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情敌 红鸾星动,好事将近

A+A-

    三十四情敌出现

    雨虽然不大, 但下了好一会儿都没停。

    顾雪卿蹲坐在板车上,裙摆也渐渐被淋湿了。

    带着微冷湿意的风吹来,顾雪卿连忙捂住口鼻, 了个喷嚏。

    谢七郎回头看了她一眼,眉心拢起。

    他没想到会下雨。更没想到这点雨, 了伞的顾雪卿也能受寒。

    也是,她从前出行, 定然是宝马香车, 仆从成群。

    哪里会让她在雨中吹风呢。

    谢七郎心头闷闷的, 不由得加快了脚步。

    就在这时, 路后面行来一辆马车。

    这条路并不宽敞, 只能容得下一辆马车通行,而后面那辆马车速度快, 所以谢七郎将骡子拉到路边的杂草地上停住,等马车先行。

    那辆马车慢跑过来, 快要靠近谢七郎两人之时,却放慢了速度。

    随后, 马车在谢七郎两人身边停住。

    石青色的车帘被掀开, 一位穿着墨绿长衫的青年男子探出头来。他容貌端正,一股儒雅书生气。

    男子望着路边的两人,神色略有些犹疑, 片刻后他才问, “姑娘, 下雨不便,你若是不嫌弃,可以来车上避避雨。”

    安谦和刚刚掀开窗帘,路边有人让道, 他匆匆一瞥,顿时惊为天人。

    那个坐在板车上的粉衫姑娘五官明媚,肤白唇红,这样的好模样,安谦和生平第一次见到。

    他甚至以为自己花了眼,在这个山沟村野之中,怎么会有如此样貌的女子?可安谦和擦了擦眼睛再看,发现是真的。

    现在是大白天,那貌美姑娘应该不会是山精鬼怪吧?

    安谦和心里有些怕,可又抵不住想再看看那姑娘,纠结半晌,他还是让车夫将马车停在了路边。

    谢七郎闻言,脸色微沉,他平静无波的目光在安谦和身上一扫而过,又去看顾雪卿。

    顾雪卿此时也正望着谢七郎。

    顾雪卿自然瞧见了这位公子眼中的惊艳之色。

    她衣裙被雨水湿,风一吹身上有些寒意。不过也并不是难以忍受。

    她望着谢七郎,发现他眼中略有些厌恶之色,顿时心中生出了一股狡黠心思。

    她倒要看看,谢七郎是不是真的对她无动于衷!

    “我可以去坐马车吗?”顾雪卿问谢七郎。

    谢七郎胸口闷闷的,他声音略有生硬,“你想坐就坐。”

    问他做什么?

    不就是一辆破马车?显摆什么?

    他谢七郎就算是金子的马车,也能轻而易举的拿出来!

    顾雪卿又道,“我也没那么想坐。”

    细雨氤氲中,她湿润润的眸子瞅着谢七郎,谢七郎只觉得一颗心都要软了。

    他想起刚才她的那个喷嚏,心道这女人这么娇弱,要是继续淋雨吹风,会不会真的生了风寒?

    谢七郎僵着脸道,“再淋就要生病了,你上去吧。”

    随后他抬眼望向安谦和,硬邦邦道,“多谢。”

    安谦和在马车见顾雪卿和谢七郎之间的情形,心中失落。

    他看得分明,这位天仙一样的姑娘,显然对这个高大村夫不一般。

    顾雪卿心翼翼的爬下了板车。

    她腿脚不便,爬不上马车,谢七郎便上前双手握住她的腰,将她轻轻向上一提,送她上了马车。

    他这才真切的感觉到,顾雪卿的腰有多细。大概还没他的腿粗。

    又细又软,真怕一用力就给掐断了。

    马车上的安谦和也看出顾雪卿腿脚不便,连忙伸手扶了顾雪卿一把。

    谢七郎瞧见安谦和将手扶在顾雪卿的胳膊上,目光微冷。

    待顾雪卿心翼翼在马车上坐下,安谦和探出头去问马车外的谢七郎,“这位……兄弟,也进来避避雨吧?”

    谢七郎一身衣裳全湿,又生得人高马大,这辆马车并不大,他若是进来,定然很拥挤,还会把马车弄湿。

    安谦和这么问,只是客气一番。

    谢七郎也不会自讨无趣,“不必,我还要牵骡子。”

    安谦和点头,“那好,我让马车走慢点,你好在后面跟着。”

    这条路通往青云镇,安谦和心里料定这两人是去镇上,不过他还是问了一句,“姑娘,你们是要去青云镇吗?”

    顾雪卿点头。

    安谦和微微一笑,“真巧,我也是去青云镇,可以顺带送姑娘一程。”

    谢七郎牵着骡子跟在后面走,闻言皱眉:什么狗屁废话,这条路本就只通往青云镇,不去青云镇难道要去阎罗殿?

    顾雪卿又微微点头,“多谢公子。”

    谢七郎眉头拧得更紧了,什么公子?穿个长衫,装得衣冠楚楚就是公子了?

    这女人见识就是短,不知道什么叫做衣冠禽兽!

    安谦和偷偷量了顾雪卿几眼,她梳着姑娘的发髻,性情恬静柔美,应该还待字闺中。那外面的粗鄙村夫,或许是她的兄长?

    “在下安谦和,不知如何称呼姑娘?”安谦和又问。

    顾雪卿抬眼看他,又低头,然后略大声道,“我姓顾。”

    “原来是顾姑娘。幸会。我祖上安家村人,不知姑娘是哪个村的?”安谦和又问。

    “朱家村。”

    安谦和见顾雪卿貌美,性情又好,有意主动和她话,于是两人一问一答,不一会儿功夫了好几个回合。

    谢七郎不顾马车车轮甩出的泥点子,紧紧跟在马车屁股后面,仔细听着马车内人的话语。

    他越听脸色越难看。

    他是男人,他看得出这个安谦和的龌龊心思。

    这道貌岸然的安谦和就是见色起意,垂涎雪卿的美貌,想要勾搭她。

    这混账东西,若不是如今他要隐藏身份,他现在就上去扣掉他那对眼珠子。

    谢七郎憋着一肚子气,心情抑郁。

    “其实我如今在景城定居,不过还有些亲朋在安家村,这两日族中有事,故而回乡探亲。”安谦和像是竹筒倒豆子,巴不得将自己的身家一股脑出给顾雪卿听。

    奈何美人实在羞涩少言,他了这半日,她竟没有追问一句。

    若是别的姑娘,看他这衣着气度,一定会追问他在景城做什么吧?

    既然顾雪卿不答话,安谦和只得厚着脸皮继续道,“实不相瞒,我乃景城主薄。”

    在村中民耳中,一县主薄可是个了不得的大官儿了。

    安谦和等着顾雪卿的反应,不料那姑娘也就是微微点头,然后轻轻嗯了一声。

    “……”

    安谦和有些狐疑,普通村民听到他的官职不可能没有反应。

    莫不是,这姑娘是个傻子?

    追在马车屁股后头偷听的谢七郎冷哼一声,呵,竟是江炎底下的官吏。

    一会儿他就要书信一封给江炎,让他好好管教一下底下的人。

    马车又走了半个时辰,到了午时才入青云镇。

    雨已经停了,安谦和将马车停在布铺前,谢七郎抱着顾雪卿下了马车。

    她下裙湿了,谢七郎算带她去买身干净衣裳先换上。

    安谦和见顾雪卿要走,依依不舍,“顾姑娘,快到中午了,你饿了吗?”

    顾雪卿当然饿了。

    早上谢七郎给她的那块饼,又冷又硬,她咬了两口就不肯吃了,谢七郎拿她没办法,又不想浪费,只能三口两口将饼吞到肚子。

    她现在是又饿又冷。

    顾雪卿不话,只是又用那双秋水润过的眸子去看谢七郎。

    谢七郎冷着脸,对安谦和道,“不饿,不劳公子费心!”他重重的咬着费心两个字。

    听出了谢七郎口中的怒气,顾雪卿嘴角悄悄弯起。

    安谦和被谢七郎那森冷的目光吓得一惊。

    他不自觉的缩了缩脖子,面色讪讪的,“我、我就是问问。”

    片刻后,安谦和才后知后觉的恼火起来:见鬼,他居然被一个村夫给震慑住了!

    这时,布铺的老板娘听到动静从店内探出身子,她先瞧见了顾雪卿,顿时神色惊诧,好标致的姑娘,真是天仙一般的容貌!

    很快,老板娘又看到了顾雪卿身边的谢七郎。

    这天仙姑娘身上穿的这身桃粉色衣裙,不正是当日谢七郎买走的那身?

    原来,传闻朱家村猎户谢七郎捡了个天仙媳妇儿是真的!

    老板娘忍不住惊叹道,“谢兄弟,你媳妇儿真好看!”

    谢七郎一怔,他刚想否决,却瞥见那面安谦和还贼心不死盯着顾雪卿看。

    于是谢七郎没做声。

    倒是顾雪卿有点不好意思,她还是个姑娘家呢。

    她垂着脑袋,红着脸,“大娘,我不是他媳妇儿。”

    谢七郎脸色更冷了。

    之前在朱家村,朱大娘偶尔趣的时候,顾雪卿都低头娇羞不语。这会子却忙不迭地和他撇清关系,一定是因为认识那个安主薄。

    谢七郎握紧拳头,这时,顾雪卿又了个喷嚏。

    他顾不得闷气,赶紧对老板娘道,“麻烦大娘帮她找身干净衣衫换上。”

    美人娇弱,总是叫人怜惜。老板娘此时也顾不上趣谢七郎,赶紧将顾雪卿带入店后屋内,又给她找了身衣裳让她换上。

    不多久,顾雪卿换了身藕荷色的衣裙出来了。桃粉娇媚,淡紫清雅。

    她好像穿什么颜色的衣裳都好看。

    谢七郎付了钱,领着顾雪卿走出了店铺,现在午时过半,他算带顾雪卿去饭馆用饭。

    只见安谦和快人一步,挡住两人面前,“顾姑娘,谢兄弟,此时正好用饭时辰,相逢就是缘分,我……”

    谢七郎脸色微沉,他侧身将顾雪卿挡住了一半。

    “不必。”

    谢七郎再次望向安谦和,这次安谦和看得明白了,这男人黑眸深邃如寒潭,带着森然的冷意!

    他不敢再强求,只得退开一步,让出路来。

    ……

    谢七郎领着顾雪卿去了一家饭馆。

    他从前来镇上,都是在这里用午食。

    他径直带着顾雪卿去角落落座。这家饭馆饭菜口味做得差,因而人不多,谢七郎喜欢这份安静。

    顾雪卿一面口口的吃着饭,一面偷偷量谢七郎。

    谢七郎几口吞了饭,见顾雪卿这样皱眉,“好好吃饭。”

    她本就脾胃弱,吃饭的时候不专心,一个不好胃又疼。

    顾雪卿哦了一声,她吃了半碗饭后,感觉差不多了,但顾雪卿也不急着放下碗筷,而是声问,“谢七郎,你是不是不喜欢安主薄?”

    谢七郎身体一僵,他面不改色道,“不过觉得他不怀好意罢了。”

    顾雪卿长长的哦了一声。

    “……”谢七郎狐疑的看着她,总觉得她这个“哦”别有深意。

    镇上得很,谢七郎领着顾雪卿去买了些点心炒货,又去买了些猪肉、米面,就差不多将镇街上逛了个遍。

    而街边那间茶馆最是眼,在一众破旧的店铺当众,这间占了两个门脸的“听雨茶馆”显得格外气派雅致,在这处镇上仿佛鹤立鸡群一般的存在。

    顾雪卿站在茶馆门前想进去,谢七郎不情不愿。

    可姑娘眼眸盛满星光,可怜楚楚的望着他,谢七郎无法拒绝。

    他只好领着姑娘进了听雨茶馆。

    镇就这么巴掌大一点地方,今日午时,朱家村的猎户领着他的天仙媳妇儿来镇上的消息早就传开了。

    温老先生听了传闻,早就按捺不住想去看看,可又担心七公子不悦,只能耐着心。

    见谢七郎领着姑娘进来茶馆喝茶,温老先生乐坏了。

    温老先生请姑娘在堂内坐下,亲自泡了茶,又命人端上来上好的茶点。

    这里的茶点都是温老先生去景城买来的,卖相精致,不是花朵状,便是兔子猪的形状,看着就让人赏心悦目。

    顾雪卿顿时双眸发亮,她瞅瞅一朵牡丹花莲花糕,又瞧瞧一只兔桂花糕,最终选择了捏起一只兔子。

    她舍不得咬掉兔子可爱的脑袋,就将手中的糕点调转了个方向,去咬兔子的尾巴。

    兔子点心不但长得好看,味道也很好,甜而不腻,清新酥软。

    顾雪卿不再心软,几口就将兔子吃光了,她又拈起一只猪点心。

    谢七郎和温老先生站在厅堂后门处。他目光望着顾雪卿,一刻都没移开过。

    温老先生默默看着,眼睛眯成了一条缝。

    “七公子,您应该写封信给老夫人,亲自告诉她这个喜讯。”温老先生在旁边冷不丁道。

    谢七郎蹙眉,“什么喜讯?”

    温老先生,“呵呵,七公子何必明知故问呢,七公子难道不想把雪卿姑娘留在身边吗?”

    这一回,谢七郎没有立即否认。

    只是,雪卿失忆这件事始终让他心中不安。她究竟是何人?为什么一个姑娘会差点淹死在河中?

    “温先生,雪卿的身份,你查得怎么样了?”

    “我已经派人暗中拿着雪卿姑娘的画像,去汉河上游各地探查,不过暂时还没有消息。”温老先生道。

    “七公子,老夫人前些日子又有信来。”温老先生着,从袖中掏出一封信,递给谢七郎。谢七郎接过信正要拆开,却瞧见茶馆外有人进来。

    他神色一沉,因为来人是安谦和。

    还真是阴魂不散。

    安谦和见顾雪卿也在,顿时脸色一喜。

    “顾姑娘。”

    他见顾雪卿身旁没有那个村夫,心中更是欢喜,几步走到了顾雪卿身边。

    顾雪卿正沉心吃着点心,安谦和忽然冒出来,吓得她一哽,顿时捂着唇咳嗽起来。

    谢七郎脸色一黑,正要上前,安谦和已经眼疾手快赶紧将一杯茶递到顾雪卿跟前,“顾姑娘,快喝茶。”

    顾雪卿连忙端着茶盏,一口喝了下去。

    谢七郎瞧着这一幕,唇角绷紧。

    温老先生呵呵笑了,“这个是安主薄吧。安主薄不但有官职在身,还生得一表人才,我听,他还尚未娶妻。”

    温老先生经常去景城采购茶叶,时不时会和江炎见上一面,一来二去,也就结识了安谦和。

    谢七郎将视线移到温老先生身上,目光越发沉冷,“你这是何意?”

    温老先生连忙摇头,“七公子为何动怒?我只是随口一。”

    “……”

    分明是故意给他听的。

    只见温老先生又慢悠悠道,“雪卿姑娘貌美,安主薄俊雅,这样一看,还真是一对璧人。”

    谢七郎没再理会温先生,而是抬脚走向顾雪卿,在安谦和略微诧异和嫌弃的目光中,谢七郎在立在了顾雪卿身边。

    “天色不早了,该回去了。”

    他低头对顾雪卿道。

    顾雪卿当然不愿意。她跟前放着三碟点心,她还没吃够呢。

    她腮帮微微鼓起,“我还想坐一会儿。”

    谢七郎垂头看她,神色平静道,“你已经吃了四块点心,再吃会积食。”

    “……”

    顾雪卿诧异,心中又好笑又觉得荒谬,谢七郎怎么像是她爹一样?

    “但还剩这么多呢。”望着还未吃光的点心,顾雪卿恋恋不舍。

    这些点心比谢七郎买的好吃多了。

    谢七郎看向温老先生,温老先生立即会意,连忙让店哥包了几包点心,让谢七郎带上。

    顾雪卿这才心满意足。

    望着娇俏佳人和高大野人离开,安谦和心里多少有些不是滋味。

    安谦和方才见到温老先生和谢七郎话,便过去向他听,“温先生,你认识方才那位谢兄弟?”

    温老先生点头,“算是认识吧,他是附近村中的猎户,我长住青云镇,和附近来来往往的村民都算相识吧。”

    “那……那位姑娘……看她的装扮,好像并非那个猎户的妻子吧?”安谦和虽然有些不好开口,但又不舍顾姑娘容貌,还是忍不住问出声。

    温老先生笑呵呵,“你呀,还是死了这份心吧。他们就快成亲了。”

    安谦和虽然心中早有预料,但依旧不死心,他急忙追问,“那姑娘怎么愿意、愿意嫁给一个猎户?这其中是不是有什么难言之隐……是不是那个猎户胁迫她?”

    温老先生顿时垮了脸。

    他呵呵冷笑,“安主薄,你两只眼睛生得好,难道刚才没看明白吗?顾姑娘跟着那个猎户离开,可有一分不情愿?”

    竟然七公子胁迫姑娘?

    京中想嫁七公子的贵女都数不过来好吧!

    ……

    京中。

    谢岑刚回康国公府不久,宫里就来人了。

    原来是太后得知谢岑回来,召他入宫话。

    谢岑去了青云镇,太后是知道的。想来太后是迫不及待的想亲耳听谢七郎的事情。

    谢太后是先帝唯一的皇后,一生备受先帝尊重厚爱,只可惜她入宫数年不曾生育。后来宫中有一贵人生下皇长子黎珩,不久后这位贵人病故。

    当时的谢皇后便抚养了黎珩,细心呵护、教养如亲生儿子。

    等黎珩长到十二岁,谢皇后依旧无所出,先帝无奈册封长子黎珩为太子。

    不曾想,没多久,谢皇后就有孕了,诞下的还是一名皇子,正是七皇子黎钰,他也是先帝最的孩子。

    此时太子已经年岁渐长,且文武双修,品行端正,言行举止毫无指摘之处,得到了朝中不少大臣的拥护。

    而黎钰则是皇后所出唯一嫡子,皇后深得帝心,娘家是康国公府。

    且先帝老来得子,对黎钰也是宠爱至极。

    一些大臣见状,也起了心思,想废了太子黎珩,另尊七皇子黎钰为太子。

    一时间,朝堂风起云涌,争锋不断。

    就在这时,先帝渐渐病重,帝后深知此时朝廷安定、江山社稷才是重中之重。

    当时的谢皇后深明大义,向先帝请旨,将年仅五岁的七皇子送往北境,放在北境大将军谢岸身边教养。

    从此母子分隔,数年难得一见。

    正是因为昔年的谢皇后当机立断,才避免了朝廷一场波动。

    七皇子去了北境没多久,先帝驾崩,十八岁的太子黎珩登基为帝,尊谢皇后为皇太后,侍奉如亲母。

    七皇子从此久居北境十七年,他渐渐年长,还立下了不少军功,因而又引起了一些朝臣的猜忌。

    两年前,黎钰一气之下,奉还将印,脱下战袍,去了青云山,改名换姓当了一名猎户。

    谢太后自觉自己一生,对得起江山社稷,对得起先帝尊爱,对得起今上,唯独对不起独子黎钰。

    她想弥补黎钰,却无处可补。

    黎钰的身份,注定他不能轻易入京。谢太后也不敢让黎钰入京。

    自黎钰五岁起,母子分离整整十九年了,见面次数十个指头都数得过来。

    每每想起,谢太后都心痛自责,夜不能寐。

    自黎钰去了青云山,谢太后便派了亲信温长白去了青云镇,替她照看改名为谢七郎的黎钰。通过温长白的书信,得知一些谢七郎的近况。

    前段时间,谢太后从温长白的书信中得知,谢七郎意外从河里捡了个姑娘,还对那姑娘悉心照料,看上去是红鸾星动,好事将近。

    谢太后很高兴。她一直在等着这天。

    谢七郎如今二十有四,年岁已经不了。可对男女之事一直不开窍。

    而谢七郎这样的身份与性子,无人能勉强他娶妻。京中他这个年纪的王孙贵族,孩子都有好几个了。

    谢太后虽把今上当做亲儿子看,把今上的那些皇子公主当做亲孙子孙女看,可母子连心,谢七郎才是与她真正血脉相连的孩子。

    她细心教养今上数十年,将今上送上了至尊皇位,对他毫无亏欠,唯有谢七郎,才是谢太后唯一放不下的。

    她盼着谢七郎能娶妻生子,过上富贵安稳的日子。

    谢岑换了身衣裳,连茶都来不及喝一口,便匆匆跟着祥明宫掌事太监入了宫。

    别看苏公公五十出头,一把年纪,却健步如飞,拉着谢岑跑得飞快。

    谢岑十数日骑马赶路,累得头晕脑胀,两眼发花,他一个年轻伙子,跑不过一个老公公,只得苦哈哈的求饶,“苏、苏公公,您慢点,我都要断气了。”

    “公子,不是老奴不肯慢点,是老奴不能慢啊。您就心疼心疼太后,她知道您回来,便坐立不安,连口茶都喝不下去了。”苏公公一面跑着一面。

    谢岑还能什么,想到可怜的姑母,也只得拼了命跟着苏公公在宫中一路跑。

    不多久,谢岑就进了祥明宫。

    谢岑见了谢太后,还来不及行礼,便被谢太后叫住,“别讲究那些虚的,快给我,七郎如今是个什么情况?那个姑娘怎么样?温长白信中,那姑娘知书达理,貌美非常,是不是真的?”

    谢太后一连发问,让谢岑有点懵。

    好半晌,他哑着嗓子道,“姑母,这次您可安心吧,我见过雪卿姑娘了,容貌一等一的好,性情更是好。您是知道表哥那个闷葫芦性子,那姑娘正好相反,又活泼又娇俏,表哥可喜欢着呢。”

    谢太后听得满脸笑意,她乐呵呵的拍着手,“好,太好了。雪卿,名字也好听。看来青云山真是个好地方。你表哥误误撞去了青云山,又捡了个姑娘,这就是有缘千里来相会啊!”

    “可不是嘛。我瞧着那姑娘,那容貌气度,言谈举止,可一点儿不比京中贵女差。对了姑母,她姓顾,叫做顾雪卿,可惜受伤了失忆了,记不起自己原本的身份了。”

    谢太后笑了笑,“无妨,记得起记不起都没什么关系……顾雪卿?这个名字,怎么听着有些耳熟呢?”

    谢太后眉心微蹙,细细思索。伺候在她旁边的张姑姑忽然眼睛一亮,“太后,您记不记得三年前,您想为闲王挑个妻子,相看了不少适龄的官贵家姐?”

    谢太后点头,“不错,当时我命你办的这件事,你挑选之后,送上了十位出身、容貌、品行都不错的姑娘画像给我瞧。”

    “正是。其中有一位姑娘是国子监祭酒家的千金,闺名正是顾雪卿。当时太后对她格外满意,留了她的画像。”

    谢太后此时已经全部想起来了,“不错。那姑娘样貌好,你还在画像旁注明了姑娘的品行性情,是个活泼性子,我很喜欢。”

    “可惜,我写信告知七郎这件事,他当即回信拒绝了,自己媳妇儿自己找,不要我乱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