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儿子

A+A-

    八月二十,黎明,外湖。

    天空中飘着雨,整个围山被淡淡的云雾笼罩着,有些看不清晰。

    穆砺琛独自一人坐在外湖岸边,看着微的雨滴在湖面上,的涟漪一圈接一圈地扩散,消失,幽幽叹了口气。

    八年了,邛州在这八年里发展水运,放行商队,收取通关费,他以为人们会就此褪下身上的杀气,习惯平平稳稳、安详和睦的生活,没想到方是时会卑鄙如此,彻底算计了陵州、钦州,还有邛州的百姓!

    方是时的义军再次起义时,沈弄璋便及时接到了消息。肖长山和耿介请求穆砺琛和沈弄璋放他们回邛州,他们要参加义军,为父母报仇,为穆阳县的乡亲报仇。

    肖长山的本事是穆砺琛一手带出来的,如今却要回去对付穆国,沈弄璋知道穆砺琛一定痛心,但她没有借口阻拦肖长山。

    穆砺琛没有犹豫,如无事人一样同意肖长山回去。他早就知道这一天总会到来,毫不保留地教授肖长山,是因为他是将才,他不想浪费这样的人物。同时,他也有过侥幸的幻想,也许肖长山在外湖呆得久了,就不会再回邛州。

    然而,他低估了仇恨在肖长山心中的分量。并不是时间越久,仇恨便越淡。

    对此,肖长山如此、耿介如此、沈弄璋更如此!

    对于耿介,穆砺琛更不阻拦。耿介一旦离开怡城,翰章商铺便没有了当家人,穆砺琛建议沈弄璋亲自去接手,这样他就可以在这面见机行事,而不用担心沈弄璋的安全。

    但是,沈弄璋拒绝了穆砺琛的提议,也拒绝了耿介的要求!

    耿介没有肖长山那样的身手,回去邛州对义军的帮助并不大,但在聿国却可以收集更多聿国的动向,判断聿国是否会趁机对宏穆关不利。

    这个理由服了耿介,便是肖长山都认为沈弄璋得有理,而劝耿介继续留在怡城。

    肖长山回到邛州便受到了方是时的重用,加上罗重也都是盛州人,他们最想做的便是重新回盛州,回到穆阳县城,重新收敛九年前枉死的亲人们遗骸,整理荒坟野冢。

    脑海里闪过他昨夜刚刚收到的最新消息——七月二十八,穆砺璁派使臣前往西朔州蛮族议和,双方似有过谈判,昨日确认,蛮族拒绝了议和。

    穆砺璁是用了多少的心力才拖了蛮族将近一个月,穆砺琛想象不出,但他知道,傅柔的计划成功了!

    他以为傅柔会以色相迷惑铁衡,却没有想到她选择的却是铁奴。

    穆砺琛对铁奴的印象仅停留在作战极其勇猛,性格沉默又隐忍上,转眼,昔日的手下败将成了蛮族的大酋长。

    若让习惯于住在狂风暴雪又平坦草原的蛮族人来抢夺穆国的地盘,怕是只有铁奴才有这样的心思。他对自己必然存着恨意,又生活在北固关三年,对关中有了解,傅柔选他,当真是选对了!

    现在,肖长山和罗重即将攻下盛州,而蛮族仅靠三千战士便要抢下西朔州,穆国受到腹背夹击。

    更是拜沈弄璋这几年用大量交易保住穆国茶园、未扩大耕地所赐,穆砺璁现在已是左支右绌。

    自己苦心经营气的那些地方,聚集起的那些人,绝不是蛮族的对手。

    而且,迫在眉睫的危机是,孙荫传来消息,聿国正在调集启河帮的大量船只,有可能向桐河移动,趁火劫穆国!

    这是郑奇声能干出来的事!

    更揪心的是,穆砺琛从秘密渠道得知,穆砺璁预防蛮族不议和不退兵,偷偷调走了半数以上的桐河铁甲军,算集精锐兵力,一举将蛮族驱逐出境。

    桐河军营此时外实内虚,绝挡不住聿国的大兵压境!

    虽然他无心政事,但穆国此时岌岌可危,身为穆氏王族子弟,他如何袖手旁观,在这启河上做他优哉游哉的船帮当家?

    有些责任是无法逃避的,他要阻止聿国的计划!

    然而,他的船帮都是穆国流民,众人因为穆国官府的盘剥才流离失所,对穆国王廷恨之入骨,绝不会冒险以一千多人的单薄船队,跟着自己赶去桐河对抗启河帮,只有自己的这一仗,该怎么能有奇效?

    正在思考要如何出奇制胜,便听到身后传来轻微又轻快的脚步声,一个奶声奶气的男娃的声音响起:“爹,娘喊你回家吃饭。”

    听出来人是穆建铮,穆砺琛立即起身回转,一边一边抢到儿子身边,担心道:“你怎么自己跑出来了?”

    穆建铮挺起胸脯,骄傲地道:“娘我长大了,要自己找到爹才是本事。”

    “是嘛,铮儿怎么知道爹在这里?”,看着家伙一本正经的样子,穆砺琛蹲下身体,与儿子平视,宠爱地问道。

    “寨子里早岗上的常平叔叔爹出了寨子,铮儿想今天娘要送铮儿去舅舅家,爹一定舍不得娘,所以会来湖边准备船,送我们回去。”穆建铮得头头是道。

    “你子这么,心眼就这么精!”穆砺琛爱怜地轻轻揉着儿子的头,心里却突然有丝酸楚。

    “我们回家吧,爹。”穆建铮似乎很满意父亲对他的夸奖,格格笑着伸出手,拉住穆砺琛的左手。

    手温热而柔软,穆砺琛心里那点不快马上就烟消云散了。

    本能地便要抱起他,却被穆建铮义正辞严地拒绝:“娘铮儿长大了,必须自己走路。”

    想到沈弄璋对他教育之严格,穆砺琛挑了挑眉,手上用力,拉住铮儿不让他迈步,道:“如果爹走不动了,怎么办?”

    “铮儿背着爹走。”

    穆建铮一边,一边挣脱了被穆砺琛拉住的手,到了穆砺琛身前,煞有介事地将他的两条手臂搭到自己弱的肩膀上,然后背过两只手,想要揽住穆砺琛的后腰。

    奈何穆砺琛此时蹲在地上,两个膝盖抵在他柔弱的后背上,他的两条手臂完全摸不到穆砺琛的后腰。

    发现穆砺琛的姿势阻碍了自己的行动,穆建铮转身,拉着穆砺琛的手臂,煞有介事地道:“爹,起来,重新背。”

    穆砺琛应声起身,穆建铮整个人都在他长腿之下,却没有意识到这样会失败,反而用自己的后背贴到他的腿上,重新伸出手臂反勾着他的大腿,努力想背起穆砺琛。

    穆砺琛看着身前的孩子如此认真地将背起他当做正事,心里忽然一阵感动,突然喃喃地问道:“铮儿会背爹一辈子么?”

    “当……然……”铮儿使出了吃奶的力气要背起庞大的父亲,脸涨得通红,还费力地匀出呼吸回答穆砺琛的问题。

    发现用力的时候无法话,穆建铮暂时停止用力,调匀了呼吸,郑重其事地继续回答:“铮儿时候是爹娘背,铮儿现在长大了,就要背着爹娘,一直背着爹娘,保护爹娘!”

    罢,再次向背起穆砺琛发起挑战。

    穆砺琛心头又软又热,弯腰用双手轻轻扶着他的手臂,将他的手臂顺到身前,然后穿过他的腋窝将他抱起,一曲手肘,便用右臂将他托在手臂上坐稳。

    正想在他脸上亲一亲,却又马上止住了这心思。

    然而,这点异样的情绪不过一瞬便消失不见。

    穆砺琛暗笑自己竟也生出那么气的心思,转而便抛开了一切成见,狠狠地亲了家伙滑嫩嫩的脸蛋一下。然后伸出左手轻轻擦去儿子额头上的汗滴,微笑地称赞道:“铮儿好样的!”

    转而又道:“现在爹娘还能走动,所以铮儿可以不用背,只要积攒力气,等需要铮儿背的时候,就可以背起来啦。”

    “是,爹,铮儿记住了!”铮儿郑重地点点头。

    穆砺琛看着儿子严肃的神情,心中微苦:你若当真是我和璋儿的儿子,该多好。傅柔啊,我们帮你养大了儿子,你却还在攻我们的穆国……

    情不自禁地轻叹一口气,穆砺琛才想到,沈弄璋早已不将穆国当做自己的国家了,穆国,只是他这个王族子孙的责任。

    “爹,你干嘛叹气?”穆建铮定定地看着穆砺琛的脸,左手揽住他的脖颈,右手抚上他的眉峰,用力按下他蹙起的眉头,再不停地揉弄。

    “爹舍不得你娘送你回舅舅家呗。”穆砺琛发觉自己失态,立即掩饰。

    “和我们一起回去吧。”

    “爹还要出船。”穆砺琛答道。

    邛州与穆国再开战,封闭了水道,穆国行商已几个月无法出货交易。这次沈弄璋回启部,是送粮去邛州,继续换取牛马,穆砺琛会护送,所以孩子要送去施辰那里照顾,沈弄璋才放心。

    这几年,沈弄璋不止用粮食换战马,还会换取方是时的商队从西朔州弄来的柞蚕丝,生意是越做越大了。

    吃过早饭送走了沈弄璋和孩子,穆砺琛静下心来筹谋对付启河帮之事,同时在此等待沈弄璋的粮船过来。

    这几年启部已彻底开通了这条水道,现在出行十分便利。

    九月初五,穆砺琛将沈弄璋的粮船护送到关门山口,目送他们进入祥河水道。

    其实这条路不用送,沈弄璋更是每次都很坚决地拒绝穆砺琛的护送,宁可要常平跟船。

    穆砺琛知道她是为了自己好,但他想与沈弄璋多聚聚。

    自穆建铮被沈弄璋抱回来后,他们两人单独相处的机会便不多了。

    站在启河南岸看着船队没入巨大的山缝之间,穆砺琛叹了口气!

    他又一次送粮食去支援邛州,与自己的母国作对!

    既然自己没有立场阻止沈弄璋,只能选择退而求其次,与她多呆一刻是一刻。他现在也不知道一旦战乱停止,他与沈弄璋是否还能在一起。

    若邛州输了,沈弄璋恐怕会变本加厉地支持傅柔,他们仍旧是敌对。若穆国输了……

    穆砺琛不愿去想这个结果,他怕看到沈弄璋和傅柔带着董心卿冲进王宫,亲手杀死自己的父亲和大哥!

    在商泉这里呆了半天,看着启河的河道胡思乱想,忽然看到沈弄璋的粮船又从关门山口退了出来!

    这几年跟在沈弄璋身边的刘凡在船上老远看到穆砺琛,早已没了这几年历练出来的沉稳,如同见到救星一样大叫了起来:“穆先生,快去救当家的,她被山匪骗到山上去做压寨夫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