃不是个好想与的人,何苦仰人鼻息?”
谢宝扇摇了摇头,她道,“公主一向懒理这些红尘俗事,这次为了我的事,特意进宫,我心里十分不安,只是这个关头,我不能一走了之。”
福华长公主的脸色立时冷了下去,谢宝扇感激她的好意,她却无法告诉福华长公主,但凡她离了宫门,那么五皇子李恪和寿安侯府杨家,就再没有前途可言,康氏一族对于杨家的绞杀从未停止,在她和杨氏做了交易那一刻,那就再也下不了船。
何况,从不曾听闻妃嫔出宫修行,还能带上皇子的,而她是万万不会把李恪独自留在宫里。
福华长公主只看谢宝扇的神情,便知她已是定主意不走,于是问道,“你可想好了?”
谢宝扇眼圈儿一红,道,“我只求殿下一件事,若是方便,请将五皇子带出宫。”
假如局势当真坏到那步田地,至少李恪还能保住一命。
福华长公主冷声道,“只望你不要后悔才好。”
谢宝扇起身,跪下向福华长公主一拜,道,“殿下的恩情,今生无以为报,只能来生结草衔环。”
福华长公主脸上仍带着怒色,跪在她面前的人身形单薄,一如多年前刚来念慈庵时的模样儿,她无法袖手旁观,只得道,“白云观的玄真子是我的旧识,我可以去信,请他收留五皇子在白云观修行。”
谢宝扇含泪道谢,那福华长公主再也待不下去,她起身带着人,便出了长禧宫。
李恪被接出宫的第二日,谢宝扇从杨氏那里得到消息,怀王李善极有可能已经离开云州,按照祖制,封王无昭不得回京,李商病重,二皇子李忆更不可能招他回来,显然他是接到李商染病的消息,违制回到京城。
谢宝扇十分庆幸五皇子已经离宫,却又忍不住替李善感到忧心,她心知李善的野心,更清楚杨氏想借机让李善和李忆争斗,从中获利,只是皇上尚且在世,但凡被人知道他离开了封地,宗室和朝臣势必不会善罢甘休。
同日,怀王妃徐绮儿递了牌子进宫,淑皇贵妃在重华宫见她,徐绮儿刚坐下,便迫不及待的问道,“娘娘,听闻五皇子出宫了?”
康氏不以为意,道,“福华长公主一道折子呈送到宗室,提议让五皇子出宫给皇上祈福,长公主在宗室德高望重,二皇子不便驳她的脸面,只能准了。”
徐绮儿沉吟半晌,康氏见她面色凝重,不以为然的道,“一个垂髫儿,何需放在心上,怀王妃未免太过谨慎了。”
徐绮儿端坐在康氏面前,她道,“娘娘得有理,只是俗话得好,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谢宝扇背后有杨氏暗中相助,娘娘不可不防呀。”
康氏扶着鬓边的发钗,她并不觉得一个形同废后的女人能翻出水浪,她问道,“那依王妃的意思呢?”
徐绮儿微微一笑,道,“容嫔出身低微,能封上嫔位已是莫大的荣幸,句犯忌讳的话,万一皇上龙驭宾天,容嫔能陪伴在皇上身旁,也是她的福气。”
康氏脸色微变,她坐直身子,看着徐绮儿道,“你是……”
她有些慌乱,道,“自从惠帝以来,我大邺朝就废除活人殉葬,谢宝扇生下皇子有功,若是叫她殉葬,少不得要被人议论。”
徐绮儿面色不改,她安抚了康氏两句,道,“那若是容嫔忧思过度,执意要追随皇上而去呢?”
康氏渐渐冷静下来,她不得不承认,谢宝扇死了,对她来的确是一件百利而无一害的事情。
身处后宫的女人,谁没见过几个死人,几年前要不是李商派来文冬带走谢宝扇,她早就死在重华宫,哪里还容她后来时时在自己面前碍眼呢。
不过,让康氏想不到的是徐绮儿,她瞧着人畜无害,心肠竟如此狠毒。
“怀王妃,传言怀王和谢宝扇是青梅竹马,你就不怕怀王知道了,到时你该如何自处?”
徐绮儿端起茶盅,喝了一口茶,道,“容嫔情深意重,甘愿服侍在皇上身边,这又干我何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