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王则传(—三)
把造反玩成了过家家,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王则是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
贝州城的每一座楼宇全都被挂牌写上了州名,同时,他底下那些从牢里放出来的囚犯们,个个被封为了知州,知县,每个住宅区里面还设置有一个总管,搞得是有声有色。
即便是王则变成花样把自己的王国搞的再有声有色,可每天依旧还有数以百计的人偷偷从贝州城溜出去逃命,因为他们实在是受不了这种自欺自人的行为。
骗人的最高境界不是把人骗的团团转,而是狠起来,连自己都骗。
很显然,王则就是属于这种人。
可是骗自己终究是解决不了任何问题,逃跑的情况与日俱增,不想办法处理的话,迟早自己得变成光杆司令。
王则一咬牙一跺脚,想到了一个特别狠的办法。
那就是城中的士兵和百姓,五个人为一保,只要这五个人中有一个人出城逃命,那么其他的四个人就都得跟着陪葬。
要这一招的效果还真是管用,一经颁布,逃跑的人立马就少了,算是暂时稳定住了局面。
贝州城内局势是稳定住了,可麻烦也随之而来了。
庆历七年(公元04年丁亥)十二月初一,行刺风波过后,北京留守贾昌期随即便调遣大名府钤辖郝质带兵前往贝州剿匪。
当然,在得到贝州造反的消息之后,贾昌期并不单单只是出兵围剿,相反,他还多次写札子给中书省和枢密院,希望这两个朝廷构能够挑选一些可靠的将领前来参与剿匪。
同时,贾昌期还给澶州,孟州,真定等地下了命令,要他们严阵以待,做好防备,千万不要引起当地的恐慌,在职的官员更不能弃城而逃。
此外,对于即将到来的元旦,贾昌期还请求从契丹南下到京师进献元旦贺礼的使者绕道而行。
中书和枢密院很快便把贝州造反的消息告诉了宋仁宗,按照札子中贾昌期的请求,宋仁宗很快便调遣象州团练使麦允言和资州团练使王凯一同前往贝州讨逆。
麦允言是宋仁宗比较信任的一名宦官,具体的史料不太详细。
王凯,字胜之,并州太原人,北宋开国名将王全斌的曾孙。
王凯起初一直在和西夏交战,是朝廷的重要将领,此次被调回来镇压起义,足见宋仁宗对王则的重视。
派去了两个帮还不算,宋仁宗还希望贾昌期能够发挥地方部队的职责,要他不要放松警惕,应当加强防守。
贾昌期得到命令之后,开始加强贝州周边州县的防御部署,部署的同时,也在等待朝廷的救援部队赶来。
结果贾昌期却先等来了象州防御使王信的人马。
王信,字公亮,并州太原人,北宋开国名将王全斌的曾孙,王凯的大哥。
王信也是抗夏名将,与家喻户晓的狄青齐名,此次朝廷安排这样的配置来帮助贾昌期,看来也是下了血本了。
王信是最先带着人马来到贝州城下的朝廷部队,因此,朝廷便封了他一个贝州城下招提都部署的职务。
朝廷的人马已经行动,而贝州城中的王则却还没有想出任何有效的应对办法,或者可以这么,他现在考虑的并不是怎么对付官军,而是怎么把城中的人留住,防止他们叛逃。
事实证明,是你的不用留也会留下来,不是你的,哭爹喊娘也会是你的。
十月初六,河北转运司发来奏报,贝州有六百多人投降官军,原因不用猜也知道,肯定是王则不得人心。
宋仁宗看了奏报之后,心知贝州的百姓肯定是不愿意跟着王则造反的,既然是这样,那事情就好办多了。随后他下令给了王信。
他告诉王信,凡是在关城内的军营,只要有作乱且拒不投降的,暂时先关押起来,如果他们能听进去劝,愿意投降,那就好好给他们做做思想工作,毕竟还是踏踏实实当良民比较靠谱。
王信在接到宋仁宗的诏令之后,随即便按照指示在贝州展开舆论攻势,隔三差五就去城下搞宣传。
的好听点,这叫游,的难听点,王信就是扰乱王则的军心。王则又岂是那种坐视不管的人,随后,他也下了命令,凡是私自出城投降的,赠送他们全家一张去阎王殿观光旅游的门票。
可即便是拿性命做要挟,城中的百姓依旧前赴后继的出城投降,局势一时之间有点失控。
人跑了也就算了了,问题是偏偏在这个时候,贝州城中又出现了千年难遇的天文奇观。
当天晚上,天上有一颗流星,径直坠落在了贝州城中,不偏不倚,正好砸在了王则的军营附近。
要是一颗陨石也就算了,顶多砸坏几片瓦,几块砖,还不至于要人命,可这颗陨石显然来头不。
不,准确来,是个头不。
史料中记载,这颗陨石有一个缶这么大。
这里要给大家划一下重点,缶这个东西,在中国古代,既是乐器,又是酒具,作为乐器来,它的个头有一个鼎那么大,但如果作为酒具的话,大概也有一个瓦罐那么大。
总之一句话,这颗陨石很大,而且破坏力不。
虽然史书中没有过记载王则见到这颗陨石时候的心情,但可以想到,王则受惊吓不。
朝廷当然不愿意王则好过,自然在听到这件奇闻之后,也表现出了幸灾乐祸的态度。随后,宋仁宗决定趁热打铁,趁现在王则还在受惊的状态之下,让王信,麦允言,王凯,郝质的人马加快攻城的脚步。
至于那些转运使和提点刑狱的工作人员,则安排他们不要瞎掺和。
仗还是要打的,但安抚的工作也不能落下。
十二月初十,宋仁宗把招抚的工作安排给了时任开封府知府,枢密直学士,左谏议大夫的明镐。
明镐,字化基,密州安丘人,大中祥符五年进士。
明镐可是一位能人,在朝廷的政绩工作干得相当出色。跟西夏,辽国都干过仗,而且他本人也是个比较讲原则的人,一就是一,二就是二,在外治理边塞的那几年,深得民心。
此次被安排去往贝州,可见朝廷确实重视王则。
安排这么多的人去打一个的贝州,且不最终会以何种方式碾压起义军,光是一人踩上一脚,也能够把贝州城踩塌。
剿匪当然是关键任务,可如何管理派出去的这么多人马,这也是一个问题。打大仗,拼的不是人数,而是战略,打局部战役,拼的就是人数上的优势了,谁人多,谁就能赢,十个打一个,就和群殴一样。
可是己方人数是地方人数的数倍,乃至数十倍,这个结果就不同了,人马的调度,后勤的粮草,出兵续的审批,层层下来,就算是打了胜仗,也体会不到胜利的滋味。
宋仁宗就怕这种情况出现,虽然官军人马不少,如排山倒海一般,打赢是肯定的,但打赢之后怎么论功行赏,这可就是个大问题了。
不愁低兵不够打,就怕功劳不够分。
古代人打仗,士兵们上战场杀敌,那都不是去干义务劳动的,得有奖励,士兵才肯卖力,就比如砍一个脑袋给多少赏钱,这都是有明文规定的,杀的越多,自然拿的赏钱就越多,杀的越少,赏钱自然就越少,这个道理只要脑子没问题,是个人都能明白。
宋仁宗担心的是,这么多人马打一个的贝州,万一士兵杀红了眼,杀光了起义军,不够分赏钱,到时候拿老百姓开刀怎么办?
杀良冒功这种事情又不是什么稀罕事,底下的人要是没有节制和约束的话,势必还会重演这样的悲剧。
所以,宋仁宗火速给贾昌期,王信等人发布命令,要他们严加管束部署,千万不能杀良冒功,一旦有类似的违法情况发生,按军法从事。
一面是让火速进兵征讨,一面又不让杀良冒功,还得安抚好城中百姓。这宋仁宗是不是有点太矛盾了。
当然更矛盾的还在后面。
要这宋仁宗真不白叫这个仁字,不仅替城中的老百姓仁慈,而且还对起义军宽待。杀良冒功的命令发布下去之后,紧接着他又下了一道命令。
凡是贝州城中起义军有愿意放下绳索让官军进城的,全都封官,最低也是卫将军,而且还能得一千贯赏钱。
招降以后安抚安抚也就算了,居然还搞悬赏,贝州城又不是什么深沟高垒,天堑屏障,犯得上这么大动作搞这些事情吗?宋仁宗是不是有点太仁慈了?
仁不仁慈,我不清楚,宋仁宗之所以出台如此之多的优惠政策,全都是因为一个原因。
庆历新政!
庆历新政有十条三字真言,其中有一条就叫做“覃恩信”,翻译过来就是管人要松弛有度,施以恩惠,不能穷兵黩武。再通俗点,其实就是让人懂得感恩和敬畏。
一闹兵变,民变,就剿匪,杀人,这解决不了实际的问题,只会越剿越多,造反的初衷不就是为了一口吃的或者是出一口气吗?百姓吃不上饭造反,这是当官的不体恤民情,当兵的造反,这是当官的赏罚不明,把根源问题解决了,这些情况便不会再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