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章穷途

A+A-

    孝清帝笑眯眯地推过一盏茶,“阿青,这么不开心?是不是那个颜子陵欺负你,来,皇伯父虽不大管事,但吵架可不会输,与我,我替你报仇去。”

    “您瞎猜什么呢?”沈青青将茶盏移近,茶面上是江南荷塘一隅,密丛丛的莲叶之间,露出一角采莲船,也不知这边塞大营中,如何被孝清帝找来的茶粉,做这分茶解闷玩。

    “好,那我便不猜。”孝清帝笑着拍拍她耷拉着的肩,“过几日,我随仇将军一道去为那些阵亡将士收葬,而后,带我去江南云娘的墓上一回,如何?”

    沈青青抬起眼眸,“您要去江南?”

    孝清帝露出慈爱的笑,“我的阿青遇上了难题,不该我这个做伯父的,为你解决么?”

    “我和哥哥应付得了。”沈青青摇头,“您不要管。”

    “死而复生终究是遥不可及之事,越璟那子真能不顾一切宣称你仍是当年死在塞外的妹妹?到那时,满朝文武会怎么想,平头百姓又会怎么?你们担得起这么大的风险么?”孝清帝悠闲地搅着盏中茶汤,似乎这些利弊在他眼中,还无分茶来得有趣。

    沈青青沉吟片刻,答道:“那您觉得,您回到临安城,出那个比我可信得多的故事,就更好么?”

    “你是我与云娘的女儿,名正言顺仍是大邾的公主,仍是越璟的妹子,有何不好?”孝清帝哈哈一笑,“你猜一猜,你哥哥会选我的主意,还是你的?”

    “这有何可猜,自是您的。”沈青青低头,拈起茶盏,一饮而尽。

    能够用一个更令人信服的理由将她带回身边,越璟自然会选前者。

    可是……

    “如果您真是为我好,就不要这样做。”沈青青放下茶盏,清茶苦涩的滋味在口中蔓延。

    孝清帝抬起头,盯着她一双眼,不由伸手轻轻揉了揉她蹙起的眉心,“我的一点私心,让你为难了?”

    “不,您得很对,这个主意再无不好,于情于理都更能通。”沈青青低眉苦笑一下,“但您或许没有想到,十年前,随我一起死去的,还有颜晗。”

    “他即便还活着,也永远只能喜欢死去的桐庐公主,而不能再与其他任何人,什么其他的公主、郡主有关……”沈青青抿了抿唇,轻声道,“他早就和我一起死去了,给还活在世上的人们留下的不过是一个名字,一具空壳。”

    只有桐庐公主活过来,颜晗才能随她一道活过来。

    只能这样,只能是这样。

    他们没有别的选择了。

    “阿青,你很痛苦。”孝清帝起身绕到她身后,轻按住她双肩,敛下眉,“我从来没见过我的阿青这样难过,真是连心都要碎了。”

    片刻的死寂被一阵起门帘的声音断。

    仇秩大步走进来,“孝清皇上,长公主,巾帼将军来了。”

    薛老太君快步越过仇秩,“徐清在北羌王城伙同主战派老臣起兵,一路将羌王塔塔忽尔拦拒王城之外,一路轻骑已南下祁连山口,与漠北军守军交锋。绍布将军和骢娘见此事有变,率众暂在王城埋伏下来,未敢擅动。”

    “果然,子陵的担心一点没错。”仇秩恨道,“徐清老头到底想做什么?真是没完没了。”

    “现在不是想这个的时候。”沈青青疲惫地摇了摇头,“大将军,请您立刻派一路人马,驰援羌王塔塔忽尔。”

    塔塔忽尔勤政爱民,在北羌声名很好,只要他还在,徐清能煽动的毕竟只是部分。

    仇秩严峻的脸色缓和几分,点头道:“北羌军队哗变的风声刚一传来,子陵便带着轻骑去了,现在多半已到祁连山,不过半个时辰便能与羌王一行会合。”

    仇秩只管自己得高兴,一回神才发觉沈青青面色煞白,瞬也不瞬地望着他,声音不由低下去,问道:“殿下,您怎么了?”

    “在里面闷得太久,我出去透透气。”沈青青摇头,慢慢走向帐门,也不揭帘子,直接撞了出去。

    孝清帝皱起眉,仰天一叹,“真是愁死我了,那边一个老的,这里一个的,都叫人发愁。”

    薛老太君在大营南侧的一座沙丘背后找到了望着清早的天空发怔的女孩,她身旁,散落着无数金红色的浆果,似一个个太阳般耀眼。

    “阿青。”薛老太君俯身拾起浆果,放回她怀里,柔声道,“仗的事商议完了,我来看看你,我们聊一聊其他事,可好?”

    “老太君……”沈青青扭身扑进薛老太君怀里,“我是不是太任性了?皇伯父的主意才是最好的,可我……”

    “阿青,那主意,皇上喜欢,你皇伯父喜欢,天下人都喜欢。”薛老太君捧起她的脸,女孩眼眶微红,圈着一双噙着泪的眼,“可阿青不喜欢,那就不是什么好主意。”

    沈青青霎了霎眼,被聚集起来的泪珠颤颤滚在眼睫边缘。

    薛老太君抬手为她抿去泪水,“还记得时候我教你的吗?射箭的时候,不要看任何东西,而是闭上眼去想,你究竟想要它到哪里去?”

    “我记得。”沈青青点头。

    “我知道,阿青心里一直想得清楚明白,那就也那样去做,不用勉强自己做最正确的事。”薛老太君温声道,“譬如退亲的事情,可以由你去做,一样也可以由薛家去做。我愿意为阿青承担,皇上又何尝不愿?原本沉重的担子,由大家分担过来,也就没那么重了。”

    ……………………

    徐清稳坐在北羌王宫内,临时被主战派煽动起来的军队到底军心涣散,见漠北军早有准备,他们的王上又在城外义正辞严地劝,早有一半人弃去兵戈,悄悄溜出城到阵上请罪去了。

    但徐清仍悠然自得地坐在院中酌,一副成竹在胸的模样。

    “徐、徐大人……”被派来探口风的吏瑟缩着走上前,“我们大人,漠北军来势汹汹,王上被他们花言巧语蒙了心,一心不肯,再这么耗下去,也不过落得个谋反不成的下场,不如尽早投降认罪,还请大人为我们斡旋一番。”

    徐清将眼皮撑开一线,冷冷一哂,“无胆鼠辈。想不到我这一生纵横南北,历任两代四朝,最后竟在这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