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鹰犬(十八)

A+A-

    这一趟,徐文蓁经由父亲徐楷讲述,知晓了许多内情,心思大定。接下来几日,便依父亲叮嘱行事。

    ==========

    再看程知那边。

    月上中天,程知缓缓睁开眼,自入定中醒来。金光凝于眼底,悄然隐去。

    这一回,很酸爽,也很痛快。

    原朝的教学模式虽很是凶残,可于程知而言,却是最有效的。

    生死诀的修炼领悟本就要在生死之间,有原朝看顾,终归能留住一条命在,那就可以放开了往死里折腾,可劲找死。

    事实证明程知是对的。这一场对战下来,酣畅淋漓,收获颇丰。程知隐隐又有了瓶颈松动的感觉。

    经由原朝这等天才大佬的一番点拨,程知方知何谓如露入心,何谓似醍醐灌顶。

    他势,他要有自己的势,在他雄浑磅礴如山如海的掌力袭来之际,程知便顾不得抵抗,顾不得避开。程知使自己飞速沉入到生死诀开启时的玄妙状态中去,借由对天地之力的感知牵引,构建出属于自己的如刀如戟的势。

    接原朝第一掌,可谓是程知此时实力的全部体现。她将这一世的功力连同上一世对生死诀的领会发挥到了极致。

    到了原朝第二掌,程知以自身为中心,却是在试图主动吸纳天地之力。她想到了原朝,想到了项天,破而后立,她欲以死求生,寻求极致状态下的突破。

    程知忘却外界,忘却身前杀招,只径自将周身功力疯狂运转。那电光火石的最后一瞬,程知赌赢了,天地之力灌入。虽没有达到己身通达、无障无碍的境界,可终究也是突破了身体的桎梏,让程知捕捉到了那霎那的灵光。

    以体为器,原朝可以,我程知接下来也可以。

    再到原朝第三掌,程知觉得事情可成,一鼓作气,直接借着原朝先天之威来探寻自己可能达到的极限。

    三招过后,程知很满意。到了先天之下这个境界,心境勘悟比之功力修为更加重要。后者有修炼功法,可以慢慢积攒提升,而前者只能依靠契缘。

    显然,原朝也很满意。遇上一个能从对方身上瞧见自己影子的人,他怎么会不满意。这不,当场就定下下一个三十招之约了。

    不容易呀,程知苦笑一声,却是牵到了周身的伤,顿时疼得龇牙咧嘴。

    原大督主上的物什都是上上品。这回春丹确有奇效,起白骨行不行还不知道,可这活死人程知算是见识的差不多了。配合着回春丹的药效行功,还有事半功倍的效果。难怪原督主嘱咐,要尽快行功化开,要把药力尽数吸收。

    可这宝贝丹药本身是不治内伤,也不治外伤的。所以,这会儿,程知是顶着清醒的神经,承受着异常猛烈的痛苦。

    喘了几口气,程知趁着功力恢复了些许,止住了内伤。确认不是特别影响行动之后,便赶忙下山,打道回府,用药疗伤去了。

    ==========

    接下来几日,程知一边治伤养伤,一边发布了几条指令。原朝日前可是没忘了吩咐,要处理好后续事情,要解决好林秉章的问题。

    程知传令下,主要布置了三件事。

    第一,京都戒严。进城须登记身份,逐一核查。出城须持由东厂会同五城兵马司开具的放行令,方可予以通行。

    第二,排查青楼、赌坊、客栈、酒肆,以及其余三教九流聚集之地,可疑人等一律记录在案。

    第三,列出林秉章的亲朋故旧、同僚门生,按亲疏远近排序。连同朝会上曾为其辩驳质疑圣意的一干人等一块标记出来,一一上门问询。请他们各自提供出三处林秉章可能的藏身之处,譬如他经常的去处,譬如可能收留他的人,等等。

    都带着皇帝旨意去,不配合东厂办案的视作是逆贼同党。

    这三道指令一出,都城之内一下炸开了锅。

    这头两件事情还好。京都戒严,全城搜捕,多在众人意料之中,一干经多了事的大臣甚至觉着还算不错。毕竟本以为是风声鹤唳、人人自危的局面,没曾想,东厂这回行事动作竟能称得上一句温和。

    然而,这第三件事情就不一样了。

    莫名其妙,让人摸不着头脑。

    东厂中人一登门,道明来意,就有吹胡子瞪眼直斥乱来的,有犹疑不定猜测背后诡计的。显然,他们认为,这是东厂在诱使众人攀咬无辜。还是大喇喇上门,用一种直白到令人发指的方式。

    可是,程知最终还是得到了她想要的结果。

    拍了拍案几上厚厚的一沓纸,程知眯了眯眼,唇角翘起。这就是这几日下人各府奔波送上来的成果,绝大多数都照着要求给了回应。

    道理很简单,这第三件事情本身是漏洞百出的。程知要的是地名,而不是人名,那就大可随她意。有皇帝圣意压着,这些人随便给三个地方不就成了么。三这个数字,也是程知特意挑的。多了太过胡来,少了就像是要权衡出正确答案,容易引起警惕与抗拒。这般就刚刚好。

    再来,来问的是东厂的人,背后站着的是东厂的那位原督主,这些个人精免不了多想,那就不至于出现八竿子打不着的太随便。打算糊弄过去的,就真依了程知原话经常的去处,报了官员私下消遣的地儿。有自己心思的,暗搓搓祸水东引,把矛头指向政敌对。脾气硬敢怼的,给出了类似林府、皇宫、都察院的回复。

    程知翻得津津有味。

    这些给出的地点,有挺多值得关注的。这提及率靠前的几处,不就令人玩味么?都有来头,要么是不惧东厂去找麻烦,要么就是想东厂去找麻烦。

    看眼下这帮人的应对,再边对照着官员资料,对照着东厂收录的那些情报,各人行事风格、心思性情,不就都摸了一遍了么。这林林总总的,日后自有用得着的时候。

    只可惜缺了内阁和六部掌事的那份。这些个人,程知可是绕过了。这一干大佬可是不好由下人出面的,程知自个儿去,有皇帝和东厂加成,分量都未必够。本来嘛,程知这事也就是尽量意思意思,那就没必要平白多找麻烦了。

    这是于公,于私也还有一点。程知并不想以这么一种不甚美妙的方式来同未来岳父碰面,那有徐首辅在呢,总不能单单避开他一个。

    当然,这当口,这些都不是重点。

    程知接下来会按之前的考量,依据原朝掌握的与成焘关系密切的官员名单,挑一些出来,对实际隶属他们的产业进行扫荡。还有成氏的据点暗桩,这些动起来,都需要个由头。

    程知不是原朝,可不想名声尽毁,事情了结之后面对个烂摊子。

    从推出林秉章开始,程知就在心翼翼地拿捏着其间的分寸,尽量维持在动皮不动骨的状态。看,是林秉章身边的人供出来的,多真实,可不是谁莫须有构陷。所以,有了这一道乍一听上去特别傻、实际上也就是这么傻的指令。

    再者,前面要办的两件相较还算正常的事情,除了是例行惯例,也有程知的一份考量在。卡住信息集中地,排查成焘具体人布置,多多益善。

    ==========

    准备工作完成,接下来就是正式开动。

    这一日,天朗气清,程知身上骇人的内伤外伤也恢复得差不多了,这就带着一大帮子人浩浩荡荡地出门找茬去了。

    目的地很明确,内阁辅臣陆凌云的地盘。

    作者有话要:

    程知:谁还没有个带着狗腿子欺男霸女的幻想啊?

    文蓁:你什么?

    程知:呵呵,好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