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决战到来
日渐西斜的太阳,依然炙热而灿烂。
满目荒野的山沟里,绿树成荫。如黛的绿浪,随风起伏。
阵阵凉风,徐徐吹来,汗流浃背的左良玉,心花怒放,精神抖擞。
看着海涛般翠绿巍峨秀美的罗睺山,左良玉仿佛感觉已经胜券在握:“火速传令三军,快速前进,天黑之前,追上张献忠人马,别让张献忠那个兔崽子,又拔腿跑啦!”
左良玉话音刚落,狠狠抽了一鞭身下坐骑。坐骑突然抬起前蹄,“哒哒哒哒”,飞奔而去。
左良玉秉性火爆,遇事风风火火,处事却干净利落,尤以擅长指挥作战。
逃之夭夭的张献忠,居然突然出现在罗猴山,顿时让左良玉喜出望外,那求战心切的意愿,顿时溢于言表。
秦建伟和李永健,沿着崎岖的驿道,走走停停,停停走走,始终走在左良玉前锋人马前面两三里地。
官军追了上来就疾驰而去,官军离得远了又停了下来,如此这般地走走停停,停停走走,不知不觉之中,来到了转盘岭附近。
一旦过了前面山凹处的一棵大柳树,就进入转盘岭伏击区域。
此时的李永健,脸颊被太阳晒得红红的。
汗水沿着眉梢流了下来,棱角分明的脸庞,带着浅浅的笑容。
“秦将军,过了前面那棵大柳树,就到了转盘岭啦!”李永健提了提马缰,朗声笑了笑。
秦建伟看了看山凹处的大柳树,回头看了看身后满身尘土,却斗志昂扬的将士们,也开心地笑了起来:“弟兄们,再坚持半个时辰,就会大功告成啦!”
张献忠刘威袁明清李继伟,隐蔽在转盘岭不远处的树林里,密切关注着左良玉的动向。
秦建伟李永健骑着战马,带着诱敌深入的两千人马,慢慢出现在张献忠视线里。此时,两面迎风招展的黄色帅旗,在午后西斜的阳光下,引人注目,迎风招展。
“大王,李将军秦将军的人马,已经从那边驿道上过来啦!”袁明清走到张献忠身旁,看着远处朦胧的驿道。
“大王快看,左良玉的官军,也从那边驿道过来了。”李继伟突然站起身来,顿时不觉惊喜万分。
刘威转过头来,看了看情不自禁的李继伟:“李将军,稍安勿躁,要沉得住气呢!待李将军秦将军,过了那棵大柳树,官军就进入伏击地域。待到左良玉的两万人马,全部进入伏击区域,那才是应该高兴的时候呢!”
秦建伟李永健带领将士,高举两面黄色帅旗,沿着崎岖不平的驿道,呼啸着进入转盘岭伏击地域。
“快!快!快!官军就要赶上来啦!”李永健回头催促身后的将士们,那既兴奋又焦急的神情,刻在满是汗珠的脸颊之上。
秦建伟看了看驿道两旁,义军将士跃跃欲试的身影,不禁在心里喃喃自语;“这时已经大战在即,四处却静悄悄的。左良玉可曾想到,大王的千军万马,正等着左良玉的人马呢!”
左良玉得知在罗睺山,发现张献忠踪迹,催促三军马不停蹄往前追赶,渐渐缩了与秦建伟李永健的距离,顿时士气大振。
官军马蹄声兵士的喘息声和将领的督促声,交织在一起,声声回荡在寂静的山谷里,惊起的一群不知名的鸟儿,“呼啦啦”腾空而起,围着驿道飞来飞去。
“刘将军,那两位骑马的,一定是流寇将领,乍一看,怎么有点儿眼熟啊?”罗岱在策马行进之中,看着远处,似曾相识的秦建伟李永健,嘟嘟囔囔,问起身旁的刘乖杰。
刘乖杰望了望秦建伟李永健的背影,连忙轻轻摇了摇头:“这二人,是有些眼熟,但却一时想不起来啊!哎!甭管究竟是什么人,还是快快赶路吧!”刘乖杰好像有些不耐烦,一句话,将罗岱打发了事。
罗岱看了一眼刘乖杰,连忙将眼光投向前方:“张献忠不知道怎么时来运转,在谷城养精蓄锐将近两年,不仅兵多将广,而且有很多流寇将领,一定是咱兄弟俩不认识的呢!”
刘乖杰用马鞭抽了抽坐骑,擦了一把脸上的汗珠;“只怕是那些将领中,有咱俩都惧怕三分的对呢!”
刘乖杰完话,心里顿时就不是滋味。那隐隐的不祥之感,突然之间涌上心头,不觉打了一个寒颤。
不知不觉,罗岱和刘乖杰,尾随着秦建伟李永健,进入转盘岭伏击地域。
前面的秦建伟李永健,依然马不停蹄赶路。
后面的罗岱刘乖杰,仍然带着前锋兵马,跃马扬鞭,穷追不舍。
左良玉的中军,左梦庚的后卫,也紧紧跟了上来。
一时间,十多里地的转盘岭驿道,就有两军七万余人马聚在一起,气势蔚为壮观。
此时的张献忠,看着源源而来的官军。大汗淋漓的脸上,有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焦虑。沾满汗渍的战袍,以及仅有的一条束带,早已经解了开来。
原来跨在腰间的佩剑,不知道什么时候,拿在了里。即使是身旁那碗原本清爽甘甜的山泉水,也已经所剩无几。
刘威和袁明清,站在张献忠身旁,聚精会神,注视着官军的一举一动,等待着决胜时刻的到来。
此时,一只灵可爱的松鼠,在一旁的松树上跳来跳去,却依然没有分散张献忠的注意力。
当太阳渐渐偏西时,秦建伟李永健的人马,已经全部进入转盘岭伏击地域。
罗岱刘乖杰的前锋人马,在进入转盘岭伏击地域之后,跟在后面的左良玉和左梦庚的人马,也先后进入转盘岭伏击区域。
此时,转盘岭长长的驿道上,扬起的尘土遮天蔽日。原本寂静的转盘岭一带,顿时人声鼎沸,战马嘶鸣,充满浓浓的火药味。一场生死之战,已经到了一触即发的临界点。
左良玉得意忘形,看着身旁的官军,仿佛胜利之果,已经近在咫尺,心里不免想着得胜归朝之时,崇祯嘉许,文武百官恭贺时的情形。
左良玉虽然仕途坎坷,放荡不羁且不受朝廷约束,在朝中微言颇多,又不受群臣待见,但是却有一颗建功立业之心,期望罗猴山一战,让崇祯和朝中大臣刮目相看,故而做起想入非非的美梦来。
随着时间的推移,驿道两旁的蒿草,越来越深,连片的灌木丛,越来越密。
与此同时,天空盘旋飞翔的鸟儿,越来越多,阳光下的转盘岭,越来越诡异。
看着眼前危重重的情形,左良玉的心里,猛然掠过一丝不祥的感觉,旋即又连忙定了定神,就把刚刚腾起的些许疑虑,迅速而果断地置之于脑后。
“大王,官军已经进入转盘岭伏击地域,是否号令三军,即刻发起全线攻击?”刘威袁明清李继伟,看着身旁沉默不语的张献忠,不觉异口同声催促不已。
张献忠回头看着三位爱将,将握住佩剑的右,向天空猛地一举:“传令三军,三声炮响之后,即刻向左良玉官军,发起连续的猛烈攻击,决不让官军有丝毫喘息会!凡是勇猛杀敌者,有赏!临阵退缩者,格杀勿论!”
“轰!轰!轰!”罗睺山转盘岭拐弯处的山坡上,突然响起惊天动地的三声炮响。
“轰隆隆”的巨大响声,顿时回荡在罗猴山,蜿蜒无垠崇山峻岭之间。随着三声炮响,山坡上腾起一股尘土。
转瞬之间,尘土向空中升腾而起。
三声炮响,是张献忠事先约定的,在罗猴山转盘岭伏击地域,围歼左良玉官军的攻击信号,标志着转盘岭伏击战正式开战。
当左良玉还在想入非非,没有回过神来之时,驿道两旁的山梁上,以及沟壑里和树丛中,突然出现数以万计的义军将士,让丝毫没有防备的左良玉大吃一惊,连忙慌张地勒住马缰,惊恐地四处张望。
“左将军!左将军!眼前的情形,究竟是怎么回事?”左良玉身旁的一位老将,虽然身经百战,却被眼前的情形,吓得惊慌失措。
左良玉瞪了那位将领一眼,转头看了看漫山遍野,蜂拥而来的义军将士,一时竟然不出半句话来。
左良玉哪里知道,眼前突如其来的生死之战,却关系着两万官军的命运。对于身经百战的左良玉,不啻是一场从天而降的灭顶之灾。
“冲啊!杀啊!别让左良玉跑啦!别让左良玉跑啦!”义军将士从四面八方,向驿道两旁涌来,向疲惫不堪的官军涌来,向惊慌失措的左良玉涌来。
须臾之间,转盘岭伏击地域,成了兵戎相见,血流成河的血腥战场,大刀长矛和利剑的撞击声,此起彼伏,双方将士的喊杀声咒骂声和哀嚎声,交织在一起,让人不寒而栗。
左良玉还在懵懵懂懂东张西望,仿佛想弄清究竟是怎么回事时,突然之间,只见几匹快马从四面八方蜂拥而至,为首的那人,骑在一匹高大壮实的枣红马上。
“这人,一定是张献忠!”左良玉顿时暗暗一惊,心里突然懊恼不已,却一时无计可施。
左良玉在南阳,与张献忠近战一场,既认识张献忠那匹枣红马,又认得迎面而来的张献忠。
因战事来得很突然,左良玉显得心慌意乱,故而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张献忠从坡上横刀跃马,“呼啦啦,”冲上驿道,带着刘威等几位将领,直奔左良玉中军。
多年来的戎马生涯,张献忠渐渐懂得,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的道理。
当战斗打响之后,带着身边的得力爱将,向左良玉的中军猛扑过来。俗话,仇人相见,分外眼红。
张献忠见左良玉,依然呆呆地茫然所措,站在驿道旁附近张望时,顿时心里甚喜,不禁大声断喝:“左良玉,献忠在这里候着,还不快快下马受降,献忠方能免尔等一死!否则,将身首异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