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刺王杀驾

A+A-

    萧衍等人见状,忍不住问道:“殿下,是不是哪里又闹出民乱了?下官等愿意助殿下平乱!”



    朱棣打开书信,瞧了一眼,道:“并非民乱,只是杭州府那边案子又有了新进展,看来本王最近两日,就要返回杭州府。”



    萧衍颇为失望,叹道:“殿下为我萧山县平定暴乱,下官等都想向殿下表示感谢,怎的殿下这就要走了?”



    萧山县的官员难得有与皇子共事的会,都觉得很是惋惜。



    朱棣将信件悄悄地给了李景隆,李景隆看了之后,眼中陡然爆发出一道精光。



    鱼儿,上钩了!



    宴席结束,朱棣与李景隆,被众人簇拥着离开府邸,前往萧山县驿馆。



    萧衍送别燕王,并未立刻休息,而是与亲信县丞对弈饮茶,消解酒意。



    当夜,临近子时。



    萧衍浅饮一口清茶,美滋滋地道:“民乱闹得好呀,没有民乱,本官岂能与燕王殿下结识?听听燕王殿下今日什么了?要为本官向朝廷请功,嘿嘿!本官在知县的位置上待了十二年,终于熬出头了!”



    县丞满脸堆笑,拱道:“恭喜县尊,贺喜县尊,有燕王殿下提携,将来县尊必定步步高升,到时候下官还得仰仗您呢!”



    萧衍闻言仰面而笑,感觉脊梁骨都直了几分,道:“那是自然,本官去哪里,你便跟着我去哪里,少不了你的富贵荣华。”



    县丞连连点头,眼珠一转,道:“县尊,要不要送些礼物给燕王殿下与李世子?府库里面可是有不少宝贝呢。”



    萧衍白了县丞一眼,训斥道:“你子脑袋清醒点,燕王乃是皇族贵胄,什么宝贝没见过?李世子是曹国公长子,身份尊贵,萧山县,那些礼物,殿下与世子能看得上?你送礼,是弄巧成拙!”



    县丞缩了缩脖子,刚想找补两句,忽听一阵隐隐的喧哗声,从府衙外传来。



    “县尊,您听没听到,外面似乎有动静?”



    萧衍听见了,他忽然起身就往外面跑,一边跑一边还喊道:“来人!来人!”



    夜里值守的衙役匆匆赶来,神色慌张,喊道:“县尊!县尊!城里有倭寇!”



    倭寇?



    萧衍闻言吃了一惊,他本来以为是城中出现了暴民,趁烧杀抢掠,怎么会有倭寇?



    “倭寇在何处?有多少人?”



    “启禀县尊,的也不知道有多少倭寇,反正,倭寇都聚集在驿馆那边,县尊,您快想想办法吧!”



    萧衍的瞳孔微微收缩,一拍大腿,道:“坏了!那群天杀的倭寇,是要刺杀燕王殿下!”



    此刻,萧衍的酒彻底醒了,领着人就去寻千户洛忍,要对付倭寇,非得官军不可。



    萧山县县城里面,已经乱成了一锅粥,至少有上千倭寇打扮的人,在围攻驿馆。



    驿馆内,朱棣随行的护卫在拼死抵抗。



    人数上,驿馆内的护卫占据劣势,加上“倭寇”杀法骁勇,眼瞅着驿馆即将陷落。



    幸而洛忍来的速度够快,将驻扎在城中的几百明军都领了出来,支援驿馆。



    形势,十万火急!



    同一时间,浙江,宁波府。



    前浙江布政使陆明躺在草床上,隐隐听到了窸窸窣窣的声音,他猛地睁开眼,牢房里站着三个人,为首的一人一袭黑衣。



    借着月光,陆明终于看清了那人的样子,瞬间,陆明好像见到了救星,道:“李兄,你终于来了,你再晚些来,我当真要撑不住了!”



    陆明入狱之后没少吃苦头,虽然审理案件的官员不敢杀陆明,但各种刑罚没少招呼。



    李义负而立,面容肃穆,道:“陆兄,你受苦了,京城那边托我给陆兄带句话,你做得很好,各位大人不会亏待你的家眷的。”



    陆明连连点头,道:“李兄,既然你们能进来这牢狱里面,求求你们将我一起带出去吧!这牢狱里面的日子就不是人过的,我只要能出去,从此隐姓埋名,绝不露面!”



    陆明守口如瓶,做好了赴死的准备,但事到临头,方知一死难,能活着谁愿意死?



    李义的神情越发冷漠,道:“几位大人,只有死人才能永远地闭上嘴,燕王死,陆兄也一起去陪葬吧!”



    完,李义一挥,身后两个汉子冲上来,一人一边按住了李义的肩膀,死死钳制住他。



    “燕王?”陆明惊恐地望着李义,道:“你们敢对燕王下?你们疯了?”



    李义慢条斯理地取出白绫,套在了陆明的脖子上,缓缓收紧,道:“杀燕王的不是我等,是倭寇,至于你陆大人,畏罪自杀,陆大人,你就放心吧,他日你全家妻儿老流放云南,京中大人们自会照拂。”



    李义收紧了白绫,语气越加的森然道:“为了保全我等的富贵荣华,连燕王都能牺牲,何况你陆大人呢?安心去吧!”



    白绫越勒越紧,陆明初时还有力气挣扎,很快,他的四肢无力地耷拉下来。



    当陆明觉得自己要死掉的时候,他听到了一阵杂乱的脚步声与怒吼的声音。



    李义在咒骂、嘶吼,语气里充满惊讶与不甘,随后是一群锦衣卫的声音响起。



    “蒋大人,陆明昏死过去了。”



    “大人,李义三人已经被生擒!”



    “大人,看守牢狱的老头儿及今夜值守的狱卒,被悉数缉捕!”



    



    蒋瓛大步走进牢房,一脸的意气风发,他拍了拍李义的脸颊,道:“没想到你们的狗胆还真大,李义,吏部尚书李信的堂弟,本官没有错吧?”



    李义的五官微微扭曲,怒骂道:“蒋瓛!你算计老子?”



    蒋瓛呵呵一笑,神态悠然,道:“就凭你们几个蠢贼也想害燕王殿下?告诉你,你们去萧山县县城多少人,就会被‘吃’掉多少人!”



    



    李义闻言瞳孔微微收缩,暗道一声:完了!



    他们自认为天衣无缝的计划,全部被人提前预判到,这还怎么与人家斗?



    萧山县城,当知县萧衍,火急火燎地带着刚组织来的衙役以及城中大户的护院赶赴到驿站附近的时候,见到的是满大街的官军,以及被官军诛杀、生擒的倭寇。



    萧衍来不及细想为何这里忽然出现了那么多官军,直奔人群密集的地方道:“殿下,燕王殿下可安在?殿下!燕王殿下!”



    朱棣若是有个三长两短,别他立功晋升的事情,全家性命都要保不住。



    萧衍正呼喊间,忽见前方的军卒让开一条路,路的尽头,朱棣与李景隆好好地站在那儿,身边还有一位大将。



    那大将身材魁梧,面色有些蜡黄,似乎身上有什么病症没有痊愈。



    萧衍见到大将的瞬间,全身一震,当即行大礼道:“曹国公,您您怎么来了?”



    曹国公李文忠刚到沿海的时候,曾经将沿海的各府巡视了一番,萧衍自然认得。



    李文忠上前,将萧衍扶起来,道:“萧大人,本将与燕王殿下演了一出戏,为求这出戏的稳妥真实,便没有与你提前,萧大人勿怪。”



    萧衍哪敢责怪李文忠,他颤颤巍巍地道:“曹国公折煞下官了,曹国公、殿下,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啊?”



    朱棣主动前往萧山县,弹压暴民,将自己置于危险之中,给隐藏在暗处的人会。



    李文忠在收到朱棣来信的时候,并不赞成朱棣的计划,一来,朱棣没办法保证,盘踞在沿海的利益集团有那么大胆子,敢杀皇子,若他们不动,费尽力气调集人,将宝贵的兵力布置在萧山县内,岂不是浪费?



    二来,李文忠担心朱棣的安危,朱棣深受朱元璋器重,将来会就藩西域,朱棣有个三长两短,谁负责?



    朱棣心如铁石,铁了心赌对方会在萧山县出,结果锦衣卫果真发现了异常。



    在朱棣于萧然山中清剿暴民的时候,有大量的非萧山县城人进入城中。



    刺客自认为行事妥当,实则一切都在锦衣卫的监视中,只待他们暴起杀人,暴露自身的那一瞬间。



    朱棣对萧衍道:“萧大人,今日抓捕的‘倭寇’是为沿海之人所假扮,务必调集全县的官员、吏员,严查严审,记住,不可遗漏一人,尤其是贼首,严加看管,防备贼人逃脱,延误此案审理。”



    洪武十九年,绍兴府萧山县发生了震惊朝野的“刺燕案”。



    沿海十数个家族,派出死士,假扮倭寇,夜袭萧山县城,欲诛杀燕王朱棣,后朱棣与曹国公李文忠发觉对方的阴谋,暗中设下埋伏,将死士悉数擒杀。



    案件发生后翌日,朱棣便送急报往金陵,将相关的事情禀报朱元璋。



    十一月末,金陵,皇宫。



    雪纷飞,李信、赵仁、赵俊三人聚在一起,等待朱元璋临朝。



    官员们三三两两,窃窃私语。



    赵俊揣着,忧心忡忡,道:“李公,南边怎么还没传来消息,是不是出什么意外了?”



    李信低垂着眼眸,道:“赵大人,急什么?就算事情成了,信件往来也有几日,我等已经将能动用的力量都用上了,之后,便是尽人事听天命罢了。”



    赵仁轻声道:“不知怎么的,我这心里面就是不踏实,昨晚一直做噩梦。”



    李信瞥了赵仁一眼,道:“赵大人,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你整日想着能不做噩梦?宽心些,兴许今日,就会有‘好消息’传来了呢?”



    李信没有猜错,今日的确会有“好消息”,不过,却不是他想象中的“好消息”。



    不多时,朱元璋临朝,百官山呼行礼。



    依旧是每日例行的商议军国要务,其间一切风平浪静,直到一封从浙江送来的急报,打破了朝堂的宁静。



    燕王朱棣在浙江办案,这急报又来自浙江,群臣都伸长了脖子,想听听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工部尚书赵俊嘴角微微上扬,压抑着狂喜。



    吏部尚书李信最为镇定,但是从他微微颤抖的上,不难看出李信的激动,赌上一切,刺杀燕王,只要这一步棋赢了,李信就可义平安落地,继续当他的吏部尚书。



    赵仁目光死死地盯着朱元璋,大气都不敢喘,期待着朱元璋宣布那个消息。



    朱元璋拆开急报,扫了一眼,顿时虎目圆睁,厉喝道:“好大的胆子!”



    这话当即将满朝文武吓得一哆嗦,朱元璋已经很久没有生过这么大的气了。



    见到朱元璋的反应,李信三人反倒是更加的狂喜。



    大学士严震直定了定神,上前一步,问道:“陛下,不知发生了什么事,让陛下震怒?”



    朱元璋几乎是吼着道:“有人在绍兴府萧山县县城,假扮倭寇,刺杀燕王!”



    啊?



    严震直吓得傻了眼,居然有人敢假扮倭寇,刺杀藩王?



    其他人也都惊讶得不出话,好一会儿,严震直才道:“是何人胆大包天,刺杀燕王殿下?殿下如今可安好?”



    李信听到朱元璋那句“假扮倭寇”的时候,心猛地一沉,意识到事情不好。



    “燕王与李景隆无恙,幸好锦衣卫提前察觉,燕王同曹国公提前做了准备,将那些假倭寇尽数捉拿,当前,燕王正在萧山县审理此案,后续的结果,估计有两三日就会送到。”



    朱元璋后面的话完,李信、赵俊、赵仁三人,已经被吓得面无人色。



    詹辉又惊又怒,道:“陛下,贼人竟然敢对燕王下,丧心病狂,请陛下务必严查,不可漏放一人!”



    户部尚书郭允道微微颔首,直言不讳地道:“陛下,燕王殿下在沿海查案,动了不少人的财路,然他们竟敢对燕王殿下下,老臣认为,陛下对他们也不必有任何仁慈,不诛杀逆贼,不足以震慑宵!”



    沿海的那群人因为利益抱团,对抗朝廷,郭允道在心里不是不能理解。



    可刺杀藩王,这事儿的性质就变了,你连藩王都敢杀,明日是不是要刺杀太子?后日是不是要刺杀陛下?



    这是在动摇大明的国本,郭允道这样的老狐狸都受不了,何况其他的武勋将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