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王均传(二)
要事情也是赶得巧,正巧当时益州知州牛冕也是个不管事的人,管人不严也就算了,关键是他就不怎么管。
牛冕,字君仪,徐州彭城人,太平兴国三年进士。
朝廷让牛冕来的意思,其实还是为了安抚百姓,可是牛冕倒好,把安抚这个词儿理解成了什么也不管。
当时朝廷在成都还设立有两个神卫军指挥所,负责领导这两支人马的人分别是都虞侯王均和董福。
董福是个守规矩的人,管理军队很严明,从来不搞什么乱拿乱抢,所以牛冕很器重董福,时常把一些好的待遇优先给他。
可王均就不同了,虽然他也是都虞侯,但是治军不严,不仅和军队中的士兵称兄道弟拜把子,而且还经常搞一些饮酒赌博之类禁止的违法娱乐活动。搞得军队中的风气十分的不好,牛冕当然也就看不上这类人。自然也就不会给他更多的好处。
偏偏有一天牛冕一时兴起,想要检阅董福和王均的部队,于是,两拨人先后来到校场接受检阅。
董福是先到的,王均随后才来,可当他来了之后却发现了一个事实。
董福的人马穿的光鲜亮丽,衣服崭新不,就连兵器都是新货,反观自己的人马,装备破旧不堪,队伍中还有衣衫不整的情况存在,虽然没有到了衣衫褴褛的地步,但和董福人马的着装比起来,自己的人马确实和乞丐也没什么区别。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大家都是一样的官职品衔,一样的职能,凭什么你们就比我们过得好,这是当时王均和他麾下士兵内心的真实想法。
于是,在检阅过程中,王均的士兵看着董福的士兵,个个心生怨恨,甚至还有人直接指桑骂槐,董福就是拍了牛冕的马屁才会混的这么光彩,反正这话的要多难听有多难听。
牛冕作为地方父母官,想要处理好这些问题,确实是很难,眼见这次校场检阅事件闹得这么不愉快,他也有点不知所措。
不过为了稳定局面,牛冕还是在两天之后决定要办一次犒赏活动,这次他打算一视同仁,对董福和王均的人马进行平均赏赐。
本来牛冕搞这个活动之前,是和益州钤辖符昭寿商量过的,要办一起办,不然士兵有怨言。
结果到了那天,光是牛冕办了,符昭寿却连个面儿都没有露,这可让本来就痛恨符昭寿的一些士兵更有了恨他的理由。
其实按照以往的经历,他们也应该能够想到符昭寿的为人,平常时候都见不到他面,就更别现在了。
之前被符昭寿打过的赵延顺等人见这次犒赏活动闹得很不愉快,于是便暗中联络这帮没有得到好处的士兵,决定发动兵变,杀掉符昭寿。
既然是搞事,那就要搞得正式一些,最好还能够有点纪念意义。
在调查了符昭寿的活动迹象之后,赵延顺把时间选在了一个非常合适的日子里。
春节!
咸平三年(公元000年庚子)正月初一,朝廷特派下来调查的使者准备要打峨眉山返回京城,符昭寿和牛冕等官员前来送行,临走之前,符昭寿和牛冕还准备了很多马匹,打算作为礼物,送给朝廷的特派专使。
赵延顺等人知道这个消息之后,偷偷溜到马厩里面,私自将马的缰绳解开,并且还鼓噪和惊吓这些马匹。
马匹在受到惊吓之后,开始四散奔逃,甚至有的马匹还径直闯入了符昭寿的办公大厅,场面可谓是十分混乱。
符昭寿正准备送走使者,结果却突然有马匹冲了进来,着实把他吓了一跳,于是他连忙呼喊人进来控制受惊的马匹。
赵延顺等人等的就是这个会,随后,在得到命令之后,他们赶紧冲了进来,拿着马鞭,开始驱赶起了马匹。
当然,赵延顺只是做做样子给符昭寿看,实际上他却是在借观察符昭寿现在的动向。
符昭寿还惊魂未定,注意力全都在受惊的马匹身上,丝毫没有注意到赵延顺等人已经亮出了屠刀,准备对自己下。
赵延顺等人见符昭寿没有注意到他们,随即便箭步上前,跳上大厅的桌子上面,大喊一声;“纳命来!”
符昭寿还在惊慌之余,忽听得这句话传来,立马定睛观瞧,却发现屠刀已经向自己砍来,结果,符昭寿因为反应不及,被斩杀当场。
赵延顺等人算是报了之前的仇,但他们也很清楚后果,索性,一不做二不休,把当时伺候符昭寿的两个仆人也一并杀掉了。
冲动果然是魔鬼,赵延顺的快意恩仇,给自己带来的只能是无路可走。
杀掉了符昭寿,赵延顺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占领武器库,把里面的武器全都拿出来,然后分给下的人马,准备起兵造反。
这变故来的太突然了,喧哗的闹事声音很快便让牛冕这边知道了。
当时牛冕正在官府衙门里等着官员们来恭送使者,却不想先等来了这个突发情况。
本来官员们都来府衙里面道贺,听到这个情况之后,个个抱头鼠窜,不知去向。
牛冕更是优秀的赛跑运动员,跑的比兔子还快,不多会的功夫就和转运使张适跑到了城门之下。
要这牛冕也真是够冷静的,在逃跑的同时还不忘关闭城门,防止叛军出城,自己则和转运使张适一块绑了根绳子爬出了城外,然后再扈从的引导之下,逃奔去往汉州。
管事的都跑了,看来这城池是没有人再想守下去了。
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乱局才是显现英雄和狗熊的筛子。
知州跑了,还有巡检使留着没有跑,这个人就是刘绍荣。
刘绍荣并没有打算要跑,相反,他选择留下来指挥战斗。
如果逃跑是人的本能,那么选择留下来就是尽职尽责的表现。
如今这摊子已经乱成这样了,刘绍荣也就顾不得什么面子问题了,直接撸胳膊挽袖子,亲自操刀上阵,斩杀叛军。
受符昭寿被杀和牛冕跑路的影响,士兵们的战斗士气很低迷,在见到赵延顺叛军的时候,他们表现出了非常害怕的一面,甚至都不敢正面与之交锋。
几番厮杀下来,刘绍荣的人马越打越少,打到最后,刘绍荣还是因为寡不敌众被赵延顺俘虏了。
要这赵延顺造反也真是事出意外,本来只是个人恩怨,结果发展到了现在这个样子,他的心里也实在是没底。
赵延顺不打算杀刘绍荣,而是打算要把他推为起义军的领袖。
这本来是赵延顺他的好意,但是他却低估了刘绍荣的为人。
他既然能够选择留下来,自然就肯定不会和叛军同流合污,不然留下来的意义是什么?
刘绍荣拒绝了。
不仅拒绝,刘绍荣还趁着赵延顺等人给自己松绑的时,抓起了弓箭,准备要来一个擒贼擒王,同归于尽。
“我乃是燕赵之地走出的坦荡君子,怎么会跟你们这帮人同流合污,想要我当你们的领导,简直是痴人梦,如今被你们所抓,不如我先杀了贼首,然后和你们同归于尽。”
赵延顺眼见刘绍荣的架势实在是太可怕,于是也就放弃了想要奉他当领袖的想法,转而把他关了起来。
如今赵延顺心中或许有一些后悔,悔不该因为一时冲动,酿成现在的动乱。
可既然是自己选的路,那就是跪也得跪着走下去。既然刘绍荣不想当这个领袖,那自己就再另寻他人。
我就不信,没你刘绍荣,地球就不转了?
正好当时军中有一个名叫王泽的都监听闻赵延顺在找造反起义军领袖,于是便想到了之前因为不满牛冕的都虞侯王均。他觉得,起义军的领袖必定是一个对官府官员深恶痛绝的人才能够领导,如果仅仅是像赵延顺这种仅仅是因为个人恩怨的人来当,那肯定闹不起来的。
况且闹事的赵延顺还是自己下的兵,自己这个直接领导完全有能力能够管得住他们。
于是王泽便找到了王均,并告诉了他这个情况。
“闹事的是你的人马,只有能才能够镇得住他们,你看着吧。”
王泽把话撂给了王均,王均也开始陷入了沉思。
回想起往昔牛冕带着有色眼镜看人的做法,王均觉得,还是造反这条路来的比较痛快,所以,他答应了王泽的请求,开始来找赵延顺。
当时的赵延顺左提着符昭寿的人头,右拿着宝剑,一时之间还有点迷茫和彷徨,不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办,眼见自己的直接领导来了,心中的迷茫便一扫而空,当即率领闹事的这帮人跪倒在地,共推王均担任起义军领袖。
王均倒是很乐意接受大家推举自己当领袖,只是他下还有人不愿意跟着走造反这条路。
这个人就是指挥使孙进。
孙进不想跟着他们冒着风险造反,毕竟这是掉脑袋的事儿,所以他在见王均在受到众人跪拜之后,自己是什么也不拜。
赵延顺等人看孙进这是不想跟着他们一条道走到黑,索性当场将孙进干掉。
本来赵延顺留着刘绍荣是想让他再好好考虑考虑,等他想通了再做决定,如今看来,已经没有这个必要了,不如杀了,一了百了,省的多一个累赘。
不服的被杀了,不愿意跟着混的,也被杀了,王均和赵延顺可以是真正做到了顺我者昌,逆我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