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谷城息兵

A+A-

    “大王!大王!”李继伟的喊声,从坡下传了过来,张献忠顿时不觉一惊。

    南阳兵败之后,刘燕杨依莲等义军眷属,已经失散数月,至今依然音讯,张献忠为此事,一直坐卧不安,彻夜难眠。如果眷属落入官军之,后果将不堪设想。

    来到谷城之后,张献忠让李继伟,带人去南阳府附近,寻访打探眷属下落。听见李继伟在坡下呼喊,张献忠顿时兴奋不已,期望李继伟带回来的,是好消息。

    “李将军,大王在坡上呢!将军快上来吧!”刘威看着坡下的李继伟,连忙扯着嗓门大声呼喊。

    李继伟策马扬鞭,来到张献忠跟前:“恭喜大王!贺喜大王!末将找到嫂子啦!”

    张献忠顿时喜出望外,握住李继伟的双,眼里含着欣慰的泪花:“献忠谢谢李将军!献忠谢谢李将军!”

    李继伟看着泪水涟涟的张献忠,眼里也有了晶莹的泪滴,连忙颤抖着点了点头,突然掩面而泣。

    “咱家嫂嫂呢?其他眷属呢?是否都安然无恙?”张献忠拥着李继伟,问起义军其他眷属。

    “大王放心吧!眷属们好着呢!此时已经进了大营!”转头看着坡下大营,李继伟急急地应答张献忠。

    “大王,袁将军还在坡上呢!大王快过去看看吧!”刘威抬眼见不远处的袁明清,正在坡上寻找草药,转头看了看张献忠。

    李继伟看了看刘威,又看了看张献忠,故作神秘地笑了笑:“大王,末将带回来几个消息,还没有告诉大王呢!”

    张献忠回头看着李继伟,连忙挥了挥:“李将军与献忠,一道去袁将军那里,将军有何消息,到时再一并道来,也不迟啊!”李继伟连忙点了点头,与张献忠刘威一道,向坡上的袁明清走去。

    袁明清正在埋头寻找草药,听罢身后传来张献忠的话音,连忙慢慢抬起头来,见张献忠已经来到眼前,拍了拍身上的泥土:“大王与刘将军李将军,也到坡上欣赏谷城的美景?”

    张献忠看着袁明清袋里的草药,若无其事地笑了笑:“献忠在屋里憋得慌,只是到坡上转悠几步而已。”

    袁明清看了一眼张献忠,又看向刘威和李继伟,将草药布袋口子折上,随张献忠向坡下慢慢走去。

    李继伟见山道一旁,有几块裸露的石头,连忙看着身旁的张献忠:“大王,路边有几块石头呢!去那儿坐坐吧,末将还有消息,要告诉大王呢!”

    刘威看了看张献忠,抬脚向石头走去:“怎么不去坐坐呢?坐着话,总比站着话好啊!”

    张献忠看了看刘威,忍俊不禁笑出声来:“刘将军何时,变了秉性,居然风风火火的,犹如年轻人一般?”刘威没有搭理张献忠,自顾自地向前大步走去。

    “李将军不是有几个消息,要告诉献忠吗?趁袁将军刘将军也在,将军全道出来吧!”张献忠待刘威坐定,看了看身旁的李继伟。

    袁明清刘威知道李继伟,又带回新的消息,不约而同接过话头:“李将军快快讲吧!将军又打探到了什么好消息?将军何以吞吞吐吐,让人等得心急火燎的。”

    张献忠举起右,示意袁明清刘威,不必操之过急,静待李继伟慢慢道来。在张献忠看来,李继伟的消息,不外乎是官军的动向而已。

    李继伟轻轻摇了摇头,故意卖起了关子:“末将带回来两个消息,其中一个好消息,还有一个坏消息。大王究竟愿意先听哪个消息?”

    刘威看了看默不作声的张献忠,连忙微笑着打趣一句:“李将军也学着卖关子。不知道大王,究竟先听哪个消息?”

    张献忠看了看李继伟,禁不住轻声答话:“献忠想先听好消息吧!因为好消息,让人精神振奋着!坏消息,让人感觉无奈沮丧!”

    “洪承畴孙传庭,在年前进京勤王,事到如今,已经两个多月过去,竟然没有回到陕西大营。”李继伟随摘下一朵野花,递到鼻尖闻了闻,一边欣赏那朵野花,一边若无其事地着见闻。

    刘威看了看李继伟,连忙接过李继伟话头:“末将也曾经听人过,今年初春之际,后金又在长城跃跃欲试,试图沿着长城一线,南侵京畿。据坊间传闻,崇祯已经下旨,命洪承畴孙传庭,进京勤王呢!”

    袁明清看着刘威,顿时感觉疑惑不解:“末将曾经记得,今年初的二月,洪承畴孙传庭,在陕西陇东,围追堵截李自成大军!不知道李自成的情形,究竟如何。”

    李继伟又闻了闻里的野花,看着不远处摇曳的树枝:“哎!真是屋漏偏遇连夜雨啊!”

    如今的李继伟,也开始学着文人模样,起话来,居然慢条斯理的。那种欲言又止的模样,让人感觉有些陌生似的。

    张献忠转眼看着李继伟,脸上露出诧异的神情:“李将军如此言语,究竟是为何啊?将军听见了何种不祥的息?闯王李自成,何以依然没有消息?”

    “李自成已经兵败潼关南原,如今仍然生死不明。有一种传言,李自成战死在潼关南原。另一种传言,李自成逃进商南山区。”李继伟里依然拿着野花,忧郁地看了看张献忠。

    张献忠虽然在前不久,已经听李自成兵败潼关南原,此时听罢李继伟又一次提起此事,突然“霍”地站起身来,情绪十分激动。

    张献忠看着惊诧的李继伟,颤抖着嗓音大声吩咐:“李将军快快道来,李闯王是何以兵败潼关南原的?将军如此吞吞吐吐,真是急煞献忠啊!”

    刘威依然坐在石头上,看着站起身来的李继伟:“李将军快快坐下,慢慢道明原委,别让大伙儿心里着急!”

    张献忠的举动,刘威感觉不安,怕一时激动的张献忠,把握不住情绪,连忙要李继伟,坐下来慢慢话。

    “刘将军言之有理!李将军,先坐下,再慢慢,李自成究竟何以兵败潼关南原的?”袁明清看了看张献忠,催促李继伟快快坐下。

    李继伟颓然坐在石头上,茫然看着远处连绵的武当山,将李自成兵败潼关南原的前前后后,一五一十告诉了张献忠。

    “大王,末将的消息,不知可靠不可靠。但是,李自成兵败潼关南原,却是确定无疑的。”李继伟完话,又连忙补充了一句。

    刘威袁明清听罢,默不作声看着李继伟,沉浸在李继伟陈述的情景之中。张献忠却铁青着脸,一言不发,看着巍峨的武当山。

    一阵春风徐徐吹来,暖暖的感觉,让人身心愉悦,心旷神怡。

    路旁的几棵大树,春风徐徐吹过,发出“沙沙沙”的响声,仿佛一曲低沉哀婉的曲儿,却唤起张献忠心里那份惆怅,刺痛着本已经脆弱的心灵。

    张献忠听罢李自成兵败南原的原委,既震惊不已,又懊丧万分。

    自从高迎祥兵败黑水峪,李自成继承“闯王”名号,举起金灿灿的“李”字帅旗,驰骋在川甘陕的崇山峻岭,与洪承畴孙传庭的官军,日夜周旋,闹得崇祯坐卧不安。

    张献忠没有想到,足智多谋的李自成,竟然落入洪承畴孙传庭设下的陷阱,兵败潼关南原盆地,至今依然下落不明。

    想着前不久南阳一战溃不成军,险些落入左良玉之,张献忠顿时不寒而栗,与李自成的失败何其相似。

    张献忠看了看晴朗的天空,心里犹如一团乱麻似的,将目光又慢慢收了回来,看着眼前的出生入死的三位心腹将领:“哎!真是世事难料啊!如今的世道,稍有不慎,就会铸成大错的。”

    刘威又看了一眼张献忠,继而轻声催促李继伟:“李将军,还有其它消息吗?如果还有的话,不如悉数道来吧!”

    袁明清抬起头来,若有所思看着李继伟:“李将军,末将听罗汝才和其它一些大军首领,前不久都降了朝廷,不知道有没有此事?”袁明清想起坊间传闻,罗汝才等降了朝廷,就将话题转向罗汝才。

    “确有此事。据可靠情报,熊文灿上奏朝廷,鉴于李自成大势已去,陕西陇东抵定,唯有河南湖广尚待安定,故而可招抚相济,以图解除后患之忧。末将得到的消息是,在原陕西起义的诸多大军中,罗汝才惠登相王光恩等九家,在均州房县一带,已经被熊文灿所招降。刘国能在河南湖光,也被熊文灿招降。”李继伟看了一眼袁明清,连忙慢慢接过话头。

    “居然还有此等事项?罗汝才等首领,会安心替朝廷卖命吗?此类路边消息,该不会有假吧?”刘威听罗汝才惠登相王光恩,已经降了熊文灿,惊诧地将信将疑。

    张献忠看了一眼刘威,又看了看李继伟:“李将军,还有哪些首领,被熊文灿招降了呢?”张献忠知道降朝廷,是大事一桩,想即刻问个明白。

    李继伟叹了一口气,将里的野花,轻轻丢在地上,用脚慢慢踩了踩:“闯塌天李万庆,在内乡境内,也被熊文灿所招降。和刘国能一样,李万庆刚刚被招降,反攻打其他未降的大军。在英霍山中的贺一龙贺锦等四营,以及在豫南的马守应,据已经有朝廷官员,带着崇祯谕旨和重金,正在前去诱降的途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