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八章:道光皇帝

A+A-

    {嘉庆啊,也是个倒霉蛋儿。}



    {他还处在封建制度和王朝没落的双重debff中,神仙也难救。}



    {清代君主一般责任感都挺强,奈何他们处在千年之未有之大变局里啊。一个是两千多年的制度,一个是王朝周期率。}



    {在封建时代,全凭自觉约束的情况下,嘉庆和仁宗的庙号确实挺匹配,算是好人,不是好皇帝。}



    {也算是是好皇帝了,你不能把一个皇帝当做大帝的级别来对待,只要不折腾一心为民都是好皇帝。你没有看到前面那些喜欢瞎折腾的皇帝啊?}



    



    大宋孝宗时期



    赵昚第一想法就是三个非人。



    “他们三不进前三,怎么也得是前五吧?”



    他低头看向边的纸张,看着那些非常能折腾的皇帝陷入沉思。



    “嗯朱祁镇与杨广也是强而有力的对啊。”



    



    大明天启时期



    朱由校看到这一句话,脸色羞红。



    他很难不想到崇祯。



    而崇祯是自己钦定的



    “唉天下事谁能的准呢?”



    朱由校不止一次思索着,也许换个像嘉庆这样的皇帝,大明不会亡的这么快也不定。



    



    {嘉庆朝出现全方面的人才匮乏。大学士里面没有能够统筹全局的人才,基层的官吏也缺乏认真负责的人才。}



    {军事实力倒退,特别是应对日益崛起的沙俄,大清消极防御,但如此广袤的国土消极防御的效果不佳。}



    {税法制度落后,嘉庆不能突破祖宗永不加赋的束缚,增加了很多其他隐税。}



    {这玩意,不是嘉庆不努力,奈何地球已变异。若守成没能力,看看隔壁胖路易(狗头)}



    



    大明。



    朱元璋瞥了一眼,冷哼一声:



    “毕竟乾隆留下了一个连他自己都收拾不了的烂摊子。”



    “再加上乾隆那极强的权利欲,嘉庆都没形成自己的核心班底,连乾隆那套朝堂制衡都玩不转。”



    “没有立刻土崩瓦解都算他有能力了。”



    马皇后奇怪的看着他,调笑道:



    “稀奇啊?你还会夸人呢?”



    朱元璋微微抬头,脚一抬踩在椅子上,哼一声:



    “咱向来对事不对人!”



    



    大清嘉庆时期



    嘉庆面色平静的看着天幕上的一切话语。



    自己怎么得到这个位置的?



    无非是因为自己身体健康且精神状态也正常。



    他阿玛心里,早逝的永琏才是儿子



    此时天幕上的画面缓缓旋转。



    嘉庆收敛发散的神思,站起身,走到大殿外。



    一道夹杂血色的金光横贯长空。



    延寿五年



    金光脱离天幕直奔底下的乾清宫。



    但京师内外没人在意那道金光。



    因为那道剔除金光后的血色,更加引人注目。



    金光消散化为点点荧光片羽。



    嘉庆看了看依然苍老的双。



    无奈叹息一声。



    “只有寿数,无用啊。”



    他抬头看向那道赤虹。



    只能寄托一丝希望在那上面了。



    长空之上。



    红霞收缩团成一团,最后形成拳头大,晶莹剔透的宝珠。



    拖着赤尾,宝珠落入嘉庆中。



    三尺神:滟滟神光照赤县



    记录天下之地考察明细之事



    注:什么都能记,主打一个神光所照无处遁形。



    再注:只管记录,不管奖罚。



    



    大秦。



    嬴政眯眼看着天幕里的宝珠。



    “有用又没有用。”



    萧何想了想,开口道:



    “此物倒是可以替代监察之制,且不会被人蒙蔽、贿赂。”



    “而且可以直观感受天下的吏治是否清明,能提前未雨绸缪。”



    尉缭捋须道:



    



    “但是一来一往的路上可是要耗费不少时日。”



    “有时,那一日之间就是天翻地覆之变啊。”



    冯去疾点头道:



    “所以陛下才这东西有用又没用。”



    “太平之世有用,但太平之世若是维持不住了,这东西也就只是扬汤止沸。”



    蒙恬摸着下巴道:



    “这个天下之地范围是多大啊?”



    本来低头批复竹简的嬴政猛的抬头。



    蒙恬无察觉的又道:



    “你们这东西是只监察本地人,还是一切踏上这片土地的人它都监察啊?”



    其余三人也愣了一下。



    萧何细想了一下,期期艾艾道:



    “可能可能是后者吧?”



    “神光吗”



    殿内突然陷入沉寂。



    “难道这玩意是用来打仗的?”



    



    大汉惠帝时期



    刘盈扶了扶头上的长冠,看着奖励如此波澜不惊,感叹道:



    “这嘉庆啊”



    “还挺可怜的。”



    “退一万步,也没干过什么坏事吧。”



    “但是又是被刺杀又是被民变,自己每次还都主动承认错误,也算是难能可贵了。”



    吕雉闭目养神,淡淡道:



    “善良,对于君王来是最无用的。”



    “他和雍正的人格是有点像,但没有他雍正那么狠。”



    “他想当仁君,他凭什么当仁君?”



    吕雉缓缓睁开双目,冷声道:



    “你继承一个好时代,做个平庸的好皇帝没问题。”



    “但你继承一个矛盾尖锐的坏时代。”



    “没有作为,官员依旧腐败压榨百姓,那百姓也不会感激他。”



    “你认为刘禅为什么是亡国之君?”



    “没有诸葛亮谁知道他是谁?”



    “大争之世,当仁君?”



    “找死。”



    



    天幕上



    一名消瘦的男子身穿黄褂,他望着挂在墙壁上的大清疆域图,忧心忡忡。



    



    嘉庆二十五年(20),七月二十五日嘉庆驾崩。



    八月二十七日,其次子绵宁于太和殿登上帝位,昭告天下,并将次年定为道光元年。



    与此同时,“绵宁”改名为“旻宁”



    道光刚登基的时候,也很想有一番作为。



    跟嘉庆一样,也知道太宗那样的明君。



    于是,我们又看到了熟悉的一幕。



    皇帝非常勤政,常常通宵达旦地批改奏章,对于政务事无巨细都要询问。



    道光也不是在作秀,而是真心想把国家治理好,成为名垂千古的圣君。



    素服期间,道光让各部门不要耽误政事,尽快把奏折送上来。他希望自己以身作则,改变日益不张的吏治。



    



    后金。



    训马场。



    努尔哈赤将中马鞭一扔,翻身下马,气冲冲的坐在草地上。



    “又一个傻子!”



    “还以身作则?!”



    明眼人都知道大清现在就像一艘百孔千疮的大船,随时都有沉没的危险!



    你还玩什么以身作则?



    “一对蠢人!”



    



    但道光比他爹要强硬一点,准备搞点改革。



    一上台,就把自己的亲信英和提拔为军大臣。在英和的建议下,道光皇帝宣布要学习雍正皇帝,革除陋规,搞新一轮的“火耗归公”。



    也就是把洪亮吉在给嘉庆的奏折中列举的那些“陋规”——比如门包、炭敬、节礼、寿礼、仪程、浮收、勒折等折算一下。



    一部分给官员发“养廉银”,另一部分取消或上缴财政。



    这样,把官员们的非法收入变成合法收入,还能减少老百姓部分负担,增加财政收入。



    



    今天半章



    跟教育培育构就退款问题扯皮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