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何惧遭人妒?
圣人宫中要填房纳婿。
此等要事非是圣人所想,而是各家勋贵所谋。
圣人您要打战,那便打了。圣人您要清吏治,如今也清了。
里里外外,杀得人头滚滚。朱颜国,上上下下俱是依您心意,那也该许给各家好处了。战胜后论功行赏,那是公事。但如今这私事儿呢?
您该与各家修好了。
若不然您长缨在,最后欲灭谁家,还不是一句话的事情。
所以请重开后宫。诞子嗣,寻贤师。此乃要事中的要事。
女帝抬头看那女官一眼,哀怨道,“我这般大的岁数还要躲在后宫去生孩子。那这台前,该怎么办啊愁”
女官则展颜一笑,“打完了南枭国,自此我朱颜国再无心腹大患。通航南北,与中州有了海路相连,物产得以售卖,金财得以流通。自是一片盛平。何来要圣人操心。”
听此话女帝点头,感慨道,“黎中堂当打之年,诸位尚书都是人杰翘楚。确实不必朕处处操心。”
女官当即面皮僵硬,不敢笑得难看。只得低下头去。
“是婢子多嘴了。”
女帝依旧呵呵笑着,“不多。一点儿也不多。丫头这话,也合了朕的心意。为了此回变政,我准备一场战事,准备了诸多封赏。她们尽数都有好处拿,也该多听听我这寡人之言了。”
入夜后,深宫里女帝睁着明亮亮的眸子看着纱帘。
这床有些冷呢。
她本来是有夫婿的。克死了。字面意思,她太强,能力强,运道强,气势强。处处要强。生生把东宫里的丈夫克死了。
在东宫之时,她诞下两女一男。两女如今都活得好好的。
伯女封睿王,女王镇北疆。
仲女封宫主,长伴膝下,如今也差出去当将军。给袁母做个副将。
叔男,死了。被宫主掐死的。
众人都以为,这老二是要入主东宫。但很可惜,圣人至今没安排帝师,便明女帝无立嫡之心。
女王太弱,会被那些野心勃勃的娘们玩弄于股掌之间。
宫主多心,如此性子注定当不得大任。
女帝拉紧了被子,找个男人体己话,许是件妙事。但可不能称了那群娘们儿的意。
西南方战场上。
杨暮客听闻含糊不清之言后眉头紧锁。此传音者不知是敌是友,还是要快快通报才行。
他乘云落下,中掐着障眼法。在旁人眼里,他就是一个女子。况且他本来面目清秀,这等术法凡人更瞧不出来破绽。
蔡鹮看着他这模样,笑问,“道友怎么是这副打扮?”
杨暮客无所谓一笑。装扮女子又非是头一回,故没啥好害臊的。抓起她的,“随我去大营,与那袁母沟通一番。虽然停战,但这南枭国诡计多端,怕你出了意外,得让她对你好好照看才行。”
来至中军营地之前,数个营帐相仿,正是奇门遁甲的路数。
杨暮客拉着蔡鹮径直走到了袁母所在方位,递了腰牌。
女将放行。
帐子里,朱寿愈正和袁母讨论她遇到妖军来袭的事情。
袁母只当是个笑话来听。
这样的事儿,不出奇。即便没有那神异救赎,援军不时便会抵达。
袁母看着卫兵领着两个坤道进来,细细打量。她本与杨暮客见过,一眼便瞧出来,此人乃是大可道长幻化。但看破不破。
杨暮客上前躬身,“贫道见过元帅大人。”
“不知二位道长何事禀报?”
“启禀元帅,贫道清理阴间秽物之时,听闻有鬼祟言语。那邪鬼朱颜国内部空虚,贫道欲去国神观报信,好叫国内谨慎提防。我这师妹于此继续除邪驱煞,还请元帅多多照顾。”
袁母思忖片刻,“既有此事,便劳烦道长快去快回。我于此处也书信一封,将战报一同报与朝堂。人道神道协力,定然可保国内安宁。日前战事紧急,诸位道长都受累了。为了防止邪祟滋生,怕是也不曾睡安稳。来人,服侍蔡洱道长好生歇息。”
杨暮客揖礼离去。
朱寿愈盯着独自离去的坤道背影细细打量。她总觉着见过此人。
“母上,您认得那个坤道?”
“认得。那是昌祥公的弟弟,扮做女子模样,帮着咱们抵御妖邪。”
“男人?”
朱寿愈皱眉。她何曾见过男人?她最讨厌男人,便是自己的弟弟都是亲掐死的。世上钟爱于她,人人都喜她,敬她。纵然她亲掐死那臭男人,也无人怪罪。侍女还要帮她遮掩,是玩闹失所至。
这夜里,朱寿愈发梦了。她梦见了一个道士,那道乘着七彩祥云,到宫中去求亲。
她拿着棍棒,将那些媒的婆子尽数打了出去。
“我这公主府,又岂是尔等这些烂货能来的地场?”
完这话抬头看见了乘云的道士,不知怎地就脸红了。
她猛然惊醒,这男人她见过。真的见过!但怎么见着的,她却想不起来了。圣人血脉,遭人道神道庇护。她从来都是心想事成,竟有模糊的记忆碎片渐渐浮现。
一个男人化作一道流光落下,中掐诀帮她拦住了那人屠妖军。
她骤然觉着,就该是这样的男子才能做我朱寿愈的夫婿。
而杨暮客对此一概不知,他躺在飞舟里睡大觉。
一路几千里,他懒得乘云飞回去。好几十日不曾合眼,就算是筑基修士也累得肝儿颤。
飞舟两日披星逐日,终于抵达了京都国神观。
战时一切从简,这飞舟直接落在了国神观的院落里。杨暮客大步流星走到了观堂,掐诀钻进了神国之中。
国神朱明明依旧是亲自来迎。
“神参见紫明上人。”
“国神大人不必多礼。贫道此回,乃是遇见了诡异之事。请国神帮忙一同分析。”
杨暮客这般这般,那般那般,将事情得清楚。
朱明明秀眉紧锁,“上人。可曾感应到根脚?”
杨暮客试探问她,“是南枭国的国神所言么?”
朱明明当即否定,“那天妖畜牲正与我真身对峙。如何能分神去干预上人。托元帅大人的福,她于战场摧枯拉朽,大势已成,我则能从容应对神庭之战。”
当地一声。神国震动。
朱明明面上笑意全无,“看来本神无暇与上人多聊。上人借一用。”
杨暮客干脆地把左递过去。
只见朱明明在他掌心留下一道敕令。
“上人。朱颜国上下国神尽数听您调遣,您若遇见了国中作祟妖邪,可呼神相帮。我要去全心迎战,不敢耽搁。”
这神国之中空空荡荡,只剩下道士一人。
杨暮客看了眼中敕令,能动用神国的香火不必支出自身寿数,他自是能放开脚。便借国神观香火神力开始占卜。
女帝在宫中得到袁母战报,并且密信之上言了道士提醒。她即刻下令,调动公侯率领守军开始全境巡查。大军尽数南调不假。但她还没动用这些勋贵封地的守军。为得就是防止南枭国乘虚而入。
本来趁着休战五十日,民生运输通道重启,才放松管制两日后再次戒严。
一片怨声载道。
昌祥公府内,贾楼得到了女帝的调令。
“玉香,随我出征。”
楼着乌金蛟鳞重甲,骑坎马之妖。身旁有玉香这妖修行走护卫。率公府三千骑开始沿着官道盘查。
早朝过后,内阁诸臣随女帝来到了议政殿。
黎中堂前段时间代女帝出征讨伐天妖,身上血腥味儿还没散干净。她恼怒地看着女帝。
“陛下!政令岂可朝三暮四?民生物资停在半路,地主正在准备冬种。若分远近,有些地方才动身,马上就耽搁下来。您不该一意孤行!”
女帝轻轻笑笑,“黎中堂息怒。您也是天癸来了吗?”
黎中堂奇袭一滞,这话她常用来打趣女帝,如今也被反问回来了。
“什么时候了。陛下还有心思笑?”
“朕不笑怎么办?两难择其轻。民怨拖一拖便过去了,等她们看明白事出有因,反而还要谢谢朝堂政治清明。但若因为内防空虚,被邪祟得了便宜。届时民怨又如何来平息呢?朕自是为了子民着想”
道士乘云一路直奔东南。
西南为国战战场。东南则是乱星堆蛮荒之地。那原本的富庶之国,被南枭国撺掇后四分五裂,最终沦为了山山有匪,军阀各自为战之地。
冬季此处气候干燥,杨暮客开着天眼看见呜呜泱泱的乱匪冲进了朱颜国境内。
这是人道之事,他管不得。便掐唤神诀,招来了城隍。告知让城隍前去托梦,边境郡守好早做准备。
他则从东往西飞。
这长长的正南边境是一条山脊。山脊背后则是无人地。
本来也有一个国家。南枭国把这个国家祸害得比那乱星堆还厉害。后来被妖精吃光了,只能叫做无人地。
那六个妖修正是来于此地。去战场谋血食,只是贪心作祟。但若翻山越岭进犯人道犯天条啊。
杨暮客乘云立在半空,看着妖气腾腾的山脉。无数妖邪已经整装待发。
他滋溜就跑了。
傻子才一个人硬撼妖军呐。
赶忙回到了国神观,传讯报与国神朱明明。
一个护法游神钻出来,“国神大人与外敌激斗正酣,上人快快随神,入国主之梦。交代清楚。”
杨暮客就地盘坐,阴魂出窍。他随护法神一路穿梭来至深宫之中。
冷清。这便是他的第一印象。他已经走过了许多国度。最冷清,莫过于冀朝老圣人留下的后宫。但此处比冀朝皇宫还要冷清。
那雍容女子睡得正香,游神与阴魂化作两团光晕,钻进了她的灵台之中。
“护法神黎姑,参见人主。”
雍容妇人正在花园里头择菜,抬头看到一个宫装女子领着一个道士。
“黎姑?齐岚公黎将军?”
“正是本神。”
妇人皱眉看着道士,“这位是?”
“这位是来助我国抵御妖邪的修士上人。”
“贫道上清门紫明。”
妇人低头想了下,明白了自己是在做梦。
“朕俗名朱捷,字明慧。上人叫我明慧便可。”
杨暮客轻笑一声,套近乎道,“贫道与昌祥公贾楼为干亲,可不敢直呼圣人名讳。还是按照规矩叫您陛下。”
“昌祥公的干亲,那想来上人年岁也不大。”
“是不大。”杨暮客这话完,直抒胸臆,“启禀陛下,贫道于正南边境山外观炁,妖风狂烈,意欲北上。”
女帝怔怔看着道士,“妖军?比之你们在罗朝那次何如?”
“有强无弱”
女帝叹了口气,“我这南枭国怎么放任袁母南进。原来打得是这个主意。你是修士,不知有没有办法教我?”
“贫道不善国事。”
女帝和蔼地看着道士,“你这般年纪,若与那贾楼几近,可是要我封你一个爵位?如今我正准备平乾坤,你该是一个好例子。”
杨暮客赶忙推脱,“无功不受禄。”
“黎将军您在助我朱颜国抵挡妖邪,此言定然非虚,何来无功?单就此回前来报信,就该封赏。”
杨暮客只能龇牙一笑,“修士不涉凡事。”
“那便算了。”
女帝梦醒,看到一旁打瞌睡的女官。
“萌儿啊。”
“婢子在。”
“去,把黎中堂,兵部尚书都给我请进来。大事儿,耽搁不得。”
皇宫议政殿灯火通明。
“袁母大军不能挪移,正南妖军要各家勋贵调集私军,先守住第一道防线。待袁母战胜,则可调转兵锋,围剿妖军。”
女帝看着兵部尚书,“爱卿,你觉着勋贵私军能面对山崩而不改颜色吗?”
“这臣以为”
女帝摇头,“明日一早就张贴告示,民间募丁女”
“圣人,能战的丁女都去前线了。剩下的,如何能短时间训练有成?”
“训不出来,就用人命去堆。总归不能国破家亡。丁女不够,就募丁男!”
黎中堂面色凝重,终归还是挡不住圣人之意了。
等二位朝臣离开,女帝揉搓着自己的膝盖。
“莫山啊朕言出必行你看见了吗?”
莫山,来自中州。在这男卑女尊的世界里,他文采斐然,他身段潇洒。他与东宫储君两情相悦。有二女一子,人生圆满。可惜不寿。
杨暮客回到的西南战场前线。朱颜国境内的事情,他能做的都做了。余下事在人为,只能归于此地,帮着师兄守住道场一边。
飞舟抵达中军营地,蔡鹮上来迎接。
朱寿愈看着杨暮客亲昵地捏了下蔡鹮的腮肉。不知怎地胃里反酸。
杨暮客眼底金光一闪,瞥了一眼这公主副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