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第 122 章 追随怀王李善的人自是……

A+A-

    追随怀王李善的人自是盼着他能坐上皇位, 怀王妃徐绮儿甚至在先帝在世时,就越过怀王,意图毒杀五皇子李恪, 再借机嫁祸二皇子李忆,可惜被谢宝扇暗中察觉,她这才不得不作罢。

    先帝驾崩后,怀王妃又屡次向李善进言,请他一并除掉五皇子,只是李善并没听进她的话。

    怀王对谢宝扇母子的暧昧态度让人心中存疑,不过,这些人里不包含姜桦, 当年李善还是京城那个闲散王爷时,他就在他身边做护卫, 章素青替谢宝扇母子的前程揪心,姜桦没事儿人一样, 到了章宅大吃大嚼,就开始和管家一起商量如何清理漏雨的屋顶。

    先帝的灵柩明日就要出殡,介时全城百姓们都要跪在自家门口送别, 章素青许久没有谢宝扇的消息, 少不得替她悬心。

    姜桦坐在屋顶,不慌不忙把年久不曾更换的碎瓦取下来, 又重新换上新瓦,章素青见他一板一眼的模样儿,忍不住抱怨,“你们能不能消停片刻,悉悉索索搅得人不得安宁。”

    姜桦拍了拍手上的灰尘,他从屋顶纵身一跃, 灵巧的落在章素青身旁,章素青虽知这人一身武艺,仍然唬了一跳。

    “你心里不清静,看甚么都不顺眼。”姜桦一本正经的道。

    章素青把脸一沉,道,“既是如此,你还不快离了我这里?”

    姜桦站着不动,他比章素青十岁,章素青在人前端庄稳重,只有他才知道,这人偶尔脾气来了,就跟孩童似的不讲道理。

    他二人在云州初识,后来姜桦奉命夜探二皇子府邸时受了伤,因差阳错,逃命时躲在章宅,待他伤好后离开章家,谁知在燕州,姜桦又救了章素青一命,一来一去,他二人就此结识。

    章素青身边没有倾诉的人,也不是真心要赶走姜桦,她站在院子里,惦脚看着皇宫的方向,心烦意乱的道,“怀王染病时,谢宝扇不惧凶险伺候在他身边,你怀王会顾念这一点恩情,放过她们母子吗?”

    姜桦面无表情的道,“就算没有她,王爷也会没事。”

    章素青气结,扭头就朝屋里走,姜桦见此,赶紧跟上。

    进了里屋,那姜桦见章素青坐立不安,开口道,“王爷不会杀死谢宝扇。”

    “何以见得呢?”章素青问道。

    姜桦也不好,他默默不语,章素青皱着眉,道,“就算怀王顾惜谢宝扇,他底下的幕僚为了以绝后患,一定会劝他不能留下谢宝扇母子,进言的人多了,怀王还能坚守本心吗?”

    姜桦默不作声,章素青得不错,确有不少人主张快刀斩乱麻,趁着这非常时期先除掉谢宝扇母子,绝了那群老臣的心思,但是王爷不发话,谁也不敢自作主张。

    此前,章素青担忧谢宝扇的性命,向他透露几年前怀王身染重疫,生死末卜之际,是谢宝扇深入云州贴身照料。

    无论章素青是出于何种目的向他提及此事,姜桦还是主动告知了李善此事,李善听完他的转述,许久没有话,隔天照常入宫料理先帝的丧事,事后姜桦听闻封穆因伙同谢宝扇隐瞒王爷,被罚了三十军棍。

    姜桦不以为意,他对章素青道,“王爷对谢宝扇有恨,但更多的还是爱,这些年王爷一直派人暗中保护谢宝扇,他又怎会伤害谢宝扇。”

    章素青看了姜桦两眼,他向来是个不解风情的木头人,听他谈情爱,让章素青莫名有些想笑。

    “人都是会变的。”章素青道。

    姜桦挺着胸膛,他睨了章素青一眼,正色道,“可不是嘛,王爷当年要带她去云州,她执意不走,回京扭头就做了老皇帝的嫔妃,如今被人架在火上来回烧烤,方才记起王爷的好处。”

    谢宝扇到底是章素青的学生,章素青听不得姜桦编排她,她道,“得倒好听,她不做皇帝的嫔妃,谢家一家子早就死绝了,再者跟着你们王爷去云州又能怎样呢,无名无份,和你们王妃争宠都没资格。”

    姜桦又不作声了,章素青看他这张冰山脸就堵心,挥手道,“行了,你回你们王府吧。”

    这次姜桦准备走了,他怕再不走,下次章素青就不让他登门。

    待到要出门,章素青又喊住姜桦,她犹豫片刻,道,“京里局势一日三变,看得人心惊肉跳,你回去探探你们王爷的口风,问问他究竟是个甚么算。”

    姜桦想了一下,绷着脸道,“我可以帮你听谢宝扇的消息,但若要叫我背叛王爷,那却是万万不能。”

    章素青气不一处来,“我几时要你背叛你们王爷了?只不过想求个准信儿,要不然这心始终悬着,没得让人发愁。”

    姜桦点了两下头,章素青目送他的身影离去,幽幽叹了一口气,倚在门上发呆。

    此时的启祥宫,气氛诡谲,朝中几位重臣一致请求迎回五皇子李恪,怀王飞扬跋扈,又颇有手段,年幼的皇子毕竟比怀王更容易掌控。

    谢宝扇的话音刚落,只听代明高声喊道,“我等不光要迎回五皇子,更要拥护他登上皇位,以继承先帝的遗志。”

    大殿里静得出奇,似乎掉根针都能听到,代明把大多数人的心声喊了出来,他们这些朝臣,平日各有各的盘算,今日联合起来对抗怀王,所求的不就是这个吗?

    皇权触手可及,所有人都认定怀王不会善罢甘休,怀王一派的人更是做好抗争到底的决心。

    庄严肃穆的大殿满目素白,李善和谢宝扇隔着人群相望,她神情漠然,分明是年轻的妇人,眉眼里隐约又带了几分沧桑,她选择了自己的儿子,这早在意料之中,只是李善仍旧觉得心口微微一阵发疼。

    他和谢宝扇相识多年,这个人又何曾真正把他放在心上呢。

    时光像是停滞了,大殿里的人心思各异,他们的目光在李善和谢宝扇的身上来回探究,等着即将到来的暴风雨。

    杨氏双目微含,像是世外人一样,自始至终不发一言。

    谢宝扇越过杨氏,她走到人前,看着李善,轻声道,“殿下,五皇子年幼,江山大统原不是他能承担得起,承蒙各位大人们信任,若当真要推举他登基,又岂能少了殿下摄政辅佐。”

    全场皆惊,朝臣们显然被谢宝扇的话震惊到了,以至于惊讶的连话也不出。

    这时,仍旧是代明,他气得勃然大怒,指着谢宝扇骂道,“好一个谢氏,家国大事,岂有你这个妇道人家话的份儿,你可知你这是牝鸡司?”

    代明又一次把众人的心声喊了出来,谢宝扇冷笑一声,在这些大臣心里,最好的结局是扶持五皇子称帝,再将怀王赶回云州,她这个皇子的生母,听话则罢,不听话逼死她也算不得甚么大事。

    大殿里嗡嗡作响,怀王摄政,这跟他称帝又有何不同?

    朝臣暗恨谢宝扇干涉政务,怀王李善只是望着谢宝扇,一句话也不,谢宝扇平静的看着他们,怀王和五皇子继位,他们总会选出一个的。

    良久,只听怀王启声道,“先帝仅剩五皇子,不光先帝的丧礼不能缺少他,这天下的黎明百姓更不能没有他。”

    大殿里死水一般寂静,最先回神的是魏之然,他高呼一声,“怀王殿下贤明。”

    众人反应过来,接二连三称赞怀王,倒是支持怀王的人坐不住了,怀王这意思,竟是要将这大好江山拱手让人?

    拥护五皇子的大臣们想不到怀王如此轻易就让步,几位老臣唯恐有变,当机立断,纷纷要今日迎回五皇子。

    李善见他们急不可耐,倒也没多加为难,他扫视群臣一眼,点了镇国公,襄阳侯,河阳侯,另有六部尚书,同去白云观迎接五皇子。

    这几人都是朝中重臣,众人不免心中疑惑,况且白云观里驻守着怀王的亲兵,他们只怕此行有诈,一时,群臣静了下来,李善讽刺一笑,问道,“怎么,这就是你们的忠君爱国之心?”

    几位大人老脸一红,最后是镇国公先站了出来,他道,“殿下仁义,我等自然要随同殿下去接回五皇子。”

    白云观有怀王的亲兵,却也有京兆府的人,镇国公不信李善会做出甚么出格的事。

    那李善回头望着谢宝扇,他看到谢宝扇静静的站在先帝的灵前,两人四目相视,有几分欲语还休的意思,有些老臣看不过眼,心里暗骂了几句,只是得罪不起怀王,并不敢当众发难。

    谢宝扇屈膝朝他施了一个福礼,道,“殿下深明大义,我在此等侯殿下和五皇子回宫。”

    李善去了,谢宝扇和余下的大臣们等在大殿里。

    恍惚是弹指一间,殿外响起太监的通禀声,“怀王殿下到,五皇子殿下到——”

    内殿响起一阵骚动,杨氏和谢宝扇同时望向大殿门口,走在最前面的是怀王李善,他仍穿着那身丧主,怀里抱着一个人儿,正是许久不见的五皇子李恪。

    正午的阳光下,李善的身形高大挺拔,李恪稳稳的坐在他的手臂上,一手搂着他的肩头,孩子脸上的神情懵懵懂懂,他看到远处的母亲,脸上展露出一丝笑颜。

    谢宝扇的眼眶一热,彻底安心了。

    李善抱着李恪一步一步走近,骚动停止了,几位重臣簇拥着他们进殿,最终,李善在先帝的灵前停了下来,他将李恪放了下来,整理他的衣冠,最后在众人面前率先跪了下来,高声喊道,“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