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一本游记
第二日起。
夏日清的凉爽, 果然还是会给人带来不同的感受。
现在再看昨日的文章,只觉得策论过于沉闷,制帖诗也缺了几分轻灵之感。
穆空青趁着天色未明, 神思最清醒时, 借着烛火在草稿上修改完成。
又在考场内众人基本洗漱完毕, 旁的动静基本停息之后, 开始誊抄全稿。
八月里的温度,蹲在一个号房中实在太过熬人。
因而穆空青誊抄完成之后, 只将答卷重新检查了几遍,便没有再多耽搁,直接拉铃交卷。
无论现下可否放排,能站在廊下, 总比被困在的号房中来的舒服。
今天的温度比昨日更甚,只是在号房中耐下心检查答卷,便已经让穆空青感到郁燥。
现下他身子骨虽壮实了不少, 但到底年岁不大。
穆空青可不想自己一场院试过后, 直接被抬着出了考场。
叫穆空青意外的是,昨日那祖父中暑的学子, 今日交卷也颇早。
连着两日都是前几交卷, 看来对自己的学识也是颇自信的。
二人对视,互相行了个礼。
那人道:“在下杨思典,还未谢过兄台救命之恩。”
穆空青摇头:“在下穆空青。昨日之事不过举手之劳。兄台便予了重礼,倒叫空青惭愧。”
杨思典闻言一笑:“那不过是在下借花献佛罢了, 如何当得重礼。”
穆空青也不多争辩,只谦辞了几句。
好在杨思典也并非要从穆空青这儿讨什么话,见穆空青当真并未将那事放在心上,也就不再多言。
今日不知是何因由, 杨思典与穆空青二人在廊下候了许久,也就只等来一个沈墨。
沈墨健谈,穆空青又总觉得他这人心思深,因而便是不得不同沈墨交谈的时候,也都是以寒暄为主,再往旁的,就半句也不多提。
好在中间还有个杨思典转圜,一时间看着,这三人倒是一副相谈甚欢的模样。
穆空青为了不给沈墨牵扯敏感话题的机会,已经算是绞尽脑汁了。
这边儿好容易凑齐了二十人,龙门一开,他便迫不及待地同两人道别。
虽覆试的策论也叫人绞尽脑汁,但穆空青今日的精气神反倒比正试之后要好上些许。
周勤询问他可要先睡一会时,穆空青也只是想了想,便道:“还是不了。这会儿睡了,晚上又得精神了。”
院试发案一般是在三日后。
穆空青决定在秦家的各处茶楼酒肆转上一圈,也对自家方子究竟被他们卖到什么程度了,有个些微的了解。
谁料第二日穆空青便得知,秦家的产业似是这些日子都要陆续整改,因而许多新菜品与招牌菜品便暂时不上了。
这个时候整改,穆空青下意识地就想到了那个自称是广平秦家的孩子。
消息是探不成了,穆空青索性转道去了府城的博闻书肆。
早就知晓这博闻书肆开遍大江南北、藏书众多。
他只去过清水镇上的博闻书肆,旁的地方的,他还从未进去过。
眼下穆空青虽然不缺书看,但周家藏书阁里的书,都是要精心保存的,自然不可能让他在上头记什么随笔之类的东西。
若是穆空青有心得要记,便只能自己带着纸笔。
只是这样一来,标注心得时总还得抄上一段原文,以防自己将它弄混,总归是耽误时间的。
穆空青来府城前,孙氏给他塞了不少银子。
再加上他平日里也无甚花销,孙氏偶尔给他的一些银钱都被他存了下来。
现在穆空青身上的银钱,买上几本书还是不成问题的。
周家藏书阁典藏的,多是名家典籍。
穆空青此次来书肆中欲要挑选的,却是些地志游记。
他对这个世界的了解还是太少。
出门游历的话,所耗费的时间银钱暂且不提,路上可能遇见的风险也太大。
穆空青在有足够的自保能力之前,肯定不会去作这个死。
这样一来,通过各类地志游记,去了解整个炎朝的山川风光,便是最好的法子了。
穆空青这么着意一挑选,还真叫他选到了几本颇有野趣的。
其中写得尤为风趣的,是一名曰《望月断肠上西楼》的游记。
这游记的名字起得古怪,又被安置在最角落里,因而上头落了一层灰。
穆空青也是好奇为何这书放了这许久都无人问津,才拿起来翻了翻,谁知一翻便停不下来了。
笔者用一草一木、山川河流的视角话,便是普普通通一处风景,也就叫他写得妙趣横生,穆空青这一翻开,便有些停不下来。
待他又看完一篇,周勤已经等得有些不放心,直接进书肆中来寻他了。
穆空青这才恋恋不舍地合上书页,去付了银钱。
有了这本,旁的游记他已经无心阅读了。
穆空青用等候发案的这三日时间,将这本游记从头到尾看了数遍,连自己出门瞧见街边的木墩,都会不自觉地想到,若是这木墩有眼睛,能成天地见到几个孩子嬉闹,应当也是想要凑上去的。
当真是瞧哪儿都是有趣。
他也不禁开始好奇,这游记的笔者又是谁了。
可惜这书也是蹊跷,只有一个干巴巴的文名,连笔者的笔名都未注上一个,也不知道是怎么印出来售卖的。
穆空青出来考个院试,便有了两位欲要相交的大家,将“求而不得”四个字体味了一遍。
待到发案那日,穆空青已经完全没了先前的紧张。
都道看遍山河,心胸自然开阔。
这话得果真不假。
穆空青还未能亲眼看遍山河呢,只是一篇游记,便已叫他觉得心胸开阔了不少。
他日后的路还长,便是拿十个“三元”,也顶不上一个吊车尾的举人。
得之我幸,失之我命。
横竖这场院试,对穆空青自己来,每一场都做到了自己当前的最高水平。
带着这种心情,穆空青到了发案这日,反而成了最是轻松的人。
今日出案,因着覆试参考者只有二百人,因而底下看榜的人,也不及前几日那么多。
穆空青因着先前看草案时得趣,这回便也想着亲眼在榜单上,瞧见自己的名字。
只是没等他朝里头去,便听前头有人叫嚷了起来。
“案首是何人?”
“似是有听闻过此人!”
“这莫不是本届府试的案首?”
“好似是他!”
穆空青听到府试案首时,已经听到了自己扑通扑通的心跳。
若他当真同案首之位失之交臂,他现下也是能安抚好自己的心情的。
但这不代表,他当真视这“三元”之名于虚物了!
穆空青眼睛噌就亮了。
周勤见他如此,也知他兴奋,便也一路护着他向前。
待来到榜下,见了榜首那熟悉的“穆空青”三个字时,穆空青当真是喜得不知该什么好。
先前他拿过两个案首,却都不是自己着意要拿的,更多的皆都带着些许意外之喜的意味。
唯有这一次,是穆空青自己精心准备、摆明车马,就是冲着案首之位去的。
这样得偿所愿之喜,自然是比前两回来得更加浓烈的!
“看来是我妄自尊大了。在下不及穆兄多矣。”
穆空青的边上,传来了一道慨叹。
穆空青转过头去,不出所料便是沈墨。
此次院试放榜,案首之位被穆空青拿下,排在第二的,却是杨思典。
而在府试时声名赫赫,言道是冲着三元之位而来的沈墨,只能屈居第三。
穆空青觉得,沈墨这是时也命也。
府试时碰到的策论题,摆明了不是他擅长的方向。
院试时又碰到了一个同样带着几分桀骜的评卷人,沈墨自然是要吃亏。
穆空青没准备和他搭话,索性便当做没听见。
谁知沈墨又道:“不过来日方长,今后我与穆兄相争之处,只怕还不少呢。”
沈墨这话得意味深长,穆空青眉心一跳,不知怎的想到了去书院进学一事。
沈墨若是有心,来年乡试便可下场。
而以穆空青的年岁,他便是再拖上两届,那也是一个少年举人。
沈墨日后与他相争之处不少,总不能是要盯着他下场的时候再下场吧?
穆空青自觉自己还没那么大的脸面。
不过当他回到清水镇上时,穆空青便知道沈墨那话的意思了。
清江府内最具盛名的百川书院,给穆空青送来了入学帖。
一般来,学子入书院进学,是有三种方式的。
一是书院每年大开山门,诸学子考试入学。
二是学子为功勋之后,学院特许入学。
这第三种,则是如穆空青这般,年少成名,由学院送上入学帖,邀请学子入学。
百川书院在整个炎朝也有几分名声,能的百川书院的入学帖,于穆空青而言,也算是一份荣耀了。
而沈墨自不必,以他的名声,想必早早就拿到了这份入学帖了。
周秀才对此事倒是看不出欣喜。
他将这入学帖交给穆空青时,也只是问了句:“可想好要去哪家书院了?”
“乡试不同于童生试。过了乡试,有了举人功名,那便是可以等候选官的。”
周秀才道。
“因而童生三试,你或许可以倚靠埋头苦学。但到了乡试,若只是闭门造车,纵使你有天纵之资,怕也只能折戟而归。”
周秀才也是赞同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的。
所以他在知晓穆空青得中之后,甚至都曾想过让人继续留在私塾中。
穆空青自然是有入书院的算的。
不旁的,只是可以出去看看,同各色人等产生交集,丰富自己的经历见闻,便是十足的诱惑了。
此次院试,他已经感受到了见闻二字于学业上的重要。
不过穆空青却不是很想入百川书院,即使对方给他送来的入学帖。
沈墨自然是其中一个因由。
更重要的是,百川书院也在清江府内。
比起在清江府内的书院入学,穆空青更希望可以去往别的地方。
去书院入学不比游历,除了路上可能不大平静外,其他时候都算得上安稳。
对于目前的穆空青来,这可能是他增广见闻的最佳方式了。
穆空青想了想,同周秀才道:“学生自是愿意外出求学的。只是却不欲前往百川书院。”
周秀才点点头:“百川书院就在清江府城。你若是去哪儿,还不如直接留在我这儿。”
周秀才的话语间带着十足的自信,似是觉得同百川书院那些颇有才名的夫子相比,自己也并不会落于下风。
到选择书院这事,穆空青便直接将自己带来的几本书交给了周秀才。
“老师,这三本是本次院试意外结识的友人所赠。”
穆空青简单了一下杨思典之事。
“而这一本,则是我在博闻书肆中意外所得。”
穆空青指着那本游记道。
周秀才拿起那几本书翻了翻。
前头倒是没什么反应,只是在看到那本游记时,周秀才止不住露出了些许笑意。
穆空青心中立刻升起了期盼:“老师可知道,这书的笔者是何人?”
周秀才放下那本游记,曲起指节在三本经书上点了点道:“这些注解我不好肯定,但这本游记的主人,我确实是同他有一二交情。”
穆空青本是想着,他老师博览群书,不准便见过文风相类者。
却没想到,周秀才直接便,这人同他是有交情的!
这可真是意外之喜了!
穆空青当即便带了些急迫地问道:“老师认得此人?”
周秀才看这一贯沉稳的弟子,少有地露出了这样的神情,也起了写揶揄之心:“不仅我认得,你若是想,要不了多久,你也能认得。”
穆空青疑惑道:“难不成,这位先生近日将会前来拜访老师?”
他拜周秀才为师的时日也不算短了,也从未见过周秀才有友人前来拜访。
若当真是这样的话,只怕这交情也就不止一二了。
周秀才摇头道:“望月断肠上西楼,你看不出这是个什么字吗?”
起初穆空青看到这个书名的时候也觉得奇怪。
这诗句不算晦涩,但若是作为书名,那他当真看不出这书名同里头的内容的干系。
现下周秀才一提,穆空青便反应了过来,这原来是个字谜!
穆空青皱眉思索了片刻:“望月断肠上西楼,望月断肠为肠字去月,西楼取西,是杨字?”
周秀才道:“不错,正是一个杨字。作此文者,乃是永嘉书院的山长,杨克佑。”
永嘉书院!
穆空青情不自禁地重复了一遍:“永嘉书院?”
永嘉乃是一处江南镇,本应名不见经传,却因永嘉书院而闻名天下。
只由此便可知,永嘉书院在学子中的地位,究竟是何等崇高。
“以杨先生的地位,这书怎会……”
杨克佑老先生当年从永嘉书院中走出,二十四岁拿下本朝第一个大三/元之后,便直言自己下场科考,只是为了攒些资历,好回书院教书。
此后杨老先生虽不时有文章流出,却从未见他著书立传。
不过永嘉书院经此一役倒是声名鹊起。
杨老先生任山长之后,书院又连出几届学子得中三鼎甲,成了如今江南诸多书院的执牛耳者。
若是叫人知晓杨克佑老先生著有游记于世,怕是书肆的门槛都要被踏破了。
周秀才直言道:“你是想问,杨克佑的书怎会在博闻书肆中,还未署名便出售吧?”
穆空青点头。
虽酒香不怕巷子深,但这书上连个笔者都不标,书名又是这等不起眼,便是被人瞧见了,怕也就只当做是个落魄书生写的孤本,随手放在书肆中寄卖的。
周秀才将那书递还给穆空青道:“你也是走运。你先前不是好奇,老夫从何处得知黄河上游漫溢之事?”
穆空青点头应是。
难不成这消息是从杨老先生那儿得知的?
可杨老先生人在江南,离博斯腾湖可更是十万八千里。
周秀才道:“博闻书肆乃是周家的产业。杨克佑与我也算忘年之交,他当初兴起随手写了这本,不愿署名也不想起个别号,便就这么放在这博闻书肆中了。”
“这书我记得当初只抄录了几份,如今你还能找着,也算是缘分了。”
穆空青一边欣喜自己意外得了杨老先生的游记,一边又叹了一声,看来向这位先生讨教的机会是没有了。
杨老先生身为永嘉书院的山长,自然是不可能千里迢迢来到清江府会友人的。
见穆空青面上隐有失望之色,周秀才却道:“怎的,你这是瞧不上永嘉书院?”
穆空青无言:“老师,您就莫要同我玩笑了。”
周秀才没有应答,只给了穆空青一张名帖。
穆空青接过名帖,却不知这是何意。
周秀才道:“永嘉书院纳新的日子,一贯是定在桂榜之后的。你若是近几日动身,不准还能赶得上。”
穆空青考完院试已经是八月十一,放榜之后又在府城留了几日,用过知府请的秀才宴后才回的清水镇。
穆空青一到清水镇,便先来了周府。
按理,穆空青是应当先回家去拜见父母长辈,但穆家在清水镇上的院太,无处寄放他的乌云,于是穆空青便只能先跑一趟周府了。
现下刚过八月十五,桂榜的放榜日往往是九月中。
虽今年非是乡试年,但永嘉书院纳新的时间也不会有大变。
也就是,穆空青若是近几日动身,那么他还有约二十天时间,可以用在路上。
从清江府有码头,若是从水路下江南,顺利地话,不出十日便可抵达江都码头。
自江都码头到永嘉,怎么也用不了五日时间。
永嘉书院,可以是天下读书人心中所向了。
“你若是能考入永嘉书院,便持我的名帖,替我拜会一番老友吧。”
周秀才半点都没有给弟子开后门的算。
穆空青却是握着名帖,起身朝周秀才行了一礼,道:“那也得先行了拜师礼,真正成了您的弟子才是。”
穆空青笑道:“学生曾言,要让老师收徒收得风光,如今也算到做到了。”
从穆空青踏入清水镇起,便听闻那位暂代县令的县丞大人,已经令人大张旗鼓地去往穆家村报喜了。
如今,他这三元之名,怕是从穆家村到清溪县内,已经无人不知了。
“只是要劳老师稍待几日,待学生回家拜见父母亲长,再正式行礼入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