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章小楼一统
宗室外戚集团的图谋因为遇到了高太后而冰消云散,朝堂之上一时皆是赞同限制恩荫之声。
是以元丰二年的时候,赵顼的第一道旨意就是抑侥幸。
范仲淹的抑侥幸,规定除长子外,其余子孙须年满5岁、弟侄年满20岁才得恩荫,而恩荫出身必须经过一定的考试,才得补官。
王梓所奏的抑侥幸规定除长子外,其余子孙弟侄等皆需年满二十,经试后,方补官。
废除了圣节荫补,定下了郊祀三年荫补一次,致仕荫补和遗表荫补的规模削减一半。另外宰执荫补子止得八品,其余九品。
抑侥幸一出,朝堂顿时轩然大波。本来朝臣是有准备接受新的恩荫制的,但这次的恩荫制额度削减的太猛,是以相当一部分人接受不了。
但是改革恩荫制是赵顼和宰执们共同推动的,是以朝臣们的怨气只能撒在王梓的身上。
新年之后,王梓告病在家,并没有去详定官制局点卯,因为王梓知道必然有一场风雨将至。
独在府院成一统,管他春夏与秋冬。闭门不出的日子里,王梓每日抽出时间教导着王熙王雍。
两个孩子,王熙有神童之姿,王梓教的启蒙读物和整理出来的数学总能一点即通,但精力不够集中,不能持之以恒。
王雍的接受力就差了很多,只能是平平之才。不过王雍十分撑摔打,相比于娇气的王熙,王雍很少有哭的时候。
王梓的闭门锁户可以挡住很多人,但却挡不住宫中来人。
梁师成来到王府上时,王梓正在房中教王熙王雍堆积木。
看到王梓如此悠闲自在,梁师成苦笑道:“大帅,学士呀!外面都吵翻了天,您还在这里逗弄儿呢?”
王梓招呼道:“来来来,此间有真趣,梁供奉没玩过吧?来,我教你!”
梁师成无奈只能一起蹲了下来,王梓笑道:“还没恭喜梁供奉高升呢,恭喜梁兄升任供奉之职呀!”
梁师成听到这里很是欢喜,“都是托了学士的福,若不是学士,咱哪里能在官家那里露脸!”
王梓笑道:“这都是你梁供奉有这个本事,入内内侍省数百人,恐怕有文采者只有梁供奉一人尔。听梁供奉是苏子瞻的私生子,有这回事吗?”
梁师成不好意思的道:“这事还怎么传出来了呢?学生有所不知,人的母亲出身不好。
偶然之间,曾与苏大人相遇。后来母亲就生下了我,至于我是不是苏大人的儿子,这不好!”
出身不高的人总愿意去攀一攀高门,苏子瞻在大宋颇有文名。
而梁师成自认也有几分文采,是以往苏子瞻身上靠一靠,也能让人另眼相看。
王梓无意探寻梁师成的出身,在将王熙王雍交给侍女之后,道:“好了,梁供奉有什么事吧?”
梁师成这才道:“奉官家的口谕,召学士入宫!”
王梓随口问道:“陛下有事?”
梁师成摇了摇头道:“官家对学士素来赞不绝口,这次学士受了委屈,或许是安慰安慰学士吧。”
王梓换上了官服跟着梁师成入了宫,见到了笑呵呵的赵顼。
赵顼让人赐座,道“君生?怎么才利剑出鞘一次,就要深藏功与名了吗?”
王梓坐下来回道:“臣不是深藏功与名,臣只是旧伤犯了,需要修养而已!”
赵顼一听,担心的道:“君生上阵时受伤了吗?”
王梓摇摇头道:“臣在阵中常常毫发无伤,所受之伤无非是因为西北苦寒,导致寒气入体。每逢天寒地冻,臣的肩膀和膝盖就疼痛难耐。”
赵顼叹道:“君生真是辛苦了,朝中不少公卿以为战争不过是事,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即可。
其实朕知道,想要打赢一场战争绝对不容易,否则我大宋以前又何必经历那么多场失败!
君生,你为大宋立下了汗马功劳,朕是绝对不会负你的。
现在因为改革恩荫制度,满朝上下对君生有所非议。不过这些非议都被朕压了下来,因为朕知道君生是为大宋受了委屈。
大宋不会忘了你的付出,更不会忽略你的才能。朕非常看好你的新政,只是你资历浅,暂时不能主持朝政。
但朕可以明确告诉你,你就是朕预定的宰辅之才。假以时日,你一定会协助朕治理这万里江山!”
这次王梓上书恩荫制度改革是彻底获取了赵顼的信任,本来赵顼也是信任王梓的。
但是一来王梓年轻,为了避免赏无可赏,赵顼也要打压王梓,是以将王梓留在京中还没有实权。
二来王梓是一位无敌统帅,在陕西禁军和京禁军中走着巨大的威望。
这样的人若是继续放回泾原,那赵顼必然会考虑王梓会不会有拥兵自重割据一方的可能。
现在一个恩荫改革,王梓几乎得罪了大宋的整个上层。宗室外戚之中,赵颢带头攻击王梓。幸亏高太后明智,否则一阵哭诉,孝顺的赵顼也得发愁。
大臣之中虽然明确反对恩荫制度改革的不多,但明确支持恩荫制度改革的也不多。
特别是旧党,除却范纯仁范纯礼范纯粹旗帜鲜明的要支持王梓,富弼也作出了表示,其他人都没有表示。
没有表示就是反对,连新党之中都少人赞同。孤臣最受皇帝喜爱,可以为了大宋而站在所有人对面的人,由不得赵顼不信任。
王梓要的就是赵顼的这份信任,目前赵顼的身体虽然偶有微恙,偏好头晕,但整体情况还是良好的。
大权在握的赵顼是不能得罪的,否则万一赵顼还能活三十年,那自己岂不三十年不得翻身。
越是这种时候,越是要谦逊,“臣不过做了一些力所能及之事,哪里能当得陛下如此夸赞。朝中诸公胜臣者众,臣只盼能够主政一方就可以了!”
赵顼摇头道:“朕可舍不得放你走,朕还想找你好好谈谈新政之事呢!”
王梓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很多人以为新政不好,那么臣就想选择一个州县证明新政到底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