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A+A-

    “可是北平距离边关太近了,一旦边关有失,那敌人便可长驱直入,直捣北平!”朱标依旧还是有些隐忧道。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迁都北平固然会有风险,但对于镇守边疆国门,意义重大,那些朝臣大多在金陵置业,身家全都与金陵绑在一起,所以咱才要迁都往北,让他们的身家性命与大明的边疆安危捆绑在一起,届时,北方边疆守边的压力,亦会随着迁都北平府锐减,于国于民大有裨益。”朱元璋神情肃穆的道。



    闻言,朱标顿时心里一震,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多么豪迈的话语,想不到父皇考虑得这般长远,他沉吟片刻,问道:“父皇既然想迁都北平府,为何不提前与儿臣商议?儿臣也好早做准备。”



    朱元璋在早朝上忽然宣布此事,搞得群臣措不及,朱标亦失措愕然。



    “咱这不过试探一下群臣的态度罢了,实际是否真的迁都去北平府,咱还未定下来。”朱元璋的虎目微微眯起道。



    哦?



    朱标听出了朱元璋话里的弦外之音,道:“父皇莫不是还有其他备选之所?”



    “实际上,咱选了四个地方,北平只是咱的其中一个选择罢了。”朱元璋严肃的面容浮现出笑容。



    “哦!还有哪三个地方?”朱标顿时好奇的问道。



    “开封,洛阳和西安。”



    “开封乃‘天下之中’,更是昔日北宋都城的所在地,自‘崖山海战’南宋灭亡后,暴元占据华夏,历时近百年,父皇高举红巾大旗,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定都开封城,可凝聚天下民心,招揽天下英才为我大明所用。



    而且昔年北宋就是亡于北方无屏障,燕云十六州被‘儿皇帝’石敬瑭割让了出去,我大明收服燕云十六州,有燕云为屏障,定都开封,再无北宋之隐患,且开封位于金陵与北平之间,算是一个居中的调和。”朱标思索了一下,道。



    “标儿所言不错,就是这样,我才将开封作为其中的一个选择。”对于朱标有如此远见,朱元璋很是满意。



    被朱元璋鼓励,朱标很是兴奋,然后思考了一会儿,继续道:“洛阳与开封实际上有异曲同工之处,洛阳乃八朝古都,地处中原腹地,连接东西、贯穿南北。



    若以洛阳为都城,可辐射全国,且其四面环山,又有黄河为天然屏障,地势上易守难攻,更兼洛阳地处黄河中游,土地肥沃,粮食产量极高,也就免去了要从各地运送粮食往都城,供给都城的损耗,迁都此地,乃民心所向。”



    “那西安呢?”朱元璋再次问道。



    “西安位于关中平原,四面环山易守难攻,更可以辐射西域,震慑蒙元残余势力,关中亦为古丝绸之路之起点,将来我大明不止要开海贸,亦要重启丝绸之路,而且西安乃是汉唐之都城,若是迁都于此,可让天下百姓知道,我大明将重振汉唐之雄风!”



    “那你觉得这四个地方,哪个更合适做我大明未来的都城吗?”朱元璋考量道。



    “这四个城市各有各的好,儿臣一时之间无法决断。”朱标思虑了一会儿,摇了摇头道。



    实际上,别朱标了,就是朱元璋也拿不定主意,迁都,非同可,迁往不同的都城,会影响未来大明的格局走向。



    这时,朱标忽然灵光一闪,道:“父皇,不如你问一问朱辰,朱辰熟知未来大明的历史,不定能帮父皇下决断!”



    “朱辰嘛!”朱元璋沉吟了一会儿,实际上他也有过这想法,但是在历史上,老四最后是迁都北平的,他已经知道了,打电话询问还有用吗?但是见到朱标这样子,他也想着,不定朱辰能够有更好的想法呢!



    公元2024年,金陵的某家酒店内,朱辰正躺在美滋滋地盯着。



    他发布到破站上的“朱元璋怒斥郭桓”的视频,已经爆了,



    “康熙怒斥群臣不过打闹,真训斥臣子,还得看咱洪武皇帝朱重八!”



    “九族:郭桓我谢谢你!”



    “p主真能整活儿,去哪儿选的演员?比电视上老戏骨演得都好,跟真的似的。”



    “我怎么瞧着演员穿的龙袍跟真的一样?快去艾特听泉鉴宝!”



    “点赞投币一键三连,期待博主的下一个作品!”



    



    海量的点赞与播放量,为朱辰带来一笔不的收益,朱辰越看越欣喜。



    “花开又花谢花满天是你忽隐又忽现”



    朱辰的忽然传来一阵凄婉的音乐,不用想就知道是谁打来的,他当即按下了接听键,只见朱元璋的那张脸出现在了屏幕上,朱辰心情正好,笑呵呵地问道:“老祖宗,您有事儿?”



    “朱辰,咱这次打算迁都,你子懂得多,给咱参谋参谋。”朱元璋也不废话,直接开门见山道。



    “迁都,可是要迁往北平?”一听到这话,朱辰脑海里首先就想到了北平,毕竟这是明清乃至后世中国的首都。



    “咱是有这个想法,但是北平距离边关太近了,朝臣们都不赞同。”朱元璋点了点头道。



    “老祖宗这话得不错,北平太过于靠近边关,虽有宣府、大同、紫荆关等雄关重镇守护,然防线漫长难免有百密一疏,大明蒸蒸日上的时期,就发生过土木堡之变,京军精锐全部覆灭,这也是大明由盛转衰的一个转折点。”朱辰无意间又透漏了历史。



    



    什么?朱元璋虎目圆睁,怒喝道:“什么,这是哪个不肖子孙?竟将京军精锐折损殆尽?”



    这有什么?何止京军折了,就连皇帝都被也先抓了去“北狩”叫门了。



    朱辰心中嘀咕了一句,然后道:“而且北平周围并没有足够多的土地生产粮食供给整个都城,若是要迁都北平,就需要运送南方补给前往北平,陆上输送路途遥远,唯有依靠运河,故定都北平就要疏浚运河,保证运河的通畅,一旦运河漕运被切断,北平的物资供应是个难题。”



    “你也觉得不应该迁都北平吗?”朱元璋询问道。



    “历史上,大明未来是迁都了北平的,但是对于南方的控制却是越来越低,这也导致后来的大明根本无法从南方收上多少税来。”朱辰慢慢的道。



    一个国家最重要的就是枪杆子和钱袋子,迁都北平,固然有了枪杆子,但是却失去了钱袋子。



    “那开封呢?”朱元璋沉吟了一会儿,然后问道。



    朱辰清了清喉咙,道:“迁都开封,固然可以凝聚天下人心,招揽四方人才,然开封只有黄河天险,但冬日黄河结冰,骑兵可以一往无虞,这相当于无险,所以迁都开封,必然要构筑防御工事,无论建设还是维护,成本都极高,而且开封城紧邻黄河,历史上,开封多次遭受黄河泛滥波及,老祖宗你要是想时不时游个泳,倒是可以迁都开封去。”



    “父皇,朱辰所言极是,开封不适合当我大明朝的新都城。”朱标闻言,也点了点头,道,自己之前只想到了开封的好处,却没注意到开封的劣势。



    “恩!”朱元璋点了点头,然后询问道:“那洛阳和西安呢!”



    “洛阳四面环山,固然有险可守,然这屏障同样是洛阳的枷锁,四面环山,洛阳城未来的发展上限就有尽头,更因为山多,周边资源有限,需要高度依赖外部供给,同样,洛阳也面临着黄河泛滥的威胁,老祖宗你想想,金陵四周是什么光景?洛阳四周又是什么光景?洛阳成为都城不靠外部输血,是难以存续下去的。”



    “至于西安,西安曾经是汉唐的都城,盛极一时,老祖宗想迁都西安,大概是存了比肩盛唐的心思,然则盛唐之后,西安屡次遭受战乱,后经过宋、元两朝,如今的西安早就不是曾经的长安城了。”



    “唐后关中经济凋敝,民生败落,我大明开国十八年以来,虽西安不断休养生息,然还不足以撑起西安作为国都,若以西安为国都,将高度依赖漕运,短时间内三五十年还好,随着西安发展人口增加,恐怕将来连天子都要去要饭,老祖宗莫不是想让你的后代重走一遍你的路子?嘿嘿!”道最后,朱辰忍不住嘻笑了起来。



    “给我住嘴,什么叫重走我的路子!”朱元璋顿时脸一黑,叫道。



    “怎么,老祖宗你大明开局半个碗,结局一根绳,还不让人了。”朱辰忍不住反驳道,就算你是咱老祖宗,咱也不惯着你。



    朱元璋闻言顿时额头冒着青筋,朱标连忙转移话题道:“结局一根绳是什么意思?”



    “大明的最后一位皇帝,崇祯帝朱由检在北平城破的时候,并没有选择逃跑,而是于皇宫后的煤山上吊自尽,也算全了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话语。”



    闻言,朱元璋和朱标顿时一惊,他们怎么也没想到,自己之前所言,真的应验了,这个崇祯皇帝虽然是亡国之君,但是他敢于自尽死社稷,也不得不让父子俩赞叹,不愧是他们朱家子孙呀!



    过了好一会儿,父子俩才回过神来,朱元璋询问道:“那你觉得我大明该迁往哪里?”



    “其实真要选一个的话,洛阳是最好的,历史上老祖宗您派太子去巡视天下,挑选建都之所,最后太子选的就是洛阳,可惜,太子在巡视洛阳返回的路上,染了风寒高热之症,英年早逝,迁都洛阳便不了了之”朱辰到一半,戛然而止,干笑一声,当着朱标的面朱标死了,的确不厚道。



    朱标一脸的惊讶,他喃喃道:“孤巡视洛阳之后,竟然因病死了?父皇,您早就知道了?”



    朱辰与朱元璋私下联系频繁,朱标不相信朱辰没将这么大的事情告诉朱元璋。



    朱元璋见隐瞒不住,只好叹了口气,道:“标儿,别怕,咱不会让你有事,巡视天下,挑选都城都不用你去,咱自会派老四他们几个去,老四在军中摸爬滚打惯了,身子强健得很。”



    朱元璋不是个会软话的人,哪怕是表达对儿子的关怀,也充满了威严。



    朱标深吸一口气,苦笑着道:“儿臣多谢父皇,只是人的命注定了的,若上天当真要儿臣死,儿臣岂能活下去?”



    听朱标如此灰心丧气,朱辰忙道:“高热之症并非绝症,历史上皇太孙于洪武十五年去世了,但他现在不也活得好好的吗?明历史是可以改变的!”



    “什么!吾儿于洪武十五年病逝?”朱标顿时吃了一惊,忍不住痛叫道。



    “哎!不仅是雄英,连你母后也是,若是没有朱辰帮忙,你母后在洪武十五年也会病逝的。”见都开了,朱元璋也不再隐瞒道。



    “想不到母后竟然也如此,她知道吗?”朱标望着朱元璋,痛苦的询问道。



    “你母后知道,不过放心吧!历史已经改变了!”朱元璋当即安抚道。



    这时,朱标当即对着朱辰行了一礼道:“朱先生先救我儿,又救我母后,标在此拜谢!”



    “哪里,哪里,太子殿下实在是太过于客气了。”朱辰连忙挥了挥,朱标如此行动,倒是让他不知道如何是好。



    “好了,标儿,朱辰是我朱家后代子孙,你不必如此!”朱元璋连忙道。



    这话让朱辰忍不住翻了翻白眼,不会话就不要,不过他的话语也打破了双方的尴尬,随即朱辰继续道:“虽然历史上太子选定了洛阳,但他并不了解如今世界的局势,现在可是海权时代,洛阳离海太远了。”



    “那按照你这么,岂不是金陵是最好的了。”朱元璋沉默了一会儿道,毕竟相比于其他四个城市,金陵是离大海最近的。



    “若是按照世界格局来看,金陵算是目前最合适的都城,当然具体如何,还是要老祖宗你自己考量才行!”朱辰点了点头,道。



    “行吧!咱知道了,此事咱再想想!”朱元璋思忖了一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