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年代小奋斗(51)
第八十九章
宋红米和柳宵哥下午去看了场电影,厂子里的。
她们没有电影票,用两块香皂票和人换的。
放的是五朵金花。
这是部爱情片,含蓄的爱情片。
讲的是白族青年阿鹏在“三月街”盛会上与金花姑娘一见钟情,约定来年山茶花开的季节相会。
第二年阿鹏应约前来,遍访苍山洱海接连遇见四朵“金花”,最后在两人定情的蝴蝶泉边与意中人相会。
这片子宋红米依然是没看过的,太老了。
第一次看还挺新鲜。
柳宵看的更是认真。
他特别喜欢这个世界的科技。
“比电视还好看,电视太了。”柳宵很是有些意犹未尽。
“等咱们进了厂子,每个月都会发电影票,到时候陪你看。”宋红米觉得把看电影作为消遣也不错。“电视还是算了,以后有的是好的。”
习惯后世的液晶超薄,再看现在这种4寸的黑白电视,真的是看不上眼。
不过还不好买呢。
“回头可以买个收音。”他老师有一个,天天听评书。
“那回头去找找收音票。”宋红米也没用过收音。
不过以前她有个有收音功能。
汽车里也能接收电台,大概跟收音差不多吧。
两人下午就在厂子里溜达,晚饭还是在食堂吃的,宋红米要的是肉碎炖茄子和拌黄瓜丝。
主食和中午一样。
她是会计,总是会不自觉的算账,职业病。
像这么一顿饭,她和柳宵哥两人需要四毛钱二分钱和六两粮票。
为何如此贵,是因为有肉菜,主食量也大。
早餐不吃肉,算一半,那么一天需要一块钱左右,需要一斤半粮票。
一个月按照三十天来算,需要三十块钱和四十五斤粮票。
她和柳宵哥刚进厂子,级别不高。
柳宵哥入的是技术岗,工程技术人员分为-级,级别越高,工资越少。
他现在就是级,一个月工资25元,票据若干。
她是基层干部,有-30级,她是30级,一个月工资255元,也会有一些票据。
基层干部着好听,其实不如柳宵哥的技术岗,更不如一线工人。
工人多数情况下拿到的工资实际要比干部多。
因为干部实行的是月薪制,无论他上多少天班,每月固定工资就是一定的。
而工人施行的是月薪日记,即上一天班给一天钱,他们每月只要上够255天班,就能把标准工资拿回来,多上班就能多拿钱。
所以她们两个人一个月能拿到五十多块钱,吃食堂倒是很足够。
这还不算她每个月三四十块的稿费。
当然这个稿费不固定。
再粮票。
国家规定:以杂粮、面粉为主食的地区重体力劳动者每月四十至四十九斤,其平均数不得超过四十四斤。
轻体力劳动者每月二十九至三十九斤,其平均数不得超过三十五斤。
她和柳宵哥都是轻体力劳动者,每个月大概在三十五斤左右。
也是够用的,何况她时不时还能从出社搞一些。
但是长时间这么吃,估计要被骂败家子的。
她看到不少人都不打菜,自己带咸菜。
打两个粗粮饽饽,再要一份免费的野菜汤。
一顿饭就对付过去了。
虽然工人工资不低,特别是沈飞这种大企业,福利待遇是很好的,但是很多人仍然是很节俭,因为很多人都是一人挣钱养活一家人。
刚才她算账了,她和柳宵哥刚进厂挣的工资不高,但是养活他们自己却是绰绰有余的。
可以让他们生活得很滋润,一天两顿肉菜。
但这种吃法,攒不了什么钱,因为还有日常开销呢。
好在两人年纪,可以慢慢升职。
而且她还有副业,不怕没钱。
吃过了晚饭,柳宵送宋红米回了宿舍。
因为天热,房门是开着的。
宋红米仍然是敲了两下门做提醒。
“你们好。”
和屋里的三人打了声招呼。
屋里的三人话声停了,都用疑问的眼神看着宋红米。
宋红米落落大方的做了自我介绍,“姐姐们好,我是省中专会计毕业生,我叫宋红米,刚进的厂子,以后请多照顾。”
又指了指地上那堆东西,“这些是我行李。当时姐姐们没在,我就没动。”
这也是在提醒三人,赶紧把自己东西拿走,她要收拾行李啦。
“不是,你逗我玩呢吧,你才多大啊?”三人中年纪最的那个忍不住问了出来。
“我十四岁,我上学早,还跳了两级。”宋红米继续微笑。
“哈哈终于来了个比我还的。”年纪的那个很是高兴。“红米妹妹,我叫楚燕,也在行政楼工作,以后可以一起走,我在工会工作。”
接着又给另外两人做了介绍。
年纪最大那个叫马霞,在食堂工作。
另外一个叫吴晓敏,在厂部商店工作。
宋红米挨个问好,礼多人不怪么。
楚燕看着就不大,也就比她大三四岁的样子,长的很是俏丽,是三人中最好看的。
吴晓敏大概是二十岁左右,脸很白,就是有些雀斑。
马霞的年纪却是不了,三四十岁的样子。
她应该有家庭吧,怎么还住宿舍。
现在宿舍也叫单身宿舍,顾名思义是给那些单身工人提供的。
一般夫妻资格够的,单位就给分房。
不够的,也可以申请二人宿舍。
要不然为何这个年代都将工人工作比喻为铁饭碗。
因为它衣食住行几乎都管。
这还不算,还能让子女替班。
“楚燕赶紧把东西拿下来,顶你东西多。”吴晓敏不愧是做售货员的,最懂察言观色。
也最快领会了宋红米的意图。
宋红米走上前搭把,“麻烦三位姐姐了。”
楚燕不以为意,“麻烦啥了,反正也是你的地方。”
宋红米看她们搬的差不多了,就问对她态度最热情的,“楚燕姐,去哪打热水啊?”
楚燕的很仔细,“热水得去浴池那边,可不近,而且得买水筹,一毛钱十五个,一个可以打一壶热水。现在天热,我们就用凉水,厕所那块有水龙头。”
宋红米考虑了下,放弃了打热水泡脚的想法,“那我去打壶凉水。”
提着暖壶出去了。
简单擦拭一下床铺和柜子,加上洗漱,一暖壶差不多了。
也不在意三人是否会背着谈论她,她又堵不住她们的嘴。
水龙头那要排队,不过速度很快。
很快就轮到她了,她俯身打水的时候也听到旁边有人在窃窃私语。
在她是谁,哪个屋的。
她甚至有点作怪的心思,想大声自我介绍一把,她们肯定会吓一跳吧。
不过还是控制住了。
这个年代的人们还是太正经了,她得老实点,别太吓人。
宋红米回了屋子,开始擦拭床铺,“三位姐姐,住宿舍有什么需要知道的么?”
她在问宿舍守则。
就是大家约定俗成的规矩,或者是这个宿舍她们三人共同制定的要求。
楚燕迷茫了下,“没啥吧。”
看向了马霞,“马霞姐,你知道么?”
“就是跟着铃声走,该闭灯闭灯该起床起床,要叠被子,自己那块不能太埋汰,屋地谁有空谁就扫扫,咱们宿舍没弄值日那套。”马霞完,楚燕就附和“对!对!”。
“住宿舍要掏水电费的,水费固定,每个月三毛钱,电费是一个楼层均摊,平均下来五六毛吧。白天千万别开电灯,被别人看到会挨骂,还会被传的一栋楼都知道。”这是吴晓敏的忠告。
宋红米严肃的点头,她懂了。
白天点点灯就等于浪费电,大家均摊,也就是她的错误大家买单,人家能愿意才怪了。
理解。
宋红米谢过三人。
下了床铺,准备去擦柜子。
三个柜子都有锁头,所以很好确认哪个是她的。
“唉呀,我有东西放里头了。”楚燕蹭蹭的跑向柜子,打开,开始往外掏东西。
宋红米看到了好几双鞋子,还有其他乱七八糟的。
她准备用肥皂投洗一下抹布,要给柜子彻底消消毒。
擦拭完柜子,宋红米起身把抹布再次洗干净。
用衣挂将抹布挂到晒衣绳上。
这绳横在窗户前面,白天日照条件不错,用来晒衣服还是可以的,就是不能一次洗太多,要不然大概会撑不住。
床铺已经干了,可以铺床了。
同样是上下铺,这边的上铺和下铺之间却有两个衡梁,更容易上去,而且上铺还有大半面木头围栏,防止人掉下去。
很合她心意。
床铺宽度和学校的差不多。
她的被褥很厚,后来又加厚了两回,都是新棉花,很是宣软,躺在上面很舒服。
而且被单也都换成新的了,刚换不久。
买的是竖条的蓝白格子布。
这不是瑕疵布,是黑市买到的福利布。
是纺织厂的工人过年分的,因为用钱过来卖的。
质量很好的纯棉布。
条纹布看着还挺时尚。
所以即使价格贵,她还是买下了。
把用了三年的大姐那套被单、褥子面都给换了。
那块布整整半卷,有八米长。
除了被面,她还做了四个枕套,她和柳宵哥一人两个,将布用的干干净净的。
“红米妹妹,这布真好看,在哪买的?”楚燕仰着头凑近了看。
宋红米看她要伸,将被子赶紧叠起来。
她不是洁癖,她记得刚才掏完鞋她没洗。
那堆鞋子味道挺大的。
“我哥买的,我也不知道啊,我也觉得挺好看的。”她才不会傻乎乎提黑市呢。
和柳宵哥可以知无不言,但是外人就算了吧,谁知道她们会不会背后捅刀子。
至于楚燕嘟囔啥她也没听清楚,再次下了床,她底下还有不少东西呢。
能放柜子的放柜子,她有两个锁头,可以匀出一把来。
这样就清出一大半来。
两个箱子最好还塞床底下。
这回她不是下铺了,她下铺是马霞。“马霞姐,我可以把箱子塞床底下么?”
马霞没意见,“你放吧,里头都扫过,很干净。”
那宋红米就不客气了。
再把擦拭干净的桌子举着放到上铺。
“你弄个桌子干嘛?”楚燕好奇宝宝的问道。
“用来读书、写字的。”这是个好习惯,她不打算放弃。“那个咱们宿舍没蚊子吧?”她没看到蚊帐啊。
“当然有了,还不少呢,昨天我就被咬了两个大包,那个驱蚊包不管用,我要回家拿蚊帐了。”楚燕抱怨道。
宋红米有点傻眼,那她怎么办。
她是有蚊帐的人,可是她住上铺,往哪里系啊。
这业务实在不熟练。