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四章地狱游记(六)
肉鼓鼓挣挣,脸也红白团圆。
那一年他恋爱了,此刻正和他的初恋刘金锦坐在淇水河边。
刘金锦是枫下刘垸人,刚满十八岁,正是青春靓丽的时候。
一肩柔美的秀发,羡煞了很多后生,就连村支书的二公子庞世仁也在追求之列。
但庞世仁有个致命的缺陷,那就是话结结巴巴,所以压根就入不了她的芳眼,唯独对王六独有钟情。
王六其实也有缺陷,他出生时左大拇指边另生一指,乡人们很自然地叫他“六儿”,开始母亲听到有些刺耳,时间长了,也就习惯了。
五岁时,他的母亲把他带到公社医院割了去,但可惜后来感染了,至今还有蚕豆大的疤痕。
到了上学年龄,要有大名,王氏家族按“修、礼、立、义、守、本、安、常”排下来,他属“本”字辈,那时,天天叫嚣的就是不能“忘本”,母亲就去请教同垸的读过老书的本家先生,那王先生道:这伢子先天就有六指,是吉祥之兆。
易卦中阴爻为六,是日月交会之相,预示将来发达。
凡事不能过满,满则溢。
就叫“六”吧。
王先生一番咕噜,让他的母亲佩服得五体投地,“王六”的名头就这样诞生了。
刘金锦,从就叫“晶晶”,很好听的名字。
那一天吴瞎子下乡来了,母亲就汤下面,吴瞎子按她的时辰八字一推测,:命中多火,五行缺金。
两晶为六日,火势磅礴,更伤金铂,莫若将“晶晶”改为“金锦”,将来就会大富大贵。
这还有什么可讲的呢?
刘金锦的父亲是当地有名的裁缝,一年到头除了向生产队交点现钱外,基本不下地畈。
生有一儿一女,毕竟有一门好艺,日子过得很滋润。
还有一年,刘金锦高中就毕业,快要面临抉择的时候,要不回家插田种地,那是一百个不愿意,要不托关系、走后门找个能够不晒太阳的事做,那样最好。
所以,这段时间,常常焦虑不安,最好的倾诉对象那就是王六了。
她把王六当做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她心仪着他,她向往离开泥土的日子,像王六一样,不需要成天面朝黄土背朝天了。
王六也喜欢她,白皙的皮肤,高挑的身材,秀发罩着的脑袋总有很多奇异的问题冒出。
比如水为什么总是从高处往下流,比如斑鸠和八角为什么不在一起,等等,有些白痴问题让王六啼笑皆非,但王六总是很乐意回答她的问题。
他们之间的关系,虽然没挑破,但两人心里都明白,今生是彼此的菜。
王六和刘金锦摊坐在岸边。
有很多天没下雨,眼前的淇水慢悠悠地躺着,水质很清澈,翻过卵石溅出的水珠像一朵朵瞬间开出的白莲花,一边绽放,一边谢幕;一阵阵清凉的晚风吹在脸上,两人都露出了幸福和甜蜜。
刘金锦一边看着清幽幽的河水,一边声哼着歌曲:
赤脚医生向阳花,
贫下中农人人夸,
一根银针治百病,
一颗红心哪,
一颗红心暖千家暖千家
声音清脆婉转,王六也随着那节拍低唱。
他的脑海中老是闪着红雨的影子,他也想像红雨一样,为贫下中农服务。
那一刻,在朦胧的爱意中,他们多么幸福!
这情景没流动多久,像电影断片一样,一阵漆黑后,又出现一番场景:
淇水石桥边,正是衰杨枯草的时候,王六和刘金锦都低头不语
那是癸丑年的十一月,那时王六已经以集体干部身份正式调进公社卫生院了。
起因很简单:这一年的七月,地高官詹天德到淇山视察农业学大寨成果,可能是长途颠簸,加之天气闷热,突然胸闷,昏厥,一时吓坏了所有陪同领导,当时正好遇到王六到破王寨出诊,在危时刻,王六成了一行人的救命稻草。
好个王六,刚刚跟刘三针学了几个穴位,只见一针刺内关、一针斜刺人中,一针直刺合谷,詹书记清醒了过来,直接送到公社医院。
这事后来越传越奇,王六也成了远近闻名的优秀赤脚医生,地里的报纸、县里的电台多次报道他扎根基层为贫下中农服务的事迹,不到三个月,王六就接到一纸调令,成为了亭川公社卫生院的一名医生。
在鲜花和掌声中,王六成了英雄人物,成了英雄人物的王六,成了众多女生追求的对象,这其中就包括亭川供销社的霓芳。
霓芳原来是唱样板戏的,李铁梅的角色。
一句“听奶奶讲革命英勇悲壮”颇有原唱刘长瑜的风范,后来因为闹了一点绯闻而被县剧团请开,其实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无非是收了一封暧昧的信被人告发。
而从亭洲调到边远的亭川,从一个风光的样板戏演员变成一个售货员,开始有些失落,时间长了也就慢慢适应了。
但女人因为这多少于名声有损,这对于还算封闭的亭川无疑是一件很大的新闻,一段时间成为人们茶余饭后津津谈论的话题。
好在时间能够冲淡一切,日子久了,人们又淡忘了。
成了英雄人物的王六,自然落进了霓芳的视野,那种阳刚也打动了她的芳心,有事没事地往医院跑,一来二去两人便有些朦胧的意思了。
刘金锦高中毕业以后还是没能如愿找个不晒太阳的工作。
在亭川水土灵秀的地方像她这样条件的姑娘实在太多,只好和母亲一样每天在田间、山野劳动。
日子久了,也就麻木了,但和王六的关系已经定了。
这让她颇为满意,王六转成集体干部以后,虽然开始有些担心,但王六表现得特别纯朴,有空也经常会面,并准备年后两人要办喜事。
如果不是出现下面的一件事,两人也可能真的成了。
那天吃过晚饭,霓芳又来到了医院,王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