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擒故纵第二十二章

A+A-

    “王大人也该懂得,一个司隶校尉是个什么身价?”

    “斛谷提,你是在慕容达谋逆的事?”

    “怎么?你已知晓?”

    “公孙止可比你更识得时务!人家已经知无不尽,尽无不言了。”

    该死的公孙,一家子都是废物!今日若不是尔等搅局,不得早已得了。斛谷提暗自咒骂,可脸上还是赔着笑:“王大人总会想着,明日在那慕容达的身边有个自己人?”

    “把我大哥、二哥安插进去,事成之后,我自会在太子殿下面前保举你的。”

    “斛某只认得银钱。”

    “那就没什么好的了。来呀,将斛谷提带下去。”王然招呼道。

    “大人?王大人且慢,且慢!斛某也不贪心,讨个司盐都尉总不为过?”

    “你觉得太子殿下会赏你这个官吗?”王然有些玩味地看着斛谷提,心里却暗骂对方是个属凤凰的,还真是无宝不落。

    谁不知道司盐都尉品位虽然不高,但却是个相当有油水职位,尤其是在山东这个地界,盐业是支撑南燕重要的经济产业之一。不过这倒也好,王然也正想将黑伸向沿海一带,倒不如先卖斛谷提一个人情,来他个顺水推舟。

    斛谷提有些犹豫,不过还是缓缓道:“这便要看王大人的分量了。”

    “不用整这套虚的,你就是再太高我,爷也明白自己有几斤几两,可你知道自己的分量吗?你真能胜任司盐都尉一职吗?”

    “大人明鉴,斛某生在长广,从便在海边长大,对于盐场再熟悉不过了。”

    “崂山?”根据现在的地图,王然也了解到晋朝复置的长广郡就在崂山附近,即2世纪的崂山区。这里不光山清水秀,更有海上名山之称。看来斛谷提能索要这个司盐都尉,也不是一点准备都没有的。

    “也罢,王某定会在太子面前为你力争的,不过剩下的就看你自己的运势了。”

    “哈哈,斛某先谢过王大人了。”

    达成了初步交易后,斛谷提将他所了解的一些事情,做了详细的明,后又推断了几处慕容达也许会控制的地方。因为斛谷提毕竟职位有限,他并没有进入到慕容达的领导班子,所以这些也只能是推测,揣摩而已。

    可等斛谷提被安排去休息之后,王然身边的蒙面儒生,终于扯下了脸上的布巾。他就是封瀛,一直冷眼观望着事态的发展。不过接下来他对明日事情的推演,倒是让在王然惊喜之外,又对这个民国穿有了不同的认识。

    封瀛慵懒地坐到了椅子上,双指轻点着桌子上的一张潦草地图,慢慢道:“王大人你看这里,此处应该有一处便门,是平日里是宫人们往来出入的道。如果从此门而入,再过五华门便是宣明殿了。侯赤眉对宫中上下了如指掌,他是不会放弃利用这个便门的。”

    “封兄的意思是控制住五华门?”

    “王大人真是会笑,你也不是这么想的?”

    “设伏。”

    “最好能让侯赤眉与慕容达内讧,到时更是能事半功倍,活下来的人便可以更好的控制起来,你也不用担心谁是死忠的问题了。”

    “恩,不错。”王然用指在地图外围,又画了一个大圈,“王某怕那慕容达会趁煽动百姓参与其中,这广固的外城门也是重点,若是混进人来就不好办了。”

    “这个好,城门都尉是我叔父的学生,此人素有忠名。左将军段晖下不少门客,也都被安置在城门驻军里边,到时也可用作臂助。以封某看来,只要叔父与段晖二人振臂一挥,广固以外的人若想趁火打劫,怕是难如登天了。”

    “恩。城内的百姓若有所动,可能也要借助封、段两家。先不你家那个老爷子,段宏也是个极负盛名、百姓敬仰的人物,听他上还有不少的私兵?”

    “据封某得知,段府私兵不少于八百人,也都是能骑善射之辈。”

    “妙。”王然笑了笑,又有些歉意地对着封瀛施礼道:“今夜怕是不得睡了,联络两家的事,还要仰仗封兄出力。”

    “王大人不去知会太子殿下和慕大人一声吗?”

    “慕府吗?我是会去和慕辰商议的,不过慕容超若有察觉,这戏怕是就难演了。”

    “可若是封、段两家把外面的事都搞定了,那大人的功劳不就分薄了吗?”

    “怕什么,慕容达与侯赤眉万一没在五华门下内讧、死拼,到时我自会让他转道攻取端门的。如果事情按照设想进行的话,爷我就会在端门那里演上一出大戏。那样不光是文武百官,更是天下皆知了。”

    “预祝大人旗开得胜,不过封某还是要奉劝一句:心功高震主。”

    “辛苦封兄了。”王然客气地抱拳相送。

    “大人保重!”封瀛话的利索,行动起来却有些慢吞吞地。只见他目光散漫还哈欠连连,一步一摇地向客栈门口走去。此时王然的牙都快咬碎了,他真想上去踹他一脚,再吼一句:你是不是要等着过年啊。

    人生会经历很多选择,一经动念跨出去,便无法回头

    四月的清晨,广固一带起了浓浓的白雾。空气还很潮湿,可地表传来的暖意,却让人觉得越来越舒适了。那些树木中延伸出来的,错综复杂的褐色枝丫,早已布满了嫩绿的叶,有的甚至长出了花蕾来。再连同着矗立在浓雾中的,宫殿、阁楼、石牌和高大围墙,若隐若现好像一幅秀丽画卷。

    迷雾之下,总会让人产生莫名的错觉,但除了那一层层缓慢曲张的白气外,墙里墙外还有不少甲士隐匿其中。虽如今的阵营不同,但那份紧张感却是相同的。大家都在期待自己所做出的选择是正确的,那怕这选择迫于无奈,也希望可以回头。

    “大哥你听,皇城之内好像有动静。”一名慕容达部的兵士怯生生地道。

    “此处离皇宫少也有二里地,你是哪里听到的?”

    “真的,真的,不信你听听?”青年士兵又竖起了耳朵。

    “安心等着,也许今日打不起来。”那个被士兵叫做大哥的人,将这份躁动按了下去,可这名年轻士兵却把不安,传染给了在场的所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