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万俟道洛、王庆云传

A+A-

    北魏永安三年,建明元年(公元530年庚戌)原州,此时距离万俟丑奴起义失败已经过去了几个月的时间。

    按理来,起义已经被平定,老百姓又可以回归安定的生活了,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

    万俟丑奴虽然死了,但是他的造反思想却没有消亡,不仅没有消亡,还有人在暗中积蓄力量。

    这个人名叫万俟道洛,是万俟丑奴麾下的行台。

    可能是因为两个人都姓万俟,也可能两人是亲戚关系,反正在万俟丑奴失败被杀之后,万俟道洛并没有放弃继续抵抗的决心。

    相反,为了保存有生力量,万俟道洛带着仅存的六千人马逃进了高平镇的深山,等待着卷土重来的时。

    面对已经消弭的起义洪潮,万俟道洛大概也清楚负隅顽抗的后果,所以能不主动,就不主动,搞龟缩战术已经成为了万俟丑奴目前的想法。

    好多人要问了,朝廷在剿灭万俟丑奴的时候,就没注意到这股流窜的残余势力吗?

    答案很明显,注意到了,而且也搞过招降的办法,可是万俟道洛就是不投降,朝廷又不敢大部队深入孤山,搞地毯式搜索,所以就一直这么僵着。

    按理来,灭掉万俟丑奴的尔朱天光麾下的人马是完全可以再搞定这个不起眼的股势力的,然后事实并非如此。

    尔朱天光当时倒是有心想要一鼓作气剿灭,无奈碰上了天旱,后勤保障没法继续供应,连马都吃不上草了,更别指望人能够吃饱。

    一般这种情况下,再不撤兵的话,可能军队就会产生哗变了,所以,尔朱天光为了稳住军队,学起了晋文公城濮之战退避三舍徐图后计的办法,下令让部队后撤了五十里地,然后只留下了自己的都督长孙邪利坐镇原州(也就是高平镇)。

    耗不起,那我就蹲点盯你,只要你一有动静,我就揍你,这是尔朱天光当时的想法。

    可惜的是,尔朱天光偏偏在这个关键时候弱智了一把。

    他只给了长孙邪利二百人。

    二百人?听起来好像也不少,但如果要是万俟道洛的六千人一起杀来,怕是连人头都不够分的。

    就这么着,尔朱天光放心的走了,只留下了惴惴不安的长孙邪利。

    长孙邪利也不傻,积极组织这仅有的二百人在原州城设防,每天时不时来查岗,就等着万俟道洛带兵来偷袭,然后自己好报信给尔朱天光。

    想法是好的,可是他错误估计了万俟道洛的智商。

    偷袭?我万俟道洛又不傻。

    万俟道洛明白尔朱天光的用意,只留下二百人坐镇原州,无意就是给自己放了一个诱饵,等着自己上钩呢,这种买卖他可不打算干。

    所以,万俟道洛用了一个更绝的办法来攻克原州城。

    那就是搞间谍渗透。

    在暗地里,万俟道洛秘密派人和城里的老百姓通谋,打听城内的部署,然后摸清虚实以后,万俟道洛带着人马前来偷袭长孙邪利。

    长孙邪利左等右等终于盼到了这个刺头,可还没等他反应过来,就发觉事情的不对劲了。

    城里有内奸,有人投敌叛变了。

    折腾了半天部署的长孙邪利被万俟道洛不费任何力气就给抓了,长孙邪利是叫苦不迭,但是有无可奈何。

    万俟道洛并没有给长孙邪利废话,直接咔嚓掉,然后吞并了他仅有的二百人。

    赔了夫人又折兵的尔朱天光赶紧带着人马前来救援原州,发誓要将万俟道洛一举抓拿。

    刚打了胜仗的万俟道洛可能是自信心爆棚,居然天真的和尔朱天光拼起了刺刀。

    结果是可以预想到的,万俟道洛打不过尔朱天光的部队,只好放弃原州城,向西逃窜进了原州城的牵屯山。

    打不赢,我跑的赢,已经是万俟道洛总结出来的活命经验,而深山老林,可以方便据守,也是万俟道洛行军打仗的经验之谈。

    眼看煮熟的鸭子就这么飞走了,尔朱天光也很郁闷,可是又没辙,只能是再折返回去,继续想办法。

    上过一次当的万俟道洛可能不会再上第二次当,那究竟该怎么样才能抓到他呢?这是尔朱天光此时所面临的问题。

    就在尔朱天光一筹莫展的时候,他的父亲给他送来了一份大礼。

    不是破敌秒策的锦囊,也不是千军万马的资助,而是一百军棍。

    由于之前不敢出兵打万俟丑奴,导致尔朱天光被父亲赏了一百军棍,如今不仅没抓着万俟道洛,而且又损失了长孙邪利,这让他父亲尔朱荣有点怒不可遏。

    倒霉就倒霉在摊上了这么一个爱体罚自己儿子的爹。

    尔朱天光的屁股还没好透,就又填上了新的伤疤,这可正应了棍棒底下出孝子的道理。

    你以为打完就完事了吗?

    本着深入教育的理念,尔朱荣同志不仅打了自己的儿子,而且还以皇帝的名义写了一封降职诏书,一股脑送到了军营。

    “特黜尔朱天光散骑常侍,抚军将军,雍州刺史,降爵为侯。”

    挨了打的尔朱天光还没从痛苦中缓过劲儿来,就听到了这个不幸的消息,心中也是五味杂陈啊。

    此时的他,深深痛恨万俟道洛,发誓一定要将其彻底剿灭,一雪前耻。

    刚被打完屁股的尔朱天光还没顾得上休息,就立马组织部队把牵屯山(位于甘肃省东部,地点不详)给围困了,用放火烧山,纵兵深入等等各种套路,誓要将万俟道洛逼出来。

    可万俟道洛这个老狐狸并不吃他这套,在发觉情况不妙之后,万俟道洛组织人马开始向陇山潜逃。

    这一下,尔朱天光又扑了个空。

    逃入陇山的万俟道洛碰到了一个来自略阳的志同道合的朋友。

    这个人名叫王庆云,也是个造反投分子。

    当王庆云听万俟丑奴的行台万俟道洛前来投奔,那就跟水浒传中宋江听卢俊义上山入伙一样高兴。

    王庆云早就听过万俟道洛骁勇善战的大名(其实是逃命的本事比较强),便和他私下商量干一番大事的计划。

    万俟道洛一听,居然还有比自己更有想法的造反分子,也是喜出望外,当即决定跟着王庆云一条道走到黑。

    王庆云一看万俟道洛已经被自己洗脑成功,心中窃喜,便决定在水洛城(位于今甘肃省平凉市庄浪县中部)称帝。

    为了让自己的身份合法,王庆云学习以前造反前辈干的事情,大封百官,并且任命万俟道洛为自己帝国的大将军。

    没想到这个消息很快便让孝庄帝知道了,听闻逆贼称帝的消息,孝庄帝气的肺都炸了,赶紧连下好几道敕令,要求尔朱天光在最短的时间内剿灭这股叛逆。

    当时正值一年最热的伏天,身为父亲的尔朱荣也是非常担心战况,当即向孝庄帝上表,请求皇帝另做打算。

    “陛下,陇道险峻,如今又是三伏天,瘟疠正流行呢,士兵的作战士气肯定不高,如果贸然进兵,肯定玩完,不如等到入冬以后再做打算吧。”

    孝庄帝也是个明白人,也没有再发敕令催促尔朱天光。

    可是似乎是挨打挨怕了,尔朱天光没有敢丝毫停歇下来,相反,他带着贺拔岳,侯莫陈悦两位大将一起开赴陇山,直奔水洛城而去。

    既然尔朱天光打过来了,王庆云和万俟道洛就不能够坐以待毙了,所以,为了维持政权的稳定,两个人商量着要搓一搓尔朱天光的锐气。

    万俟道洛决定主动请缨,担任此次迎敌的主帅。

    在万俟道洛看来,水洛城是自己的地盘,尔朱天光老远赶来也没有什么主场优势,况且这个富家公子之前打自己之前的上司万俟丑奴的时候,还有过惧战的表现,肯定是个不成什么气候的人,自己拿下他还不是分分钟的事儿?

    于是,王庆云和万俟道洛带着信心出战了,他们坚定,自己一定能够打败尔朱天光,保住自己的基业。

    但这一次,万俟道洛的算盘算是算空了。

    开战还没有多久,万俟道洛的胳膊就中箭了,而射这一箭的人,正是尔朱天光。

    被射中胳膊的万俟道洛只好丢下武器,撤出水洛城东城,而尔朱天光的部队顺势拿下了东城。

    东城丢了,对于万俟道洛来,有点着急,他当即下令,把所有的兵马全都调集到西城,并下达了死命令,务必要守住西城。

    可当时西城那边却存在着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

    缺水!!!

    当时的天气正好是入伏天,而西城有没有水资源储备,导致很多士兵只能是顶着炎热,忍着口渴在太阳底下进行防御。

    如果是没有饭吃,起码饿上几天,应该是不会死人的,但如果一旦喝不上水,那人怕是三天都活不过去,更何况,不光人得喝水,战马也需要喝水。

    那么问题就来了,没有水,这城还怎么守?

    答案很简单。

    投降!

    毕竟在生存和工作的问题面前,前者诱惑力还是比较大的,所以,当时西城的守备兵力并没有与尔朱天光的官军做过多的抵抗,而是直接选择弃械投降。

    除了兵不血刃获得了这帮战斗力,尔朱天光还收获了一些意想不到的情报。

    当时一些投降的士兵或许是为了邀功,称王庆云和万俟道洛准备要突围出西城逃奔,希望尔朱天光不要放过这个会。

    尔朱天光自然是不想再次错过这个猎捕的会,所以他在营帐之中思量了很久,终于,做了一个很重要的决定。

    招安!

    为了能够让穷途末路的万俟道洛和王庆云不要再做无谓的抵抗,尔朱天光写了一封招降书信,并派人送到了万俟道洛和王庆云的大帐之中。

    只不过这一次,尔朱天光长记性了,他并没有把真实的用意写在里面。

    “万俟老弟,你你都已经被我围的哪儿也去不了了,干脆投降吧,投降还有条活路,干嘛非要和我对着干呢?”这可能就是尔朱天光对这个狡猾的对做出的承诺。

    可光承诺或许并不能换来万俟道洛的真心归降,所以,尔朱天光在书信的后面,故意放了一枚烟雾弹。

    “如果万俟老弟今天晚上还做不出决定,那么,就请回去之后好好商量商量,明天早上把你的答复给我呈报回来就行!好歹,我得要个结果。”

    当万俟道洛和王庆云收到这封书信之后,心中窃喜,没想到居然尔朱天光和自己谈起了条件,而且讲条件的主动权还掌握在自己的里。

    万俟道洛很狡猾,他似乎察觉到了这封书信的猫腻,但是又不敢十分肯定这封书信的用意真假,只是等着王庆云的答复。

    王庆云呢?也是不愿意接受招降,而是选择等到援兵的到来,然后趁着夜色突围而出。

    巧的是,万俟道洛也是这个想法。

    于是,两个人一合计,索性不用等到明天给尔朱天光回复,今晚收拾收拾行装,赶紧突围而出,选择跑路!

    可是城外尔朱天光的人马已经是围的水泄不通了,怎么突围?况且那个年代也没有空中救援这种办法,想要突围出去,怕是比登天还难。

    王庆云自然也考虑到了这个问题所在,所以,他选择耍一耍尔朱天光。

    他给尔朱天光回了一封书信,信里面的答复很简单。

    “明天我给你回复,行不行呢?”

    当尔朱天光得到这封书信之后,邪魅的笑了笑,当即明白了王庆云的用意。

    这不就是此地无银三百两吗?

    你明天给我答复,那今晚难道就不能做决定吗?这不就是摆明了耍人吗?

    但尔朱天光在经历了之前围剿的失败之后,开始学的乖了起来,他并没有直接戳穿王庆云的把戏,而是很礼貌的给王庆云回了一封书信,而且还送去了一份大礼包。

    “书信我收到了,行,那就明天等你的回复,我也知道你们被围困了这么长时间,城中肯定早就断水了,所以呢,我决定让部队撤退几里地,然后西城城外的山涧溪水,随便拿去喝!你看行不行?”

    王庆云看了这个书信之后,甭提多高兴了,而且就连士兵知道之后,都不打算突围跑路了,一时之间,西城的叛军沉浸在一片欢愉的庆祝声中。

    而尔朱天光则在秘密筹备另外一件事情。

    当得知西城的叛军无人愿意离开的时候,尔朱天光命人砍伐西城山上的树木,然后做成一种可以阻拦千军万马的防御工具。

    拒马枪!!!

    可能很多人看过古装剧中刻画战争的场面,其中在城池大门口有一派削尖的木头,并排排成一排,用来阻挡对方的战马越过,这种简单而又实用的防御工具就是拒马枪。

    尔朱天光命人在水洛城各个城门附近秘密布下拒马枪,并且在守备兵力少的城门附近加多了拒马枪的数量,同时派人暗中埋伏在拒马枪后面,用来等待敌人。

    同时,尔朱天光还秘密派人在城北搭下长梯。

    一张巨大的就此布下。

    当天晚上,王庆云和万俟道洛果然选择出城逃奔,结果正好遇到了布防在城外的拒马枪,由于拒马枪长度有七尺之长,一般的战马根本无法跨越,所以直接连人带马全都放倒在地。

    而隐藏在拒马枪后的士兵发现二人落马之后,当即上前把二人绑了。

    至此,让尔朱天光恨之入骨的万俟道洛和王庆云全部落入自己的法。

    这还没有结束,当时城内的叛军士兵听万俟道洛和王庆云被抓,纷纷选择从城北逃奔,结果被从城北攀长梯上来的官军逮了个正着,逼的只能往城门南边逃奔。

    可是到了城门南边却发现,拒马枪的数量已经远远超过了他们的想象,就算是吕布的赤兔马再生,也无法跨越没有任何立锥之地的拒马枪阵。

    这帮叛军士兵眼看走投无路,只好选择出城投降。

    至此,万俟道洛与王庆云的起义彻底宣告终结,水洛城宣告光复。

    仗虽然打赢了,但是尔朱天光似乎并不满足,因为这帮逆寇,没少让自己吃苦头,如果不给他们点严苛的教训,那么是不能够出出自己胸中的这口恶气的。

    尔朱天光想起了当年长平之战的白起,只不过,他仰慕的是白起处理赵国士兵的办法。

    坑杀!!!

    投降的数万叛军士兵在尔朱天光出离的愤怒之下,将这些逆寇全部杀死,然后就跟堆垃圾一样,全部摞了起来,做成了人肉金字塔。

    这种用来泄愤和宣扬武力的段,就是历史上所的坑杀(也叫京观)。

    那么事情到了这里,终于可以告一段落了。

    但,真的可以告一段落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