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电影本身就是冒险 下

A+A-

    威廉后来有想过, 或许他心里早就有过制作一部自己电影的想法, 所以在得知自己被开出断背山之后, 既没有生气, 也没有十分沮丧, 反而是很平静的接受了这一结果,还能冷静的和李安谈接下来的合作。

    至于拍什么样的电影、怎么去拍?威廉都还没有具体的算,他只是隐隐约约有些灵感,还需要找点时间将他们整理出来,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一部怎样的电影。

    因为这个主意就是在亚蒙·高夫曼的办公室里诞生的, 所以犹太经纪人成为了威廉第一个分享想法的人。

    从亚蒙·高夫曼的神情上看, 他显然极不赞成威廉的主意, 也很不想给予看好和支持, 但一对上威廉兴奋的眼神, 犹太经纪人就词穷了, 嘲讽刻薄的词语在喉咙里转了几转,最后还是被他给咽了下去,只吐出来干巴巴的一句:“哈, 是吗, 听起来不错。”

    “还有一件事要请你帮忙。”

    亚蒙·高夫曼很想“我不想帮忙”,但同样的,面对威廉的puppy eyes, 他无法出拒绝的话:“如果我能办到的话。”

    “你肯定能办到——帮我找些同性恋题材的剧本。”威廉兴致勃勃地:“《断背山》的剧本无人问津好几年才被詹姆士·沙姆斯买下来,这绝对不是个例,好莱坞肯定有更多的剧本同样因为题材原因被埋没, 我想要你尽可能多的帮我收集它们,不定里面就有一颗不亚于《断背山》的沧海遗珠呢。”

    亚蒙·高夫曼现在只想给威廉的公关芭芭拉·威尔逊个电话,他迫切需要把这份头疼转嫁给别人。

    至于剧本,他当然也会帮威廉找的,甚至都不用找,每家顶级经纪人公司的收发室里都有一大堆被分理出来的LGBT题材剧本常年处于无人问津的状态,WMA、CAA是如此,IAA当然也不例外。

    或许这也是个办法。犹太经纪人想,用无数剧本淹没威尔,等他看花了眼,或者根本没有找到类似《断背山》一样的真珠,不定他会自己放弃。

    ……

    在亚蒙·高夫曼派助理送来三个沉甸甸的箱子后,威廉就陷入到了剧本的汪洋大海中。

    如果不是亲眼看到,威廉也很难想象,原来在好莱坞有这么多LGBT题材的剧本从诞生之日起就被冷落被搁置,看不到半点拍摄的希望,其中完成最早的剧本可以追溯到十几年前,LES电影剧本竟然比GAY电影要多,占据了一半还多的数量。

    从剧本的数量以及涉及广泛的题材上能够发现,在好莱坞的编剧圈里LGBT剧本并不算特别众,有些剧本威廉看了几页就知道编剧写它纯粹是奔着拿奖去的,只是决定电影立项与否的永远是掌握着投资与发行渠道的制片厂,而越是成功的制片厂越是不会做赔钱的买卖的。

    LES电影并不是威廉现在感兴趣的,不过这种题材的电影制作好了话题度与拿奖性都会很高,所以威廉简单挑出了一些知名编剧创作、或是由改编的LES剧本,准备日后将影视改编权全都买下来。

    只是正如亚蒙·高夫曼所希望的那样,在面对剩下的剧本时,威廉遭遇了阅读困难和选择困难——在好莱坞,一个标准的电影剧本厚度在八十页到一百二十页不等,粗略读完至少也需要两个时,如果要把这些剧本全部读完,至少得一周时间不眠不休。

    而威廉又不是那种喜欢让别人替自己挑选剧本的人,所以他依靠经验选择了更为取巧的方式,那就是只读前十页和后十页,从前十页判断出剧本的类型、题材、基调和角色形象,从后十页判断有没有强烈的矛盾冲突和戏剧张力,这样看起来更快一些,但就算这样,也花费了几天的时间。

    而把剧本全部读完的结果就是,威廉越看越挑剔,竟没有遇到一本特别满意的。

    亚蒙·高夫曼见状送来几部他精挑细选后的商业电影剧本,积极的建议威廉“换换口味”,威廉简单的翻了翻,意外看到里面有一部华纳的《超人归来》。

    “华纳找我演超人?”威廉拿手背在额头贴了一贴,没有发热:“这不是个玩笑?”

    过去几年,威廉的名字时常能与DC扯上关系,一个原因是他曾是资深的漫画迷,甚至拥有超人首次亮相的1938年《动作漫画》创刊号,和蝙蝠侠初次登场的1939年《侦探漫画》第二十七期这两本漫画界“圣杯”级的藏品。这两版漫画因为年代太久远,保存至今的数量及其稀少,如果将这它们拿去拍卖的话,每一本的价值都会轻松超过百万美元,在好莱坞,另一个拥有相似收藏的明星只有众人皆知的超人头号狂热粉丝尼古拉斯·凯奇。

    另一个原因,威尔洛特先收购了DC漫画的死敌漫威漫画,又差点把DC也买下,几乎一统了北美漫画界。那场收购跌宕起伏,威尔洛特在距离收购成功只有一步之遥的时候,遭遇到了戏剧性的失败,这件事在好莱坞带起的是数周的热度,在漫画界却被漫画迷们津津乐道好几年,毕竟喜爱漫画迷们也多拥有着丰富的想象力,没几个是不期待在大银幕上看到正义联盟大战复仇者联盟这样的画面的……

    现在,华纳竟然想找威廉演超人,不知道是为了炒作,还是真的这么想。

    “华纳看起来像是真心的。”亚蒙·高夫曼颇有些得意的:“他们还开出了很高的片酬加分红,如果全球电影票房过七亿美元,你能拿到五千万美元,如果过十亿美元,你最少也有七千万美元的入账。这可至少是托比·马奎尔接下《蜘蛛侠2》时片酬的三倍了。”

    “我有点搞不明白。”

    “我倒觉得这很容易就能想明白。这几年超级英雄题材越来越火热,漫威电影这么赚,华纳当然也想造DC电影宇宙,正在拍的《蝙蝠侠:侠影之谜》算是先行曲,但华纳一直把超人当做是DC的核心,是链接其他超级英雄电影的纽带。这从预算上就能看出来,《侠影之谜》的预算是一亿两千万美元,就算超支也不会多于一亿五千万,但这部超人电影——”亚蒙·高夫曼指了指威廉手里的剧本:“华纳准备投资三亿美元。”

    “史无前例的投资,当然要搭配史无前例的演员。让奥斯卡影帝演最伟大的超级英雄,没有比这更好的噱头了。而且,关于这点我想没人会有疑虑——除了眼睛颜色不同,威尔,你是天生的超人。”犹太经纪人耸耸肩:“再你还有华纳的股份,某种程度上算他们自己人。对了,曾经想收购DC的人加入了DC,这么戏剧化的发展,恐怕一般的编剧都写不出来,肯定也能戳中许多人的兴奋神经。”

    威廉的确对这部名为《超人归来》的剧本有点感兴趣——倒不是喜新厌旧,他并不准备放弃自己制作电影的想法,无论多高的片酬多好的商业剧本,都改变不了他的主意。不过威廉也实在好奇,是什么样的电影值得华纳投资三亿美元,这些钱都够拍至少两部漫威电影了。

    “剧本很棒,还是很糟?”大概是看威廉越读剧本,表情越是奇怪,亚蒙·高夫曼终于忍不住问。

    “这个剧本,让我很怀疑华纳的DC电影宇宙计划的成功几率。”威廉寻找着合适的词语,“它有点太怀旧了。”着,威廉还伸出四根手指,手动的给怀旧这个词加上双引号,来表达他的未尽之意。

    当然,威廉更想直白的,华纳的《超人归来》的剧本带给他的感觉根本不是怀旧,而是过时。

    故事上,《超人归来》延续了克里斯托弗·里夫四部《超人》电影的时间线,讲述了超人去太空寻找氪星遗迹,在地球上神秘失踪五年后又重新出现的故事,并不像《侠影之谜》那样,重启故事线讲述了蝙蝠侠的起源。

    华纳如果想造自己的超级英雄电影宇宙,那未来会在大银幕上产生交际的就是成熟稳重超人和年轻稚嫩蝙蝠侠的搭配,这倒也挺符合很长一段时间里超人和蝙蝠侠在漫画里的形象,只是剧本里对超人性格的刻画太不鲜明,超能力的设定也太无所不能,像一位毫无私心的、为人类奉献的神——在漫画《超人之死》后,连DC的漫画家们都在有意淡化超人的神性,多刻画他作为人的情绪化的一面了,《超人归来》的剧本内核“复古”的像是上个世纪的产物,简直就像是需要克里斯托弗·里夫年轻二十岁,再重新拍一部跟以前差不多的电影似的。

    “你的感觉还真敏锐,《超人归来》的剧本诞生也有快十年了,那时候连第一部《X战警》都还没开拍呢。”

    “这不会是蒂姆·伯顿没能拍成的那一部吧?”威廉诧异:“但是剧本又不像是伯顿的风格。”

    “就是那一部。《超人归来》的运气不太好,从立项开始就不停的在换导演、换制片、换演员,剧本更是修改了不知道多少次,没有蒂姆·伯顿的风格不是很正常吗。”

    华纳最初想重拍超人电影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圈定的导演是拍过《蝙蝠侠》的蒂姆·伯顿,第一版剧本就是在蒂姆·伯顿的参与下创作的,但双方后来因产生分歧而散伙,导演换成迈克尔·贝又换成约瑟夫·麦克金提·尼彻都没拍成,演员人选更是换了不计其数……这么看来,剧本为何如此平庸好像已经有了答案。

    “商业电影讲究新奇,十年前的点子放到现在肯定落伍。我以为华纳至少会重写个剧本的。”

    “可能华纳内部也有人这么想,但是时间上已经来不及了,他们在《超人归来》无休止的换导演、换演员、拖档期上已经耗掉几千万美元了,电影现在是非拍不可——所以华纳才会开出史无前例的片酬,指望你去拯救全世界。”

    “可惜我不是真的救世主。”威廉将经纪人送来的剧本全放到一边。他本来就不是会中途更改目标的人,计划拍一部LGBT电影,就肯定要先把这件事完成,更何况华纳的剧本并不十分动人。

    倒是后来在《飞行家》杀青后的庆祝晚餐会上,当马丁·斯科塞斯听他正苦恼于电影选题时,给了他一个非常中肯的建议:“一般导演或制片新入行,拍名著是最简单的,因为经典的剧本已经具备,只要认真拍就不会出错。其次是传记片,这就有点考验导演和编剧的功力了。剧情片可能性最大,成就无上限也无下限,但好剧本也最可遇不可求。”

    这和威廉的想法不谋而合。

    因为有足够好的“底子”,大多数名著改编成的电影都可以称得上是好电影,好莱坞每年都有不少翻拍或改编名著的电影被立项,其中莎士比亚、雨果、狄更斯、简·奥斯汀的作品更是热门中的热门,甚至有一些看似原创的剧情电影,之所以成功和使用了名著内核有着分不清的关系,比如《不羁的天空》与《亨利四世》、《亨利五世》,《狮子王》与《哈姆雷特》,《独领风骚》与《爱玛》,《人工智能》与《木偶奇遇记》。

    不过同性恋题材的世界文学名著就不多了,其中一些易于改编的早被拍成了电影,像是《魂断威尼斯》、《蜘蛛女之吻》、《莫里斯的情人》、《奥兰多》,剩下的不是改编难度太高,如《追忆似水年华》、《背德者》,就是描写了过多的同性之爱,却缺乏深刻的思考,故事的趣味性远高于艺术性与思想性,如《道林·格雷》、《旧地重游》和《乔万尼的房间》,这些故事虽然能够被拍成主流的影片,也很容易获得成功,但总感觉还差了点什么。

    ……

    “图灵不行。”亚蒙·高夫曼从上车后就开始摇头。

    “为什么?因为他是英国人?”

    “是的,因为他是英国人。如果你是想讨学院评委们喜欢,再拿第二个奥斯卡影帝,图灵当然是个好选择,但是如果你的目的是动观众……美国观众可不会对一个人英国人的悲惨命运感同身受。”

    “我知道了。”威廉点头,接受了经纪人的建议。之前亚蒙·高夫曼为他收集的剧本里虽然有不少佳作,但没有一本让他产生过立即想要把它拍出来的冲动,最近他一直在找适合改编成电影的好故事,想法太多反而难有头绪,所以威廉最近遇到熟人就要和他们聊剧本,通过谈话的方式获得新的灵感,这个方法的确有用,起码帮他排除了不少错误的选项。

    威廉现在已经将题材圈定在传记电影上了,一方面来源于马丁·斯科塞斯的建议,另一方面,演过《美丽心灵》的他非常清楚,想要让人有所感悟,并接受电影所传播的价值观的话,确实是传记电影最为合适。

    威廉又想到另一个感兴趣的人物:“图灵不行的话,哈利·海伊怎么样?他至少是名美国人了。”

    “哈利·海伊也不行,他是一名共产党。”

    哈利·海伊是马太辛协会的发起人——马太辛协会成立于1950年,是美国首个将同性恋解放运动和政治活动结合在一起的组织,影响了无数后来群体,在同性恋平权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并且在四十年代就有了将同性恋应和少数族裔合作共同争取社会对弱势群体支持的想法,目光可谓超前。

    不过,在哈利·海伊身上还有另一个重要的标签,那就是他是一名共产党员。其实不止是他,马太辛协会的创始人里多半都是共产党员,这个组织的结构和运行也都是以苏联共产党为模型的,也因此,经历过五十年代的政治高压后,马太辛协会逐渐分崩离析,最早的成员要么彻底退出要么另建社团,只有海伊一直在持续活动,并坚持到了平权运动全面复兴的七十年代。

    威廉无奈了:“现在不是麦卡锡时代,亚蒙,你没必要那么敏感。”

    “但你得承认哈利·海伊虽然是个传奇人物,但他身上的标签的确不太容易讨观众喜欢。”

    这倒是真的,现在虽然是二十一世纪了,但仍然有不少坐井观天的美国人,思想还没有从麦卡锡时代走出来。

    路过花店的时候,威廉示意汽车停下来,走进花店挑选了一束鲜花。

    “香槟玫瑰,一、二……二十二朵。”亚蒙·高夫曼满意的点头:“品种和数量都是探望病人的正确选择。”

    花是给乔纳森·贝茨买的,他们现在也正在去医院探望贝茨的路上。

    其实在乔纳森·贝茨转危为安、苏醒好转后,威廉就想再次去看望对方了,但是一直被经纪人拦着——乔纳森·贝茨身处纽约名人圈,朋友里有作家、编剧、演员,也有知名律师、医生和杂志主编,几乎全是同性恋,但其中很多人都在工作生活里隐瞒了性向。乔纳森被刺后,他的朋友纷纷去医院探望他,一部分人受到触动主动出柜,另一部分人被报拍到照片挂上暧昧标题,被迫出了柜。

    类似的新闻多了,亚蒙·高夫曼就很顾忌威廉频繁出现在医院,就连这次,也是媒体对贝茨的关注终于变淡后才同意的,他还非要亲自跟着,这样哪怕被媒体拍到照片,也可以解释成这是一次明星关怀支持影迷一样的作秀活动,反正这样的事在好莱坞也挺常见。

    花店距离医院很近,剩下的路两人干脆选择步行。

    生活在纽约就是有这样一个好处,街道上塞满了行色匆匆的路人,每个人都在争分夺秒的赶路,从不关注对面走来的行人长什么样子,威廉又拿花束挡着半张脸,没有人发现朝他们迎面走来并擦肩而过的是一个电影明星。

    “石墙运动怎么样?”亚蒙·高夫曼提议,又耸耸肩:“我对彩虹旗了解的真的不多,能想到的最著名的事件就是这个了。”

    “不怎么样。”威廉当然也深入了解过石墙运动,但正是因为他有所研究,才知道这段历史并不适合被拍成电影:“实话实,石墙运动这样一个导火索似的群体性历史事件,很难将目光聚焦在某个人身上。”

    倒是有这样一个勉强算是重要角色的人物,雷蒙特·卡斯特罗,一名生活在纽约的同性恋,石墙酒吧是他经常出没的地方,在警察搜查酒吧的当晚他在混乱中被逮捕,因此成为了风暴的中心,是北美同性恋平权运动的开启人之一——是的,和乔纳森·贝茨一样,无数有着重要影响的历史性事件,最初往往都是由平凡的人物而起——但问题是,雷蒙特·卡斯特罗是一名少数族裔,仅这一点威廉在外型上就不符。而且石墙运动还是更适合被拍成纪录片,这样的记录片也早就有了,还是两部,分别是1984年的《石墙之前》和1999年的《石墙之后》。

    威廉考虑着其他的选择:“我最近看了一本关于洛克·哈德森的传记。”

    “他肯定能博得观众的同情。”亚蒙·高夫曼立刻:“如果是和哈利·海伊二选一的话,洛克·哈德森无疑是更好的选择。”

    洛克·哈德森是好莱坞黄金时代的巨星之一,五六十年代他是女性影迷心中最完美的大众情人、优雅绅士、白马王子,银幕上的他极具男性气概,和包括伊丽莎白·泰勒、多丽丝·戴在内的众多女星谈情爱,生活里的他却对女人半点兴趣都没有,靠在经纪公司的安排下和不同的女星炒绯闻来维护银幕形象,后来因受到媒体的揣测怀疑,还和经纪人的助理假结婚来掩人耳目,这段婚姻维持了三年后结束了,前妻后来出版了一本书来揭露哈德森的私生活,使洛克·哈德森不得不变本加厉的炒作绯闻。

    双重身份和双重生活带来的自然也是双倍压力,洛克·哈德森选择释放压力的方式是性,他有众多男伴,还经常在自己比弗利山庄的别墅里举办同性派对,私生活的放纵带来了意料之中的恶果——他被确诊患了艾滋病。

    在被病痛折磨月余并经历过剧烈的思想挣扎后,洛克·哈德森决定向公众宣布自己的病情,他成为了首位公开出柜的好莱坞电影明星、首位宣布自己患上艾滋的名人——后来也成为了首位死于艾滋的明星——他的患病在当时确实是震惊世界。生命的最后一段时间里,深柜了几十年的洛克·哈德森活的无比坦诚,他和朋友一起为艾滋病基金会筹款,接受采访努力改善人们的偏见,直到因并发症死去。

    洛克·哈德森的一生极度的复杂和精彩,他生在好莱坞最好也最坏的时代,凭借得天独厚的英俊外表轻而易举获得了辉煌成功,为了事业不被毁掉,又要心翼翼的戴着面具着谎言深柜几十年。如果洛克·哈德森患上艾滋后又活了很多年,那他现在大概毁誉参半,但他仅在患病几个月后就离开了,人们还没来得及抨击他就失去了他,绝大部分言论就转为了同情和怀念,可以洛克·哈德森的一生铺展开,就已经是一部非常精彩的电影了。

    “无论是哈利·海伊还是洛克·哈德森,我们首先要找到一位好编剧。”话间,两人已经进入了医院,路上果然也没有遇到任何一个记者,就算有其他人好奇的量了威廉两眼,但抱着花束探望病患的人在医院随处可见。

    “这件事交给我,我知道一个人绝对合适的人选,他没写过几个电影剧本,但只要是LGBT题材,就肯定难不倒他。”亚蒙·高夫曼站在病房门口,一边推门一边得意地。

    病房里却不止乔纳森·贝茨一个人,有一个高个子的男人正在和他着话,深金色头发、蓝眼睛,脸有些长,鼻子长得很醒目,不是贝茨的男朋友,而且只看了威廉一眼(花束还挡着脸),就把他给认了出来:“威廉·布兰德利!”

    犹太经纪人脸上立刻露出了警惕的表情。

    威廉把花束递给乔纳森·贝茨,换来贝茨一个带着惊喜的笑容,顺便拍了拍经纪人的手臂,让他不要那么草木皆兵。虽然病房中的第四人他从没见过,但从对方泛红的脸颊,和认出威廉后就紧张无措的态度上看,实在不像是媒体工作者。

    “谢谢你来看我,威尔。还有这束花,你怎么知道香槟玫瑰是我的最爱的?”大病初愈的乔纳森·贝茨精神不错,他接过鲜花抱在怀里嗅了嗅,扭身想要找个花瓶时发现了伫立在床边的一尊雕像,马上介绍道:“对了,这是达斯汀·布莱克,我的老朋友,也是你的影迷。”

    威廉和有些僵硬的达斯汀·布莱克握了握手,而对方有那么一瞬间看起来激动的快要晕过去了。

    “更正一下,是超级影迷。”达斯汀·布莱克用有点紧张但非常快速的语调:“我熟知你所有电影的所有情节,个别电影的台词甚至能倒背如流——这可能跟我是编剧也有点关系——你的下一部电影是《断背山》对吗?杰克还是恩尼斯?我看过,那是部反映现实生活的杰作。而你能够出演这样一部电影,让我,让我们都大受鼓舞。”

    “呃……”威廉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他和李安商定过,不会将《断背山》更换主演的消息太早公布。

    好在这时亚蒙·高夫曼帮他解了围。“你是一名编剧?”当得知对方不是记者后,犹太经纪人的肩膀就放松下来:“电影编剧还是电视剧编剧?”

    在亚蒙·高夫曼的询问下,达斯汀·布莱克了几部自己作品的名字,像是《假亦真》和《发现爱的旅程》之类,但这些作品似乎默默无闻,起码威廉和亚蒙都没有听过,他们两个倒没有什么反应,达斯汀·布莱克自己倒先脸红了。

    “达斯汀是我认识的最有才华的人,他的作品毫无名气也是有内情的,因为他只创作同性恋题材的剧本,就连之前帮公共台写两个高中女生的青春肥皂剧,也只负责其中有同志角色的部分。”乔纳森·贝茨替自己的朋友分辩:“达斯汀根本不讨制片人和电视台的喜欢,连经纪人都跑了好几个,但他写的LGBT题材的戏剧在百老汇非常受欢迎,而且还是名纪录片导演,他拍的《同志穿行美国纪事》整部电影都好像一部MTV。”

    威廉有点感兴趣,在经纪人没来得及阻止前:“我会买DVD来看看的。”

    达斯汀·布莱克的脸好像更红了。

    “威尔最近一直在研究LGBT题材的作品。”亚蒙·高夫曼弥补:“他也一直想要做的更多。”

    “这是我最近听到的最好的消息了,你的电影会改变无数人的想法的,威尔。”乔纳森·贝茨兴奋的双眼发亮,又开玩笑:“难道是因为我的遭遇触动了你吗?”

    乔纳森·贝茨这句话是有着玩笑的成分的,连他自己都没有当真,但令他没有想到的是,威廉竟然真的点头承认了:“你是我的朋友,发生在你身上的事……让我想必须行动起来。”

    乔纳森·贝茨震惊又感动,半天不出话来。“遇到一个恐同的疯子,受了这么重的伤,刚在医院醒来的时候,我觉得自己真是该死的倒霉。但是我没有想到,会有那么多不同阶层、不同身份的人因为我而站出来,帮助我们对抗歧视、恐惧和暴力行为,争取平等权利。”

    乔纳森·贝茨指了指自己病号服下那具还没痊愈的身体,沮丧中带着几分感叹:“最近我一直在想,哈维·米尔克不是第一个因为真实的做自己而被刺杀的同性恋,我也不会是最后一个——哪怕我不像他那样伟大,也没有献出生命,但我仍然可以做个斗士,为无数像我一样无法和伴侣在市政厅合法注册结婚、无法享受共同医疗保险的兄弟姐妹们战斗。”

    “我为你感到骄傲,乔。”达斯汀·布莱克欣慰又赞赏的看着自己的朋友:“无论你以后想做什么,演讲、出书、做节目,哪怕是像米尔克一样参加竞选——开个玩笑,我当然知道你对政治不感兴趣——我和其他人都会站在你身边支持你。”

    米尔克?

    米尔克!

    又一道突如其来的灵感击中了威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