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于是分头行动, 李显与韦氏去求见武皇, 可夜深了,武皇心烦意乱不肯见他们。
而张昌宗正在陪武皇就寝, 杨慎交见不到张昌宗,只能和李长宁再去张易之那儿。张易之知道他们此来所为何事,闭门不见,杨慎交写了张纸条请人送进去。
李长宁摇了摇头,是婚后的日子太过惬意, 让她沉迷于与夫君的甜蜜溺爱中,而放松了警惕,少与家人走动。她明知道大哥爱意气用事,那武延基也是个没脑子的,仙蕙更是什么都不懂……她就该好好守着他们,时刻警醒着他们才对!
杨慎交看到心爱的女人眼中满是懊悔之色,安慰着:“长宁,你无须自责。你不是圣人, 预料不到这样的结果。”
李长宁的声音深深颤抖着:“如果,我预料到了呢?”
“……”杨慎交愕然,呆滞地望着李长宁,随即轻轻捧着她的头靠在自己怀里,“没关系,我们还有机会。”
纸条上写着:张公心愿,荣华终老,我必促成。
于是张易之在看了这张纸条后, 同意了见杨慎交。邵王李重润若是死了,张易之和李显就是结下了不共戴天之仇。若今时张易之肯开口求情救邵王一命,那李显兴许今后会保他善终。
张易之眉宇间已有悔意,觉得自己是一时鲁莽了,在张昌宗的挑唆下,只想着一时出了这口恶气,未做到不忍则乱大谋。
可事当如今……张易之见了杨慎交与李长宁,在他们的游下,答应明日在武皇面前为他们情。
如此而来,服了张易之,李长宁看到了转机,大哥和仙蕙还有救!
夜里,李长宁没有出宫,就在太子宫一直陪着母亲韦氏,韦氏担心得夜不能寐。
“明日我们一同面见陛下,又有张易之情,母亲,大哥和三妹会没事儿的!”李长宁安抚着心惊胆战的韦氏。
“是啊,重润可不能有事啊。”韦氏身子不断颤抖,李重润在那帮扶持李唐的老臣心里印象极好,而他也是韦氏唯一的儿子,今后是要担当起家国大业的!
若是痛失爱子,韦氏不敢想象,失去了母凭子贵的依靠,未来的路还能怎样走下去!
翌日,一大早。
太子宫就有了大动静,李显和韦氏决定不惜一切代价把李重润、李仙蕙救出来!
然而当他们去甘露殿求见武皇时,武皇亲自传令,令三人自尽。
晴天霹雳顿时重击韦氏的心,她身子不稳倒了下去,身后的李长宁急忙扶住了她。
李长宁双眸里闪烁出极大的悲哀之色,噙着泪水,圣上竟然真的为了二张逼死了自己的亲人!
张昌宗就是怕夜长梦多,所以昨夜缠着武皇就下了命令,将那些不识好歹、咎由自取的人处理掉。
呵,就算是邵王、魏王又如何?张昌宗心里还有些得意,只要是侵犯到了他们到了利益,也只有死路一条!
韦氏如一具行尸走肉回到了太子宫,直到回到这儿,她才敢嘶叫哭嚎着,表现出对武皇和二张的怨恨。
“莲儿,莲儿。”李显心痛万分地抱住韦氏,也不知道该再劝些什么话好。
李显还有好些个儿子,但韦氏已没有了唯一的亲生儿子。
“张易之,张昌宗,不将这两个妖孽千刀万剐,我韦莲儿誓不为人!”韦氏眼中满是愤恨地立下毒誓。
刚刚闻讯赶来的李裹儿早已在武崇训的怀里泣不成声,她满脑子都想着以前在房州时,大哥李重润与三姐李仙蕙都好好的,他们会一起在草林上骑马玩耍,唱歌放风筝。
“裹儿别哭了,生死有命啊。”武崇训微微叹了口气,生死有命,谁也没想到会有这样的结果。
“祖母,果真是好狠的心啊。”李裹儿嚷嚷着。
“嘘,裹儿这话可不能。”武崇训双臂抱紧她的力道又紧了些。
面前看着一家人痛苦至极,李长宁与杨慎交相互递了个眼色,杨慎交微微摇头,示意现在不是对他们出实情的时候。
“此事关系重大,不能让他们知道真相。”杨慎交递了个眼色道武崇训那边去。
李长宁点了点头,脸上也配合着露出难受之意,还是等这件事过去后,再与母亲坦白吧。
朝堂上下无不震惊,好好的邵王李重润和魏王武延基,就因为骂了几句张氏兄弟,被武皇无情地处死了!大臣们纷纷为“丰神俊朗,孝友知名”的李重润而感到惋惜。
更令韦氏寒心的是,她的儿女死了,武皇却大封了张昌宗,张氏兄弟权倾一时,几乎把持朝政!
武皇依旧一如既往地那般风流,每日沉浸在淫.乐之中,专宠张昌宗与张易之,兄弟二人开始密谋起更大的野心来。
二张开始了“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政策,朝中大臣争先献媚于他们,讨好武皇。
转眼间大哥李重润百日之期过了,李长宁与李裹儿相约入宫探望母亲,发现韦氏的心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太子妃的脸上不再有笑容,无论裹儿着什么趣事儿,韦氏皆阴霾着脸色,她的内心充满了仇恨。
这日李长宁让他人退了出去,与韦氏私下话。
“你什么?重润和仙蕙没有死?”韦氏大惊,愕然地望着李长宁,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大哥和三妹没有死,但天下人都以为他们已经死了。”李长宁做了个手势,让母亲尽快平复下心情来。
“他们在哪儿?在哪儿!”韦氏激动地握住李长宁的手,双眼瞪得大大,满是徘徊的泪水。
“是张易之用偷梁换柱的方法救了他们,用别的人顶替。此前慎交离开长安,亲自去平洲运送一批货,就是把大哥与三妹安顿到了平洲。”
“他们没有死,没有死……”韦氏眼中又惊又喜,又是怀疑,“长宁,真是真的吗?快带我去见见他们啊!”
“今后他们不能再回长安城,却能在平洲颐养天年。慎交会安排好一切的,让他们一世无忧,只是母亲……你现在不能见他们。大哥、三妹只有远离长安城,与我们离得远远的,才能一世无忧啊。”李长宁解释道。
韦氏在惊喜之余,又心存疑惑:“张易之怎么会愿意救人?”
“他要的交换条件是,父亲今后即位,放他们兄弟一条生路。”李长宁再三叮咛,“母亲,大哥、仙蕙还活着这件事,只有我和慎交知道,不能再告诉别人。你要记住,他们已经死人了!”
韦氏喜极而泣,抱住了李长宁:“活着就好,活着就好。长宁,还是你聪明,是你救了重润和仙蕙。”
原本杨慎交是不让李长宁这么快就告诉韦氏真相的,担心韦氏会按耐不住心情去找他们,可李长宁不忍心让母亲一直痛苦下去。李长宁:“其实这个偷梁换柱的法子,是杨慎交想出来的。”
在缓过神来后,韦氏又问起了武延基的情况,李长宁没有救武延基那个倒霉的家伙。只是平安送走了李重润、李仙蕙。而三妹李仙蕙原本就不喜欢武延基,成婚才不久也没多少夫妻感情,李长宁觉得仙蕙那性子不合适留在长安,也许她到了平洲会遇到别的幸福。
出宫后,李长宁回到国公府,将今日宫里的事告诉了杨慎交。
“夫君一定会怪我没瞒得住。”李长宁低下头,面色绯红。
“我哪儿舍得怪你。”杨慎交嘴角扬起无奈的笑容,走过来搂住她的肩膀,“了就了吧,太子妃心细如尘,她应该会知道怎么做才是最好的。”
李长宁点头,她也是对韦氏很放心,所以只将此事告之了母亲。
“张易之虽然保住了大哥一命,可眼下他们实在太过猖狂,连父亲和梁王都要受制于他们。若不能瓦解他们的权力,朝堂上必会掀起血雨腥风。”李长宁看得出来,张易之的野心可远比他们想象中还要可怕。
“长宁是算卷入这场风暴中吗?”杨慎交眸子微闪,他其实更喜欢与世无争的日子,不去染指那些权力反而过得更轻松。
“我知道夫君无心朝政,可处于那场风暴中心的人,是太子和太子妃,他们是我的爹娘。”李长宁目光肃然,她不得不参与进去。
杨慎交握紧了李长宁的手:“我明白了。长宁,无论你做什么决定,我都会支持你。”
他的话语就是这么暖暖的,李长宁不忍鼻子一酸,头轻轻靠在他的肩膀上,有他在她的身后做支撑,艰难险阻她就再也不怕了。
接下来的日子,李长宁依旧不敢有丝毫松懈,她要和太子妃一同殚精竭虑,辅佐李显中宗复位。
御史大夫魏元忠是拥护李显的老臣,极有军功,又是宰相。他刚正不阿屡次死谏,成了张氏兄弟的眼中钉。
张易之、张昌宗就密谋着,趁着武皇对他有所不满,编造罪状置魏元忠于死地。张易之想到了一个一石二鸟的毒计,既能杀了魏元忠,又能除掉情敌高戬。
司礼监高戬是太平公主的情郎,就因为这个人的出现,太平公主李令月冷落疏远了张易之,张易之一直对高戬怀恨在心,这回决定出手把他们都解决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