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归来
两路人在众安瓦门前的桥下会合,沈双全已洗去大花脸,换过一件外衫,皱着眉在岸边的水桥上来回踱步。
一艘不大的商船停泊在桥下,沈老太君已在舱内,翠芽将身子探出船舷,尽力去望金哥儿几人的影子。
刘全将妻子和戏班里的孩子们在众安瓦安顿下来,蹲在岸边为沈老太君几人送行。
一抬头见两个孩子飞也似的冲过来,后面跟着俞大成和宋氏,不禁站起身拍手,“好,来了,来了,咱们的少年英雄们都回来了。”
“大舅舅!”霜官儿连跑带跳地冲到沈双全面前,被他一把捞起。
沈双全拍拍霜官儿满身的灰,点头感慨,“好孩子,这回多亏了你和老太君。”
霜官儿连连摇头,将两条胳膊一展,“还有金哥儿和俞大哥、刘叔叔,没有大家帮忙,是成不了事的。”
“正是,当年老太爷得好,钱财去得快来得也快,结交到的人才是最要紧的。”沈双全点头,“你年纪便懂得这道理,将来定能有大本事。”
霜官儿笑起来,歪了歪头,“我将来要像提刑司的哥哥一样断案子。”
沈双全笑容略略一僵,但仍点头,“也好,霜官儿喜欢什么,便去做什么。”
沈老太君拄杖走上甲板,向众人挥了挥手,“人都齐了,上船吧。”
几人陆续上船,舟趁风,顺着水流很快驶进宽阔江面,刘全绕到桥上,目送船转过一道山角才离开。
“宋娘子,那些仆役可安排妥了?”沈老太君笑着向宋氏点了点头。
“都办妥了,那几个渔家很乐意收留他们一段时日。”宋氏抿唇一笑,“也按照老太君的吩咐,将财帛分给了渔家,作为接下来几月的食宿费用。”
沈老太君缓缓点头,“这样就很好。”
沈双全不由大为佩服,“老太君真是事事周到,孙儿一时情急,几乎忘了宅子里还有仆从,真是惭愧。”
“你身在其中,几日担惊受怕,没想到也寻常。”沈老太君笑着劝慰,“待事情结了,再回临安时好好安抚那些仆从。”
“孙儿定然谨记心中。”沈双全郑重点头,望望江上风大,劝道,“老太君去舱里歇一会儿?甲板上有雇来的船家照料。”
沈老太君拉紧肩上披风,拄杖走至船舷旁,“不妨事,我再略站会儿。”
霜官儿正央求俞大成将他抱到船舷旁看风景,金哥儿则自力更生,从舱里掇来一条长凳,趴在舷上对着两岸指指点点。
沈双全跑到舱中,翠芽正将一个个包袱开。
包袱内满是临安城有名的吃和糖果,是方才沈双全忙里抽空、不顾劝阻执意跑去瓦舍旁买来的,是给几个孩子们路上吃着解闷儿。
翠芽将几样面点在白瓷盘内摆好,沈双全忙一把端起,快步走上甲板,一边嚷道:“这些酥饼定要趁热吃才酥脆,捂软回潮便不好吃了。”
才到甲板上,便听到霜官儿正对着江风欢呼,一双细细的胳膊在空中拼命挥舞。
“霜官儿,什么事这么高兴?来,舅舅买了些玩意儿,你和金哥儿还有那细娘都来吃点垫垫肚子。等明日回了平江,舅舅吩咐大厨娘做一桌你最爱的菜,可好?”沈双全一边,一边顺着霜官儿挥手的方向看去。
是一艘快船,正与他们的船擦身而过,船头站了一人,身披青色销金斗篷,帷帽四垂,遮去面容,甲板上守卫森严,十余名神情严肃的守卫各自披着暗色斗篷,眉头上低低压着斗笠。
沈双全疑惑一下,一晃眼看去,那几个守卫里似乎还有两张熟面孔。
“大舅舅,你看,是姐姐!”霜官儿胡乱抓起半个油酥面炸成的球儿往嘴里塞,梗着脖子去望那快船,恨不得能生出一双翅膀飞过去。
将口中的面食一股脑咽下去后,霜官儿风一般奔到船尾,踮起脚伸长了脖子,高声喊道:“姐姐!我在这里,你看到我了吗?!”
廿五皱了皱眉,那孩子喊这么大声,只怕连两岸都听得一清二楚,“殿下,那船上有人在喊您。”
“我听到了。”沈青青抬手将帷帽斜开,回望一眼,“他们都安全回去了,很好。”
沈双全追到船尾,见被江风吹散的白纱之间露出一张带着微笑的面容,虽两船相去已远,仍能模糊辨出却是沈青青。
“真是青青那孩子,她这时候去临安城做什么?”他扶着船舷喃喃自语,过了片刻才回过神,垂手揉揉霜官儿拼命仰起的脑袋,“霜官儿,船看不见了,我们进去。”
船在临安城东侧的渡口拢岸,一人朱红官服,立在栈桥一侧,码头上匆匆往来的人不自觉地向两旁避开。
从甲板上望去,便似一点颜料分开了水面上的浮油。
“你回来了。”方扶南快步迎上靠岸的船,“平王已带着绿萝前往徐府,这时应当……”
沈青青尚未走上栈桥,远处几人风风火火闯来,将栈桥附近来往的行人随意推开,直奔渡口。
为首的人一把拽过一个老船工,喝道:“喂,船家,有没有一个形体偏胖,生得面善的人来这里?”
“没有的……没有的。”老船工战战兢兢地低下头。
“不可能走远,快找!”那人一把推开老人,锐利的目光扫过码头上的人,“若找不到,一个都别想回去交差。”
方扶南拨开人群上前,问道:“几位是奉了哪一司的命令?敢在这里呼喝良民。”
“你?”为首的人斜睨一眼,见方扶南虽着朱红官服,但年纪甚轻,未放在心上,只冷声道,“左丞相的事,劝大人莫管。”
“是么?既然方大人管不得,那我可管得?”沈青青走下甲板,抬手揭下帷帽,来到那人面前,“徐远副将军,一别多年,我只道将军在天平山亡殁,竟不知,你在为徐老卖命。”
乍被呼出名姓,徐远一怔,抬头定睛,更惊得倒退两步。
廿五等人亦摘下斗笠,整齐地列在沈青青身后,厉声喝道:“长公主在此,为何不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